擔心往往是來自於不了解(271)
字數:2068 加入書籤
2016-9-27
班後,老張捧著茶杯,到我桌邊,菊花阿姨忙過來問他診結果。 vw
老張苦笑地說:要動小手術見菊花阿姨沉默了,便說:我兒子聽我膝蓋要動小手術,便勸我去原來醫院的特需門看看。
菊花阿姨:你兒子說得對的
老張:隨便他說的對不對了,因為他已經給我預約了。不過,這診費貴呀
其實,我並不以為老張兒子做法是對的。因為,老張的傷病並非是疑難雜症,且部隊醫院醫生已經說了,這小手術不會留下後遺症的。再說,花那麽多錢找一個醫生,無非是買個心理安慰而已。當然,我沒對老張這麽說。
不過,若我父親病了,那麽,我也會花大錢為父親找個好醫生的。雖然我知道這是花冤枉錢,卻也不得不花。因為隻有這麽做,才算是盡孝。
現在醫院搞得專家門診,或特需門診很不好,都配合有錢人去消費昂貴的醫療。這使得原本醫療資源緊張的現象,給沒錢病人帶來了更重的負擔。
我以為:專家門診,或特需門診不應該以權,或以錢作為敲門磚,而應該根據病人的病情而定。如:普通門診沒法看了,可升級到專家或特需門診看。
當然,專家或特需門診的醫生,並非是終身製的。若經常治不好病的醫生,應該降為普通門診的醫生,反之,普通門診的醫生能治好疑難雜症的病,可以升到專家或特需門診。這能保證專家或特需門診的醫生質量,又能讓專家或特需門診為需要的病人服務。
在封建社會,有權人能享受最好的醫生;在資本主義社會,有錢人能享受最好的醫生;在社會主義社會,最好的醫生是為最需要的病人服務。
在老張與菊花阿姨談論看病事的時候,我則在一邊這麽胡思亂想
午餐,靜拉著我和金姐一起到外麵麵館吃的。
我有好幾次想關照靜,別在我背後說我和娟娟談朋友的事,可總不知道如何開口對她說,所以,也沒有說了
午餐後,我乘大家休息的時候,開始再複查一邊我的信息庫,覺得沒什麽問題,便在午休後,交給了老戲骨。
老戲骨笑嘻嘻地收下信息庫盤,對我說:辛苦你了,我看後,再找你談。隨即,他又說:昨晚睡好了嗎
我:睡好了
老戲骨:不要瞞我了你回家休息吧
誰知老戲骨這麽一說,瞌睡蟲還真來了,我不斷地打了哈欠
今天下午陽光還蠻烈的。我走出單位,便朝奶奶家走去,想去那兒看看玉女。然而,我才走了一段路,被秋日一曬,更覺得瞌睡了,心想:若去玉女那兒,她也不會讓我進房,更不會讓我在那兒睡一會的。於是,我取消了去玉女那兒,免得在她麵前顯出疲憊不堪的樣子。我攔了一輛出租車,回家休息了
奶奶,媽媽見我回家睡,不放心了,不斷地借由來我房間看我可能是怕我病了
我實在太疲勞了,也不管她倆怎麽想,閉目睡著
我醒來後,快到吃晚飯的時候,精神覺得好多了,便對奶奶媽媽說:最近幫單位搞信息庫,經常晚睡,所以,領導讓我回來睡覺的
其實,我們的擔心,往往是來自於不了解。如:老張兒子因為對老張膝蓋傷情不了,才會因擔心而為他花費大錢看特需;奶奶媽媽因為對我疲勞原因不了解,才會因擔心而打擾我的休息。
我對玉女也不太了解呀所以,總擔心她會離開我
4242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