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朝堂求情

字數:5343   加入書籤

A+A-


    戀上你看書網 630book ,最快更新嫡女權謀天下最新章節!

    皇上賜婚,本是天大的喜事,可是對於顧家卻不一樣。

    離王李離身份特殊,手握重兵卻又得皇上倚重。且元樂帝對這個弟弟異常的信任,皇上身體不好常年多病,膝下就一個皇子且是年紀太小。民間甚至有傳言,說皇上急召離王回長安,是以防萬一,怕自己身子不好一旦去了小皇子壓不住朝政,有意傳位給他。

    無論元樂帝心中是怎麽想的,但是素來在奪嫡中選擇明哲保身的顧家與離王府結親並不是一件好事。

    若是一旦有萬一,動搖的是顧家的根本。

    所以,素來不問事的老夫人在接到聖旨後動了大怒,將顧至遠留下來狠狠的訓斥了一頓。

    顧至遠孝順,老夫人這般訓斥他他也沒說什麽。末了到最後,老夫人歎口氣道:“離王性子難測,衣衣嫁給他並非是良緣,為了顧家也好為了衣衣也罷,這門親事,能作罷便就作罷……”

    見老夫人這般說,顧至遠驚道:“母親,這是皇上所下聖旨,金口玉言,怎能推辭!”

    “聽說,衛王爺今日也為世子求親來的?”老夫人背脊挺直的坐著,喝了口茶淡淡問道。

    不知老夫人為何會說這個,顧至遠疑惑的看向老夫人,卻見老夫人原本渾濁的眼中閃過了一絲莫名光芒,“若是兩門親事左右為難,那麽權衡利弊二者,取其輕!”

    “母親是說……”顧至遠似是明了老夫人的意思,遲疑的看向老夫人道。

    皇上聖旨已下君無戲言無法更改,但是卻是衛王府提親在先。若他進宮麵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請皇上收回聖旨再由太後下懿旨將顧衣賜婚給衛王府也不是不可。

    若是這樣,天下人不會說衛王府輕怠聖旨,隻會讚皇上淳孝。

    畢竟,比起權傾朝野的離王,衛王世子李明淵是長安城中出名的青年才俊,到如今也沒看出有什麽野心在……

    權衡利弊之下,衛王府是顧家聯姻的最好選擇。

    隻是……想到顧衣今日所說之話。

    “女兒此生所求,一生一世一雙人。所以不願,嫁給衛王世子。”

    一生一世一雙人,曾幾何時,他對沈如也許下這樣的誓言。可是後來呢,他還是納了臨氏,讓沈如含恨而終……

    他此生的遺憾如此,更不希望自己的女兒重蹈覆轍。雖然富貴人家三妻四妾最為正常不過,更何況是身份尊貴的衛王世子呢,但是顧至遠私心中依舊希望顧衣能夠得償所願。

    擇個夫婿,身份不需太高,對她好便就夠了。

    可李明淵雖好,身份地位人品樣貌無可挑剔,但是在顧家做了那樣糊塗的事情……縱然被設計,但是在顧衣進門之前有側妃,而且又是堂姐妹,並非是顧衣良人。

    本來顧至遠對老夫人是言聽計從的,可是如今思量再三,話到了嘴邊,顧至遠道:“母親提議,容孩兒考慮考慮。”

    沒想到顧至遠會這般說,老夫人搖搖頭站了起來,畫眉與鶯兒連忙上前去攙扶。

    走到門口,老夫人驀地想到什麽一般,對顧至遠道:“此事還得早下決斷,為了顧家,你可要好好想想。”

    顧至遠連忙應下。

    “國公爺……”見顧至遠一臉疲憊的靠在椅子上,常束低聲叫道。

    顧至遠動了動,那明黃色的聖旨拿在手中如燙手的山芋一樣。他不想自家女兒和皇家有任何關係,更何況賜婚的人還是皇上的親弟弟呢,傳言中,先帝有意傳位於他的離王。

    先是衛王府,現在又是離王,顧家這一劫,真的躲不過去嗎?顧至遠的臉色沉沉,吩咐常束道:“把顧衣叫來!”

    之前傳言中顧衣與離王有什麽,當時他是不信的。可是如今聖旨無端的下到顧家來賜婚,肯定早就有端倪。可是他的好女兒,卻什麽都沒說!

    “王爺,都這個時辰了,小姐……怕是休息了。”見顧至遠一臉怒意,常束知道他是在氣頭上呢。

    如今國公爺與四小姐父女二人的關係好容易改善了幾分,若是再起爭執估計再無修複的可能,常束隻能先將顧至遠勸下,以免顧至遠在衝動之下做出什麽後悔的事情。

    顧至遠揉著眉心,知道常束的顧慮。父女二人的脾氣都是對著來的,此時問顧衣,莫不是火上澆油。

    無力的擺了擺手,顧至遠歎口氣道:“罷了,罷了,明日再讓那個逆女回話。”

    聖旨已下,他也無力回天……還能說什麽呢。

    金鑾殿上,穿著墨色蟠龍紋的俊美青年此時臉上罕見的帶著一絲笑意,見慣了他麵無表情的模樣,不少朝中大臣心中暗自稱奇。

    那些個消息靈通的,便知道昨日晚間皇上賜婚的消息,難怪得素日裏冷麵的離王今日會這般,終身大事定下,能不高興麽。

    而與之在離王對麵的,就是陰沉著臉的衛王父子了。昨日衛王到顧家提親被拒,晚間一道聖旨便下到顧家將顧家四小姐賜婚給離王,錯失美人的衛王世子,臉色能好的到哪裏去呢。

    不過,這顧國公果然好福氣,離王妃那個位置朝中多少人都惦記著呢。卻未曾想到落在了顧家的女兒頭上。

    顧家雖然是長安城中的世家,但是這些年來在朝中並無太大的做為,如今出了個離王妃可是滿門榮耀啊。

    這本該是天大的喜事,可是素來性情溫潤的顧國公似是不大高興的模樣,沉著一張臉,讓那些本來想看熱鬧的朝臣們更是多加猜度了。

    莫非,顧國公對這門親事不大滿意……

    近日朝中的大事無非就是科舉考試,是宋相和江嘉敏負責,商議完之後元樂帝道:“近日若無其他事情,便就退朝吧。”

    卻見李離上前一步,沉聲道:“微臣,有一事請皇上應允。”

    元樂帝的神色頓了頓看向李離,有些頭疼。

    他這位皇弟在朝堂之上,無論文武大臣吵成什麽樣都不發一言,鮮少開口說話,但是一開口,便就是麻煩。

    昨日一道聖旨下到顧家,太後那邊連夜便就叫他過去訓話了。今日朝堂之上,又不知要做什麽了。

    頭疼歸頭疼,元樂帝又不好當做沒聽見李離的話,便道:“離王有何事直說便是。”

    “微臣昨日接到邊關捷報,駐守漠北的沈家軍擊退北戎大獲全勝。”朝堂上,隻聽見李離沉穩的聲音,卻見他一臉義正言辭道:“沈家駐守漠北多年,致使邊關安穩,外族不敢來犯,可謂有功於江山社稷,微臣懇請,皇上下旨詔沈將軍回長安進行封賞,褒獎有功之臣。”

    沈家貶謫漠北,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昔年沈家出言得罪先帝,被先帝貶謫漠北,那些與沈家交好的大臣們曾出言為沈家求情,可是都被先帝下旨處罰了一番,再無人敢提沈家。

    先帝駕崩,元樂帝登基,重文輕武,前朝的大臣很少有再用的,更何況是貶謫到邊疆的武將呢。

    而後南方又是徐州兵亂,離王率兵平叛,離王的軍隊名聲鶴起。漸漸的,昔年威嚴赫赫的鎮國將軍府,十幾年的光陰後,漸漸已經被朝中遺忘。

    有些新起的年輕官員,估計都不記得朝中還曾有沈將軍這個人。

    眾臣麵色各異,唯獨原本陰沉著臉站在那的顧至遠臉上神色閃過了一絲複雜看向了那站在百官之首的年輕人,藏在寬大袖子中的手不由得捏緊了幾分。

    昔年沈家的事情,並非是表麵上看起來那般簡單……先帝駕崩之後,朝中知道舊情的臣子沒有幾個。

    他也曾想過,為沈家求情求元樂帝詔沈家人回長安。可是一想到當年之事卻有作罷了,或許……留在漠北,對於沈家人來說也好!

    卻未曾想到,那樣一樁陳年舊事,卻被李離在朝堂上提及。

    李離這般一開口,元樂帝也是微微一愣,似乎是一時間沒有想起來沈將軍是誰,還是夏守忠在他的耳邊低聲提醒了幾句。

    沈家……當年他還是太子時沈家老將軍因為在朝堂上似乎因為什麽事情頂撞了父皇,所以才被關押進了天牢。

    天子震怒之下,原本是打算處死沈老將軍的,可是後來那些舊臣聯名求情,沈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最終沈家一家流放到了漠北。

    時間久了,元樂帝也記不清來龍去脈。隻知道那時先帝不知因為何事震怒,處置了不少的臣子,沈家首當其衝。

    若是真正的論起來,沈家也沒有多大的罪責,隻是剛好撞到槍口上了。而後他登基不久,沈老將軍病逝,他見著沈家鎮守漠北這麽些年邊境算是平穩便讓沈意繼承了其父之位。

    一晃這麽多年過去了,漠北邊境安穩沒什麽東西值得朝廷操心的,沈意每年也隻是依著慣例上些折子給長安,漸漸的他也將沈家都快忘記了。

    隻是,李離好端端的為何會提到沈家。

    眾人的目光從李離的身上再轉向了顧至遠身上,忽然明了了什麽——這沈家與顧家曾是姻親,論起來,如今的沈大將軍可是顧家四小姐、未來的離王妃的舅舅呢。

    想不到,平日裏看起來冷麵冷心的離王,倒是護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