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祭天禮
字數:5086 加入書籤
寧城祭壇。
宏偉的大祭壇之下,熙熙攘攘站著數千人,大半都是十二到十六歲之間的孩子。
祭祀的時間還沒有到,參加祭天大典的人基本都已經到齊。
有不少人甚至前幾日就已經到了,就簡單搭了個帳篷住在祭壇附近,足見眾人對祭天大典的重視。
祭祀天地,一般都會選在午時三刻,此時天地之間陽氣鼎盛,祭祀的效果也會更好,當然也有例外,在祭祀一些特殊的神祇之時,可能會選在極陰之時或一些特殊的時辰。
從坊市回來之後,張易也來到祭壇之下開始靜心休息,靜候祭天大典的開始。
這已經是張易第二次參加祭天大典了。
第一次參加祭天大典,是在青天神國的九龍聖道祭壇之下,那一次他獲得了神明的肯定,神明為他獨自普照下耀眼的神光,將他照得是那麽得輝煌閃耀。
時間到了午時二刻,一個戴著玉冠中年人走上了祭壇,而後對著眾人朗聲。
“眾人起身列隊,對諸神雕像行禮。”
這人身高九尺,長須及腰,身穿青雀袍,腰綁白玉帶,看上去英氣十足,一派上位者的風範。
他就是掌管寧縣的寧城令陳韓,也是此次祭天大典的主持者。
祭壇之下,眾人聞言紛紛起身,目光崇敬的望著祭壇之上的諸神雕像,而後莊重的行了一禮。
在鴻蒙世界,神權淩駕於皇權之上,輕蔑皇權之人屢見不鮮,但是敢對神明不敬的人卻很少聽說,即便是那種窮凶極惡之徒心中也有信仰的邪神。
“祭祀大典,現在開始!”
看到眾人都俯身行禮,陳韓的聲音再一次響徹開來。
陳韓的話音剛落,巨大的號角就已經吹響,那重達數千斤的龍犀戰鼓也被軍士擂動,碩大的編鍾發出威嚴的樂聲,氣氛被眾多樂器烘托的更為莊嚴肅穆。
祭天大典,就要開始了。
隨後,數以百的荒獸被軍士抬上祭壇之上血池,其中有凶狠彪悍的虎豹,也有體長超過三丈的巨大蠻象,這些強大的蠻獸平日裏都難得一見,今日卻成百的出現在祭壇之上,可見這祭天大典之重要。
“刀斧手,刀落開祀!”陳韓手捧一卷祝文,渾厚的聲音傳徹祭壇上下。
數百的刀斧手舉起寒光逼人的大刀。
隻聽見‘唰唰’的聲音響起。
巨大蠻獸的頭顱滾落祭壇,滾燙而又濃稠的鮮血如噴泉一般湧出,一同匯聚入直徑足有十丈的巨大血池之中。
半刻中的時間過去,荒獸的鮮血已經將巨大的血池灌滿,濃鬱的血腥氣一下子就散發了開來。
“巍巍諸神,執天馭地,碌碌凡子,誠惶誠恐。眾人跪!”陳韓手捧祝文,對天行禮,而後整袖朝著血池跪拜下來,麵容肅靜莊嚴。
祭壇之下,參加祭祀的那些孩子,也在同一時刻跪下。
眾人信念之力一同匯聚入濃鬱的血氣之中,而後血氣化為一根宏大血色光柱,直衝霄漢,密布的雲層瞬間被衝散,血氣瞬間湧入浩瀚的天穹之中。
嗡——
就在此時,天地之間的的靈氣都湧動起來,在血色光柱的周圍,開始出現一些古老的虛影,沒有人能夠看清楚虛影的真容,但是每一個虛影都是那麽的神聖,直視這些虛影,仿佛感覺到天地的威壓。
這些都是神明留在天地之間的念頭。
“諸神顯聖,拜!”看到這些虛影出現,跪在地上的陳韓絲毫不敢怠慢,隨即俯身拜了下去,祭壇之下也是立刻黑壓壓的拜下去了一片。
那些演奏的樂師在此刻也都停了下來,刹那間天地寂靜無聲。
一息之後,神明虛影碎裂開來。
巨大的神明虛影化作數百道熒光飛射而下,直接飛入那些少年少女的眉心之中,在眉心發出玄妙的熒光以及神奇的圖案。
“那是我孫子,眉間好閃耀的印記!恐怕是一位無比強悍的神明賜下的印記!”一個祭壇外圍麵容有些枯槁的老頭也不顧及這森嚴的場合,突然就興奮的喊了起來。
“多謝大威大德神明庇佑。”那老人將手中的拐杖一扔,噗通一下朝著地上跪了下去,整個人哭得稀裏嘩啦的不成樣子。
神明賦予的印記有高有低,從高到低分別是帝金、黑、紫、紅、黃、白六種印記。
在寧縣這種偏遠的小縣城裏,能獲得的基本都是白色印記,所以隻能看光芒來區分強弱。
“恭喜恭喜,恐怕貴孫前途無量啊。”
“我看貴孫也是神采非凡,必定不是什麽簡單人,不如今日來我府內一敘如何?”
那老頭邊上那些原本都不認識的陌生人,一下子開始圍攏套近乎起來。
一次祭天大典,關乎太多人太多氏族的命運,甚至決定許多國家的興亡。
“快看!那是黃色的神明印記,足足有十年沒有出現了!”突然有一個人激動地喊出聲來,所有人都順著他所指的方向看了過去。
隻見一枚微弱的黃色印記如耀眼的流星一般從天空滑落,緩緩嵌入了一個青袍少年的眉心,發出耀眼而又輝煌的神印。
青衣少年並沒有表現的太興奮,隻是嘴角微微一抬,一副得意洋洋覺得理所當然的樣子。
祭天之上的主祭官陳韓看到這一幕也是麵帶欣慰的一笑。
“那是陳大人的兒子陳子陵!”
有人認出了那個獲得黃色印記的少年正是寧縣縣令陳韓之子。
寧城令陳韓也是一名武道修士,而且實力不低,他的子嗣能出現黃色印記倒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
“黃色神印,當真是不得了啊,恐怕日後也是一位了不起的高手!”
“陳公子不愧是寧縣的驕傲啊。”
“我聽說武英候的七公子也參加了此次祭天大典,怎麽就隻有陳公子一個黃色印記?”神明印記基本已經分發完畢,卻隻見到一個黃色印記,圍觀的人群中有人疑惑。
武英侯張群生於寧縣,不四十便勒馬封侯,在寧縣的人心中,張群那是比皇帝還要有威嚴的存在。
武英侯爺膝下公子小姐,各個都是人中龍鳳,至少都是開啟了紫色的神明印記,若是武英侯七公子真的在列,不應該隻有陳公子出現了黃色神明印記?
“侯爺的這個七公子從小體弱多病,聽說母親還是一個婢女,若真的沒有獲得神明肯定,也是說的過去的。”人群中,突然有人侃侃而談。
“還真是虎父犬子啊,若我是侯爺的公子唉,可惜了可惜了。”
“你也不想想,若真是有天資的孩子,能送到咱們寧縣來開啟武道?”
“或許根本不是侯爺親生的。”一個書生輕聲道。
祭壇之上,血色光柱已經完全消失,天地再次恢複如初,這說明此次祭天大典不會再出現一枚神明印記,這說明得到神明允準的人都已經得到了印記。
祭壇之下,眾人紛紛起身,沒有獲得印記的垂頭喪氣,甚至有些還捶胸頓足的大哭了起來,而獲得神明印記的孩子皆是興奮的朝著神明祭壇行禮,感謝神明的恩賜。
他們都已經十二歲了,明白神明印記在他們的一生中有著多大的意義。
遠處的林黎看著張易,低下頭來歎了一口氣,黛眉緊縮,比張易心情還要低沉。
她全程關注著張易,別說黃色印記,就算是白色的神明印記也沒有進入張易的眉心。
原本林黎還希望張易開啟印記之後能夠被接回侯府,若是日後修武有成,或許還能得到侯爺的青睞。
張易從小就說,想回到侯府,回到父母的身邊,可如今一切都成了泡影,張易或許是要在這小小的張家鎮過完一輩子了。
“我的命運即便是神明也不要想左右。”
張易看上消逝的血光,眼眸之中,並沒有表現出失落,反倒是多了幾分堅定。
既然天不允,逆了又何妨。
自古以來,並非沒有逆天者,這條路雖然難走,卻也不是絕絕對對的死路。
若是一生庸碌,那張易還不如死了的痛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