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半路伏擊
字數:5527 加入書籤
穀場被大火焚毀,張青武料定那一眾藏僧尚未走遠,是以足不停步的盡快離去。
他雖有報仇之心,但深知此時自己絕不是他的對手,所以先上華山尋求幫助,療養傷勢,複仇之事,日後在說。這時他不禁想起了上官弘,心想:“我們分開了這麽久,不知弘兒他此時上山了沒有。”
一路向東急行,為了不讓敵人追上,他那晚隻在樹上睡了兩個時辰,便即上路。不一日的腳程,便即到了華山。
張青武望著華山的玉女峰,不禁呆立當地,怔怔出神。
六年前,華山派發生內亂,華山派棄徒司馬敬邀集眾多江湖上的旁門中人,意欲上山搶奪掌門之位。怎奈走漏了風聲,華山掌門林中路自忖不易抵擋,便發下英雄貼,邀請武林中正派之士前來助拳。
青城與華山兩派素來交好,青城掌門曹芥義不容辭,帶同張青武等弟子前往華山。
當時張青武雖年紀較輕,但他天賦異稟,已盡得青城武功真傳。是以當日在華山絕頂,他先聲奪人,長劍出鞘,連敗六名邪道中的高手,甚至是成名已久的黑龍幫幫主韓百當,也隻是憑借內力深厚,才不致落敗。他的劍術之高,在場與會之人均是讚歎不已。
邪派群豪見這麽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後輩以這般了得,那等會兒少林、武當等正派中的前輩高人一出馬,那絕計討不了好去,心中登時便沒了底。幾個帶頭的成名前輩說了幾句客套話,便掉頭下山了。其餘人眾也一哄而散。那司馬敬見勢頭不對,趁場麵混亂,飛也似的逃了。
張青武一戰成名,從此江湖上聲名大噪,武林中更送了他一個響當當的名號,喚作‘雷霆電劍’,意在誇他出劍時快若電閃,勢若雷霆。不過他為人低調,不願旁人在麵前提起。但也因此,青城派在武林中名聲更響。
華山一戰後,青城與華山兩派交情更深,華山掌門林中路也對張青武青眼有加,料定他日後必定接任做青城一派的掌門,便一直想撮合他與自己小女兒的的婚事,一來能得個好女婿,二來可以與青城結為秦晉之好。張青武自然知道他的心意,是以現下自已有難,便想向他求助,但結果如何,卻也是個未知之數。
回過神來,拔步上山,雖是同樣的人,同樣的山道,可此時每走一步卻都是憂心忡忡,渾沒了當年意氣風發的英雄氣概。
走了一頓飯時分,突覺背上又開始隱隱作痛,不消說,定是掌傷又再發作。張青武心道:“定是昨日急著趕路,沒功夫運功療傷,以致今日掌傷又發,還是盡快上山,請林伯伯助我療傷。”更加快了腳步上山。
可走得快了,用勁越大,背上掌傷也是越來越厲害。走了一陣,實在是支持不下,隻得在山道旁尋一塊大石坐下,想稍息片刻再行上路。
正沒作理會處,驀地裏從身後的樹林中,幽幽的傳來一人的話聲:“施主不必煩惱,老衲可來替你療治背上掌傷。”話音雖不甚響,可卻能聲震山穀,良久不絕。顯然說話之人內力極其深厚。
這突如其來話聲打破了靜謐的山穀,張青武不禁一愕,再細辨一下話聲,不由得又驚又怒,轉頭往聲音來源處瞧去。
隻見樹林之中,一個身穿大紅袈裟的僧人緩步走出,雙手合什,向張青武微微一笑,正是當日在那飯店中襲擊張青武的那位老僧。
張青武一見此人,不由得胸中氣血翻湧,差點兒氣得暈了過去。心下大怒:“這臭和尚當真是陰魂不散。可我現下絕計鬥他不過,不過好在到了華山,隻需挨得一陣,上了山頂,有了華山派的幫助,定可手刃此賊。”
此時大敵當前,已理會不得背上掌傷,一躍起身,瞪了那老僧一眼,哼了一聲,再怒罵一句:“臭賊禿!若是跟你去了,還不如死了的好。”拔步飛奔上山。那老僧似是沒有聽見,仍是保持微笑,見張青武大踏步而去,卻也並不著急,不緊不慢的在後跟著,一副有恃無恐的架勢。
張青武一路不停步,可始終擺脫不了身後那老僧,相距不過四五丈遠。張青武不由得佩服一聲:“好內力!”繼續加快腳程。
二人便這麽一追一躲,持續了一頓飯時分,已到了晌午。
初時張青武還能快速急奔,可時候一長,用力過度,掌傷又發,不由得又慢了下來。那老僧卻也跟著他慢了下來,說道:“施主累了盡可休息一陣,不必勉強。”
可張青武卻不敢停步,繼續咬牙急奔。
再行得一陣,突然身旁的灌木叢有了動靜,猛然竄出一條黑影,緊接著刷的一聲,寒光一閃,一柄長劍疾刺張青武的麵門。
此時劍尖離麵上肌膚已不及三寸,張青武不禁驚呼出聲,更不及多想,自然而然的便拔劍一挑。雙劍相交,當的一響,張青武隻覺臉上一疼,似有勁風襲來。暗道:“劍上有劍氣!這人是以氣功施展劍招,可不能大意了。”當下即刻施展青城派的精妙劍法,凝神對敵。
張青武見這人一身黑衣,又用黑布將臉蒙上,初時隻想:“怪不得這臭和尚如此從容自若,原來早已設下埋伏,這次前後夾擊,我命休矣!”可鬥得幾招後,那老僧始終不上前夾擊,而且還聽得他發出咦的一聲驚呼,似是大出他意料之外,看來兩人並非作一路。但那老僧不上前動手,張青武也就不去理會。
張青武朗聲道:“來者何人?為何前來害我性命?”
那黑衣人不答,搶上前去一路猛攻,所使的全是殺著,招招狠辣無比,直是要致之於死地而後快。可不論他如何變招疾攻,張青武長劍連抖,用精妙劍法將敵招一一化開,一時僵持不下。
再鬥得四五十招,張青武發現敵人劍法雖然嚴謹有度,可卻是在有意的變動劍招,隱藏自己的武功家數。張青武不知此人的來曆,也有意要將他的武功家數試出來。
但張青武身有掌傷,突然悶哼一聲,背上一痛,手上使出的劍招不由得偏了,沒能擋住那黑衣人削來的一劍,呲的一聲,左臂被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那人大喜,立馬長劍圈轉,一劍當胸襲來。張青武畢竟是一流高手,劍術高超,緩過氣來,反手一劍就將敵劍挑開。又即緊守門戶,全力對敵。
那黑衣人適才雖不能製其死命,但見張青武喘氣急促,滿額都是汗水,看出了他身有傷病,不能久戰。當即收斂了劍招,不再急攻,而是嚴守自己門戶,料定時候一長,張青武必定落敗。
如他所料,兩人再拆幾招,噗的一聲,張青武肩頭中劍。又鬥了幾招,右腿又中了一劍。而且手上的劍招已漸漸有點不成章法,劍尖刺出時失了準頭。
張青武心急如焚,尋思:“再這般打下去,對他而言自然極為有利,但我可要遭殃了。必須盡早想個法子擺脫他。”
再拆兩招,張青武忽然賣個破綻,長劍斜斜一指,刺了個空,這麽一來,便大開胸前門戶。但那人不知有詐,隻道張青武傷重之時刺偏了這一劍,見他露出此時坦開胸膛,不禁大喜,更加不及多想,順手便使出了自己的一招拿手劍法。
但見那人連刺數劍,將自己上身幾處要穴盡數籠罩住了,招數精妙之極。張青武見了這招劍法,隻覺甚是熟悉,細辨之後,更是大吃一驚,心中暗叫一聲:“‘有鳳來儀’,是華山劍法!”詫異之情現於臉色。
這招‘有鳳來儀’乃是華山劍法中的一招上乘劍招,不但招數精妙,而且劍招中包含了不少厲害後著,教人難以捉摸。張青武此時且喜且憂,本擬賣個破綻來擾亂敵人,哪知道卻試出了敵人的武功家數。但以自己現下的狀態,根本不足以巧妙化解這招‘有鳳來儀’,更何況此時自己門戶大開,處境凶險之極。
可張青武長劍一挑,徑往敵人小腹刺去,全然不顧自己的安危,要旨在逼得敵人回劍自守。那人見了張青武這等不要命的打法,也是一驚,他雖想殺了張青武,但不想和他同歸於盡。劍到中途,立即將長劍一轉,格開了張青武那一劍。
一番驚險過後,雙方對視了片刻,那人臉上蒙了黑布,張青武自然無法得知其想法。但那人卻見張青武臉上隱隱然現出喜色,顯是張青武試出了自己的武功路數,正自歡喜。那人登時又驚又怒,也不再避諱自己的武功招數,大喝一聲,又再攻上,要將自己的拿手妙招盡數使將出來。
那人翻個筋鬥,對著張青武一劍當頭劈落。張青武見了這招清逸靈動,可又力道強勁,心道:這招是‘天紳倒懸’,也是華山劍法!他果真是華山派的人?”急忙舉劍一格,但此時手上已酸軟無力,當的一響,右臂垂下,長劍差點脫手飛出。但敵人長劍餘力尤在,直劈而下。張青武將頭一側,避開了劍鋒,隻見眼前一團黑乎乎的東西飄落,卻是自己的一團頭發被削了下來。
此時張青武的處境凶險之極,但那人全然不給他喘息的餘地,接著刷刷刷三劍,分刺張青武咽喉、胸口、小腹三處要害。
張青武眼前那人所使的,是一招‘蒼鬆迎客’,仍然是華山派的劍法。可他此時已然無力抵擋敵人的任何招數,隻有靜候死亡的來臨。同時腦海中也閃過無數念頭:“為什麽這人會使華山劍法?他到底是不是華山的人?為什麽他要來殺我……”
這時劍尖離他胸口已不過三寸,那人隻需右手再稍稍向前一送,張青武便會一命嗚呼,血濺華山。
正當張青武不知所措,茫然待死之時,猛然間聽得身後那老僧一聲呼喝,張青武身旁勁風一起,隨後眼前金光一現,身前電光火石般閃出一物,迅速向那柄長劍撞去。
那物與那長劍一碰,啪啪啪三聲連響,那柄長劍從中斷為三截。接著那物勢頭一轉,又滴溜溜地飄回了張青武身後。
張青武和那黑衣人自然驚訝不已,可此時張青武已看得分明,那物金光燦燦,正是當日那老僧襲擊張青武所使的兵刃。張青武尋思:“莫不是這和尚是想抓活的,所以出手救我性命?”
不管怎樣,張青武前一刻本是將死之人,但這時從鬼門關逃了回來,有驚無險。
回過神來,眼見敵人手中長劍已斷,兀自心神不定,而自己尚且有兵刃在手,情勢登時逆轉。如此大好機會,豈能放過。張青武立即大喝一聲,橫劍一撩,那人大驚之下來不及躲閃,呲的一聲輕響,自左臂至右胸,劃了一道長長的口子,鮮血淋漓,染紅了張青武的長劍。
那人吃痛,慘呼一聲,奮力向張青武揮出一掌,正中張青武肩頭。張青武連退四步,方始站定,抬頭看時,隻見道旁的灌木叢一晃,那人卻已脫身而去了。
張青武還劍入鞘,歎了口氣,心道:“走了一個瘋子,可後麵還有一個瘟神。不管這老和尚安的是什麽心,可總不能落在他手裏。”心念及此,右手扶著左臂劍傷處,提氣移步上山。
那老僧仍是微微一笑,飄飄然跟隨其後。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