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熱烈歡迎

字數:3568   加入書籤

A+A-




    1493年3月15日,在這個意味深長的日子裏,哥倫布趕到了帕洛斯港,追上了已經在宣傳自己功績的平鬆船長,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哥倫布不知道的是,平鬆可能無意間拯救了他的性命。

    哥倫布在裏斯本已經受到了人們的熱烈歡迎。探險愛好無國界,西葡原來是一家。盡管若昂二世氣得青筋暴起,但葡萄牙人還是熱烈地歡迎發現了“印度”的哥倫布。這一幕一定給不少親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說麥哲倫。

    不過,葡萄牙國王為什麽不在哥倫布出現在公眾視線中之前殺人滅口呢?

    若昂二世當然想這麽做,但是他得知平鬆已經駛往卡斯蒂利亞南部了,所以殺了哥倫布並沒有什麽作用。

    哥倫布和平鬆都不知道這一“恩情”,也沒有時間進行溝通和爭吵,因為平鬆很快就去世在家裏,沒能去麵見國君,具體病因前已詳述。

    現在哥倫布成了整個卡斯蒂利亞的英雄。

    不管斐迪南背後有什麽陰謀,哥倫布此次發現確實是意義非常重大的,斐迪南和伊莎貝拉立刻寫信敦促他來巴塞羅那。4月7日,哥倫布受到了兩位君主的來信,此時信中對他的稱呼已經成了“堂克裏斯托弗-哥倫布”,這是對貴族的尊稱,是《聖塔菲協議》中允諾給予他的榮譽稱號。

    “……夏季已經開始,返回你業已發現的土地的旅程不能耽擱……等你返回的時候,一切將準備就緒。”

    斐迪南擱筆,喝了幾口葡萄酒。時間當真是過得飛快,一年前才提出去美洲的“瘋狂”想法,現在很快就要實現了。

    “不管背後有什麽想法,歡迎還是需要的,總不能背後捅一刀,麵前還要扇一巴掌?”

    哥倫布春風得意地穿過塞維利亞城,向巴塞羅那進發。他帶著美麗的綠鸚鵡、奇裝異服的印第安人、一些黃金以及用寶石和魚骨製造的麵具。站在聖尼古拉教堂邊的小男孩,未來探險家巴爾托洛梅-拉斯-德-卡薩斯回憶當時的場景:“發現了一片叫作'印度'的土地,那裏盡是形形色色、聞所未聞的人和東西……這消息如同野火,在卡斯蒂利亞不脛而走……他經過的城鎮,大街上擠滿了人,摩肩接踵……”

    哥倫布的成功激發了卡斯蒂利亞人進行海外探險的激情,圍觀他的人中,有不少人將追隨他的腳步,並青史留名。這是哥倫布航行一個重大的價值所在。一哥倫布之後,無數繼起之哥倫布。

    貴族和商人們也仿佛看到,來自“印度”的金銀財寶源源不斷向他們湧來,充實著他們的金庫和錢包,尤其是猶太商人,不過他們很快就失望了。

    4月12日,當哥倫布歸來的消息傳遍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時,斐迪南順利成章地發布了《限製不改宗猶太人法令》的補充條款:“擁有卡斯蒂利亞、萊昂和格拉納達王國、阿拉貢王國和西西裏王國公民身份、未皈依天主教的猶太人,不得進入上述三個王國於1492年1月2日之後新增加的領土之任何部分。”

    一時間,不甘心放棄巨大利潤和企圖擺脫重稅的猶太富商,有不少人厚著臉皮改信了基督教,一些想去新大陸謀生計的猶太平民,或是在本地已經過不下去的人,也改信了基督教。當然,普通民眾想去“印度”,最早得等到1496年第二次遠航結束之後了。

    哥倫布在巴塞羅那受到了更隆重的歡迎,兩位君主聚精會神地聽著他的故事,就算是斐迪南,也沒有領略過加勒比地區未經開發的美景和風情,他隻乘船遊曆過美利堅的南海岸和東海岸。

    哥倫布的兒子迭戈-哥倫布回憶當時的場景:“……天主教雙王(當時還不是)公開歡迎他,他們威風凜凜、輝煌壯觀地端坐在富麗堂皇的寶座上……他們從寶座上站起來……讓他在他們身旁落座。”

    “這時,堂克裏斯托弗-哥倫布來了,帶來了他的第一次發現之旅帶回的第一批印第安人。”當時在場的未來探險家貢薩洛-奧維多這樣欣喜激動地回憶道。

    國王和女王把哥倫布當作一位顯赫的紳士,十分禮遇:“國王和女王非常和藹可親,非常優雅地接見了他。國王特意命令在宮殿大門上方懸掛寫有“熱烈歡迎堂克裏斯托弗-哥倫布”的字樣的橫幅,這在以後成為各類重大歡迎儀式的傳統……”

    哥倫布詳細介紹了他的經曆和遠方國度的財富。“那裏有數百萬人,若不接受洗禮和挽救,就要下地獄。”因為,令他們不安的是,此次遠航發現了“偶像崇拜、惡魔獻祭和崇拜撒旦的儀式”的跡象。

    兩位君主“聽得全神貫注,舉起手來禱告,然後跪下,感謝上帝。”

    “上帝將拯救他們和教化他們的神聖職責賦予了我們。”斐迪南說道。西斯內羅斯站在他旁邊,總覺得國王在打什麽壞主意。

    王室小教堂的唱詩班唱起了《感恩讚》,管樂器也發聲應和。這一刻,的確仿佛充滿了天堂的喜悅。

    “要在新的土地上定居,並讓那裏的人們皈依基督教!”斐迪南斬鐵截鐵地說道,“這將是我們終生為之奮鬥的事業!”

    帝國主義偉大先驅的莊嚴宣誓在其他人看來,充分體現了兩位君主多麽重視信仰的傳播。

    伊莎貝拉女王也欣喜地說道:“我們得到了上帝的恩寵,因為上帝允許我們支持和資助此次遠航,找到了這麽多等待皈依的基督教的異教徒。”一句話間,就讓整個新大陸的印第安人“被等待皈依”了。

    在此期間,紅衣主教門多薩——作為這個虔誠信仰天主教的國度的宗教最高代表,被稱為西班牙的第三位君主——設盛宴款待哥倫布,這也是哥倫布變得極為得寵的又一個跡象。

    “是啊,這麽多找到了這麽多等待皈依的異教徒……實在是太多了,應該少一點。”專程趕來蹭飯的斐迪南在宴會上小聲嘀咕著,毫不掩飾帝國主義的罪惡計劃和擴張欲望,舉起一杯葡萄酒喝下,然後津津有味地品嚐著西班牙的傳統美食烤肉和火腿。國王最近喜歡比較簡單樸素的酒食,不複以前那種花天酒地,很多人對此表示讚賞,國王表現得越來越像一個虔誠的天主教君主,自從收複失地運動勝利結束以來,再也沒有聽說哪位情人和他幽會過。

    宴會上,哥倫布坐在紅衣主教身旁最尊貴的位置上,當然這是斐迪南主動讓出的。來自意大利的布衣航海家,在這樣富麗堂皇的節日氛圍下,第一次享用了禮節隆重、有試吃者侍奉的盛大宴會,統治者們無一不賞賜給他雨點般的榮譽。最大的榮譽是,哥倫布的兩個兒子被伊莎貝拉接到宮中擔任王子的侍從,可惜的是他沒有女兒,不然斐迪南出於日後反悔的不好意思,也許會把她召到胡安娜身邊作伴,也算混個未來女王的密友。

    沒有興趣欣賞劉姥姥進大觀園場麵的斐迪南,吃完飯後就告辭了。哥倫布的歸來,宣告他離開的時間越發臨近,在告別歐羅巴之前,他有大把的事情要做。

    1493年5月1日,夜已深。巴塞羅那港口上,三艘帆船悄然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