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和平教亡我之心不死

字數:3396   加入書籤

A+A-




    回到1495年1月2日,法軍剛剛攻占教皇國不久,斐迪南正在布爾戈斯提筆寫一封給法蘭西國王查理八世的信,主要是最後一次提議讓他放棄對那不勒斯的攻擊,轉而聯手對付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不過說實話,斐迪南巴不得查理八世一天就打進那不勒斯,然後接受歐洲各強國聯合一致的圍攻,同時為西班牙方麵吞並那不勒斯王國奠定基礎。而且還不止一次要在這個問題上得到法國人的“幫助”。

    不過場麵話還是要說一說的。

    “我們願意援助您,我們承諾允許法蘭西軍隊利用我們在北非占領的梅利利亞城,以攻入聖地。

    “這是發動攻勢的大好時機。現在摩爾人被饑餓和瘟疫折磨得十分羸弱。

    “為了上帝的榮耀,為了鎮壓異教徒……”

    ……

    信寄出去了,沒有得到積極的答複,不過從意大利傳來消息。傑姆死了。

    這對基督教歐洲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有“征服者”之名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確立了奧斯曼帝國皇位繼承的規則,並把這個兄弟相殘的規則定為法律——

    “我的兒子中不論誰繼承了蘇丹皇位,為了世界秩序的利益考慮,他都應將他的兄弟處死。大多數法學家都對此表示認可,今後將按此執行。”

    1481年5月穆罕默德二世逝世,不過很可能是被毒死的。他原本想傳位於皇子傑姆,但是傑姆在與巴耶濟德的內戰中落敗。為了避免被處死的厄運,傑姆逃到土耳其沿海歐洲僅存的幾座要塞之一的博德魯姆尋求庇護。傑姆被輾轉送往羅德島,當時羅德島還是醫院騎士團的大本營。

    最後傑姆被送到羅馬,成為教皇英諾森八世的座上賓,但其實也是個階下囚。

    傑姆在歐洲始終讓巴耶濟德心中感受到對自己皇位的威脅,因此他尚不願意大規模地進行入侵歐洲的嚐試(巴爾幹陸地方向除外)。但是在查理八世入侵羅馬之後,傑姆被帶往那不勒斯,也許是被巴耶濟德二世毒害,也許是自己縱欲過度,飲食無節製,甚至可能是因為亞曆山大六世教皇決定不給法國人便宜,反正傑姆神秘地死去了。

    這下巴耶濟德二世就可以準備肆無忌憚地入侵歐洲了,國內支持他上台的主戰派既得利益集團已經多次催促他進攻歐洲了。

    ……

    其實早在此之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歐洲的進攻就從未停止,隻不過是規模大小的問題而已。

    1480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那不勒斯王國奧特朗托,嚴重威脅阿拉貢的利益。不過隨後,由於穆罕默德二世去世後的帝國內戰,那不勒斯人在阿拉貢、卡斯蒂利亞、葡萄牙和匈牙利援助下收複了奧特朗托。

    但隨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又開始擴張,一方麵向北非馬木留克王朝進軍,企圖征服埃及。

    第二個方向是巴爾幹。1490年,英勇善戰的匈牙利國王馬加什一世駕崩,為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軍巴爾幹創造了有利機會。

    1492年,正當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格拉納達王國最終覆滅之際,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開始對匈牙利王國發動進攻。當年主要是侵襲和劫掠。149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又對克羅地亞和下施泰爾馬克發動攻擊,1493年9月9日的阿德比納附近的克爾包沃原野戰役中,戰役中克羅地亞貴族幾乎被消滅殆盡,克羅地亞士兵陣亡7000人。大批克羅地亞難民逃往奧地利和意大利的沿海。

    斐迪南得知這個消息時,離他開始去往新大陸的航程隻有10天了。不過他對此不甚在意,反正巴爾幹半島的死活不關他的事。

    但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胃口太大了,他們另一個方向是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王國和地中海島嶼!這是斐迪南無法容忍的!因為地中海中部極其重要的西西裏島和馬耳他島,此時都在西西裏王國的統治之下,而斐迪南就是西西裏國王,也就是說西班牙的領土已經受到了威脅。

    而1480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曾經占領過那不勒斯王國的奧特朗托。那不勒斯王國現在是西班牙的親戚和盟友,未來則是西班牙的領土!也就是說,奧斯曼帝國不僅僅是構成表麵上的威脅,它確實是在赤裸裸地威脅著西班牙的國家安全、勢力範圍和領土完整。

    所幸1492年之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沒有接受格拉納達王國的求援,不然天知道今天伊比利亞半島會是個什麽模樣?

    不過,西班牙本國的和平教即摩爾人卻還在活蹦亂跳地待在那裏。曆史上西班牙驅逐摩爾人、抹去和平教的事業,就是由伊莎貝拉女王和斐迪南國王在1500年以後的幾年完成的。

    情報部門尼德霍格一直在嚴密監控著格拉納達和安達盧西亞的局勢,目的並不是為了遏製未來的叛亂,而是為了掌握好叛亂的節奏,甚至斐迪南連控製叛亂的規模都想法也沒有。

    曆史上摩爾人叛亂後雖然一時間風起雲湧,但連格拉納達王國的國家機器都被打碎了,他們根本沒有力量進攻城市,隻能席卷鄉村地區,為了獲取糧食,摩爾人大肆劫掠卡斯蒂利亞村莊,屠殺卡斯蒂利亞平民和戰俘,連貢薩洛元帥的哥哥阿隆索··科爾多瓦都被殺,當然現在他不會遭遇這種命運,因為他人還待在紐約呢。

    然後摩爾人叛亂蔓延至安達盧西亞,安達盧西亞正是西班牙貴族勢力最大、土地最多的地方,這裏不是政治經濟中心,但是貴族勢力太大了。這些貴族的領地和莊園都遭到了損失,他們就希望談判解決問題,把摩爾人送到北非去。

    結果西班牙雙王竟然接受了這個意見!都已經打出血海深仇了,居然把他們送到北非!結果可想而知,海盜頭目海雷丁的隊伍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大規模膨脹的,大量對西班牙心懷仇恨的摩爾人為北非海盜提供了大量人員基礎。

    所以按照斐迪南的決策,叛亂規模越大越好,而且要讓安達盧西亞成為主要叛亂區,讓當地貴族勢力遭遇決定性的打擊,讓他們從此一蹶不振,至於摩爾人,在他們當完這把刀之後,如果不想死於卡斯蒂利亞軍隊的刀劍槍炮之下的話,唯一的選擇就是跳進直布羅陀海峽,興許你們可以遊過去呢?噢,遊過去也不行,對麵是葡萄牙人的休達要塞……

    “和平教亡我之心不死啊!”斐迪南深感形勢嚴峻,他可沒開玩笑,到1499年,按照曆史,卡斯蒂利亞軍隊和奧斯曼軍隊就要過一次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