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永生體

字數:4159   加入書籤

A+A-




    ps:解釋斐迪南“細胞永生化”的一些機理。作者的設想很符合最近基因科技這方麵的新聞報道精神,不是嗎?作者對人類科技的發展也是很有信心的。

    人類終將戰勝癌症!

    斐迪南對於細胞永生化有所了解。

    從某種程度上說,癌症包含著永生的秘密。基因和生命個體對生命的意義或許存在著分歧(總應該使用比較謹慎的詞匯),多細胞生命體內的單個細胞,都有一定概率不願意服從整體的安排死去,而寧願永生化——進而走向癌變——保證自身的生存。

    永生化並不意味著癌變,實際上,永生化可能是單個細胞潛在的一種抵抗衰老和惡劣環境的古老防禦機製。它將抵抗衰老。

    而不衰老,某種程度上意味著永生。

    永生體和癌變體是不一樣的,永生體仍然能夠維持細胞該有的機能,而癌變體,癌細胞完全拋棄了它作為組織細胞的功能。

    因為,細胞的“永生化”的步驟是比“癌變”的步驟簡單的。

    如果一個人體細胞僅僅是抵抗衰老,那麽利用人端粒酶基因htert,解除端粒的限製,就可以實現細胞的永生化,成為永生體,而端粒主要的功能其實就是決定細胞分裂的限製,所以,這個細胞在它放組織中原本的功能不會喪失,雖然它有著不願意老老實實死去的“野心”,但是它“良心未泯”,還是個“好”細胞。

    永生體可以理解為一些幸運地獲得了無限增殖能力但仍然兢兢業業工作的組織細胞,而癌變體則是基因突變後劇烈變化,拋棄了所有原本機能的細胞。

    癌變包括一係列致癌的基因突變,整個細胞的機能都劇烈變化,細胞膜的化學組分劇變,信號分子不再有原本的信號分子的原本功能(可能有糟糕的某些功能),粘滯性下降,細胞器和細胞形態也改變,比如由扁平梭形的組織細胞直接變成球形,顯然這一係列劇烈的變化之後,癌細胞已經完全不在人體組織器官的有序運行係統之內,徹底成為了獨立的“叛徒”,一團無限增殖不受控製的病變體。

    舉一個例子,正常細胞的活動都是受到嚴格控製的,有一套複雜精密的調控係統支配細胞的各種生化過程。

    一個單純的永生體(沒有dna機製的受損),比如,由人端粒酶逆轉錄酶基因 htert誘導的永生化細胞,它兼具原代細胞的生物學特性和傳代細胞係連續傳代的能力。一個成為胃上皮細胞依然擁有原本的性質和功能——保護胃壁,還能維持正常的狀況,永生體的節操還是比較堅挺,它仍然存在調控生長的基因,也不會瘋狂分裂,更不會擴散轉移,而且它也能夠聽從整個機體所下達的命令。頂多是你胃壁有點過厚,即使有麻煩也可以通過普通的手段解決問題。如果你的造血幹細胞成了永生體,你就歡呼雀躍吧,值得為你續1秒。然而事實上這樣的好事是不存在的,請你把目光移向下麵隔著幾段之後重複了三遍的重要事情。

    而對惡性腫瘤細胞而言,這個係統是紊亂的——與分裂增殖相關的基因處於很強的功能狀態,且不受控製,比單純永生體旺盛許多,而且更可怕的是(也是導致癌症危害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同時某一些基因不受控製地瘋狂表達,而其產物是一些細胞通信功能的分子。一個癌變胃上皮細胞不會保護胃壁,隻會瘋狂生長,胃容易受酸蝕出血;胰腺細胞癌變成為惡性腫瘤細胞,就可能完全喪失內分泌功能,或者瘋狂地分泌胰高血糖素或者胰島素或者胃泌素等等。

    在一些科學家看來,癌變是建立在永生化基礎上的一係列進一步突變。永生化是一個強大的能力。突然有了強大的能力,譬如點石成金,人很可能會作惡,而不是在得到這樣的能力後仍然老老實實當一個環衛工人/肺成纖維細胞。

    癌症包含著永生的秘密。癌症是可能的永生基礎上,的破壞性極大的疾病。事物總是難以維持美好的形態,尤其是如果這種形態是一種潛在的可能。

    而對於人體本身,永生體是不可能自然存在的。因為人本身的基因中注定自己最終要走向死亡,永生化和後續的癌變是一種不正常,並且多半不健康的突變。如果這類突變沒有明顯的外界誘因,那麽無論是單純的永生化細胞或者癌細胞,零零散散的個體會被免疫係統瞬間清除。事實上你現在體內可能就有幾個癌細胞被免疫係統清除掉,孤立、偶發的癌變不構成威脅。

    而如果出現大規模的這種突變,顯然是,因為你的狀態很糟糕,人體微環境肯定發生了劇烈的變化,那麽,這種劇烈而且多半是糟糕的變化顯然也會引起劇烈而且糟糕的突變,怎麽可能讓細胞隻是單單純純地開一個永生化的金手指?身體狀態糟糕了還因禍得福,基因突變可沒有這麽好說話。

    而且,即便是永生體,它在人體的複雜環境內,也是易癌變的!

    也是易癌變的!

    也是易癌變的!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對永生體的培育,科學家隻能在體外的穩定培養環境中,用慢病毒穩定傳染人端粒酶基因htert,使原代細胞永生化,形成永生體。因此,永生體也被稱為htert。癌變體則成為tsr。

    同一種原代細胞(據知乎網友vaciry的介紹,愛丁堡科學家使用過mrc-5,即人胎兒肺成纖維細胞進行實驗)來源產生的永生體和癌變體的基因表達譜和啟動甲基化譜,有相同點,但也有很多的不同點——那就是癌變體之所以是癌變體的原因。

    其中,調控細胞骨架和細胞分化,蛋白激酶活性,蛋白轉運,癌症相關細胞通路和轉錄調控,胞外信號反應和血管生成的基因,在永生體和癌變體的細胞模型上都高度相似。從生物信息學角度看,也潛在地指示了不衰老和癌變基因表達的相似之處。

    但是,癌變體比起永生體來有兩點重大不同,而這是癌細胞巨大危害的來源。

    1癌變體的增殖生長速度,細胞周期比永生體快很多。永生體確保這輛車不會停下來,而癌變體則直接一路飆車——哪怕根本沒有必要這麽做。

    2癌變體的調控細胞生長和組織分化基因的基因表達比起永生體來明顯下降,也就是說,癌變體幾乎(並且在人體很快會變成完全)喪失了所有控製細胞生長的能力和進行組織分化的能力——理論上(實際上人體產生不了永生體,隻有癌變體)永生體還能服從機體控製,並且進行定向的組織分化。而癌變後的細胞的生長更加難以被機體所控製,也沒有一個定向的組織分化方向,這也是“癌變”和“永生”區別最大的地方。

    綜上,永生體,是具備“不衰老”的基因表達的細胞體。

    癌變體,就是具備癌變基因(並且導致了癌變)了。無限增殖,係統紊亂。

    想要在人體內高度有組織地形成一些腦細胞、造血幹細胞、胰腺細胞、肺成纖維細胞、肌細胞的永生體,達到不衰老接近永生的目的,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內是實現不了的。

    但是對於宇宙乃至無盡的真空而言,生命,隻是微不足道的一種尺度。量子真空漲落可以產生任何不違反物理定律的東西,相比於次數無窮的真空漲落,任何小概率事件都可能發生,並且可以發生。

    幾乎不可能?隻要有幾乎,基本上就過關了。因為我們的宇宙就是這麽漲落出來的。我們的宇宙這種尺度的存在顯然不會從漲落中經常出現,但是,隻要它出現的概率不是零,那麽,所以我們現在在觀測這個廣袤的宇宙。

    所以,塑造一個精妙的永生體對於宇宙而言,比漲落出一個巨型石塊那是簡單多了。

    所以斐迪南對自己永生體的改造成果頗覺得有些不靠譜,生怕哪天永生體就癌變成癌變體了,那就玩笑開大了。

    但是至少現在還是永生體,吧?

    “以後科技發達了,我可以捐獻一些組織讓科學家研究一下,說不定能造福全人類呢?”斐迪南盡量往高大上美好幸福的角度上思考,“可以把它命名為,【斐氏永生體】。”

    “人類終將戰勝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