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窺視中南美洲

字數:3539   加入書籤

A+A-




    ……

    “這裏,這一帶狹長的太平洋沿岸地區,命名為智利,非常重要……”

    斐迪南指著地圖說著,他雖然沒有透露全部,但是已經讓哥倫布感到,自己聽到了了不得的東西。

    “在這裏需要建立一個據點,但是最理想的選擇其實不是那裏,在更北邊……但,這裏的土著民族已經建成一個強大的帝國:印加帝國……”

    “所幸,這一個港灣附近目前荒無人煙……所以並沒有喪失發展的可能……這樣就需要建立兩個據點……”

    在斐迪南威逼利誘之後,哥倫布發誓絕不透露今天的內容,於是不久他知道了更震撼的資料——天然硝石礦……

    現在他知道陛下讓他提前回來的原因了,是要讓他帶船隊繞過麥哲倫海峽,去往智利啊!

    看著地圖,就知道那不是一個輕鬆的任務,它將成為西班牙人至今為止在美洲大陸最長的一次航行。

    就目前中南美洲那種偏遠程度,繞過麥哲倫海峽北上智利,並不比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要簡單。葡萄牙的擴張環環相扣,還有間諜把印度和東非的海岸線都走訪、考察過,摸清了印度洋地區的底細。在前人基礎之上繞過好望角就容易轉入正規軌。

    而西班牙此行是超大跨度跳躍,唯一的基礎就是斐迪南提供的《天下諸番識貢圖圖集(反正明帝國出品必屬精品不解釋)》的圖文資料。還有就是航海家自己的能力了。

    不過前景也是很誘人的。安托法加斯塔的銅礦和天然硝石礦是最早入手的。接下來向北,可以航越整個新大陸西海岸。向西,可以穿越太平洋,抵達“南方大陸”、波利尼西亞和遠東地區……

    “我覺得,你可以勝任領導這次航行的任務。”斐迪南注視著哥倫布。

    “如果你成功,未來,我會支持你向西航行,真正地抵達中國和日本。南亞次大陸就暫時讓葡萄牙人沾沾自喜吧,我們則可以把東亞的貿易據為己有。”

    “陛下,我會盡力保證航行的成功!”

    哥倫布對此還是充滿了信心,內心的探險者之魂又開始熊熊燃燒了……

    就在西班牙國王和意大利航海家探討著前往智利的航行計劃時,美洲的土著民族印第安人,依然不知道外麵的世界發生了怎樣的變故。尤其是兩大帝國依然相對封閉獨立地發展著。

    印加帝國,目前正在厄瓜多爾征討、鎮壓抵抗的北方土著。皇帝瓦伊納·卡帕克,則陷入了轟轟烈烈的愛情。

    而墨西哥一帶的阿茲特克帝國,他們也在鎮壓叛亂。

    阿茲特克帝國的君主又一次鎮壓了,特拉斯卡拉人的叛亂。

    必須用又這個詞,因為這個以墨西哥穀地為核心的阿茲特克帝國,一直處在叛亂和鎮壓的怪圈之中。

    阿茲特克帝國與印加帝國不同,這一帶的諸印第安人民族或者說部落,有較大的獨立性和差異性,而阿茲特克帝國的政治製度的發展,又遠不及於印加。

    印加帝國每征服一處領土,就要推廣印加嚴密的製度,推行印加的語言,召集那裏的工匠和士兵,安撫那裏的首領和貴族,收貴族子弟入學,與貴族兒女通婚,派遣總督掌握權利,征發勞力修建道路——

    雖然說在瓦伊納·卡帕克看來,印加帝國的道路交通還是不暢的,但實際上印加帝國的全國道路係統在拉丁美洲絕對是第一名的,將整個帝國連接在一起。瓦伊納·卡帕克進一步完善北方的道路網,促進了庫斯科到基多王國的交通。不幸的是這給兩次重大事件鋪平了道路,一個就是印加帝國爭奪皇位的大規模內戰,一個就是皮薩羅一馬當先的西班牙殖民征服。

    但就美洲的土著民族而論,曾經的仇寇很快就同化為印加帝國的子民,所以印加帝國在15世紀中葉以來能夠飛速膨脹成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三任皇帝繼位,!都一邊繼承先皇也就是父親的一切,一邊能夠對周邊地區發起新的征服,然後把被征服的土地同化,交給子孫後代。

    而阿茲特克帝國的君主,就沒有這麽好的運氣了。首先他們的君主繼承本身就沒有一個穩定的順序,主要看誰的個人素質高,誰就繼承皇位。

    這個個人素質,其實指的是文治武功。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武功。

    再直白一點,就是戰爭。

    印加帝國的皇帝都必須是前任皇帝與自己姐妹近親通婚所生的兒子,都是純係血統,而且被視為太陽神因蒂的化身,整一個教皇兼任皇帝的地位,政教0合一,地位崇高。

    而阿茲特克帝國的皇帝,嗬嗬,要是繼位前沒有好好打過幾場大勝仗,繼位後又不能迅速地鎮壓被征服者的反抗,那麽,就沒有人信賴他,尊敬他。如果這個皇帝被敵人俘虜了……那麽他還配當皇帝嗎?

    所以這就是科爾特斯和皮薩羅處境不同的問題,皮薩羅抓了印加皇帝那叫一個美滋滋,印加人對你百依百順言聽計從,皇帝被抓起來也是皇帝,就沒想過另立新君。

    而科爾特斯抓了皇帝,立馬這個皇帝就沒人尊奉了。這不是明英宗那種情況,不是帝國的大佬們為國家考慮,而是純粹的原始的觀念——酋長被人抓了,你還有臉當酋長?

    科爾特斯被這個問題坑得不輕。

    但是,自身的問題能坑到別人,那被坑最重的一定是自己——

    因為阿茲特克帝國這種漏洞很大的政體,處於核心地位的王國特諾茲提朗自身都不能穩定,自然,對被征服民族就更不能采取有效的同化和控製措施。被征服地區,阿茲特克人不撤換原有的首領,不改變原有的製度,順其自然,聽之任之。

    這樣,的確讓被征服地區沒有什麽激烈的反抗就跪倒在地,但顯然他們原有的一切都還在,那麽他們可以隨時發動叛亂,而戰功赫赫的國君去世之後,新君繼位之初,就是各民族發動叛亂的大好時機。

    所以每逢皇位更迭,被征服者就會反抗,新君就必須鎮壓,鎮壓不成功這位子就保不住,而鎮壓住了就一切照舊,等到下一任皇帝繼位繼續完成重新征服的過程以彰顯自己的能力,然後再有餘力去擴張新的領土……

    一個“周期律”,非常經典的周期律。阿茲特克人陷入這種死循環中而不自知,隻把眼光盯在皇帝的個人能力和戰功之上,並不去思考,為什麽每一次皇帝繼位,總要去幹前任已經幹過許多次的舊事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