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流動首都與大陸基地
字數:3608 加入書籤
……
話說,在西斯內羅斯的監察部開始在西西裏王國發揮威力的時候,在阿拉貢王國本土,也有一些事情在醞釀。
巴塞羅那,這是一個地位很奇特的城市。
一方麵,這個城市是阿拉貢的一個不穩定地區。
當然,現在斐迪南統治時期,盡管是加泰羅尼亞的首府,巴塞羅那是比較穩定的——可能有斐迪南父親的貢獻。
但是曆史上到17世紀,加泰羅尼亞就又開始蠢蠢欲動,和葡萄牙不約而同地在1640發動獨立戰爭。葡萄牙獨立成功,巴塞羅那也一度脫離西班牙,不過最後西軍還是攻占了巴塞羅那——付出的代價是《比利牛斯和約》中喪失的魯西永和佩皮尼昂全部、上納瓦拉一部和巴斯克的一小部分邊境地區。
1493年底,曆史上發生過,而目前的斐迪南沒有遭遇(人都在新大陸了當然沒有遭遇)的巴塞羅那刺殺事件,雖然最後證實真的是個行為藝術家,但是在斐迪南發高燒的幾個星期,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尤其是後者與加泰羅尼亞貴族的關係極度緊張。
準確地說,是阿拉貢憤怒而加泰羅尼亞貴族緊張,屠殺性的內戰才結束二十年,分裂分子是沒有貴族和傳統的待遇和庇護的,加泰羅尼亞貴族生怕王室一發飆,把他們定性為“分裂分子沒有人權”。
而加泰羅尼亞這座城市確實承擔著加泰羅尼亞民族主義中心的地位,城市一直在爭取自治權。
這可以說明加泰羅尼亞的不穩定,不過……這樣就顯得更奇怪的是,斐迪南和伊莎貝拉,依然經常駐紮在巴塞羅那這座城市,宮廷和政府高層的全套行政機關也會隨著國王和女王駐紮在這裏。比如現在,1495年底,情況正是這樣的:一個想要脫離阿拉貢獨立的城市卻承擔起了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共同的首都職能。
這正是西班牙,這裏用西班牙,在共治時期獨特的“流動宮廷”現象。當時不明確是怎麽回事,其中應該有官方(政治性)秀恩愛、加強兩個王國的政治聯係的意圖;也有國王和女王的個人愛好,比如遍遊風景名勝之類的……諸如此類的影響;此外還受到格拉納達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影響——那段時間王室成員奔赴前線,到處亂跑,聚少離多,久而久之都沒怎麽在原來的首都待了。
當時人們的形容,宮廷就像個流動馬戲團,到處移動,從塞維利亞到托萊多,從薩拉戈薩到科爾冬,從聖塔菲到巴塞羅那,完全無視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的國界。比如說當前卡斯蒂利亞女王在阿拉貢東北部和法國靠近的地方處理卡斯蒂利亞的各項事務,不熟悉情況的人一定覺得女王實在藝高人膽大。
所以造成一個尷尬的情況,卡斯蒂利亞的法定首都托萊多,阿拉貢的法定首都薩拉戈薩,王室幾乎就沒有住過了。所以卡斯蒂利亞人和阿拉貢人都慢慢不提首都在哪,隻知道宮廷在哪裏。最後既不知道宮廷在哪裏,也不知道首都應該是哪。
後來幾十年宮廷也是這樣一直在流動,所以最後定在了馬德裏,自然而然地成為統一的首都。
從政治統一的角度看,這樣的流動宮廷特色還是很不錯的,有助於加強聯係。
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的現狀給斐迪南的發展計劃帶來了困擾,本來他打算先發展馬德裏和巴塞羅那作為歐洲大陸(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初始基地,但是這個計劃泡湯了。
馬德裏,現在並且一直以來都是在卡斯蒂利亞領土上,而斐迪南未來還要壓服卡斯蒂利亞貴族呢,雖然幾乎必定成功,但現在就把自己的基地設在那裏十分欠妥。
巴塞羅那,嗯,作為加泰羅尼亞的那顆不安分的心髒,是不是就跳動幾下,翻身是不可能,但是泄露機密簡直不要太簡單。
這樣一來,斐迪南的大陸基地計劃受到了挫折。斐迪南於是在阿拉貢的版圖上開始尋找合適的新的未來基地。
這個基地位置,國家必須有力地控製,交通要好,水路皆可通行,不要靠近北方那個討厭的法國,也不要離卡斯蒂利亞太近,同時各種過江龍地頭蛇什麽的都得是弱雞……總而言之就是那種可以關起門來好好玩耍並且還能造出59的地方。
阿拉貢本土……是個悲劇。
比較小,比卡斯蒂利亞小,和葡萄牙相仿,不,大一些;然而在征服格拉納達之後,由於格拉納達完全被卡斯蒂利亞包圍,自然也是並入卡斯蒂利亞,於是相對而言阿拉貢更小了。
目前卡斯蒂利亞有十個省:加利西亞、阿斯圖裏亞斯、巴斯克、萊昂、埃斯特雷馬杜拉、老卡斯蒂利亞、新卡斯蒂利亞、安達盧西亞和格拉納達。
而阿拉貢的省(並不更大)隻有三個!一個是巴倫西亞,一個是阿拉貢(首府薩拉戈薩,即法定首都),一個是加泰羅尼亞!
所以加泰羅尼亞的“叛亂”,在阿拉貢時期會稱為“內戰”了,那不能算叛亂啊,領土占三分之一,經濟總量占一半,這塊地區鬧騰起來,哪裏是叛亂那麽簡單?
所以,之前斐迪南自言自語說最晚1497年在南部挑兩個省改革,後來才反應過來,天哪,哪裏有兩個省給他挑,南邊就一個巴倫西亞。再加上一個就是阿拉貢。除了加泰羅尼亞和新入手的第四個邊境小省魯西永,統共就兩個省,這兩個省改完了,再把加泰羅尼亞拍下去,全國改革就差不多弄完了……
當然,斐迪南表示,即便不考慮自己的科技樹,阿拉貢也完全可以強力挽尊,因為盡管第一次意大利戰爭阿拉貢在打醬油而且沒有湧現出什麽很厲害的將領,但它的陸軍實力不弱於卡斯蒂利亞!甚至更強一點!這是確實的,而且卡斯蒂利亞是虛胖,格拉納達二十年之內肯定是個包袱和火藥桶,和平教殘餘勢力——其實就是普通民眾摩爾人,那顯然不會是卡斯蒂利亞的忠實臣民,他們會造反的。
“一場雖然注定失敗但一定會發生的叛亂!”
這是尼德霍格情報組織三年多時間在格拉納達和安達盧西亞監控考察所得出的結論。
當然,在其他國家麵前挽尊沒有多少實際意義,斐迪南隻能在阿拉貢搞事情。
在阿拉貢可以考慮作為基地的地方有哪些呢?
阿拉貢省首府和全國的首都是薩拉戈薩,交通不便,太過顯眼,pass掉。
加泰羅尼亞有巴塞羅那和塔拉戈納兩海濱城市,但這個省本身就意味著注定pss。
所以,最後隻剩下巴倫西亞省,它的省會就是巴倫西亞,海濱城市,紡織業和造船業發達,斐迪南航行美洲的“鵜鶘號”蓋倫船就是從巴倫西亞的造船廠駛出的……
這裏是阿拉貢完全不受外國影響滲透的區域,即便巴倫西亞省與卡斯蒂利亞邊境也離省會有相當距離。
“就是它了,巴倫西亞,我的第一個大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