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晶格頻率
字數:5736 加入書籤
王一男撥通了鄧衛國的電話,“鄧衛國啊,我是王一男,你知道那個mlgb科技有限公司的事情嗎?”,
“剛剛知道,我正想問你呢,這個公司從哪裏冒出來的,咱們的合作怎麽辦”,鄧衛國說,
“現在廠裏麵之前鬧騰著mbo的一幫人跟他們打得火熱,就好像人家明天就會把那些先進技術拿出來一樣”,
“我看他們是腦子壞掉了,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還差不多,還真有那麽好心的國際主義戰士,不遠千裏來送溫暖?”
“不管你們信是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別管他們,這就是一根攪屎棍,你老爸怎麽說,還有工人們怎麽說?”,王一男問到,
“我老爸也不信,他就一句話,什麽時候老外這麽好心了”,鄧衛國說,“底下工人對於跟誰合作倒無所謂,就是希望盡快定下來,現在這麽懸著,大家都沒心思做事情”。
按下免提,讓大家都聽得見,王一男大聲的說,
“別擔心,這是好事”,
“本來我還發愁,淩陽廠這麽大的廠子,就算隻有20%的非技術人員,那也是好幾百號人,咱們肯定用不了這麽多管理人員”,
“全部開掉,社會影響太大,而且成本也不低,隻有慢慢消化了,這還是一樁麻煩事”。
“現在好了,這是在幫我省成本啊”,王一男咬牙切齒的說。
“你幫我聯係你們車間,還有其他關鍵車間負責幹活的骨幹,要那種手上有真功夫的,或者手底下能拉出一票人馬的“,
“換位思考,你就想要是自己出去搞一家精密設備製造廠,需要哪些人,按這個要求準沒錯”,
“需要設備什麽的,不用替我省錢,能買到最好最貴的,做個預算給我”,
“我相信這種程度的設備,應該不會涉及到瓦森納協議,向米國買,歐羅巴買,甚至大米國買都行“,
“我就不信,就這樣還能花得了五千萬軟妹幣?”,
“人聯係的差不多了跟我說一聲,我盡快來一趟,咱們就在棉花找個地方,盡快開工”。
鄧衛國在電話裏忙不迭的答應了。
王一男掛掉電話,就聽見鄧若煙說,“你這是要釜底抽薪啊”。
王一男攤攤手,“你也看到了,這都是他們逼我的”,
“放心,你們公司的股份一樣留給你,現在不帶著那幫人玩,咱們都省錢了”。
“考驗你們演技的時候到了”,王一男對張琪和鄧若煙說,
“不就是裝作啥都不知道,繼續跟他們談嘛,這個簡單”,張琪說,
“你剛才說啥了,我怎麽什麽都沒聽見?”,張琪的狀態也進入的很快。
看中淩陽廠,是看中了它生產精密設備的能力,可以最快時間將分子編織設備從圖紙變成實物,現在被餘氏攪屎棍這麽一弄,最快速的解決方案,反而變成耗時最久的解決方案了。
跟鄧衛國通完電話,再和鄧若煙以及張琪商量了接下來談判要采取的方針,為了麻痹餘光為和他背後的人,談判還得繼續進行,而且最好還要表現的非常著急要達成協議的樣子,這方麵就看他們演技了。
王一男召集李文靜,以及理論組和超導組的成員,“我們需要修改計劃了”,
“之前的計劃,是直接用哥德爾係統設計的分子編織機圖紙,得到流水線設備,這樣直接就可以通過編製程序,獲得理論中的晶格結構了”,
“這樣確實是最佳的方案,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直接得到大量的穩定的材料”,
“不過現在想來,也有問題”,王一男說,
“任何科學實驗都是建立在海量的失敗之上的,沒有任何失敗的記錄,直接得到臨界溫度如此之高的超導材料,主角光環過於醒目,未免有點開掛的嫌疑”,
“就好像都沒在珠峰大本營休息,直接就拍了兩張登頂的照片一樣”,
李文靜點點頭,“確實,雖然說材料是實打實的,但是沒有中間過程,總是不夠完美”。
“還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用分子編製技術,流水線生產超導材料,別人沒有啊,總不能我們提供流水線設備,讓其他實驗室去驗證吧”,王一男說。
項目組的同事紛紛點頭,這個問題太大了,分子編製流水線設備,這種大殺器怎麽能夠隨便拿出去呢,這可是比極度紫外光刻機更牛的東西,說是國之重器,一點也不為過。
王一男在白板上寫下一個單詞,“roadmap(路線圖)”,
“根據前段時間我們對哥德爾係統中間數據的分析,這個路線圖是比較合理的”,
“雖然能找到這麽複雜的晶格結構有點科幻,不過配合我們的理論解釋,也不算太離譜”,王一男說,
“何況還可以告訴別人,我們已經省略了十倍於成功嚐試的失敗次數,你們看到的,隻是我們成功的部分”。
圍觀群眾發出一陣笑聲,是啊是啊,我們沒日沒夜的幹,失敗了那麽多次才找到這條登山的路,發表出來,也太便宜你們了。
“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刷論文”,王一男敲了敲黑板,
“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小階段的進步,每一個階段性晶格的形cd可以刷出一篇不錯的論文來”。
董誌和羅小音,當然還有趙克勤的眼睛也亮了,論文誰不喜歡啊,w-l pair 是留給兩位老板的,我們弄點其他的刷刷,叫獸,啊不對,教授職稱甚至院士啥的,也沒跑啊。
“還要感謝姓餘的啊,幫我們補足了欠缺的環節,這就叫做沒有困難,製造困難也要上”,王一男說,
“哥德爾係統的最終晶格裏麵,包含了鈣,鈦,銅和氧四種元素”,
“從最終形態上看,氧化銅還是晶格構型的基礎,而不考慮鈣原子和鈦原子,銅原子的晶格構型之前的文獻有過報道,使用焙燒的技術可以獲得”,
“董誌,這個任務就交給你了,一定要保證我們有足夠數量的基礎晶格構型可用,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哥德爾係統改進一下焙燒的過程,提高效率”,
“收到,老板”,董誌答應了一聲。
“你別太輕鬆,這個活比較簡單,我希望你夠盡快搞定之後,能參與後期的工作”,
“yes,sir”,董誌這回大聲的答應了,更多的工作,意味著更多的論文啊。
“在氧化銅的基礎上,需要放進去鈣原子和鈦原子,大概的比例是鈣原子2,鈦原子1,這一步就必須依賴分子編製技術了”,王一男接著說,
“具體先鈣後鈦,還是先鈦後鈣,還是同步裝配更可行,我也不知道,這方麵需要研判哥德爾係統的大量中間數據,以及分子編製的程序,這個工作隻能我和李文靜來做”,
“羅小音,你的任務很重,就是對我們所製備的中間產物,進行一係列的實驗,確定電阻曲線,還有抗磁性測試,主要關注是不是具有超導性,以及臨界溫度是多少”,
“必要的時候,可以找學校的研究生來做,我跟b大的趙教授說一聲,讓他再借幾個研究生,不過一定要記住保密,讓他們做實驗就好,回頭我找一下章子楓,讓她在公司專門開辟出一個對外的實驗室來,以後這種沒有經過長時間考驗的實習生或者新員工,都在對外實驗室工作”。
“好的”,羅小音答應了一聲。
簡單的碰頭會結束了,王一男感覺自己像回到當年高考前一樣,開足了馬力瘋跑的感覺,還是挺好的。
某霍伊經過“艱難”的討論,在王一男都快忘了還有這麽一件事的時候,最終選擇了對氣動外形進行大修的技術方案,在生產車間按照華國版yf23修改氣動外形的時候,最初版本的飛控軟件也送到了容與公司。
簡單交代孫偉跟某霍伊接口,把中四項目完全交給孫偉之後,王一男就沒再關心某霍伊了,他現在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神奇的“w-l pair”上。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上,“w-l pair”就像一個悖論一樣,它明明不應該存在,但是如果哥德爾係統沒有犯錯誤的話(這種可能性很小很小),彌散在銅原子,鈣原子,氧原子和鈦原子之間的自由或者約束狀態的電子概率雲,兩兩之間形成某種神奇的關聯。
它們既在此,又在彼,似乎違反了泡利不相容原理,但是仔細分析,又發現或者是自旋,或者是某種神奇的宇稱又各不一樣。
這時候,王一男的物理直覺加上李文靜的數學天賦,就好像一把無比鋒利的倚天劍一樣,從複雜的晶格結構,以及無窮大的迷霧之中,隱隱地發現了一條小路。
很久以後,記者采訪王一男,“你是怎麽發現這個神奇的晶格頻率的?”
所有的官方版本裏麵,王一男都是這樣回答的,“華國有一本《易經》你知道嗎,使用六十四種卦象,就能衍生出世間萬物,這就提示我,任何結構,都有內在本質的規律,於是我就想到了,對於晶格來說,這種規律是什麽”。
但實際上,王一男在當時想到的,是那個著名的紅白機上,3到30條命的密碼,“上上下下,左右左右,baba”,像不像某種音樂的節拍?
還有無數三流玄幻小說裏麵都這麽寫,當你去地宮探險的時候,隻要踩對了步點,機關就不會觸發,天塹變通途啊。
“w-l pair”就像地宮探險的勇士,對它們來說,晶格結構就是一座巨大的迷宮,而晶格頻率就是這座迷宮的密碼,當“w-l pair”的本征頻率和晶格頻率滿足某個特定公式的時候,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一旦溫度降低到臨界溫度以下,熱運動造成的擾動可以忽略的時候,電子們就開始成雙成對,在神奇的晶格結構中自由穿梭,毫無阻攔。
這,就是超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