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風暴來臨

字數:5096   加入書籤

A+A-




    隨著幹冰甲醇浴液一點點的漫過線圈,諾大的會場,安靜得仿佛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似的。

    突然,在萬眾期待中,容器裏麵發出了“叮”的一聲,隻看見線圈一下子撞擊到容器的邊沿,發出清脆的聲音,現場發出了巨大的驚歎聲,但是一切發生得太快,更多的人,根本沒有看清楚發生了什麽事情。

    善解人意的華國電視台開始在直播中播放慢鏡頭,慢鏡頭也同步的播放在現場巨大的投影屏幕上,在十分之一的速度下,藍星的小朋友們,看到那個小小的線圈,在完全被幹冰甲醇浴液浸泡之後幾秒鍾,慢慢的離開了支撐它的金屬支架,自己漂浮在空中,隨後失去了平衡,一下子撞擊到容器的邊沿,發出“叮”的一聲。

    “完全抗磁性”,亞瑟嘴裏念念有詞,“不會錯了,果然是幹冰溫區的超導體”,他一拳砸在厚厚的實驗桌上,發出一聲巨響,看著實驗室裏麵呆若木雞的上百號研究人員,“誰來告訴我,這到底是為什麽!”,

    “我們辛辛苦苦做到商業化生產的,就是這些垃圾嗎!”,亞瑟指著實驗室裏麵,采用不同工藝完成,浸泡在液氮冷卻裝置裏麵的各種超導線圈,發出一聲咆哮。

    “他們也許剛剛完成實驗室工作呢”,一名膽大的研究員小聲說,“我們說不定還有機會”。

    發泄了一通之後,亞瑟也冷靜了下來,“繼續看吧”。

    而在太陽國,某些號稱拿不下第一就要切腹的科學家就沒這麽好的運氣了,嗯,貌似現在介錯不容易找,要是找不到的話,是不是就可以取消呢(介錯就是切腹者的助手,很有榮譽感的工作哦)。

    帝都大學大禮堂,林校長首先站起來,開始熱烈的鼓掌,隨後丘先生,陶教授,還要主席台上的科學家們,然後是容與公司的親友團,各地高校物理係的教授們,然後是媒體,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掌聲響徹整個禮堂,甚至響徹整個帝都大學的校園。

    李文靜閉上眼睛,強忍住淚水,在心裏無聲的呼喊,“爸爸,你看見了嗎,聽見了嗎,這些掌聲,都是屬於你的”。

    等到掌聲稍微平息一點,王一男拿出萬用表,他示意攝像機的鏡頭拉近一點,將接通電源的兩個端子接到萬用表上,然後切換到電阻檔,在近景的直播鏡頭下麵,所有人都清晰的看到,電阻指針死死的停留在零的位置,一動不動。

    不需要王一男再多說什麽了,掌聲在稍微停息之後,再次爆發出來,比第一次更加的熱烈,也更加的持久。

    王一男示意研發團隊的人上台來,趙克勤、董誌、羅小音,還有向趙教授借的幾個帝都大學本科實習生,他們的同學在台下看到,嫉妒的簡直要發狂,“當時怎麽就沒有挑到我去幫忙呢”。

    “下麵,我來介紹一下我們團隊的成員”,王一男在掌聲的餘波中,一個個的念出了整個團隊的名字,每一個名字都收獲了熱烈的掌聲,念到那幾個實習生的時候,台下他的同學們,更是發出了一陣陣口哨和歡呼聲。

    等到熱烈的氣氛稍微平息了一點,林校長拿過話筒,“下麵是新聞發布會的第二部分,有請王一男教授,李文靜教授,還有丘先生,陶教授給我們介紹這次突破的理論背景”,

    “由於內容對普通人來說,可能會太難,直播是否需要繼續,請轉播的同誌自行衡量”,電視台的同誌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現在收視率爆表,讓我停止,你當我傻啊。

    “當然,接下來要介紹的內容都已經整理成論文,會在各大學術期刊陸續發表”。

    林校長回過頭,示意王一男繼續。

    王一男拿過話筒,“我先介紹一下論文的情況吧,綜述性的論文,我們已經寄送到《自然》雜誌”,

    “wang-li pair 理論、晶格頻率假說和計算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高溫超導體結構預言和相關試驗結果,我們已經投寄到《物理評論快報》”,王一男說,“今天上午收到《現代物理評論》的緊急約稿,我們也給了該雜誌社一份偏向物理理論的綜述性論文”。

    “晶格頻率假說和計算方法,涉及到數學中群論和拓撲分析,這部分是和丘先生、陶教授一起完成的,論文已經發表在最新一期《數學年刊》上”,

    “關於製備超導材料的方法,我們發展了新的氧化銅焙燒技術以及新的分子動力學技術,論文已經投寄到《米國化學會誌》,也就是通常說的jacs”,

    “最後的一些實驗過程,還有詳細的材料分析等等,會在帝都大學校刊發布”,帝都大學出了這麽大的力,總要給人家點實在的好處吧,於是限於篇幅不太好放在頂級刊物上的一些細節,王一男他們統統扔給帝都大學自己的校刊發表。

    別人想要知道這些細節怎麽辦,那就必須訂閱或者引用帝都大學校刊啊,這樣帝都大學校刊的訂閱數引用數妥妥的往上漲一波,對於提升帝都大學的學術地位,好處大大的,你沒看見台上,林校長都要樂出一朵花來了。

    王一男這番講話,在現場的聽眾那裏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因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不懂就是不懂,不懂的一百次方,還是不懂,所以王一男說的再高大上,也就是那麽回事了。

    但是在亞瑟和程潛那裏,這番話可就像晴天霹靂一樣,炸響在所有人的心裏。

    “納尼,要不要這麽牛啊,wang-li pair、晶格頻率,分子動力學,還群論和拓撲分析,這是赤果果的炫技啊”,

    當發現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你可能會羨慕嫉妒,但是當發現別人比自己強太多,多的根本看不到趕上希望的時候,剩下的隻有絕望和膜拜了。

    亞瑟和程潛團隊的大部分人,都是跪著看完了王一男他們的隨後的學術發布會。

    王一男先介紹了wang -li pair 的理論假設,以及它在什麽情況下可以簡化成李詩堯所提出的擴展庫柏對,直至最後簡化成bcs理論裏麵的庫柏對,隨後提出了晶格頻率的理論概念,並且推導出晶格頻率跟超導臨界溫度之間所滿足的方程式。

    接著,李文靜解釋了晶格頻率的理論計算方法,如何使用一種不帶顏色的空間群,和帶顏色的空間群混合之後得到這種新的本征屬性。

    丘先生補充了兩種顏色情況下,如何使用卡拉比-丘流形分析得到本征屬性,

    陶教授再介紹了,如何利用新的數學方法,把顏色擴展到三種,以及在最終結果中,使用重整化技術消除奇點。

    等到投影上出現最終理論推導出來的鈦鈣銅氧化物的原子分布結構,以及邊上注明220k的臨界溫度,現場再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那些轉動著的鈦原子、鈣原子、銅原子還有氧原子,在三維空間中呈現出完美的空間結構,雖然隻有很少人能明白裏麵的物理原理,但是這結構看起來就很漂亮,很酷啊,而且220k就是零下50度啊,也就是說,在南極洲,已經可以直接使用這些超導材料了!

    然而,這僅僅是開始,接下來,王一男開始介紹基石輪烷,當看到投影上,基石輪烷像一個個搬運工一樣,在指定頻率光的照射下,將鈦原子搬運到指定位置,然後釋放出來,這次現場觀眾不約而同的發出了巨大的驚歎聲。

    “我看到了什麽,這是科幻大片嗎,來抽我一巴掌,看看是不是真的”,

    化學專業出生的林校長還是第一次看到分子機器的演示,坐在主席台上的他,比台下觀眾的反應也好不了多少,“上當了,上當了”,他嘴裏念念有詞,“沒有仔細研究王一男他們的成果,高溫超導算個球啊,就這部分內容,弄個諾貝爾化學獎都綽綽有餘”,

    “我怎麽就疏忽了呢,當時根本不應該交給物理係啊,這明明就該是化學係跟容與公司聯合建設的實驗室”,

    “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下來趕緊討論下,一個聯合實驗室肯定是不夠的,這部分內容,再成立一個化學相關的聯合實驗室,也是非常合理的事情嘛”。

    主席台上,林校長的小算盤打的嘩啦嘩啦的時候,在普林斯頓,程潛和托馬斯陷入了深深的絕望之中,本來,程潛找人盯著王一男他們,就是未雨綢繆,準備在關鍵時候,利用自己和托馬斯在業界的地位,做點什麽。

    但是王一男來的這一手完全出乎程潛和托馬斯的意料,找來丘先生和陶教授做背書,再掛上帝都大學這座靠山,雖然比不上普林斯頓,但帝都大學也不是好惹的軟柿子,到最後,直接來個全球直播的新聞發布會。

    “這是一棒子打死的節奏啊”,程潛喃喃的說,一兩點突破,還可能依靠學術辯論的方法混淆視聽,製造點不確定性和混亂,

    王一男這套組合拳下來,再加上隨後這一波論文潮水,現在程潛和托馬斯再去說這個是我首先提出的,那個是抄襲我們的成果,拜托,別侮辱全球那麽多科學家的智商行不行。

    關鍵是,你想要黑人家,首先得看懂別人是怎麽說的才行,看看王一男、李文靜今天演講的內容吧,橫跨物理學、數學、化學三個大學科,而且都是最尖端的領域,能看懂任何一個大學科的內容,都是值得大吹特吹的事情,更何況同時拿出三個領域頂尖論文的人了。

    程潛陷入深深的絕望中,隻要王一男他們在學術上站住了腳,接下來,那個王一男口中“某些科研工作者中敗類”,一定會變成喪家之犬,人人喊打的。

    甚至都不需要證據,科學的世界就是這樣,大家差不多的時候,你可以玩弄陰謀,經營經營人際關係什麽的,但是一旦有大神出現的時候,嗬嗬,神說,要有光,於是,世界充滿了光明。

    大神說,“程潛是抄襲的”,那麽,程潛就是抄襲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