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離去
字數:3754 加入書籤
吳凡不經意的掃了一眼封寒隕落的方向,那裏滿地都是碎肉,就連他的儲物手鐲也被雷霆珠轟地連渣都不剩,裏麵的東西也是無從找起。
別的他倒不在乎,隻是那幾株九幽草跟著封寒一起陪葬,令他心痛不已。
當時,封寒答應要送幾株九幽草給池滄海,但池滄海這家夥為了擺脫封寒的糾纏,竟然連如此珍貴的東西都沒向他索要,
“如果我猜的不錯,你跟封寒應該很熟吧?”吳凡摩挲著下巴,沉吟著問道。
“我們從小一起長大,後來他投奔了赤雲宗,而我則帶著家族功法一直輾轉西域各地,直到三個月前我來到明州,與他再次相遇。”
“我對他極其信任,沒想到這畜牲投奔赤雲宗後心性大變,竟然起了殺人奪寶的心思,當真是死有餘辜。”池滄海說道恨處,雙眼瞬間泛起凶光。
吳凡心中冷笑不已,這個池滄海隻說自己小時候的玩伴心性大變,卻不知就連他自己也已經完全融入了修仙界的廝殺之中。
不然,怎會對前一刻還救過他的人暗下毒手?
不過,吳凡也沒有挑明池滄海言語中的荒唐之處,而是接著問道:“既然如此,你可知道他的九幽草是從何處得來的?”
池滄海聞言,眼中露出迷惘之色,又道:“就算我告訴你九幽草的產地又能如何?凡是有一些價值的九幽草,早已被封寒收入囊中。就算那個地方還有,恐怕剩下的也隻是一些幼年的九幽草。”
“這種靈草根本就沒有任何價值,除非有人願意花費上百年的時間培養。而且,這種靈草最為嬌貴,很難養活。”
吳凡一擺手,打斷了他的話:“這個我知道,不用你來告訴我,你隻需要將封寒得到九幽草的產地告訴我即可。”
“陵嶽山。”池滄海幹淨利落的說道。
吳凡沉思起來,陵嶽山距離赤雲宗好像不遠,大概隻有一百裏地,池滄海應該沒有騙他。
赤雲宗隻是明州內的一個小門派,據說門內隻有一個金丹初期的修士坐鎮,比起太清門大有不如。
這樣的一個小門派大都會選擇依附在一些勢力強大的門派之下,以獲得生存的機會。
“看來要去一趟陵嶽山了。”吳凡這樣想著,心中卻有些無奈。陵嶽山距離太清門有八百餘裏,就算要去也得找個合適的機會。
“嗯,你的態度很好,這把飛劍就還給你吧!”吳凡袖袍一甩,一把精致的飛劍從袖口脫出,以緩慢的速度向池滄海飛去。
池滄海先是一驚,隨後露出狂喜之色。剛才青雲劍刺入胸口的一瞬間,他就與自己的法寶失去了聯係。可就在吳凡甩袖的的時候,他驚喜的發現,法寶又與他重新取得了聯係。
他知道,若不是吳凡有意饒過自己,斷然不會再將法寶還回來。一直壓在胸口的大石,在飛劍出現的那一刻也總算落了地。
突然,他感覺胸口一涼,頓時吃了一驚,連忙向胸口看去。隻見原本還在胸口的青色短劍早已不知去向,而被短劍刺入的地方,一股股猩紅的血液不斷流出。
池滄海沉吟一聲,用手按住傷口,臉上的陰霾卻一掃而空。雖然傷口看似醒目,可這對修仙者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麽。
隻需要運轉體內的靈力治療片刻,就可以恢複如初。
當他抬起頭的時候,卻吃驚的發現,前方除了飄落的樹葉,再也看不到半點人影了。
此刻,池滄海的臉上猶疑不定,有種恍如隔世的錯覺。回想起今天所發生的種種變故,他長長的歎了口氣。
以前,他懷揣著池家功法混跡於修仙界,盡管生活落魄,但複興池家得這個夢想宛如一絲執念,支撐著他一隻走到現在。
如今,連池家的功法都被人奪走,這個夢想已經被無情的葬送了。
“唉,是該找個門派潛心修煉了,漂泊了這麽多年,不知耽誤了多少修煉的時間。”池滄海的臉龐顯現出與他年齡不相稱的疲憊,就連說話的語氣也變得格外深沉。
不自覺的,池滄海的腦海裏又浮現出那個少年的身影:一身白袍,猶如冰雪,瘦小的身材卻無意中流露出桀驁不馴的氣質。
“不過,這個奇怪的少年,還略微有些幼稚。”這是池滄海對吳凡下的結論。
他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吳凡並沒有取他的性命,而一個真正的修仙者是絕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的。
對於修仙者來說,將任何危險全都抹殺在萌芽之中,才是能在修仙界活下去的根本。
若是換位思考一下,池滄海也會毫不猶豫的這麽做。
而已經離開了墨玉山的吳凡,正在回太清門的路上。他現在並沒有施展禦空飛行的法術,安然的走在小路之上。當然,走的也十分緩慢。
不過,他卻十分享受這難得的平靜時光。禦空飛行有禦空飛行的好處,徒步卻也有徒步的妙處,這是他剛剛才領悟到的。
與封寒的一戰,令他對於修煉有了進一步的感悟。尤其是在雷霆珠爆炸所形成的氣浪衝擊之下,他不得不拚盡全力支撐金蛇玉甲,形成一道堅固的防護罩。
而在金蛇玉甲被氣浪衝碎的那一刻,生命受到威脅的吳凡體內的靈力瘋狂的運轉,在這一過程中居然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衝擊著練氣四層所形成的屏障。
在這股力量的衝擊之下,吳凡已經感覺到練氣四層的屏障似乎產生了幾道裂痕。
若不是這股力量產生的時間太過短暫,說不定當時就能成功進階呢!
而現在吳凡徒步走在山路上,也是為了騰出精力進行感悟。修為達到練氣三層後,想要有進一步的成就,光靠刻苦修煉是不夠的,隻有對修煉進行感悟,才能順利突破瓶頸。
嚴格的說,道家的“格物致知”就是感悟的一種,隻是這種感悟被大多數人理解為從外界獲取事物的本質,導致許多後來者誤入歧途,一輩子也無法接觸到真正的道義所在。
有時候,靈光一現所感悟出來的道理,比一個人悶頭苦修數十年的收獲還要大的多。
所以有些時候,天資聰穎之人往往比別人走的更遠,活的更加長久。
但是光有天賦還不足以問鼎仙道,還需要付出比別人多上十倍甚至百倍的努力。因為靈力的多少和精純度,對修煉同樣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而靈力的積累和提純則是一個漫長枯燥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倉促而就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