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為民為錢,請君言
字數:3012 加入書籤
一 江辰斯向來對於自己識人的眼光十分自負。第一眼見到印無映,他就從對方的淡定神態,當時三人分庭抗禮的站位,感覺到了此子不簡單。
卻沒想到,後來介紹時,自家公子和那位印家小姐,異口同聲說這位少年就是印家的一個小書童?
但江辰斯是個很堅持自我的人,他從多次討論事務時的發言,以及兩位公子小姐對這位“小鷹”的意見也很在意的態度中,依然隱約發現了蹊蹺。所以,他才會故意差別對待印無映,想要從對方麵對寒酸待遇時的表現中,進一步發掘出些什麽端倪。
可他顯然失敗了。印無映對這一切都接受的很是自然,毫無被委屈的痕跡。
江辰斯的目光盯著那邊看了一陣子,也不得不承認暫時看不出什麽。而且他也不能試探的太過明顯,畢竟丁玉煥的態度也是想要幫著這“小鷹”掩飾身份,他總不能明著跟自家公子唱反調。
途中休息造飯時,夥夫中的一名小夥計端著飯碗給印無映送去。即使是書童,那也是有修為的修行者,地位還是要比這些普通的商隊夥計高上一些的。
那小夥計在商隊中算是年紀最小的,但跟印無映幾人相比,還是要大一點的。畢竟,丁家商隊走南闖北,要做的差事、擔負的責任都並不輕,一般不會收小於十六歲之人。更何況這一次全隊人是來接他們丁家最受寵的公子,能被選上過來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出的了力氣打得了架的青壯年。
所以身板瘦小的小夥計在這樣的隊伍中跟著看上去很不協調,印無映注意到了這一點,接過飯來後便跟他多說了幾句話。
“這飯是你做的啊?”無映說,“其實你不用專門給我送過來的,開飯了叫我一聲,我自己去拿就行。”
小夥計撓了撓頭,嘿嘿笑道:“嗨,沒事沒事,我在隊裏也沒啥其他事,就能做點飯而已。今天我看其他人都給那兩輛馬車送飯去了,怕沒人給你送,就自己給你拿過來了。”
哦?其他人都去給丁玉煥和印天璃送飯了麽?印無映微微一笑,“謝謝你。不過你可知道,那兩輛馬車裏坐的都是誰嗎?不去在他們麵前露個臉,到我這裏來,可不會有什麽飛黃騰達的機會啊。”
小夥計笑得憨厚,“我知道啊,那邊是我們丁家的玉煥公子,還有一位其他世家的小姐嘛。他們都是貴人,我本來也沒想著能夠攀得上。我好不容易進了商隊,能跟著出來幹活,就隻要好好管好自己的活計就好。我們夥夫做飯,就是為了讓隊裏的所有人都能夠吃飽。喏,你看看給你拿的這些飯夠不夠吃?”
一個樸實的小夥子,無映心想。不好高騖遠,能夠踏踏實實地先做好手中之事,不受虛榮誘惑,真的是很務實的心性。
隨後兩人互通了姓名,小夥子名叫楊子,無映則還是用了書童的身份和“小鷹”的化名。
————————
一日一夜過去,前往搖光鎮的旅途似乎就要這樣在緊張和鬆弛的交替狀態中平穩度過。但就在即將抵達鎮子的時候,印無映突然接到了商隊夥計的傳話,讓他去到丁玉煥的馬車上一敘。
印無映心中猜測,丁玉煥這“一敘”準備敘什麽?各方家族之事?那應該找能夠代表印氏的印天璃啊。捕獲瑞獸之事?那應該找丁家掌事江辰斯商議啊。難道,是關於借錢之事?
苦笑了聲,印無映雖然確實很缺錢,但對於這難得的已經被許諾過的借錢機會,無映是想留到日後更急迫的情況下用,免得浪費。於是,他跟著商隊夥計走向丁玉煥馬車的一路上,都在想著怎麽婉拒對方現在的好意,還不能讓日後的約定也失效掉……
所以,當見到丁玉煥,聽到他問“兄弟你是不是需要錢”時,印無映急忙搖頭又點頭,語速飛快地說:“我現在不要將來要,丁兄此事不用急於一時若是日後我有需要自會向你開口。”
丁玉煥一臉詫異,“無映兄弟,這事本來就不急啊,文學創作,也不是著急就能急出來的。”
哦不著急就好,無映舒了口氣,咦,文學創作?等等!丁玉煥說的不是借錢的事?念頭飛轉,無映定了定神,問:“丁兄?此次叫我過來,到底所為何事?”
“你不知道啊?我還以為你猜到了呢。”丁玉煥說,“我想跟你商量一件長期合作的活計,賺了錢,咱們兩個分。”
“我之所以在驛站時,主動站出來幫你擺脫葉小野,我當時說的是真話。我確實是傾慕你的文采。當時你諷刺葉小野的那句‘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就是我出麵的理由。”
“你也知道,我們丁家世代從商,要論錢,那是怎麽也花不完的;要論修士數量,我們也可以重金招攬不少願意效力者。但是要論到文學,那可就捉襟見肘了,尤其是,缺少能夠引起民眾共鳴的好作品。”
“丁家與其他所有的修行世家都不同,我們的最深厚且不可動搖的根基,在於世俗。多少年來,家族雖然一直努力想要培養出自家的大修行者,卻也萬萬不敢懈怠了與普通民眾的交流。”
“在種種交流方式中,以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文作品傳唱度最高,效果最好。”
……印無映有些無語,原來他與丁玉煥的相識,根本就不是什麽少年真性情的意氣相投,而是從最開始就是一場“處心積慮”的商業價值衡量。
不過,看在丁玉煥是冒著與野人公主正麵衝突的生命危險的份上,這份“處心積慮”,倒也不那麽難以接受。反而因為此時丁玉煥的如實相告,更多了幾分真誠的意味。
但不管是真心還是誠意,印無映作為一個見識過現代文明花花綠綠的靈魂,是不會忘記最重要的那個問題的,“賺了錢咱們兩個分?勞苦大眾能出得起什麽錢?你們丁家又能分給我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