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參悟
字數:362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生死簿 !
隨著碧霞元君的離開,天色劇變,恐怖如斯,何長明看見水源身上的仙氣竟然變成了致命的存在,不斷的蠶食著它的生命力,然後不斷的散出體外,反哺大地!
水源卻隻是大笑,笑著笑著又流下了眼淚,看向碧霞元君離開的方向說道:“元君,看來水源要先走一步了!”
說完這句話,水源便化作了一陣靈氣匯聚的風,吹向四麵八方,竟是連一點神識都感覺不到了。
何長明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隨著福緣洞天之中眾仙的應劫,福緣洞天的靈氣變得越來越濃鬱,也變得越來越奇怪。
無數奇珍異寶變成了參天巨物,是在是吸收不下的靈氣,便開始聚集變化,變成了晚上才會出現的那些怪物。
那些原本在神藏之地最為弱小的存在,卻慢慢的變得強大起來。
滄海桑田,一眼萬年,等何長明再回過神來的時候,自己的眼前又變回了一片漆黑。
他沉靜下來,朝著四周走去,黑暗一望無際,沒有方向,無論何長明怎麽走,都好像是在原地踏步。
這裏是哪裏?自己又該怎麽出去?
就在何長明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自己的心口卻忽然亮起了一道微弱的光芒。
何長明拉開衣服一看,隻見自己心口上的生死簿三個字越來越亮,發出了熾熱的溫度。
“自書靈死後,生死簿還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反應,莫不是這個地方有能讓生死簿修複的東西?”
書靈告訴自己,生死簿到何長明手上的時候,已經是一個嚴重受損的過程了,所以功能才會這麽少,不然若是真正的生死簿,何長明又怎麽會才隻是這個樣子。
那可是生死簿,天地至寶,連天道都不能摧毀的存在。
若是有完好的生死簿在手,就是再厲害的存在由如何,也不過是生死簿上一筆的事。
不過要是生死簿完好,以何長明的修為也沒有辦法使用。
這就是製約,有至寶在手,沒有相對應的修為,也是沒有辦法使用的。
何長明仔細感受了一下,越往北邊走,生死簿就越是熾熱,何長明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走了多久,等他停下腳步的時候,生死簿的光芒已經完全照亮了四周。
“沒想到,生死簿還在人間,倒是叫人意外。”
何長明的麵前不知什麽時候出現了一個門,那門就像何長明老家的木門一樣,簡陋的不能再簡陋了。
門前站著的正是水源仙君,隻是它說話的聲音卻是碧霞元君的聲音。
“你究竟是水源仙君,還是碧霞元君?”
何長明疑惑的看著眼前的鮫人,開口問道。
鮫人嬌媚一笑,說道:“年輕人好眼光,我是碧霞元君留在水源仙君身體內的一道神識,為的就是在此等待有緣人。”
“這話怎麽說?當初碧霞元君和水源仙君不是都應劫了麽,哪來的神識。”
天劫之下,何長明可從來沒有聽過還有誰能逃脫的。
“年輕人說的不錯,我們確實已經應劫,不過是被這至寶保留了一絲神識,才得以不俱滅。”
說著,鮫人拿出了一顆散發著瑩潤光澤的珠子,像極了一顆巨大的珍珠。
“這是什麽?”
何長明能感受到這顆珠子裏麵生生不息的氣息,但是實在是辨別不出來這東西究竟是什麽。
“這是碧霞元君的化生金蓮,乃是天地之間九炁之一——生之精元,你那生死簿當年被削去生因,如今隻得管製死魂,若是有了化生金蓮,便可修複生死簿。”
化生金蓮何長明倒是聽說過,相傳太上老君於永壽二年三月初三日,在與王屋洞天,集諸天仙眾,大會說法。
碧霞元君見血湖罪苦,盡是女魂,便請老君憫念憂苦,願賜經憐。
老君便敕封玉女,護世威嚴。神兵侍衛,鬼官俟宣。誅鋤奸盜,扶危濟險。平治水火,降福消愆。
於是碧霞元君才做為朝山山神,掌管天下罪苦女魂。
碧霞在殿前曾說明自己的來曆。她是西天鬥母精運元炁,了作金蓮化身,乃是玉闕真仙。
所以化生金蓮一直執於碧霞元君的手上,不曾想真正的化生金蓮,卻是一顆珠子。
“化生金蓮如此至寶,元君舍得予我?”
化生金蓮的重要性,不亞於天地至寶。
鮫人點了點頭,解釋道:“金蓮於碧霞元君來說,不過是一介死物爾,隻望有緣人能以此為交換,讓碧霞元君、水源仙君魂靈再世,也算是全了碧霞元君對水源仙君的承諾。”
這意思是要何長明送二者去輪回?隻是以二人的一縷神識,當真能順利轉世?
何長明直截了當的將疑問說了出來,鮫人一笑,解釋道:“元君與仙君的神識在化生金蓮千百年的滋潤下,已經形成了七魂六魄,可以入輪回了。隻是所有前塵往事、仙力功德,全部將不複存在,從此之後,便是芸芸眾生之一,不再是諸天神靈。”
聽到這裏,何長明才知道碧霞元君不是在給自己留一條生路,當真隻是單單為了那個承諾。
於是他將金蓮接了過來,圓潤的珠子剛剛入手,就消失在了何長明的手心。
那一瞬間,他隻覺得自己的心頭像是火一般的熾熱,那種雀躍的感覺呼之欲出,就像是一個期待零食已久的孩子,忽然得到了滿罐的糖果。
“有緣人,今日你接下這化生金蓮,眾生之責,便已然扛上肩頭,望你珍重。”
說完,鮫人便化作了漫天星塵,消失的無影無蹤。
鮫人消失之後,何長明就覺得自己如墜冰洋,唯獨心中一點火焰,熾熱的叫他亢奮。
那次瀕死時眾生的聲音重新出現在他的耳邊,隻是這一次沒有上一次那麽難過,還能聽清楚其中的幾句。
在眾生之音的包圍下,何長明的心反而靜了下來,冰與火的交織,吵鬧與寧靜的平衡,讓他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如果說死是一種結束,那麽現在於他而已,死不過是另一種開始。
生與死的關係,不再是對立,而是趨於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