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魔鬼的顫音

字數:343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生死簿 !
    攔住何長明的那個小姑娘家境比何長明家境還要好,父親是高官,母親也是某家國有企業的高管,何長明自然是不能夠和人家比的。
    女孩學的也是小提琴,雖然她比何長明還要早學兩年的小提琴,但是拉的就是沒有何長明好,這次學校的比賽,她已經和父母誇下海口要拿到第一,所以才會找人對付何長明。
    因為她知道,要是非要作比較的話,何長明肯定比她的分數高。
    驕傲如她,是不會允許別人超越她的。
    何長明懶得理她,直接饒過她走向班主任,女孩子就這樣被無視了,恨得咬牙切齒。
    “孫怡瑜,你記住,要是你在台上敢超過我,你的爸爸媽媽,你自己,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說完這句話,女孩子甩了甩頭就徑直的走了。
    何長明心裏隻覺得這女孩子幼稚的可笑,但是又隱隱約約的感覺到了什麽不對勁的地方,剛想了沒有一會兒,班主任就回來了。
    “那幾個小子跑得太快了,我實在是追不上,這樣,從現在開始你就跟著我,直到上台表演,這樣就沒有人敢傷害你了!”
    何長明猶豫了一會,點了點頭,終究沒有把剛才那個女孩子的事情告訴班主任。
    時間一晃而過,何長明吃了飯跟著班主任去午休了一會兒,就要趕去體育館了。
    體育館就在學校裏麵,今天的比賽就在這裏舉行。
    何長明從後台進去,看到了很多和她差不多大的小孩子,正緊張又興奮的看著台上的工作人員忙碌的整理。
    那個威脅何長明的女孩子也在這裏麵,女孩子換上了一身非常奢華的定製晚禮服長裙,襯著她小小的身板都有些玲瓏了。
    不但如此,她還畫上了淡妝,弄得自己和個小大人一樣,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別扭。
    何長明絲毫不在意,徑直的走到了一個座位上休息,他的表演在很後麵,還不如保持體力休息一會兒。
    那個女孩子卻是第一個出場的,在主持人的報名下,女孩子趾高氣昂的走上了舞台。
    直到這個時候,何長明才知道,這個女孩子是四年級七班的班長穆家琪,不得不說她拉的也算是很好了,隻是比起何長明還是差了一點水準。
    一個孩子就算技巧練得再好,沒有那種寄托的情感在琴聲之中,這琴拉的就不能算是好,終究是多了些匠氣。
    女孩子拉完,評委都給了高分,顯然是對她的表演非常的滿意。
    在走過何長明身邊的時候,還故意的撞了何長明一下,仿佛是在向何長明炫耀自己的成績一樣。
    何長明隻覺得好笑,並沒有多說什麽,當做沒有看見一樣,直接忽視了穆家琪。
    穆家琪見何長明又這個樣子,氣的跺了跺腳,轉身走了。
    接下來的表演如火如荼的進行之中,好多孩子雖然年紀比較小,但是表演的是真的好,不比一些大人要差。
    何長明等了許久,才終於等到了自己上場。
    剛一上場,何長明就發現下麵坐著的評委們好像有些不耐煩了,畢竟已經坐了一個多小時,點評了十多個孩子的節目了,自然是有些倦怠。
    何長明心下就有了主意,好在他報上去的是一首既有慢板又有快板的小提琴奏鳴曲。
    小提琴音色優美,接近人聲,音域寬廣,表現力強,從它誕生那天起,就一直在樂器中占有顯著的地位,為人們所寵愛。
    如果說鋼琴是“樂器之王”,那麽小提琴就是“樂器中的王後”了。
    而《魔鬼的顫音》是一首小提琴奏鳴曲,使用g小調,分為3個樂章。
    這首曲子不長,大概17分鍾,但因有大量的高難度的顫音而變得技巧性,難能可貴的是同時保持了極強的可聽性。
    《魔鬼的顫音》第一樂章是慢板,演奏速度很慢。小提琴的旋律充滿哀傷,幾個較強較長的音甚至有點哭訴的味道,基本沒出現顫音。
    第二樂章是快板,一開始就表現出勇往直前的毅力和銳氣。時而如舞者般急速地跳躍,時而強奏,時而悠揚婉轉,顯得千姿百態,顫音不時出現。
    第三樂章一開始是慢板,抒情的旋律好像是狂歡後的感歎,又稍微帶點頹廢。之後便是慢板段落和快板段落多次交替進行,演奏的難度較大,經常演奏雙音,把狂歡與悲傷兩種情緒詭異地糅合在了一起,充分顯示出華麗的演奏技巧。在抒情上,最後的華彩段給人一種悲壯的感覺,小提琴的頓弓造出聲嘶力竭地哭喊的效果,使人內心為之震動。
    因為比賽時間有限,所以每個選手的表演時間都是三到五分鍾,超過這個時間是要扣分的,所以像小提琴樂章這種動輒二三十分鍾的,基本都是節選著來。
    本來孫怡瑜隻想演奏第一章,因為第一章不需要多強的技巧性,如果沒有穆家琪這件事發生,何長明不出意料的也是表演這一章節,但是偏生穆家琪出現了,又那樣的跋扈,他就幹脆直接演奏第三章節——最富有技巧性和情感的章節!
    何長明不想浪費時間,上台直接給評委鞠了一躬,連自我介紹都沒有,就架起小提琴開始演奏了。
    孫怡瑜是個孩子,不理解這篇《魔鬼的顫音》想要表達什麽,但是飽經風霜的何長明卻明白。
    或者說他將他自己對人性的理解,全部都糅雜在了琴聲之中。
    隻聽何長明肩上的小提琴“呲”的一聲,就像是演奏前的歡快鳴叫,告訴所有人,表演即將開始一樣。
    下一秒,快板與慢板的交替進行不斷的交織,通過何長明肩膀上的小提琴傳遞向在場的每一個人,無論是狂歡與悲傷,高昂或低語,都仿佛在每一個人的耳邊,震撼進他們的心房。
    這一刻,本來還昏昏欲睡的評委和觀眾全部都清醒了過來,目不轉睛的看著何長明,臉上的表情也隨著琴聲的改變而發生變化。
    五分鍾,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已經讓何長明的背後濕透了,而在場的人也如癡如醉,沒有一個不受到這琴聲的感染。
    又是“呲”的一聲,但這一次,不是開始,而是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