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驚動了省級媒體

字數:4529   加入書籤

A+A-




    這一聲悶喝,當即把楊小勇嚇得差點就哭了。

    電話那邊的劉站長突然哈哈大笑:我說小勇啊,你有什麽不幸的消息要說啊,不要動不動就亂用詞語,我們基層幹部,最忌諱這個“不幸消息”的。

    楊小勇的心稍微安定了一點點,原來劉站長的那聲“滾”是因為他的忌諱。但是,這個消息真的很不幸啊……

    楊小勇一時不知如何啟齒。

    好在兩人是初中和高中的同學,關係還不錯。

    嘉明,我給你講哈……楊小勇發覺自己的聲音好像有哭腔:那五個北京來的科考隊員,不見了。

    什麽啊?劉站長的“啊”字尾音拖得老長,最後成高八度的腔調。

    失蹤了……失蹤了。楊小勇真的快哭了:他們一大早沒經過我就走了,我從八點半找到現在,找了四個多小時都沒有找到。

    電話那邊沉默了。

    嘉明!嘉明……

    此刻的文化站站長劉嘉明,恐懼程度超過了楊小勇。人是他帶去螞蟥村,也是他親手交給楊小勇的。楊小勇一個村委會主任,幹不幹算球,大不了出去打工,收入還更高。而自己就不一樣了,大學畢業後在文化站窩囊了六年,他還要追求進步,還要進軍鄉長的目標,縣文化局局長的目標,混到副縣長也不是沒有可能。

    可是現在出來這檔子事……

    報警吧。劉嘉明顫巍巍地說了一句,就把電話掛了。

    他需要冷靜地想想下一步怎麽辦?倘若這幾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科考隊員,萬一真的鑽進了夜郎穀……

    劉嘉明不敢想象下去。

    ……

    警察當天下午三點鍾就趕到了螞蟥村,所長親自帶隊,很及時。

    警察把楊小勇和史傑足足“審”了一個多小時,然後發動村民,沿著夜郎穀七公裏的圍牆又仔細找了一遍,甚至把沿途的好幾個出氣洞周邊都檢查了一通,直到天黑,還是沒有發現任何線索。

    轉眼過了三天,事情瞞不住了,五名科考隊員在青城縣夜郎穀裏神秘失蹤的事情傳到了黔中省,最先引起黔中廣播電視台著名的民生新聞欄目《第一現場》的關注。

    這天一早,《第一現場》欄目的副製片閔子墨剛來到辦公室,就接到了頻道副總湯帥的電話:你來我辦公室一趟。

    什麽事,不能在電話裏講嗎?

    閔子墨和湯帥是十多年的“戰友”,兩人在新聞一線合作搭檔了八年時間,相互交叉著攝像和撰稿,也相互把對方的底細摸得一清二楚。所以,即使後來湯帥當上了頻道的副總,成了閔子墨的直管領導,閔子墨還是一直稱呼湯帥為老湯,和他說話也還是和從前一樣隨便。

    老湯36歲,閔子墨35歲。

    這一陣閔子墨的心情不太好,和老湯說話就更隨便,甚至有些放肆。

    下來一趟嘛,關於你們老家夜郎穀的新聞。

    副總的小辦公室在三樓,欄目的大辦公室在四樓。

    閔子墨就下到三樓。

    老湯神神秘秘地對閔子墨說:你老家的夜郎穀出大事了你曉得不?

    經常有大事發生的。閔子墨懶洋洋地說:隔三差五我就能看見,不過……是在夢裏。

    閔子墨沒說錯,20年來他一直做著關於夜郎穀的夢。

    切,你娃兒還在癡迷些啊?老湯丟過來一根煙,說:不過這次發生在夜郎穀的奇案,是真的。老子給你講認真的哈,這次真出大事了!五個人,整整五個人,而且據說還是北京來的科考專家,突然全部失蹤了。

    什麽?閔子墨一驚,剛剛叼在嘴上還沒有來得及點燃的香煙就掉在了地上:五個人……集體失蹤?

    嗯!老湯表情誇張地點了點頭,說:你說這事怪不怪,都三天咯呢,當地的警察和消防找了三天三夜,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這事兒啊,已經引起了省裏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頻道決定,派你帶隊去做跟蹤報道……哎,你聽見老子說話沒有?

    閔子墨從沉思中醒悟過來,“哦”了一聲之後就說:這裏麵肯定有古怪,但是新聞報道,不好太展示出來,政策也不允許展示出來。

    切!老湯不屑地說:我說你娃兒一天不要神神道道的好不好,好歹咱們也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唯物主義你知道不?不要滿腦子都是鬼啊神啊的……

    你不懂!閔子墨不想和老湯多扯。

    上午十點半,閔子墨帶著兩名記者,當天就從省會城市林城趕回辛店鎮老家。

    青城縣辛店鎮離林城其實並不遠,早些年沒有高速公路的時候,全程大概有兩百四十公裏。前年新開通了一條高速路,就縮短了大半路程,按限速一百二十碼的車速,一個小時多一點就能達到,當然指的是高速路,城裏堵車的時間不能算上。

    按照閔子墨九年的新聞從業經驗,他沒有驚動青城縣的相關部門,直接殺到了夜郎穀,把螞蟥村的村主任楊小勇采訪了。

    了解了事情的大概情況之後,閔子墨就要去采訪另外一方關非常鍵的當事人:史家。

    等等,我先打個電話。

    楊小勇按照慣例準備給史府的管家史傑打電話,卻被閔子墨攔住了:我知道,史家不輕易讓外人進入的,這個電話你也沒必要打。

    閔子墨在夜郎穀生活了18年,他熟悉史家的規矩。

    但是身為電視台記者的閔子墨,要打破史家沿襲了千百年的老規矩。

    閔子墨就對楊小勇說:我是不想讓你為難,也沒要讓你一個村主任去給史家的管家請示匯報,我們直接去。

    不等楊小勇表態,閔子墨就帶著兩個記者殺向史家。

    沿著200米的的石梯子拾階而上,閔子墨就來到了史府。

    史府朝門很寬,有三米。兩扇暗紅色的大門緊閉著,門頭上匾額裏的兩個金色大字,閃爍著隱隱約約的權威和冷漠。

    史家的兩扇朝門很是講究,也很曆史,是按照防匪患的功能修建的。門板厚達八寸,四角和周邊還用銅皮包裹著,釘上了碩大的鉚釘,可謂是刀槍不入。裏麵的門閂也很講究,說確切一點,就是兩根臂膀一般粗的木柱,閂上門之後,兩端還插進了牆體特製的牆縫裏。

    閔子墨抓起朱門上的鐵環,用力地叩擊了幾下,裏麵就傳來了黃豹的叫聲。黃豹是史家的護院犬,就是那條小牛一般、把楊三逼進了夜郎穀裏的大黃狗。

    黃豹叫聲過後,就是史傑的聲音:誰啊?

    閔子墨不回答,繼續叩門。

    門板上發出一聲輕微的響動,就打開了一個拳頭般大小的門洞,就像一個碩大的貓眼,卻沒有貓眼凸透的功能。閔子墨和史傑離門洞都很近,雙方都看不完整對方的麵容。

    請問你們……有什麽事?

    史傑吃過上一次的虧,說話不敢太過魯莽。

    閔子墨卻不客氣:我們是黔中電視台的記者,你找一個能說話的出來。

    哎?你怎麽說話的?史傑脾氣上來了:史府誰不能說話啊?

    好。閔子墨灑脫地說:你能說話是吧,那麽我有幾個問題要問你,第一,那五個科考隊員在史家住了幾天?第二,他們是怎麽失蹤的……

    等等!史傑猛然打斷了閔子墨的話,接著“嘭”的一下關上了門洞上的小門。門板還是整塊,絲毫看不出有門洞的痕跡。

    各位親,請收藏推薦推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