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緣到有緣人
字數:4408 加入書籤
當天,羅奎就搭乘閔子墨的車一起回到了林城。
第二天一早,羅奎就接到了閔子墨的電話。
閔子墨對羅奎說:“給你打電話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有個消息要告訴你,我們準備組織去夜郎穀邊上的一個洞裏去拍攝,有可能會進入夜郎穀底下的地宮去。第二,就是想通過你,約你們探險隊的老大見個麵,談談合作事宜。”
羅奎當即欣喜萬分,連連說:“好的,我馬上匯報。”
按照老湯的意思,閔子墨必須找一個專業的探險隊伍合作。黑蟒洞裏有許多未知的可能,得為參與“大挑戰”的參賽隊員和節目攝製人員提供安全保障。當然,所有人都得買保險。
因為有了羅奎的這層關係,閔子墨就首先考慮羅奎所實習的“前沿驢友探險隊”。
半個小時後,羅奎來電:“哥,我們的隊長說他在文化廳開會,要到下午四點以後才有空。”
閔子墨猶豫了一下,說:“那就下午四點嘛,要不要一起吃個飯?”
“好的,但我得問問他的意思。”羅奎說完就掛了電話。
上午十點,閔子墨一個人就幹坐在辦公室,想也想不出個什麽東東來。按照頻道的安排,攝製組一共四個人,閔子墨是主編導,還有一個副編導兼場記,另外有兩個主副攝像,主攝像就是閔子墨的徒弟李曉偉。
畢竟這是第一站,馬虎不得。畢竟是他閔子墨策劃的項目,所以怎麽說也要他這個副製片親自“掛帥”,現場坐鎮。
羅奎體製不錯,學的又是考古專業,現在又在探險隊工作,加上和夜郎穀,以及和閔子墨有著那麽一段算不上淵源的淵源,他自然是探險隊員其中一員。就算他所在的探險隊不願意,他肯定也要吵吵嚷嚷的瞎摻合,倒不如直接請他們的探險隊一起加入。
閔子墨突然想起了羅二公,想起了那神奇的青果。閔子墨在十四歲的時候吃了他送的一枚青果,還真的有神奇的作用:不再生病了。而羅奎說他也是全靠爺爺帶回去的那一枚青果,一個肺癆鬼變成了一個強壯帥氣的小夥。記得羅二公當年一共采摘了三枚青果,閔子墨和羅奎各得了一枚,而另外一枚不知所蹤。而羅奎說了,擁有青果的人都是夜郎穀的“有緣人”。
但是第三個“有緣人”,又會是誰呢?
閔子墨心裏突然有了一個念頭:這個時候要是能找到那個“有緣人”,一起進洞探險,該多好啊!
對了,這種事情還是去請教一下墨農先生。
南山道觀顧名思義,就在市區的南麵,也不算是郊區。離電視台所在地新路口不到十公裏,說遠也不算遠,驅車半小時就能達到。
閔子墨的車限號,隻能打車去南山。
出租車不能直接進入南山道觀轄區,就在大門外停下了,閔子墨步行走進南山,一路上有不少算命的人,其中有很多老婆子。
閔子墨又突然想起了元婆。
元婆原本不是螞蟥村的人,據說在七十年前才來到夜郎穀的。首先是來到閔家寨,指名道姓的要找閔子墨的大伯閔朝殿,還神經兮兮的說要嫁給閔朝殿。那時候,閔朝殿已經是42歲的中年人了,雖然一直未娶,但是和18歲的元婆始終不太般配。
後來不知怎麽的,元婆就在螞蟥村落了戶。
沒過幾年,就到了土改期間,閔朝殿跳下出氣洞之後,據說元婆也跟著要跳出氣洞,幸虧被村民們攔住。力大無窮、武功高強的閔朝殿,要跳出氣洞沒人攔得住。但是嬌小的元婆要跳洞,就不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了,兩個力氣大一些的婦女攔腰一抱,就拎走了元婆。
後來,元婆曾兩次離開過辛店鎮,第一次是土改後不久。失蹤三年後返回,就變成了遠近聞名的巫婆。第二次是在閔子墨考上大學之後,元婆又失蹤了三年時間。
民間傳說元婆是外出學藝了,但是閔子墨就想:她會不會因為在螞蟥村混不下去了,淪落到類似於南山道觀門口這樣的地方給人算命呢?就像街邊這些老婆子,孤零零地坐在小塑料凳子上,雙手捧著一把紅簽,眼巴巴地看著來往的行人……
“師傅算個命吧。”突然,一個老婆子伸手拽住了閔子墨的衣角。
閔子墨厭惡至極:這跟攔路打劫有什麽區別啊,城管的都****去了啊?
低頭一看,發現是一個70多歲的老婆子,和其他街邊算命的人不太一樣,主要是她的這身打扮:身穿青色對襟布衣,布料很舊,卻很幹淨,頭上還包著一塊青色的帕子。嘴臉雖然也是神秘兮兮加上神經兮兮的,不過五官卻很端正,想必年輕時應該算是一個美女。
閔子墨突然想起了自己的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也是仡佬族的母親就是這身打扮,雖然現在仡佬民族逐漸漢化了,黃嬸偶爾還是會穿出這樣的服裝。
閔子墨摸出二十塊錢,遞給老婆子,溫言細語地說:“命就不算了,這個給你。”
不料老婆子搖搖頭說:“我是要給你算命,不是討錢的。”
嗬嗬,挺有氣節。
但是閔子墨還是很堅決地搖了搖頭,他現在沒有心思聽老婆子胡扯,一是他原本就不相信算命這一套,自己的命運就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第二,他真的很忙。
可是老婆子卻死拽著閔子墨的褲腿不放:“師傅不算命也行,不過得聽老身說一句話。”
“哦?”閔子墨不覺有點好奇,就說:“您請講。”
老婆子似乎鬆了一口氣,枯槁的手自然就放開了閔子墨的褲腿,仰臉看著閔子墨,一本正經地說:“有緣人不是尋找出來的,有緣人必須要到緣分出現的才會出現。”
“天!”閔子墨不覺在心裏驚叫一聲。
不等閔子墨醒過神來,老婆子起身提著那張小塑料凳子,默默的離開了。
閔子墨也轉身離開了,沒有去找墨農先生。
下午四點半,羅奎帶著一個彪形大漢來到了閔子墨的辦公室,這個大漢身高和閔子墨差不多,也是一米八以上,但是身子卻比閔子墨壯實。大漢自稱姓古,渾身倒是和“古”字很有緣分:來自古城西安,學考古的,行為舉止古板,方方正正的臉龐呈古銅色……讓人懷疑他是兵馬轉世投胎。
“這是我們的古隊長。”羅奎介紹說。
大漢立即握住閔子墨的手:“古仁。”
“啊?”閔子墨不覺驚叫一聲,他卻是被嚇住了。
大漢又**的補充說:“仁義的仁,兄弟們都叫我大古。”
閔子墨急忙笑了笑:“哦,大古,請坐。”
大古的確很古,不苟言笑,不是一個很會談生意的人,不到十分鍾閔子墨就和他敲定了合作協議:探險隊派出五個人,大古帶隊,三個人隊員和一個衛生員,跟著攝製組一起探險,負責探路和必要的避險指導及急救,另外還要每個人都佩戴記錄儀,所拍攝的視頻全都用於節目需要。所有開支由頻道負責,另外每期節目還支付一萬元酬勞給探險隊,片尾以“聯合攝製單位”名義出“前沿旅遊探險隊”的iogo和名稱。所拍攝的探秘部分資料探險隊可以共享。
一萬塊錢一期,倘若十期節目拍攝下來,這筆酬勞也不算小數目,而且以後還有很多合作機會。
“錢不錢都是小事。”大古平淡地說:“我最大的興趣還是探險。”再無多餘的話。
二十分鍾後大古要走,閔子墨覺得挽留他一起吃飯的客套有點多餘,於是就任由他離開。羅奎沒走,說還有事情要和閔子墨談。無非又是去夜郎穀尋找他爺爺的事情,閔子墨有點厭煩。
可是閔子墨想多了,羅奎要給他講的是大古這個人。
“哥,我們的隊長可是一個怪人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