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舍己救人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A+A-


    我的眼淚又一次的流了出來,徐誌偉在反光鏡裏見我這個情景,問道:“雪蓮,當年上學的時候,你們兩個人這麽好,咱們全班人都知道,楊輝也曾給我說過你們兩個人的事情。怎麽說分手就分手了呢,是什麽原因?”

    我梗咽著道:“我娘不同意,當時我一點辦法也沒有。”

    我向徐誌偉講了當時我母親如何反對,不讓我出遠門的情景。

    “唉——”徐誌偉歎了口氣。我梗咽著又問道:“車禍是怎麽發生的?”

    徐誌偉又歎了口氣:“他是我們縣驕傲!”

    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在等待這徐誌偉的下文。

    “事情是這樣的——”徐誌偉告訴我道:

    前幾天的一個下午,楊輝騎車走在下班的路上,前麵一個婦女精神恍惚地走在馬路的中央,川流不息的車輛隻好繞她而行,他見如此危險,緊走兩步,距那女子兩三米遠——他看清了。

    肖豔梅!她這是怎麽啦?於是遠高聲喊道:“肖豔梅,你怎麽在馬路中央走啊,太危險了!趕快——”

    話音還未落地。一輛急速的奔馳向她直衝過去,說時遲那時快,楊輝見此情景,從自行車上跳下來,一個健步衝了過去,一把將那婦女推開,自己卻不幸被車闖飛,過路的好心人條件打了120,並報了警。交警聞訊趕到,同時縣醫院的急救車也趕到了。人們七手八腳把楊輝送上急救車,送進了縣醫院。

    我聞訊後趕到了醫院,醫護人員正在緊急搶救。我心急如焚,就在這時從救護室裏出來一名醫生,我急忙走上前去,急切地問道:“怎麽樣?嚴重嗎!”

    那醫生看了我一眼,臉上帶有一種凝重地表情:“傷的不輕,怕是有生命危險!”

    我一下子慌了神,單憑同學這層關係,加上上下級關係。我心裏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保住他的生命!急忙蔣院長叫了出來,我對院長指示道:“不惜一切代價搶救他的生命!”院長點了點頭,進了手術室。

    經過數小時的搶救和手術,楊輝的病情才算穩定了下來。手術完後,由手術室轉到重症監護室,我走進病房;隻見楊輝輸著液、吸著氧,處於極度昏迷狀態。我坐在他的身邊,靜候著他能醒來,院長過來道:“徐書記,你放心吧,醫護人員會盡心照顧好他的。”

    我對院長道:“楊輝身邊一個親人也沒有,我們是同學,也算是他唯一的親人。你們都走吧,我陪他一會兒,等他醒過來我再走!”

    院長找來兩名護士,叮嚀道:“照顧好病人,照顧好徐書記!”兩個護士點點頭,院長仍站在原地沒有走的意思。我道:“你走吧,不用陪著我,萬一有什麽事我會讓護士通知醫生的。”

    院長見我如此說,點點頭離開了房間。

    很長時間,他才醒過來,楊輝睜開了眼睛,見我坐在他的床邊,吃力地道:“誌偉,我覺著我快要不行了,元旦的聚會我可能去不了了。”他眼裏含著淚,顫抖著右手從衣兜裏掏出一塊白絲絹,遞到我的手裏,斷斷續續地道:“誌——偉,把它——交——給——給——雪——雪蓮。說完呼吸突然急促起來,我忙對護士道:“快去——快去叫醫生!”

    片刻醫生來了,院長也來了,大家立刻組織搶救,我退出了病房,在門外等候。

    好一陣子,院長從病房裏走出來,無奈地攤了攤手:“徐書記,搶救失敗了。”隨即楊輝被推出了病房。我眼睛紅了:“叮嚀院長道:”他家裏沒什麽近人,火化後把骨灰放進烈士陵園裏吧。

    院長點了點頭,我便離開了醫院。

    聽了徐誌偉的講述,我又一次的哭出了聲……

    一會兒,徐誌偉又道:“楊輝他是一個很優秀的幹部,跟了我這麽多年,工作非常認真,他的事跡經常出現在市日報上,前幾天市委組織部張部長對我道:“擬提拔他為縣委副書記。”

    “哦!”我驚愕道。

    “唉,他卻死了,真是遺憾!不過這次他舍己救人的壯舉,我從醫院回到機關,立即通知宣傳部門整理他的事跡,廣為宣傳,向他學習。並報請市委,追認他為烈士!”

    我哭著點了點頭:“這是應該的!”

    停了片刻,我對誌偉道:“你能把這些年有關他的故事講給我聽嗎?”

    “好吧!”徐誌偉陷入了深深地回憶——

    那一年我們畢業後,回到了家鄉,次年春天,我被分配到縣委辦公室工作,他被分配到林業局工作。

    我們家鄉是一個很貧窮的地區,地處黑龍港流域,有一條小河橫穿我們縣,名曰清涼江,楊輝就住在清涼jx岸一個小村子裏,名字叫楊樹灣。因為靠近河流,土壤沙化,因而莊稼前期苗長得很好,後期收成不多。

    楊輝,兄弟二個,他為老大,下麵一個弟弟,小他三歲,名字叫楊麗煌。母親性格開朗。父親早年去世,是他母親一手把他們兄弟倆拉扯大。

    楊輝是一個很有誌氣的青年,還沒參加工作,他就為他們村裏在一片沙荒地上,規劃了一個五百畝的果園,三四年後他們村的老少爺們便吃上了自家種的蘋果。

    就在他們村果園結果的第一年,一個秋天的下午,生產大隊廣播喇叭裏傳出大隊長的聲音:“社員同誌們請注意,今年我們村果園裏的蘋果結果了,聽到廣播後大家都去果園分蘋果,第一年長得不多,每人一斤,大家嚐個鮮。來年豐收了大家在多得!”停了一下,大隊長接著廣播道:“說起來要感謝我們縣林業局的大力支持,特別是我們村楊輝同誌,今天的成績,他功不可滅!”

    聽到廣播,村裏的老少爺們紛紛從家裏出來,有的拿著布袋,有的背著筐頭,也有的提著籃子,還有的拿著紙箱子,便向蘋果園蜂擁而去。

    果園裏,在一塊空地上,若幹堆蘋果擺放了一地。大隊長對眾人道:“預先分好了的,各堆有各戶的名字,別亂了,個人認領自己的蘋果堆。”

    聽了隊長的話,人們便在裏麵尋找屬於自己的那一堆。

    那時生產隊裏分東西都是這樣,誰家該著多少,用稱稱好了,放上誰家的牌子,社員收工後順便就領了回去,這樣即節省時間,也防止亂套!

    很快就認領完了,楊輝家自然是他母親去的,回家的路上,人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楊輝這小子真能,這幾年學沒白上,長這麽大我還是頭一回吃上蘋果。”村裏的張二媽道。

    “咋、咋,瞧你說的,像是仙果一樣。供銷社裏買的有蘋果,我就不信你沒吃過!”王二爺咂咂嘴道。

    “你說得倒不假,聽說好幾毛錢一斤呢,咱窮人家誰舍得買啊。”張二媽認真地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