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科技封鎖?(二)

字數:4600   加入書籤

A+A-




    柳青平日裏都在柳木門內練武,隻有偶爾被白夢蕊拉去鎮上遊玩。

    如此時間流逝,在柳青想起火藥時,已經過了好些年了。

    結果柳青略一了解火藥的研究進展。

    簡直是難以置信。

    因為火藥的研究可以說是毫無進展,不要說研究出一種合格的火藥。

    就算是稍稍能長期存放的火藥都沒有研究出來過。

    柳青更是具體了解了一番。

    據柳青所了解,這數年內其實不乏配置了威力合格的火藥出來,但這些火藥全部都是不穩定的。

    而且,點燃引爆的條件簡直可以說是莫名其妙。

    在柳青的認知中,一般火藥是點火爆炸的,特別是最初級的這種黑火藥,絕對是需要點火才能爆炸。

    但工匠們配置出來的火藥,可以說是完全顛覆了柳青的認知。

    最初,工匠都是按柳青給出的方向不斷實驗。

    把木炭、硫磺、硝石按不同的比例來進行組合。

    而且組合的方式也各有不同。

    但結果卻是一點收獲也沒有。

    不是說不能點燃,而是無法控製。

    這些配置出來的,所有的點火就能引燃,這算是合格了。

    但是,所有的火藥,引燃的條件卻是不同的。

    除了點火之外,還有隨機的條件。

    有的是剛配置完成就引燃了;有的搖晃一下就爆炸了;更有的隻要放在有風的地方就引燃爆炸了;有的隻要放置時間稍長,就會自動引燃,然後爆炸;甚至有一次失誤,將配置完成的火藥掉落到了水中,結果立刻爆炸了。

    而且,就算是相同的比例,相同的組合方式,配置出來的火藥,它的引燃條件也是不同的。

    工匠們對此簡直是百思不得其解。

    而且因為這引燃的條件多種多樣,而且甚至還是隨機的,因此連歸納都難以進行。

    無法對其進行歸納整理,所以,火藥的研發上,陷入了困境。

    而柳青知道這詳細的情況後,也是一臉的懵逼,這是世界在逗我麽?

    黑火藥哪來那麽多的引燃條件,不應該隻是溫度這一個條件的嗎?

    而且額外的引燃條件還是隨機的,哪怕同樣的材料,同樣的製造方法也是如此,這又不是玩遊戲打造裝備來隨機屬性的!

    柳青對此冥思苦想數日也是毫無所得,隻好得出一個大概結論。

    這是一個武俠世界,哪怕這個世界是中武世界,但因為不是科技世界,所以世界封鎖了科技,任何可能改變生產力的技術都被禁止研發,防止這個世界發展成科技文明?

    但是這個理由,連柳青自己都不相信,世界哪有那麽多的限製,科技,或者說科學,不過是一種觀念罷了。

    科學是一個建立在可檢驗的解釋和對客觀事物的形式、組織等進行預測的有序的知識的係統。

    指將各種知識通過細化分類(如數學、物理、化學等)研究,形成逐漸完整的知識體係。

    但武學不同樣是這樣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嗎?

    通過一步步的修煉,是自己超脫常人,獲得非一般的力量。

    所以與其說是世界封鎖的,還不如說是有外星人,這顆星球是試驗場、養殖場之類的來得更合理呢!

    沒辦法,柳青隻好把研發火藥的各種資料進行封存,至於成品,更是一個也無。

    因為沒有哪一個工匠能保證配置出來的火藥,不會因為長久放置,而自行爆炸。

    因此,所有的成品都被銷毀了。

    隻有資料封存的研發火藥實驗,明顯是失敗了。

    而且是徹底失敗了。

    柳青懷疑,別的實驗同樣可能失敗。

    不過柳青卻不願意就這麽認輸。

    而且是在這種哪怕連續失敗十次,對自己也沒有多大影響的事情上認輸。

    所以,柳青打算研發下一種產品。

    那就是蒸汽機。

    這可是劃時代的產品。

    第一次工業革命就是因為蒸汽機而產生的,可謂是意義重大。

    前世蒸汽機的曆史意義無比重大,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熱能、為機械供給推動力的手段。它結束了人類對畜力、風力和水力的由來已久的依賴。

    人類從此得到了一種巨大的、新的能源。

    可謂是社會變革的動力。

    更重要的是,蒸汽機的製造並不困難。

    根據柳青能大概回憶起的記憶中判斷,大概前世公元前就製造出過蒸汽機。

    而如今的楚王朝,雖然工匠依然不被人受到重視,士農工商,排在第三等。

    但卻不像前世那般,大多的工匠技術都被視為奇技淫巧。

    這麽多年積攢下來的技術積累,製造蒸汽機是綽綽有餘的。

    因此,柳青在下定了決心之後,便將研發火藥的這一批人喚來,對他們講解蒸汽機的大概原理。

    不過他們卻是難以理解,而且更難以想象這種玩意有什麽用處?

    柳青在接連講解了幾天後,終於失去了耐心,決定自己先做一個簡陋的模型。

    然後讓工匠對這個模型進行優化。

    至於讓工匠明白蒸汽機的意義,柳青表示已經放棄了。

    隻要他們製造出蒸汽機,就足夠了,不需要明白這有什麽意義。

    不過兩日,柳青便製造出了合格的模型,隨後交給工匠,讓其對這模型進行優化。

    柳青還額外製造了一些齒輪組成傳動係統,作為測試的標準。

    因為火藥研發失敗的原因莫名其妙,所以柳青對這次蒸汽機的研發優化過程十分在意。

    每隔幾天,在練武間隙,就來觀察一番,看看進度如何。

    如此,時間便過了一年有餘,工匠們的研究進度穩步發展,並沒有出現研發火藥時,那些莫名其妙的事故。

    不過在柳青一次對其進行總體檢查時發現,這些蒸汽機樣品雖然動力輸出不斷提升,但是運行壽命卻在不斷減少。

    鍋爐方麵還好,壽命縮短不算太多。

    但傳動裝置方麵,沒有一套能堅持過三天而不出現故障。

    對此,柳青自然是不甘心的,他可不願意像火藥那樣,就失敗了。

    於是,柳青精心觀察數個版本的傳動裝置後發現,傳動裝置越複雜——為了更好的利用蒸汽機的輸出動力,自然會越來越複雜——那麽傳動裝置的使用壽命就越短,而且是立竿見影的縮短。

    對此,柳青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但是還是吩咐工匠測試不同的材料才製造傳動裝置,希望能找出一種合格的材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