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多方會談(3)

字數:3855   加入書籤

A+A-


    盡管楓樹灣和社港縣政府還沒有歸還楓樹灣鄉親們的欠款問題進行會談,但一事歸一事,施工方和朱氏能源在死亡賠償金表現出的誠意收到了立竿見影的效果,楓樹灣的鄉親們沒有在此事過於糾纏,楓樹灣的老人一發話,立馬有人將置於村口的鐵釘耙齒移開。 vw

    停靠在村口的貨車經過一天的等待,終於得以重新啟動,魚貫而過,有如一條長龍,朝楓樹灣的深山老林而去。

    楊誌遠隨即和朱少石施工方其他諸多事宜進行了一番商議,如說施工機械貨車罐車,進進出出,對村道碾壓嚴重,村道的定期維護問題;如說施工方定時在村道灑水減少揚塵的問題;如說村裏老人小孩眾多,車輛進出頻繁,關於在途經村道的主要路口設立交通協管員的問題;以及水電站建成以後,村道的路麵硬化問題;以及部分山林經過挖山運石出現鬆動,有必要加固山體,開挖導洪溝,預防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等問題,林林總總,事無巨細,多達數十項。

    楓樹灣的鄉親們能想到的和不曾想到的,楊誌遠事無巨細,代表楓樹灣的鄉親們和朱氏能源施工方一一進行落實,敦促此三方形成字,簽字畫押的,讓人無話可說。朱少石對此予以配合,他知道楊誌遠把這些問題擺在桌麵,加以明晰,對大家都有利,雖然朱氏能源會因此增加一些支出,但可以減少與當地百姓的摩擦,對工程進度有利。雖然在商談,楊誌遠明顯地偏向於楓樹灣村,但其目的還是為了一勞永逸地解決困擾水電站的一係列問題。朱少石現在已經深刻地認識到,水電站即便是建成,與周邊百姓和諧共處仍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朱氏能源現在適當地讓些利益,做些妥協,於長遠有利。朱少石有些後悔,當初在楓樹灣村與水電站初起糾紛之時,盡管自己這方沒有過錯,但當時適當地退讓一下,妥協一點,表現得不那麽生硬強勢,事情也到不了今天這般不可收拾的地步。水電站處於楓樹灣村,今後需與其長久為鄰,而結怨,會疼,傷人傷己,得不償失。朱少石是生意人,自是明白和氣生財的道理,當初之所以表現強勢,也是氣惱於社港政府招商時百般應承,朱氏能源一經入駐,卻是陽奉陰違,節外生枝,平生事端。當然了,與楓樹灣的糾紛也不是一無所獲,楊誌遠的任應該是此次事件的最大收獲。此人,朱少石有了解,不簡單,有些本事,是個人物,值得結交。

    朱少石知道楊誌遠此舉目的無非是在柔和朱氏能源和楓樹灣村的關係。朱少石雖然嘴沒說什麽,但心裏卻是感激萬分。

    當然道路的維護沿途灑水這些問題大家可以站在河邊,指指點點,一錘定音,而導洪溝之類則需要多方親臨現場,現場辦公。

    於是兵分二路,一路由孟路軍縣長親率黃青海和楓樹灣的鄉親們先還款問題進行磋商,縣裏的財政確實有困難,希望鄉親們加以通融,錢是一定會還的,但懇請鄉親們給些時間。這種事情需要曉之以情,苦口婆心,得由孟代縣長和黃代鄉長,施展外交才能才行。目的明確,那是讓楓樹灣的鄉親們從此不再發生因為政府部門的錯誤,而動輒禁止施工車輛通行,影響人家工期的事情。

    楊誌遠則和朱少石徐菊一行,開車進山,山體險情,現場辦公,提出整改措施。

    孟縣長的座駕和鄉裏的破吉普被暫時征用,載著鄉親們,與楊誌遠他們一起順河道於山腰爬行,此路新挖路段諸多,對居於其下的零星住戶是有影響,路停車商討,由懂行的匠工提出整改意見,朱少石代表資方一一應承,承擔責任,賠償損失,氣氛空前友好。

    楊誌遠期間隻是提了一個問題,當水電站建成後,在汛期,一旦水庫庫容急增,水電站一旦需要泄洪排險,對下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是否構成危害,朱總裁有必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應急和預防措施,避免因預警措施不到位而危及下遊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財產倒在其次,生命最為重要。還是那話,生命隻有一次,朱總萬勿輕視。

    朱少石對楊誌遠這種時刻以人民群眾生命財產為重的作風表示讚賞,當即表示,增加安全投入,再進行一次排查,對處於水位線以下的房屋該動遷的堅決予以動遷,既是長期投資,不在乎這點銀子。

    楊誌遠笑,說:朱總這個態度,我相信水電站將來肯定可以賺得盆滿缽滿。

    楊誌遠此話是站在一個山頭說的,此地可以看到整個楓樹灣閘壩工地的全貌,楓樹灣水電站預計工期二年,經過一年多的緊張施工,閘壩即將全部合龍。工地人來車往,一派繁忙。

    楊誌遠笑,說:商人精於算,而不在於計,但凡成大事者,都懂得舍,才有所得。朱總大氣,能有今日之成,勢在必然。

    朱少石哈哈一笑,說:楊書記當年離開楊家坳,不同樣也懂得舍,才有今日之所得麽。

    楊誌遠同樣一笑,說:朱總,什麽時候對楊某私下調查刨根問底可有發現但願不至於讓朱總失望。

    朱少石笑,說:不瞞楊書記,香港一別,對楊書記很是好,有心結交,私底下四處打聽,才知道我朱少石還真是不知輕重,當初之舉唐突至極,楊書記向來視金錢如糞土。我還知道當年喬治以百萬年薪相邀,楊書記照樣不為所動,心裏明白,楊書記誌在其他,不在金錢。楊書記的人品朱某是誠心佩服。

    還別說,憑朱少石這話,楊誌遠知道朱少石還真是下了一番心力,看來自己當初拒絕朱少石的那個小意思對其觸動很大。

    楊誌遠笑,說:朱總用心了。

    朱少石抱拳,說:楊書記見笑,失禮了,抱歉。

    楊誌遠看了身邊的徐菊一眼,笑,說:老同學,朱總這人豁達,不小肚雞腸,還有什麽事情趁朱總在,盡可以提,咱們一並解決。

    楊書記又吹又捧的,敢情要我出血。朱少石笑了笑,說,行,徐女士,還有什麽問題,盡可以提出來,一並解決。

    徐菊看了身邊的幾位長者一眼,見他們搖頭,笑,說:該想到的都已經想到了,謝謝朱總裁,我們對今天的處理結果感到滿意。

    楊誌遠說笑,說:今後有什麽事情,還望請鄉親們協商解決,可不要動輒在路擺耙齒喔。

    幾位長者連連說:楊書記放心,我們鄉下人講究的是人家敬我一尺,我還人家一丈,朱總今天這般仗義,我楓樹灣也不能沒了禮數不是,釘鐵釘擺耙齒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還請朱總原諒。

    朱少石說:所謂不打不相識,咱們來日方長。朱氏能源紮根楓樹灣,今後少不得還有吵擾老先生們的地方,還請多擔待。

    幾位長者說:朱總客氣了。

    朱氏能源自此與楓樹灣村相逢一笑泯恩仇。

    楊誌遠問了朱少石一個問題:朱總是生意人,對現在的旅遊火熱怎麽看

    朱少石笑,有些異樣,說:楊書記怎麽突然問起了這麽一個問題

    楊誌遠說:有些想法,朱總久居香港,見多識廣,想和朱總隨便聊聊。

    朱少石說:現在旅遊火熱,說到底是無非是因為一個累字,人在名利場滾打,掙錢謀權,身疲心累,所以現在的人們才會喜歡縱情於山色,探山問水,尋心靈一時之寧靜和愉悅。

    楊誌遠笑問:朱總,那你覺得楓樹灣的景致怎麽樣

    朱少石望著周邊的青山綠水,說:空氣清新,山色秀美,小橋流水,一派江南風景。

    那你覺得此處加以開發,前景如何

    424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