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張溪嶺(1)
字數:3795 加入書籤
曹德峰的公示期已過,一切風平浪靜,不日,曹德峰到社港交通局走馬任。小說
這天楊誌遠讓張穆雨打電話給曹德峰,讓其立馬趕到縣委來,有事相商。曹德峰一聽楊誌遠找他,不敢有絲毫的耽誤,放下電話往縣委趕,十五分鍾以後趕到了楊誌遠的辦公室。此時,楊誌遠簽署完急件,收起桌的記事本,起身正準備外出,楊誌遠一看曹德峰到了,手一揮,說走。
張穆雨接過楊誌遠手的記事本,拿起公包和茶杯。
楊誌遠看了曹德峰一眼,說:新官走馬任,怎麽樣,這幾天迎來送往,沒少喝酒吧
曹德峰摸摸頭,憨憨一笑,說:楊書記,喝了些,但少了很多,而且午我可是滴酒未沾。
還行,知道有所敬畏。楊誌遠表揚,說,起碼這幾天我沒有聽到有什麽新的流言蜚語傳到我的耳朵裏,說明你曹德峰同誌沒有再在外麵大放厥詞,知道有所收斂。
曹德峰和張穆雨一前一後跟在楊誌遠的身後,下了樓。不時有機關幹部畢恭畢敬地向楊誌遠問好,看到亦步亦趨跟在楊誌遠身後的曹德峰,心裏不免有些嫉妒,心說這個曹大炮,看來還真是鴻運當頭了,這麽快深得楊書記的器重,還真是沒看出來,難不成這曹大炮還會有什麽手段
曹德峰跟在楊誌遠的身後,說:楊書記,我曹德峰再渾,我也不敢有違你的三不準原則,我說過的話,肯定會信守。
楊誌遠笑,說:這點我相信,要是你曹德峰還像以前那般肆無忌憚,不懂自律,那隻能說明我楊誌遠看人不準,眼睛有問題,當這社港的縣委書記還有欠火候。
魏遲修接到通知,早把車開到了辦公樓前。楊誌遠抬腳了車,曹德峰站在車旁發愣,不知道自己該不該跟去。楊誌遠一笑,說:德峰同誌,你還愣著幹什麽,還不車。
曹德峰不解地問:楊書記,這是要哪啊
楊誌遠笑,說:讓你把張溪嶺精準的高例尺的地圖帶來,你帶了嗎
曹德峰拍了拍手的檔案袋,說帶了。
楊誌遠笑,說:那你還問我去哪
曹德峰頓時明白了,楊誌遠書記這是要帶自己張溪嶺。自己在關於社港公路交通的五年規劃,對改善張溪嶺的道路交通問題多有提到,看來楊書記心了,有想法。楊書記今天把自己叫,肯定是想現場詢問張溪嶺交通瓶頸的問題。
車行十來分鍾,魏遲修並沒有把車直接開張溪嶺,而是開到張溪嶺山腳的社港工業園。社港工業園與交通局平級,據曹德峰所知,工業園與交通局一團和氣,並無任何糾葛,絕對沒有事情值得楊誌遠書記大動幹戈,把他曹德峰拉到工業園來現場辦公,除非是楊書記有意讓交通局的路政維護人員提供友情支持,對工業園內的雜草予以清除,以免雜草影響縣容縣貌,影響本縣明城市和衛生城市的評選,除此之外,他曹德峰一時真沒弄明白,楊誌遠書記這是什麽用意。
進了工業園,下了車,曹德峰更是莫名其妙,因為楊誌遠書記還真有打算開個現場辦公會議,今天到場的除了他曹德峰,還有縣長副縣長以及公安財政國土林業發展計劃招商等政府各職能部門的一幹大小領導,他們已經先行到達,此時正環繞在孟路軍代縣長的身邊,麵對社港工業園裏齊人高的雜草痛定思過,一臉嚴肅。
看到曹德峰隨著楊誌遠走了過來,一幹領導都迎了來。自然不是向他曹大炮問好的,前之人不是級是同僚,曹大炮同誌還享受不到此等待遇,不會自作多情。
看來即便是縣長孟路軍對今天的現場辦公會議的內容也是一知半解,他笑,說:楊書記,相關人員都已到齊,我還真沒看出來,楊書記這是準備走哪一步棋,楊書記不會是想盤活這個隻長雜草,不長gdp的工業園吧
楊誌遠和大家扒開雜草,走到一塊凸起的山地之。放眼望去,滿目蒼涼。
楊誌遠一指周圍,說:這哪裏像什麽工業園,我看把這片圈起來的土地用來圈養雞鴨黑山羊還差不多。隻是縣裏當年花了那麽多的代價,圈了這一大塊土地,用來圈養,豈不是大炮打蚊子,實在可惜。
當年榆江合海會通三市工業園異軍突起,帶動全省經濟突飛猛進地發展,各地見工業園有利可圖,紛紛仿效,一窩蜂地搞起了工業園區開發建設。社港自然也不甘落後,邯鄲學步,也於這個位於城郊的張溪嶺下,辟出這塊土地,投入不小的財力,實現了三通一平,搞成了這麽一個工業園。縣裏原以為也會像張溪嶺那邊的古城縣那樣,引來幾隻金鳳凰於工業園落腳,但事與願違,三年了,工業園除了本縣的幾家本地小企業在裏麵叮叮當當地敲打破銅爛鐵,並無外來企業進駐,連沿海地區的漏之魚都沒能撈一條,工業園於是成了現在這個樣子,雜草叢生,等同荒廢。
楊誌遠覺得工業園的選址不錯,任書記還是有幾分眼光,工業園這一塊地勢平坦,前有張溪河,背靠張溪嶺,背山望水,是個好地段。而且將來一旦發展了,可以沿山勢向裏麵的丘林地帶延伸,成本低,發展空間廣闊。
社港要發展,光有農業旅遊顯然不夠,楊誌遠心裏清楚,社港要大踏步地發展,還得有適合社港本地發展的工業產業。楊誌遠任以來除了調研農業旅遊,對工業園這一塊,他不可能做到坐視不管,視而不見。工業園現在長雜草,未來未必不長gdp而且工業園三通一平,當年投入不小,有必要盤活資產。
楊誌遠其實獨自來過工業園好多趟了,他早看出了工業園之所以一潭死水的症結所在,工業園像是一個病人,看病醫,必須找到病根,才好對症下藥。楊誌遠看了縣裏的件紀要,發現縣裏原來提出的諸多建議都是治標不治本,純屬泛泛之談,根本不能改變社港工業園的現狀。
楊誌遠看清楚了問題的症結,明白工業園的事情一時半刻急不來,楊誌遠手頭有諸多事情要處理需梳理,楓樹灣鄉親們的補償款要還,交通局局長這個重要人選要定,楊誌遠對社港的家裏家外都沒摸清楚,要錢沒錢,想用人也不知道該用誰,誰有能力,誰有膽略,他都得做到心裏有數才行。事有輕重緩急,一切都得慢慢來,不急一時,楊誌遠也把工業園的事情暫且擱置一旁。
現在曹德峰已經到位了,省建行一億的項目貸款的一應手續都也已經提交,不日可到賬。楊誌遠終此得以騰出手來,準備給工業園對症下藥,楊誌遠知道這一劑藥下下去,不僅工業園活了,整個社港也活了。這也是楊誌遠把本縣的諸多頭頭腦腦聚在社港工業園來的原因之一,得讓他們有個心理準備。因為這是一劑猛藥,得全縣人民勒緊褲帶過一二年的苦日子,大家齊心協力眾誌成城才可以做得到。
楊誌遠站在土堆,掃了身邊的大小領導一眼,說:既然大家都覺得工業園裏養家禽山羊是一種諷刺,那好,大家各抒己見,談談想法,找找工業園隻長雜草不長gdp的原因,我們對症下藥。
曹德峰一看工業園裏的路都已拉通,楊書記要盤活工業園,應該找園區領導招商局局長主談,似乎沒有必要讓自己帶一份張溪嶺高例尺的精準地圖到這個工業園來指指畫畫。而且曹德峰還有一事不明,心裏犯嘀咕,別的同僚都是自行到達,可楊書記偏偏讓他曹德峰隨車前來,楊書記分明是準備讓他曹德峰作為主角唱一場大戲,可招商引資不在交通局的範疇,他曹德峰喝酒在行,修路也還在行,招商引資卻是外行,一竅不通,再說了人家招商局東奔西跑,這些年都是一事無成,收效微乎其微,人家招商局都不成的事情,他曹德峰會行誰信楊誌遠書記把這麽多大小領導叫到一塊,該不是想學其他縣市,你一塊我一塊,每個局領個指標分個任務,負責招商,真要是這樣,那麻煩了。
4242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