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國慶長假(9)

字數:3882   加入書籤

A+A-


    大家說說笑笑,一杯茶喝畢,周至誠興致勃勃,說:走,海邊看看去。 w w w  v w

    沿著彎彎的小道下到海邊,繞過那片海灘,隻見海邊新建的碼頭旁,大大小小好幾條魚船停泊在碼頭。周至誠問方偉勳這些漁船為何沒有出海。方偉勳解釋鄉親們也在休假,等過了國慶起錨出海。周至誠笑著點頭,說不錯,不愧是新時代的漁民,做事該勞逸結合。楊誌遠在一旁笑言,書記會表揚別人,是不是該批評批評自己,一工作起來沒完沒了,什麽時候勞逸結合過。

    誌遠,總算露出狐狸尾巴來了吧,是不是對以前跟著我沒日沒夜心存抱怨,現在借機發泄。周至誠哈哈一笑,說:今天信步於此,不是勞逸結合的表現。

    楊誌遠嗤之以鼻,說:要是王琳阿姨不到沿海來度假,您會到漁村來,說出來都沒人相信。

    周至誠搖頭說:沒有假設,隻有事實,事實我們現在漫步於海邊,看潮起潮落,雲展雲舒,所以你楊誌遠的假設不成立。

    說話間到了碼頭。秀梅媽媽所在的漁村沒有什麽可以利用的資源,漁民的長處還是出海捕魚,小舢板隻適宜於海邊作業,撈點小魚小蝦,聊以養家糊口而已,不可能幫助漁村走出困頓。張順涵和蔣海燕反複商議後,決定取長補短,因地製宜,製定了一套完整的幫扶計劃。於是由蔣海燕資助一部分,鄉親們自籌一部分,集資購買了幾條50噸的漁船,此類漁船總長度大約25米左右,400馬力,適於近海作業。而且還由蔣海燕的財團出資,漁村的鄉親們出力,援建了這個小碼頭,修通了直達村口的公路。經過這幾年下的努力,漁村的漁業捕撈船隊日益壯大,除了數十條近海捕撈的漁船,村集體還購置了二艘大型的遠洋漁船,漁村家家有事做,人人有錢分,終於得以發展,脫貧致富。

    周至誠點頭,說順涵同誌這個因地製宜的方案不錯,成績擺在這,不容置否。

    今天安排周至誠書記他們乘坐出海垂釣的是一條嶄新的近海漁船,銀白色的船體,在藍色的海麵閃亮光芒。

    不錯。周至誠站在船下細細打量,然後看著張順涵,說:順涵同誌,在這樣的一條漁船垂釣,是不是太奢侈了。

    張順涵笑,說:今天風和日麗,適於出海,書記難得有興致,既來之則安之。為書記您的安全考慮,漁船也不敢走遠,咱們走出個二三海裏,用不了多少油,花費不太。

    楊誌遠知道周至誠還是擔心奢侈浪費,他笑:書記,您聽順涵同誌的,自家漁船,看起來是個龐然大物,實則也是一個道具,既然花費不大,能買來好心情,書記何樂而不為。

    最終還是方偉勳的話打動了周至誠,方偉勳說:周書記,這是條新船,新船講究的是大富大貴,大吉大利,您這麽大個領導,本省貴人,開啟漁船首航,自然大吉大利,財源滾滾,今後這條船出海,哪還不趟趟順風順水,魚蝦滿倉。

    周至誠一看身邊之人,都是躍躍欲試,興致勃勃,自己難得陪夫人出來一趟,真要是死板到底,還真是敗了大家的興致,周至誠一笑,也不再多說什麽:這個方偉勳,盡給我灌迷魂湯,行了,這碗迷魂湯我周至誠今天喝了。

    張順涵一看周至誠同意船,頓時鬆了口氣。漁船乘風破浪,起錨出海,方偉勳掌舵,漁村的十幾位年輕小夥子擔當水手,小夥子們一個個皮膚黝黑,一看知道是常年在海勞作之人,水性自然個個都是浪裏白條,此為張順涵特意部署,由方偉勳於漁村優選優,負責今天船諸人的水安全。

    為免顛簸,船行緩慢,漁船以每小時幾節的速度航行。周至誠和王琳饒有興趣地站在方偉勳旁邊,看方偉勳掌舵,周至誠興之所至,還在方偉勳的指揮下,親自掌舵,小試了一把牛刀。

    安茗在操控室看了一會,閑不住了,到底是年輕人,好好動,安茗一拉楊誌遠,與楊誌遠手牽手來到船頭的甲板,倆人依偎著迎風而立,看海浪在船頭翻滾,任海風揚發,水珠拂麵,說不出的情致。

    王琳透過操控室的玻璃看著甲板情濃意愜神采飛揚的兩個人,不由地感歎,說:年輕,真好

    二十分鍾後,方偉勳停船,下錨。此處景致不錯,天藍海碧,魚兒成群,絲毫不受潮汐影響,為一天然避風港,遠處海岸線清晰可見,目光所及,自是風景這邊獨好,確是休閑垂釣之佳地,大家舉目四望,一時都是心清氣爽。

    作為漁村賓客,除了張順涵,大家都是第一次於海垂釣。錨一經落定,大家拿起漁具,各找位置,準備開釣。自有方偉勳他們倆人一組,為大家指點,充當臨時教練,指導大家操作。

    漁船,船釣所需的手竿和海竿等漁具一應俱全,船沿還裝有魚竿架和手搖輪,此為釣到大魚時,可以依靠魚竿架手搖輪遛魚,此設施本是為漁民們在船枯燥之時,自娛自樂之用,現在派了用場。

    安茗一去拿起一根海竿,楊誌遠微微一笑,挑了根手竿給她,安茗當即不樂意了,噘起嘴,說:誌遠,你幹嘛,憑什麽你拿海竿,卻給我一根小手竿,很沒道理。

    楊誌遠看著安茗嬌態可愛的模樣,隻是笑,不說話。秀梅媽媽在一旁笑,說:閨女,誌遠這是在愛護你,海裏的魚可不山塘,海竿下竿,說不定會釣到幾十斤的大魚,你一個丫頭,又從未釣過魚,如何拉得,搞不好,還會傷著自己,聽誌遠的,用手竿。

    安茗看了楊誌遠一眼,吐了吐舌頭,說:你說清楚是,幹嘛搞得這般神神秘秘的,真是。於是乖乖地拿了根手竿,朝王琳跑去。

    海魚多數是成群結伴遊動,種類繁多,用小蝦小魚沙蠶海蚯蚓當魚餌都成,船釣宜選暗礁眾多或者有沉船的地點,那裏是魚類覓食棲息之處。方偉勳他們常年在海找生活,對周邊海域自是了如指掌,有魚無魚,心有數。此次錨船之處,是這麽一處地點,船下暗礁諸多,魚類豐富,為一天然漁場。

    周至誠笑,說:大家多加努力,誰釣第一條魚,有獎。

    楊誌遠笑,說:不知書記的獎品為何物

    周至誠笑,說:棒棒糖一支。

    張順涵笑,說:書記,此獎品可有用意

    周至誠笑,說:棒棒意為很棒,很好,自是表揚之意。

    張順涵嗬嗬一笑,說:為得書記表揚,誌遠,這棒棒糖鐵定是我的了,你可別和我爭。

    楊誌遠也是哈哈一笑,說:隻怕未必,這得看你我之運氣。

    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楊誌遠和張順涵說說笑笑,那邊安茗已是歡呼雀躍,說:兩位領導,別爭了,這棒棒糖是我的了。

    說話之間,安茗在方偉勳的幫助之下,迅速提竿搖輪,手起魚跳,一條500克重的魚於甲板活蹦亂跳。是黃姑子,白裏透黃,十分好看。安茗笑,這魚可真好看。

    周至誠在一旁哈哈大笑,指著張順涵和楊誌遠直搖頭,說:怎麽搞的,都是釣魚之人,還不了安茗一個生手。

    張順涵自嘲,說:書記,看來這魚啊,喜歡美女,對我和誌遠不感興趣。

    周至誠一笑,說:理由雖然牽強,但還算成立,誌遠,你呢,你又作何種解釋

    楊誌遠笑,說:在海裏釣魚,這一斤重的魚也算魚,隻能算蝦,我對這種小蝦沒興趣,我要釣釣條大的。

    4242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