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心情愉悅(7)

字數:3071   加入書籤

A+A-


    瞞楊誌遠笑,說:這事我還真沒打算瞞各位領導。 vw

    楊誌遠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報告拿了出來,此麵呈省長。湯治燁接過報告,掃了一眼:怎麽,楊書記早有準備看來楊書記早預謀可有圈套

    楊誌遠心知省長還是疑心老人家有假,屬喬裝打扮,不然哪有這麽巧,一提到取消農業稅,這邊楊誌遠同誌把報告拿了出來。楊誌遠笑,說:湯教授明鑒,楊書記早有準備是實,預謀卻不存在,湯教授臨時起意,於路邊臨時停車,怎麽預謀怎麽安排變戲法也沒這麽快,所以湯教授大可以放心,今天湯教授的所見所聞,肯定真實可信,不存在故意為之,巧做安排。所以既沒有預謀,也不存在圈套。

    湯治燁一想,還真是,社港方麵再怎麽安排,也不可能讓社港的田間地頭都杵著小領導小幹部,社港方麵怎麽知道他湯治燁一定會到這塊田裏走一走,沒有這麽巧的事情。湯治燁一笑,沒有順手將報告交給身邊的秘書,而是徑自把報告放進了兜裏。

    真正讓省長疑慮全消,還在於省長向老人家告辭的時候出現的一個小插曲。省長一看時間差不多了,和老人家交談的頗為愉快,收獲頗豐,也該車,繼續前行了。省長於是向老人家告辭,說:老人家,耽擱你這麽久的時間,也該走了。

    老人家笑,說:我們農民別的沒有,是有時間,湯教授要是不忙,到我家吃了午飯再走也不遲。

    湯治燁笑,說:老人家,隻怕不成,你看看,這次來的隊伍太大,都好幾百號人,都跟著去,隻怕擠都擠不過來。

    老人家笑,說:我倒是把這茬給忘了,現在日子一天一天好了,這幾百號的吃喝是沒問題,但是沒準備,隻怕還真是坐都沒地方坐,那我也不留客了。

    湯治燁笑嗬嗬地與老人家握手。老人家這時突然冒出了一句讓大家都意想不到的話來,老人家說:湯教授,我敢斷言你肯定不是什麽教授,而是個大領導。

    湯治燁怪,笑,說:老人家,何以突出此言

    老人家嗬嗬一笑,說:山野之人,雖然見識不多,但並不愚鈍。一來,湯教授真要是省農業大學的教授,病蟲害防治方麵的專家,怎麽自始至終,隻問產量收成奔頭,不問去冬今春油菜籽病蟲害的防治情況,真教授不會這麽做。

    湯治燁哈哈一笑,說:看來本教授還是不夠專業,老人家,既然有其一,肯定有其二,那麽不妨說說其二。

    老人家接著說:其二,楊書記孟縣長在咱們社港,那是多大的領導啊,在你湯教授麵前卻是畢恭畢敬,小心謹慎,有如眾星捧月,所以據此分析,湯教授定非教授,定為領導是也。

    湯治燁哈哈一樂,看了楊誌遠一眼,說:楊書記畢恭畢敬小心謹慎我怎麽並無此感覺。

    湯治燁和老人家握別,說:老人家,智者也。

    此小插曲,再怎麽編排都編排不出來。湯治燁疑慮頓消,樂嗬嗬地回到車,心情很是愉悅。湯治燁這時終於有機會問楊誌遠一個問題:為何初到田間之時,將本省長連降數級,省長成了教授

    楊誌遠笑,說:社港這幾年農業生產得以發展,省農業廳的專家,省農大的教授首居其功。為何因為楊誌遠同誌出出點子,想想辦法還成,但具體到全縣農業生產怎麽布局怎麽合理有序地發展,這麽多蔬菜果木的病蟲害怎麽防治,大棚蔬菜的防寒防凍怎麽處理,如何增產如何增收等等這些,都得有勞農業方麵的專家教授出謀劃策,現場指導,所以在社港,隻要是農業方麵的專家教授,在社港肯定是備受尊重,很是吃香,逢家遇戶,隻要自稱是專家教授,鄉親們肯定有酒有肉,熱情相待。

    湯治燁回頭看了一眼坐在後幾排的楊建一眼,說:這麽看來楊廳長和楊書記有些淵源

    楊建點頭,也不隱瞞,說:我和楊書記認識十年有餘,當年他在楊家坳,我在農科所,有合作,屬老交情了。

    湯治燁點頭,說:楊書記還是不夠意思,何必說我是專家,直接說我是農業廳的湯廳長多好,如此也不會引起老人家的猜疑。

    楊誌遠笑,說:在社港,廳長沒有專家吃香,楊廳長到了社港,從來不言自己是廳長,一直都說自己是魚類問題的專家,在楓樹灣,你要問楊建楊廳長,鄉親們肯定會一時反應不過來,但你要是問及楊建楊研究員,研究魚的,肯定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湯治燁笑,說:看來還是楊廳長這樣的專家型官員在群眾有市場,湯教授不成,三言二語穿幫,看來湯教授今後除了會做報告,還有必要加強病蟲害方麵的研究,不然還真是愧對了教授的職稱。

    大家哈哈一樂。湯治燁也笑,笑過之後,湯治燁繼續剛才的話題,說:為什麽在社港教授廳長省長吃香,有群眾基礎,是因為專家教授到社港來是為社港的鄉親辦實事的,是為鄉親排憂解難,解決實際問題的,所以才會得到鄉親的擁護,甚至於可以說是愛戴。這像剛才老人家如數家珍,成本計算到角分的情況一樣,這說明什麽,說明鄉親們的心裏都有一本賬。你做了什麽,鄉親們雖然不說,但心裏都記得清清楚楚。我們在座的都是有一定職務的領導幹部,我想,領導幹部的作用其實並不是一天到晚開會作報告,而是應該到群眾去,與群眾緊密團結在一起,為群眾排憂解難辦實事,這樣的幹部才是群眾需要的幹部,才會渴的時候有群眾端茶送水,餓的時候,有群眾相邀吃飯喝酒。這才是魚水之情,革命戰爭年代,我們的黨員幹部做到了這一點,現在沒有戰爭,也無需付出生命的代價,難道我們卻反而做不到這一點了

    湯治燁說:開始我還懷疑老人家是個托,現在看來,我的擔心純屬多餘,一個縣的書記縣長,如果時時以群眾的利益為重,有群眾認識書記縣長也沒有什麽好怪的,反過來看,一個縣的群眾不認識本縣的書記縣長,我看才有問題,而且是個很大的問題。

    都知道湯治燁省長這是在反思,同時也是在叩問,一車的領導都陷入了深思之,大巴車裏一時很是安靜,隻有車輪碾過路麵的沙沙之聲。

    vwhtlbook4242453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