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 :天塹變通途(1)

字數:3558   加入書籤

A+A-


    當田裏的禾苗開始返青的時候,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同意關於在社港進行取消農業稅試點的報告的批複正式行,下發到社港,楊誌遠懸著的心此落了下來。小說

    楊誌遠把報告交給湯治燁省長後,一連數月,此報告隨同省長一去不複返,直到夏收結束,也無下。楊誌遠有些鬱悶,不明白省長此舉是何意思。難道是省長將報告放到兜裏,一時大意,忘了,當然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等同於零;又或者是省長考慮此事事關重大,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社港先行,其他縣市怎麽辦,經濟強縣自然可以緊隨其後,但那些貧困縣呢,每月財政收入杯水車薪,朝不保夕,至今有如嗷嗷待哺的孩子,一天到晚指望省裏市裏那為數不多的扶貧資金,一旦也如社港一般,取消農業稅,那無異於釜底抽薪,省長對此不可能沒有考慮。楊誌遠心想,這才省政府遲遲沒有下的關鍵所在,現在看來自己當初還是有欠考慮,取消農業稅一事,還是應該先斬後奏,悄悄進行為宜,取消農業稅為大勢所趨這是遲早的,如果是自而下,肯定有相關的配套措施一同下來,但自下而,複雜的多,省長他得站在省政府的角度去全盤考慮。他楊誌遠把報告一遞,實際是把一個複雜的難題交給了省長去解答,可事已至此,還能怎麽辦,隻能是等。

    夏收之時,孟路軍為此事特意跑到楊誌遠的辦公室,問楊誌遠該怎麽辦,往年與夏收一同進行的,是半年農業稅的征收,今年情況不同,縣人大已經原則同意取消農業稅,但省政府卻遲遲不見批複,何去何從,下麵的鄉鎮不好操作。

    楊誌遠言意簡潔,一個字:拖。既然縣人大已經原則同意取消農業稅,鄉親們都已有所耳聞,心裏已有預期,難道因為省政府沒有批複,失信於民讓鄉親們失望不應該,既然不能,下不能下,那拖。對下直言農業稅此取消,麵問起,言農業稅一時收不來。雖然社港現在縣富民強,農業稅收不來一說有些牽強,純屬托詞,但自而下,要的不過是社港方麵的一個態度,沒有誰會對此刨根問底,一窺究竟。屬心知肚明的事情,如果較真,很沒意思了。

    但久拖不決,畢竟不是辦法。楊誌遠猶豫再三,在此期間還是有些唐突地給湯治燁省長去過一次電話,還好省長對他楊誌遠記憶猶新,一聽秘書告之是楊誌遠的電話,很是爽快地接了,楊誌遠和省長通話,自然不會如羅亮付國良那般隨意。倒是省長笑嗬嗬的,很是隨意地說,誌遠同誌啊,是不是問那報告的事情啊,別急,有幾個錯別字要改,很快有結果。

    交給省長的報告,行措辭,改了又改,層層把關,會有錯別字怎麽可能但楊誌遠還是從省長的這聊聊數語聽出了諸多信息。第一,省長對報告一事很是心,並沒有過後即忘;第二,省長態度不錯,笑嗬嗬的,錯別字一說,調侃的成分居多,這說明省長從心裏認同社港方麵的做法,目前尚無明確的答複,是因為省長還有些後續工作要做;第三,省長已經明示,事情已有定論,很快有結果。

    那還說什麽,等唄。還真是,在楊誌遠和省長通過電話沒多久,省政府同意社港先行取消農業稅的批複到了,楊誌遠至此方才鬆了口氣。

    此時晚稻已經返青,長勢喜人,稻田養殖也已全麵鋪開,科技人員都已下鄉下村,各村各戶都已按規劃放養完畢,蟹苗魚苗泥鰍苗,林林總總,所有適宜於此季養殖的品種,都由縣農業信息公司統一協調議價,質優價廉,服務周到,自然農戶自行采購合算,農戶照例可以賒銷,登記在冊,隻待秋後算賬。

    諸事安排妥當,隻需各家各戶好生喂養,到金秋收獲之時,計算錙銖,總結得失即可。楊誌遠這些天除了田間去看看,好像也沒有什麽事情需要他早經謀定的了。社港現在諸事已定,一切都顯得有條不紊,政風前所未有地清廉,基層幹部,整天套鞋雨具沉在一線,及時了解農業生產情況,及時為鄉親們排憂解難,很是務實。群眾到各職能部門組成的政務心去辦事,工作人員態度熱情,一副笑臉,讓人如沐春風。

    社港農業科技園日趨繁忙,隨著入園企業的日趨增加,除了與農業有關的公司希望進入園區,也有其他行業的企業要求入園,楊誌遠自然不能簡而拒之,這其必定有諸多優質的企業,社港自然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基於此,農業科技園在現有的基礎,又成立工業園。對入園企業,楊誌遠原來都有把關,但現在也用不著楊誌遠親自過問了,因為農業科技園已經按楊誌遠的布署成立了環評委員會,聘請各行各業的人士為環評委員會委員,並且邀請市民積極參與討論,企業入園,環評持一票否決權,隻要是對社港生態有影響的項目,項目投資再大,也不允許其進入社港。楊誌遠此舉意在長遠,靠長官意誌隻是為一時權宜之計,他楊誌遠自律,幾十年以後呢,那時的書記縣長,是不是也是如此,那麽成立環評委員會顯得尤為重要,畢竟書記縣長多為匆匆過客,社港居民才是社港真正的主人,世代生息於此,對環境的保護肯定不會掉以輕心。環評委員會的成立,成了製約權力的緊箍咒,雖然此舉不能此杜絕權力衝動下的不智之舉,但至少會讓權力有所顧忌,唯有如此,社港的青山綠水,藍天碧瓦才能世世代代的保存下去。

    以現在的情況來看,社港現在諸事已定,隻要大家各司其職,大家各管各事,楊誌遠現在還真是沒什麽可做了。

    楊誌遠這天午從縣委招待所出來,沒有去縣委,而是讓魏遲修直接張溪嶺。因為吳建平今天已於省城到達張溪嶺隧道。

    張溪嶺通車在即,一條筆直的大道從縣城直通張溪嶺隧道的入口,此時張溪嶺隧道已經全線貫通,正在進行最後掃尾工作。楊誌遠的車一路通暢,經崗亭,直接進入張溪嶺隧道,隧道裏橘黃色的燈光暖暖地照在地,車行駛瀝青鋪的路麵,不顛不簸,隧道雙向,四車道,旁邊另有一條應急車道,砌有隔離護欄,為緊急情況下使用。張溪嶺隧道也是以數字排列,從社港往古城方向,依次排列。汽車穿過12號隧道,到了張溪嶺主峰3號隧道之,3號隧道為5個隧道最長的一個,全長25公裏,車行沒一會,魏遲修於3號隧道的部停車,因為吳建平的車已經從古城入口先行到達,奧迪車打著應急燈,於3號隧道的部不停地閃爍。

    楊誌遠走下車,吳建平笑意盈盈地迎來,與楊誌遠有力的一握,此情景有如兩軍會師,隻是聲勢遠遠不及兩軍會師那般浩大,但對社港而言,兩車相會,同樣極具曆史意義。因為這寓意著張溪嶺交通瓶頸此打通,天塹已經變成了通途。

    吳建平笑問:楊書記,感覺如何

    楊誌遠笑答:一路通暢,無暢快

    吳建平說:公司員工這兩年零二個月加班加點,沒日沒夜,總算不辱使命,提前完工。

    楊誌遠真心實意說:謝謝辛苦大家了。

    吳建平笑,說:你我之間,用不著客氣。

    楊誌遠笑,說:你我今天也算是一個試通車吧。吳董,現在張溪嶺隧道各方麵都已進入掃尾階段,你現在是不是可以給我一個準確的通車時間。

    吳建平笑,說:現在通風設施已經安裝完畢,從這兩天的調試情況來看,一切運轉正常,隻有些小問題有待處理,而監控設備,不日可完工,我想不出還有什麽需要完善的地方。我看不用二十天,張溪嶺隧道可通車了。

    楊誌遠一算,如果如吳建平所言,那麽張溪嶺隧道最遲於10月10號可通車,楊誌遠一笑,說:那好,張溪嶺隧道的通車儀式暫且定在10月10日這一天,吳董,你看如何

    vwhtlbook4242453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