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書記蒞臨(1)

字數:3882   加入書籤

A+A-


    元旦這天,趙洪福書記如期而至。 w w w  v w

    在此之前,趙洪福書記蒞臨會通的消息已經在本市領導層傳開了,趙洪福書記來本省三年多,從來沒有到過會通,這一次蒞臨會通,一時眾說紛紜,不知道趙洪福書記突然對會通青睞有加有何深意。

    這天午8點整,楊誌遠看完會通日報,正準備打開電視,戴逸飛的電話來了:今天甭看新聞了,快點下來,牛奶都已經衝好了。

    楊誌遠自從到社港後,不管晚工作怎樣的焚膏繼晷,早都是630分起床,風雨無阻到後山打半小時的拳,然後稍加衝洗,在房間吃完張穆雨打來的稀飯饅頭,745分準時出現在縣委辦公室。遇大禮拜節假日,時間充沛,楊誌遠衝完澡,會在房間裏讀書看報看電視,一小時後才開始一天的工作,該幹嘛幹嘛。習慣成自然,楊誌遠到會通來以後也是如此,固定不變。戴逸飛和楊誌遠同住合泰賓館,自是對楊誌遠的作息時間一清二楚,這次算準了時間給楊誌遠打電話。

    戴逸飛都把牛奶衝好了,那還說什麽,楊誌遠放下電話,走出房間。自助餐廳在前棟的二樓,楊誌遠在路與邵武平不期而遇。兩人到自助餐廳,戴逸飛的秘書陳珂已經站在門口相迎。戴逸飛坐在靠窗的一角,楊誌遠掃了一眼,元旦佳節,住店的客人不多,到餐廳用餐的客人更是寥寥無幾,屈指可數。戴逸飛所處的位置靠牆靠角,適宜說話。

    戴逸飛還真把牛奶衝好了,熱氣騰騰,楊誌遠於對麵坐下,笑嘻嘻地端起牛奶喝了一口,點頭說:不錯。

    戴逸飛笑:這有了,這可是逸飛同誌親自衝的牛奶,市長的表揚未免吝嗇了些。

    書記親自動手,那是很不錯。

    戴逸飛點了點楊誌遠,嗬嗬一笑。陳珂和邵武平把書記市長的早餐端了來,然後到另一張桌子坐下。戴逸飛是湯粉,楊誌遠則是揚州炒飯。

    楊誌遠知道戴逸飛打電話找自己於自助餐廳共進早餐是為何事。他笑,問:趙書記從省城出發了

    剛和趙書記的秘書通過電話,趙書記已經從省城出發,按算此時應該剛江海通高速。戴逸飛點點頭說。

    楊誌遠看了看表,820分,從榆江到會通全程109公裏,以每小時一百公裏的時速計算,用時至多不過一小時十分,也是說趙洪福書記最晚將於九點半下高速,戴逸飛之所以給自己打電話,看來已接待事宜與趙洪福書記有所溝通。楊誌遠問:怎麽安排

    你我到會通收費站出口迎接。其他市委班子的成員則在合泰賓館等候。

    楊誌遠明知故問:趙書記的意思

    戴逸飛笑:你說呢。

    從合泰賓館到收費站,有十五公裏的路程,途需經停若幹個紅綠燈,耗時近半小時,如此看來,事不宜遲,必須馬出發,不然,一旦趙洪福書記提前到了,那麻煩了。楊誌遠扒拉了幾口,與戴逸飛不約而同地站起身。這回戴逸飛提議書記市長擠一擠,一同坐帕薩特去收費站恭迎趙書記,陳珂不用跟著了,在賓館與市委秘書長一起安排其他相應事宜。

    為何坐帕薩特,戴逸飛笑言,楊市長的車牌是民用牌,不張揚,書記市長不聲不響地到了高速公路出口處,誰會注意。現在的老百姓也許不認識書記市長,但本市的一號車,老百姓都知道,一看到一號車停在高速公路出口,肯定會想,書記在出口幹嗎,肯定是有大領導來了,為免驚擾,所以得坐市長的車。

    這時市委常委們接到通知,開始陸陸續續地往合泰賓館而來,市委專職副書記徐海明先到,正好與戴逸飛楊誌遠碰了個照麵,戴逸飛一笑,說:徐書記先來了,我們得先行離開一會。

    徐海明自然知道書記市長此時先行離開是為了何事,他笑了笑:快去快回。

    楊誌遠笑,說:怎麽快,隻怕由不得你我。

    徐海明嗬嗬一笑,說:這倒也是。

    車出市區,再行一二公裏,是本省的三大園區之一會通來料加工產業園,與當年楊誌遠第一次隨同周至誠到園區視察時的規模相,現在的園區麵積不知擴大了多少倍,通往收費站兩旁的方圓近二十平方公裏的麵積都已納入園區的範疇,入園的企業大大小小有二百家之多,園區財政收入已經占據了會通的半壁江山。由於產業園的特殊貢獻,曆屆管委會主任都進入政府領導班子,同時兼任副市長。

    一路過去,園區綠樹成蔭,兩旁的工廠整齊劃一,井然有序,一派繁榮。楊誌遠不由得想起當年和周至誠第一次到產業園時的場景,盡管自己和於海天沒有什麽交情,但楊誌遠還是能感覺到,那時的於海天意氣風發,一心想著怎麽把園區的經濟搞去。產業園能取得今天這樣的成績,雖然不能說是於海天一個人的功勞,但於海天作為市委書記,功不可沒卻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楊誌遠怎麽也無法將當年一門心思謀發展的於海天與現如今舉報信裏那個與肖虹羽勾勾搭搭,縱容親屬為所欲為的於海天等同起來。周至誠當年那番心有人民,胸懷黨性原則,胸有良知,你說我們共產黨人還有什麽事情辦不好還有什麽事情辦不了的心無人民,最終隻能是一事無成,什麽都不是的話,楊誌遠至今記憶猶新,彷如昨日。於海天當時誠惶誠恐,表態謹記的場景此刻也是曆曆在目,楊誌遠心想,如果舉報信的情況屬實,那麽於海天又是什麽時候發生蛻變的呢。

    會通收費站出口,那塊繪製有多快好省謀建設,因地製宜圖發展的廣告牌經風曆雨,至今屹立不倒,但是當年那個提出這個口號的人,是不是也如廣告牌這般,經得起風雨的洗禮,那很值得推敲了。

    戴逸飛見楊誌遠一路深思,他也保持沉默,此時見他們倆人站在廣告牌前,戴逸飛忍不住問:楊市長,想什麽這麽入神

    楊誌遠說:剛才經過園區,現在站在廣告牌下,我不由自主地想起我第一次到會通來見到於海天同誌的場景。

    戴逸飛自然知道此刻的楊誌遠肯定感慨萬千,他點頭,說:是啊,於海天同誌對會通的發展可以用勞苦功高來形容。

    楊誌遠點頭,說:說心裏話,我情願那封舉報信所舉報的內容都是假的莫須有的,我從心裏不願看到於海天這樣一個幹部,因為把持不住,倒在最後的一崗,如果情況屬實,我隻會感到惋惜和心痛。

    戴逸飛說:我也有同感,但現實往往是這樣的殘酷,這樣的事與願違,在金色豪庭的事情於海天同誌是不是真有涉入,目前來看,還屬查無實據,但於小偉他們在背後興風作浪,這點卻是無可抵賴的事實。在於小偉的事情,應該說於海天同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楊誌遠歎了口氣,說:但願於海天同誌沒有走得更遠。

    戴逸飛說:這個隻怕不以你我的意誌為轉移。

    說話之間,楊誌遠看到邵武平在收費站口朝這邊揮手,趙洪福書記到了。

    不一會,保衛處的警車出了收費站,一輛淡黃色的巴車緊隨其後。巴車在楊誌遠和戴逸飛的身邊停了下來。門一開,看見趙洪福坐在首排朝倆人招手:逸飛同誌小楊同誌,趕緊車,外麵冷。

    楊誌遠隨同戴逸飛了車。車空蕩蕩的,除了趙洪福書記的秘書,再加司機,警衛,再無其他隨行人員。楊誌遠知道,趙書記之所以沒坐一號車,一來是不想動靜太大,驚擾沿途官員;二來也是為了說話方便,像現在這樣,他和戴逸飛才可以與趙洪福書記並排而坐,如果是奧迪車那根本沒有回旋的餘地。

    vwhtlbook4242453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