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書記蒞臨(3)
字數:3529 加入書籤
楊誌遠是要造成一個既定的事實,讓會通的幹部群眾對舒韶華有個全新的認識,讓大家知道,舒韶華的能力,不僅僅是政府的秘書長,當個副市長綽綽有餘,爭取在年初的人大會獲得人大代表的通過。 w w w v w 楊誌遠知道,邱海泉一係,對此名副市長虎視眈眈,如果從作梗,舒韶華雖然是老會通人,也不免會好事多磨,生出幾番波折,這也是楊誌遠要求省委緩一緩的原因所在,有了這一個多月的緩衝期,把該做的工作做到位,舒韶華一旦作為副市長候選人提交人大討論,優勢自然他人明顯,通過的幾率也較他人高。這是楊誌遠信奉的有備無患,不急一時,什麽事情都得按部班,慢慢來,方為策。
楊誌遠為此還特意找郝兵喝了一餐小酒。
楊誌遠到任後不久抽空去拜會過郝兵。大家都是老朋友,用郝兵的話說,本人對省委對我的處理持保留意見,但對省委任命你楊誌遠接任市長,我沒有一點的意見,自當鼎力支持,省委能想到在此時刻用你誌遠,而不是邱海泉,說明這個趙洪福還有些斤兩,不糊塗。這是郝兵,心直口快,別人一口一個趙書記,他卻是直呼其名,毫不忌諱,反正靠邊站了,無所謂,現在說起話來更是無所顧忌。楊誌遠好言相勸,說老郝,滿腹牢騷,心有不滿,這可不行。郝兵說,出了恒星食品這檔子食品安全事故,死了人,是該有人擔責,省委要求我老郝引咎辭職,我沒話說,我認。但為什麽邱海泉平安無事他是常務,他沒有問題邱海泉這人私心太重,恒星食品的事情之所以一發不可收拾,因為邱海泉趁機落井下石,想漁翁得利。我引咎辭職,邱海泉卻可以置身事外,我豈能心平氣和。
郝兵和邱海泉的恩恩怨怨,楊誌遠並不清楚,但不難看出,郝兵任市長時,邱海泉隻怕也沒少和郝兵叫板。相對於郝兵,邱海泉在會通是老資格,邱海泉任副市長時,郝兵還隻是下麵的縣委書記,因為後來得到了朱明華省長的器重,郝兵連蹦帶跳,過關斬將,竟然得以反超邱海泉,當年的下級,反而成了邱海泉直管領導。以邱海泉的心性,隻怕是表麵不說,心裏保不定怎樣的怒火焚燒,隔三差五給郝兵製造點小麻煩,給郝兵栽栽刺,隻怕是在所難免。作為市長,市政府領導班子的班長,常務副市長與你麵和心不和,當市長還能不縛手縛腳,有時即便是氣得七竅生煙,隻怕也是無可奈何。以郝兵的性格,隻怕也曾拍過桌子,但拍桌子有用嗎,沒用,反而會把兩位主官的矛盾,攤到了桌麵,於事無益。
楊誌遠與郝兵的做法大不相同,在會議吹胡子瞪眼,有用嗎,對邱海泉自然是沒用,與其撕破臉麵,還不如一團和氣,麵帶微笑,見招拆招。通不過,那好,按組織原則,少數服從多數,多數人反對,那不予通過,但我保留意見,反對者必須道明理由,記錄在冊,留待今後組織審查。如此一來,不由你不好好去思量,我楊誌遠的提議對會通的發展有利,你反對一次,情有可原,反對二次,可以理解,接二連三,那很有問題了。和邱海泉結成統一戰線的副市長們不會不明白這其的道理,所以楊誌遠目前盡管舉步艱難,但政府方麵的工作,還是磕磕碰碰地按楊誌遠既定的目標朝前走。恒星食品的事情是這樣,不同意,好,少數服從多數,我保留。用不著跟你邱海泉拍桌子甩椅,這樣隻會讓副市長們看輕。咱自己運籌帷幄,迂回前進,盡管過程是曲折了些,有些勞心費力,但累累點,任勞任怨,結果怎麽樣,一片光明。恒星食品起死回生,事情辦得漂亮,反而彰顯能力,副市長們嘴不說,心裏指不定怎麽的佩服。邱海泉呢,盡管不服氣,但見了麵,還不是要立正,笑嘻嘻,一團和氣,楊市長好,楊市長辛苦了,楊市長哈哈楊市長嗬嗬。
楊誌遠對蔡騰騰的話深有同感,會通在外界看來,鐵板一塊,其實不然,其內部也是各有各的述求,一到關鍵時候,為了各自利益,互相拆台的想象在所難免。楊誌遠雖然對邱海泉同樣頗為頭疼,但他一貫磊落,要陽謀不玩陰謀,郝兵對邱海泉心有不滿,楊誌遠也不願趁機推波助瀾,煽風點火。次喝酒,楊誌遠安慰郝兵,說老郝,看開點,省委有省委的考慮,真要因為恒星食品事件將會通整個政府班子一鍋端,會通豈不成了群龍無首,政府的連續性怎麽辦後續工作怎麽辦郝兵直搖頭,說省委還是對邱海泉不了解,指望著邱海泉鼎力相幫,怎麽可能,有邱海泉在,隻能是越幫越忙。郝兵自然也是知道,每一條線的人,都是一個套一個,一環套一環,作為老資格的市領導,邱海泉也不是誰想拿下可以拿下的。郝兵說,還好,誌遠你來了,你這人我了解,沒得說。隻是邱海泉的如意算盤落空,誌遠你今後不容易。楊誌遠心說,今後不容易,現在不容易了。但楊誌遠什麽都沒說,隻是和郝兵碰杯,喝酒,多加安撫。
在舒韶華能不能如願任副市長這件事情,省委的態度是關鍵,但副市長隻要不是省委直接任命,交由人大討論,那是差額選舉,楊誌遠想讓舒韶華升任副市長,他的如意算盤邱海泉會看不出來肯定不會。邱海泉會怎麽樣,楊誌遠還真想不出來,他邱海泉想借人大預謀給他楊誌遠一個不大不小的難堪,不會同意玩點小手段,此將舒韶華差額掉,一切皆有可能,不得不防。
怎麽防,自然是以夷製夷,以老會通對老會通。
這有必要和郝兵喝點小酒了。
那天晚,郝兵一看楊誌遠又提著瓶酒門,笑嗬嗬的,說:誌遠,又找我喝酒來了。
楊誌遠笑,說:怎麽,不樂意。
求之不得。郝兵笑嗬嗬:現在隻能是花生米。
楊誌遠笑:無所謂,和你老郝喝酒,不在於酒,也不在於下酒的菜,而在於那個意思。
郝兵笑,說:什麽意思
楊誌遠笑,說:用不著我說,喝著喝著,你老郝自然明白了。
倆人喝著小酒,楊誌遠直言不諱,說:想來我讓韶華同誌代管生產安全的事情老郝已經有所耳聞。
郝兵說略知一二。楊誌遠把自己的真實意圖告訴了郝兵,讓舒韶華代管的目的,其實是有意讓舒韶華接任副市長,加強政府班子的凝聚力。
這麽說來,你這是在避虛實,先入為主。郝兵笑嗬嗬,說,這是好事。韶華同誌不錯,我在任的時候,曾向省委舉薦過,但位低言輕,沒能如願。
何來什麽位低言輕,其實是本省的政局不同。楊誌遠知道,當時朱明華省長還在本省,趙洪福書記對省長心有戒備,為什麽會通市政府現在的領導班子成員,邱海泉這條線的人反而郝兵的人要多,因為本著相互製衡的原則,趙洪福書記有意與省委專職副書記結盟,副市長不是正職,這個級別的幹部,在趙洪福書記的眼裏,無關痛癢,一旦副書記提名,趙洪福書記都會予以支持。而朱明華省長並不想與趙洪福書記發生正麵衝突,在人事問題,除了需要力保的,其他都有意選擇退讓,因此邱海泉他們才得以乘虛而入,成了氣候。而且這書記省長有隙,下麵的人自然也會排隊站位,郝兵提名舒韶華,沒有戴逸飛的支持肯定不成,所以舒韶華一直進入不了政府領導班子層,也在情理之。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現在本省的政局突變,朱明華省長調任了,湯治燁省長初來乍到,與趙洪福書記形成了新的統一陣線,本省政局春風拂麵,趙洪福書記終於可以著手解決會通出現的問題了,但本省政局剛剛安定團結,邱海泉有專職副書記力保,趙洪福書記權衡利弊,自然也隻動郝兵而不動邱海泉。但也不是一成不變,於是他楊誌遠來了。政治原本是這般微妙。
vwhtlbook4242453dexh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