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市長調研(11)
字數:3828 加入書籤
楊誌遠擦縣城而過,指示邵武平:下去問問,西環哪個鄉最偏僻最窮
楊誌遠還是按他一貫的思路,哪裏窮往哪裏去,越窮越能看出問題。 vw一會,邵武平車報告:西環最偏遠的鄉是甘溪鄉,但倒也不是最窮。
楊誌遠說:那去甘溪鄉看看。
甘溪鄉在哪,鄺韜自然不會知道,隻能是走走停停,一路問下去。江到西環的路尚是坑坑窪窪,更不用從西環到甘溪鄉了,越野車有如在路蹦極。到西環縣城時時間尚早,不到九點,待到楊誌遠他們到達甘溪鄉,已是正午。
楊誌遠注意到甘溪鄉的許多地方,同樣也在種植西瓜,而且種植麵積看樣子還不小。楊誌遠眉頭緊鎖,這麽偏遠的地方,種植西瓜,豐收了,賣給誰西環本來貧困,甘溪鄉更不用說了,雖然不是西環最窮的地方,但好也好不到哪去。越是窮的地方,鄉親們越是虧不起,經不起折騰,甘溪鄉黨委鄉政府對此有沒有考慮
甘溪鄉政府於集鎮的一角,四方小院,有個院牆圍著,破破爛爛,平房,屋頂是那種黑色的小瓦,不成樣子,一下大雨,保不定會外麵大雨,裏麵下雨。
越野車直接開進了鄉政府,沒有人阻攔,也沒有誰要求楊誌遠登記,看來鄉政府從不擔心偷竊之類的事情發生,當然了,這麽偏遠的窮鄉破廟,也沒有什麽好偷的。
楊誌遠敲了敲那個掛著木牌的書記辦公室的房門,沒有任何回應。
楊誌遠看了邵武平一眼:怎麽,下班了還是吃飯去了問問
不待邵武平去問,對麵有人聽到聲響,探出頭來,盡管其沒有見過楊誌遠,但一看楊誌遠器宇不凡,感覺在電視看到過,盡管不記得楊誌遠是市長,但知道楊誌遠肯定是個領導,忙走了過來,小心翼翼地告知:我們甘溪的書記調離了,新書記還沒有到任。我是鄉裏的通訊員,請問您找誰
楊誌遠哦了一聲:敢情敲錯門了,既然書記沒有到任,那找你們的鄉長。
通訊員說:鄉長下村去了。
書記鄉長都不在,吃了個閉門羹
村子離這遠嗎楊誌遠心有不甘,因為有問題想問。
通訊員問:請問您是
邵武平說:這是咱會通市的楊市長。
通訊員一聽,嚇了一跳,難怪看著眼熟,邵武平一說,他立馬對號了,真是楊誌遠市長,會通新聞裏見過。看來自己今天會通的電視節目不看可以,但會通新聞無論如何都得多加留意,免得市長到了麵前,還問請問您是哪位,作為公務員,連市長都不認識,真是笑話。
通訊員很是不解,甘溪地處偏遠,縣長都不曾到甘溪來過,怎麽楊市長會不聲不響地跑到甘溪來了。通訊員忙不迭地說:我這給李鄉長打電話,讓李鄉長馬回來。
楊誌遠製止,說電話不必打了,既然不遠,你帶我們去看看。
路楊誌遠從通訊員處對甘溪鄉有了初步的了解。甘溪的書記春節後缺額,原來的書記回到縣城,新書記卻一直遲遲不能到任,為何因為甘溪貧窮,誰都不願到甘溪來任職,所以一直空缺。按說此種情況,可以由鄉長升任,可鄉長徐誌科,與麵有點格格不入,麵寧願將書記一職空置,也不願正式下任命。但鄉裏的工作都是由徐誌科一肩挑著。
徐誌科,38歲,省農大畢業後分配到了甘溪,一直都在鄉鎮工作,像徐誌科這種年紀省農大的正牌大學生出現在甘溪這樣的鄉鎮,一般很少,不多見,鄉鎮一般都是農校生畢業,農大生的少之又少。因為那時候有分配,農大的學生一般都是市裏,次一點也是縣農技站,豈會到鄉這一級。徐誌科有些情況,農大畢業原本可以留校任教,因為家在甘溪,而且其人重孝,其母不願徐誌科遠離,徐誌科於是遂了母願,回到了甘溪。從農技員一步步做起,副鄉長,鄉長,期間前段時間較順,後段時間有些坎坷,好幾年都不能朝前走一步。
看得出徐誌科頗有人緣,通訊員竟然在市長麵前為徐誌科鳴不平,叫屈:以徐鄉長的本事,當個縣長都綽綽有餘。
楊誌遠對基層幹部一貫隨和,他對通訊員一笑:何來此言。徐鄉長如果真有本事,甘溪豈不是西環遠近聞名的富鄉怎麽到現在都沒有多大的起色。
通訊員解釋,說這不能怪鄉長,要怪怪原來的書記,徐鄉長任副鄉長時,他是鄉長,故意打壓,後來他當書記,徐鄉長任鄉長,還是對徐鄉長予以排擠,徐鄉長好不容易從麵要來點科技扶植資金,一到賬讓書記拿去請客送禮,挪作他用。徐鄉長即便是有心,也是無力,沒有一分錢,拿什麽下鍋,隻能是小打小鬧。甘溪沒有在西環墊底,已經是很不錯了。沒有徐鄉長,看看會是咋樣
楊誌遠什麽都沒說,通訊員的話有情緒,聽得出來,顯而易見,楊誌遠自然不可能對此表示認同,他是市長,豈會附和,但通訊員的話,倒是讓楊誌遠對徐誌科這人產生了不小的興趣。既然這個徐誌科有些真本事,那怎麽著也得見見。
徐誌科其實混跡於楊誌遠剛才來甘溪的路邊某塊地裏種西瓜的鄉親之。此時正背對著楊誌遠一行,在指導鄉親們播種,通訊員報告:徐鄉長,楊市長來了。
徐誌科正埋頭播種,頭也不抬,說:你小子扯什麽蛋,什麽楊市長來了,市長會到這種鳥不拉屎的甘溪來,你小子騙誰呢。
這話有些不敬,通訊員有些急了,楊誌遠不待通訊員開口,笑了笑,說:你徐誌科同誌可以紮根農村,我楊誌遠不能到甘溪來看看了。
徐誌科還是不信,說:誰在這扮市長,開我老徐的玩笑,你楊市長,我還徐省長呢但這次徐誌科不再埋頭苦幹,而是有所抬頭,想看看是誰在開徐省長的玩笑。一看,目瞪口呆,還真是那個電視鏡頭裏晃來晃去的楊誌遠市長。
徐誌科倒也沒有驚慌失措,他隻是有些不相信:楊市長,真是你啊。你怎麽會不聲不響地到了甘溪沒有接到任何通知啊。
楊誌遠能說是對西環的書記縣長失望至極,這才跑到甘溪來的嗎自然不能,還好楊誌遠是市長,用不著解釋,楊誌遠一笑,伸出手來,欲與徐誌科握手。徐誌科剛剛在播種,雙手都是泥土,徐誌科呐呐:市長,我沒洗手,不幹淨。
楊誌遠進入西環後第一次哈哈大笑,說:土地是人類生存之根本,有點泥土有什麽關係,來,握握。
那握握。徐誌科一笑,這回大大方方地伸手和楊誌遠一握。
徐誌科在地裏埋頭幹嘛原來徐誌科在指導鄉親們種植牛奶西瓜,楊誌遠這幾年沒少在鄉鎮跑,什麽西瓜沒有聽說過,但他還真是第一次聽說牛奶西瓜這個品種。誰研究出來的新品種竟然連他楊誌遠都沒有聽說過,楊誌遠很是好,一問,不是別人,正是眼前的這位徐誌科,其花了四年的時間方才將此西瓜品種研究成功,今年得以在全鄉大麵積推廣。
徐誌科介紹,相對於其他縣市,甘溪的土壤最適合於西瓜的種植,汁多,瓜紅,味甜。牛奶西瓜是集合甘溪西瓜的諸多優點,優取優,牛奶西瓜具有成熟早甜度高口感好瓤紅皮薄掛果時間長的特點,該西瓜3月份下種,50天即可采摘,一直掛果到11月底,在一般西瓜銷售時間已過2個月後,仍有新鮮西瓜出售,而且每畝產量可達3500公斤。因為甜帶有一絲牛奶的味道,因此命名為牛奶西瓜。
vwhtlbook4242453dexht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