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大結局:三年後(5)
字數:3853 加入書籤
新省長正式走馬任,湯治燁率領省委常委們在省委招待所迎接新省長和組部送新省長任的領導。 vw雙方握手,楊誌遠位列第三,新省長走到楊誌遠的麵前,與楊誌遠一握,很是有力。
新省長哈哈一笑,說:看來還真讓楊省長說準了,山不轉水轉,轉來轉去,今天,你我還真的轉到一起了。一聽到自己要到省,一想到你我將在新一屆省政府裏搭班子,我是輾轉難眠,興奮難耐。
楊誌遠笑,說:彼此彼此,一想到要與省長搭班子,同樣是迫不及待地準備與省長見麵。
新省長笑嗬嗬,說:等會得好好喝一杯。
湯治燁在一旁笑,說:怎麽不用我介紹兩位省長認識
新省長笑,說:認識,老朋友了。
湯治燁笑微微,對於這位新到任的省長,湯治燁了解一些,但不多,其是少壯派,49歲,層資源豐富,頗受央器重,據說其工作作風較激進,在外省任常務副省長時,該省省長較保守,其與省長合作並不太愉快。這次換屆,該省書記省長都沒有變動,央經過權衡,將其調任本省。湯治燁這些天一直都在思量新省長這個人,此人個性如此分明,隻怕有些不好合作,湯治燁一直都在尋思怎樣找到一個切入點,和新省長開誠布公地談一次,大家求同存異,遇事有商有量,共同為本省的經濟繁榮政局穩定努力。
現在湯治燁一看楊誌遠和新省長認識,關係看來很是融洽,湯治燁頓時從心裏鬆了一口氣,知道這個切入點自己已經找到了,那是楊誌遠,有楊誌遠從調和,他根本不用擔心本省的政局會出現書記省長劍拔弩張的緊張局麵。
新省長為誰為在黨校沒少喝楊誌遠眉兒金,倆人互為欣賞的省部班的柳學員柳雲長。
楊誌遠笑,說柳省長真不夠意思,這三年可沒少喝楊家坳的眉兒金,到本省來,竟然也不知會一聲,直到昨天楊誌遠同誌才知道,新省長誰柳學員有沒有搞錯怎麽可能楊誌遠同誌始終不願相信,柳學員真要到本省,豈會事先不聯係,不通知現在柳學員真真切切地站在了楊誌遠同誌的麵前,這才相信,是真的,不是夢,所以覺得柳省長不夠意思。
柳雲長笑,說:湯書記,這可怎麽辦,一來楊省長對我有看法有意見,今後工作怎麽開展
湯治燁心情愉悅,直笑,說:這很好辦,如柳省長剛才所言,等會兩位省長多喝幾杯,一醉泯恩仇。
楊誌遠笑,說:那還是算了,柳省長喝茶可以,喝酒根本不堪一擊。
楊省長那不是喝酒,是喝水,自愧不如。柳雲長笑,說,楊省長,我想我還是有必要加以解釋,不是柳學員不想告知,而是想給楊省長一個驚喜。
楊誌遠笑,說:看來效果不錯,柳省長的到來還真是讓人驚喜。
湯治燁哈哈一笑,開始介紹下一位:省委政法委書記:付國良同誌。
柳雲長和付國良握手,互道幸會。
半月後,省委正式做出決定:免去楊誌遠同誌會通市委書記常委委員職務,同時任命徐海明同誌為會通市委書記,劉鑫平為會通市委副書記擬任市長。
如劉鑫平當年所言,天掉下來一個大餡餅。誰都知道,楊誌遠現在是常務副省長,事關會通的人事任免,省委肯定會充分考慮楊誌遠的意見,楊誌遠有絕對的話語權,沒有楊誌遠的首肯,徐海明成不了書記,劉鑫平也成不了代市長,官場說到底是這麽一條線,一環套一環,大家齊心協力,一心為公,那麽這一線的人也越走越高,越走越遠,越走越廣闊。
在省黨代會之後,省委對全省地市一級的書記市長進行了重新調整。榆江會通合海三大市的黨政領導紛紛派往其他地市,會通市的變動最大,市委副書記調任地級市的書記,騰瀾接任副書記,尋開平調任某地級市的市長,方煒旻升任常務副市長,餘則到了合海,任常務副市長,而合海的代市長為誰範曉寧。徐誌科接餘,成了主管農業的副市長。
這天在會通全市幹部會議,楊誌遠深情地回顧了自己在會通的七年,感謝同誌們對自己工作的支持,沒有同誌們的齊心協力,會通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他楊誌遠也隻能是一事無成。
楊誌遠說完,站起來,向在座的同誌們鞠躬致謝。
全體自發地起立,掌聲雷動,楊誌遠本來已經坐了下來,一看同誌們都站立,不願坐下,楊誌遠不得不站起身來,再一次致謝。會場,掌聲經久不息,楊誌遠坐下,又站起,站起又坐下,到最後,楊誌遠幹脆站著沒動,用手壓了又壓,但掌聲依舊,一看無濟於事,楊誌遠不得不下命令,命令尋開平方煒旻餘他們這些副市長帶頭坐下。會場這才恢複平靜。
楊誌遠說:離別總是讓人感傷,在會通的七年,是我楊誌遠最刻骨銘心的七年,這裏的山山水水都銘記在我楊誌遠的心裏,多餘的話不多了,千言萬語兩個字:謝謝謝謝同誌們,謝謝會通的父老鄉親們。
這次離開會通,楊誌遠要想像次離開社港一樣,靜悄悄地離開,是不可能的。當晚,在合泰賓館,市委舉行了一個小型歡送會。
吳彪和楊誌遠碰杯,吳彪說:楊書記都成楊省長了,當年你楊省長同誌把我調到會通後,一直壓著不讓我離開,我吳彪無怨無悔,舍命陪君子,一路陪著楊省長,楊省長你說說,我吳彪是不是很夠意思。
楊誌遠笑著點了點頭,說:不錯,吳彪同誌對楊誌遠同誌不離不棄,值得表揚。
吳彪說表揚算了,我吳彪夠意思,那你楊省長是不是也該夠意思一下,讓我吳彪回榆江,總不能你拍拍屁股走了,把我一個人留在會通,這樣做是不是有些不地道。餘笑,說吳書記你可不能走,你走了,我可怎麽辦,這合泰賓館我一個人住哪可不成,楊省長你可千萬別心慈手軟,得讓吳彪同誌繼續為會通的經濟建設保駕護航。吳彪笑,說餘市長能和我一樣,你還年輕,前途無量,我吳彪都快五十了,老婆孩子都在榆江,我也該回榆江了。
吳彪因何原因到會通,徐海明和劉鑫平清清楚楚,兩人都說這些年會通的社會治安群眾滿意度極高,在全省年年排名第一,吳彪同誌功不可沒。雖然楊省長一走,吳彪同誌準備緊隨其後,未免顯得有些不夠意思,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吳彪同誌想回榆江,可以理解,隻要楊省長同意,會通人民可以諒解,同意放行。
吳彪笑嗬嗬地與徐海明劉鑫平各幹了一杯,說書記市長夠意思,楊省長,看你的啦。楊誌遠笑,說真想回去吳彪笑,說廢話,你都回榆江了,我不回榆江我哪找你喝酒去。楊誌遠也覺得老把吳彪留在會通有失厚道,他笑,說:行,我跟付書記商量商量。
吳彪一聽楊誌遠同意了,很是高興,說:這還差不多。吳彪還有些急不可耐,說用不著商量,也不必考慮職務,能回榆江行。
自然不可能這樣幹,換屆後不久,吳彪回到榆江,任省委政法委副書記。
楊誌遠正式離開會通的消息,當晚經會通電視台的晚間新聞傳遍了會通的各個角落,會通的經濟全省矚目,成績實實在在,會通的普通民眾也從會通的經濟增長受益匪淺,此時一知曉楊誌遠要離開,既高興,又感傷,高興的是楊誌遠是榮升,任常務副省長,這麽好的一個領導,今後任省長書記乃至更高的職務都有可能,自然從心裏為楊誌遠高興。可另一方麵大家都從心裏感到不舍,這麽好的一個領導,不再是會通的書記了,舍不得啊。尤其是十八總老街荷塘鄉棚戶區改造受益的百姓,心裏更是酸酸的。
vwhtlbook4242453dex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