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消息

字數:3595   加入書籤

A+A-


    天高有三十又六層,層層相疊,如華蓋、如寶塔,鎮壓寰宇諸天。

    在三十六天下,是星辰海,又有世界樹勾連天地,為天地通。

    三十六天,每一層都是一個大世界,蓋壓與九州長生界之上,聳如混沌,連接虛無,是諸皇尊歸來之時所開辟,為人族無上天庭之所在。

    此刻,三十六天之上,虛無之中,有一片宮殿群,綻放著不朽的至尊光輝,不住的自虛無中煉化出種種靈機,化作鴻蒙、混沌,衍化五太五行、天地陰陽,注入九州長生界所處大界之中,底蘊日厚。

    宮殿群,便是人族諸皇尊隱居之所了。這是由繼承盤皇大道的伏羲皇之轉世蕭皇所決定的。

    此時,宮殿群中,有鍾磬之音響起,這是蕭皇在召集諸皇尊議事。

    一時,太上尊皇攜元始、靈寶等悠然而來,又有燧人皇等人族古皇相繼自虛無中趕回。

    在一尊稍大三分的宮殿中,諸皇尊坐定,自有童子奉上靈果仙釀,等待蕭皇自沉睡中複蘇。

    ……

    卻說九州長生界,成於諸皇之手,返本還源之下,雖然依舊不及天地初開之際的恢宏,但其浩大卻是早早超過了所謂的天界等,因為,所謂的天界也是早已經被歸來的諸皇以大法力融入了九州長生界之中。

    昔年,有蕭皇請太上尊皇等入滅,公尊於長生界,布道天下,立三千天碑,其上,鐫刻有如今諸皇的道統,更有一法,名曰:天地同壽法。

    天地同壽法,相傳乃是蕭皇參考創世盤皇傳承以及神秘骨圖所創,具補天地之功,修行此法者因此而如有神助,突破之事較之不修此法者,輕鬆如吃飯飲水一般,是以漸漸成為天地正統。

    隻是,時光流轉,自蕭皇以大法力幫助諸皇自時光長河深處回歸而陷入沉睡以後,不覺億萬載,紀元更迭,皇境之下,卻是再無人知曉天地同壽法背後的意義……

    ……

    九州長生界有世界樹頂天立地,支撐起整個九州長生界天地,又有三十六天層層相覆,天不知幾厚而地不知幾深,便是混沌,也被化作了星辰海的一部分,為世界所包納。

    在世界樹之東不知多遠的距離,有一座神山,山脈巍峨壯闊,氣勢磅礴,連綿而恢弘,宛若天地脊背,橫亙在那裏,一條有一條交織在一起,又像是蟄伏在地上的蠻龍,在沉睡。

    它壯闊而雄渾,無與倫比,是為九州長生界第一神山:昆侖。

    一股蒼茫與雄渾的氣息鋪天蓋地而來,山中勃勃生機,到處散發著爛爛光澤,煙霞散彩,日月耀光,時而仙鶴唳,時而青鸞翔,白鹿老猿也是時而隱現,青獅白象更是偶有隱藏,實乃天堂福地也。

    昆侖神山為眾神之鄉,分東西兩座,靈秀多集中在東昆侖,如此大機緣大造化之地,也就隻有作為兄弟的三清能夠占據了。

    相傳,蕭皇未曾成道時,便得到過太上尊皇的指點,是以,諸皇中,自是無人與三清爭奪此地來立道統。何況,到了皇境,隨手可以開辟一方大界,雖然比之九州長生界多有不如,更不能與昔年盤皇所開古界相比,但與一座神山相較,卻也是“強山所難”了。

    卻說在東昆侖神山深處,一座鍾靈秀氣,靈氣濃鬱的山穀之中,穀內草木鬱鬱蔥蔥,仙花散漫,霞光四射,靈氣縱橫。按理說,這裏靈氣如此濃鬱,應該有很多強大妖獸。但,事實完全相反,此地非但沒有強大妖獸,反而一個動物都沒有。

    隻因為此地被一座大陣覆蓋,大陣保護著裏麵的東西,誰來誰死,當然沒有妖獸了。其大陣內,靈氣更加濃鬱,在大陣的中間,立有三間茅草屋與一處不大藥園。

    此地,乃是三清歸來出生之地!

    忽而,一道靈光自山腰疾馳而來,來到山穀口,清光散去,露出一道人裝扮的中年男子。

    男子站定,扶冠理衣,整好妝容後,躬身敬道:“弟子玉陽,奉掌教之命,前來相邀老祖回三清殿議事”。

    音落,三道流光自山穀一躍而起,轉瞬間落到山腰,那叫做玉陽的道人方才剛剛起身,看著那轉瞬即逝的流光,讚到:“大成境界的縱地金光,便是這浩大的九州長生界,也能肆意縱橫了!”。

    在半山腰,三道流光落下,露出三道人影,一人執拂塵,一人拿如意,一人抱劍,三人或老年或中年或少年,周身卻有著同源的清氣流轉,為太清、玉清與上清。這,正是三人將三清之太上、元始、靈寶之道經修至至深的體現。

    卻見山腰上,又是另一番風光,有靈根成簇,仙草遍地,有白猿獻桃,白鶴飛舞,霞光燦燦靈雲繚繞,若隱若現間,有樓宇成片。

    三人邁步前行,縮地成寸,幾步便來到正殿,但見一座宮殿,上有神紋,是為:三清。

    三人放緩腳步,來到殿前,自有弟子親迎。

    少時,三清殿旁,自太上宮、元始宮、靈寶宮三宮之中,陸續有道人破關而出,來到三清殿,魚貫而入。

    三清殿內,精英薈萃,待人員到齊,掌教輕聲說道:“今日請來諸位老祖、長老,是有弟子傳來消息,那些小輩將有大動作了。”

    “是故,是否該將此事報與教祖?”,掌教詢問道。

    “可是...祭壇之事?”

    “然也!”

    “如此,那便沒什麽好說的了。”

    “不錯,此事早有定計,卻是應當報與教祖。”

    “同意。”

    “我也同意”……

    “如此,那便請香吧!”,掌教聞言,一語定下基調,是時,有弟子恭敬的請來三支長香。

    此香非是凡物,畢竟,三清教祖身為皇境存在,多是遨遊於虛無,便是他們的道場也建在虛無中,加之九州長生界很是廣大,想要傳遞消息,非是借助此物之能不可。

    這香有名曰:天清香。此香以開天清氣為主料,為不可多得之物,非是大事不用。

    掌教捏拿著天清香,大袖一揮,帶著眾人,自偏殿朝正殿走去,徑直來到三清像前,手一指,三支天清香便嫋嫋燃起三簇青煙,直衝天際。

    眾人肅穆,掌教持香三拜,插入殿中鼎內,那嫋嫋青煙便好似扶風大鵬,直入那冥冥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