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4章 倒行

字數:5478   加入書籤

A+A-


    第094章

    高文照一整日沒露麵,太子命人去找,結果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高家的人言辭相同,都說昨晚並沒發生反常的事——這自然是不可信的,一定有知情的人,隻是不敢說出。

    太子不需想也知道,高文照已是凶多吉少,落到了韓越霖或景林手裏。要是死了,那才是高文照的福氣,亦是他的福氣。

    高文照知道的事情不少,放在去年燕王、炤寧回京之前,都是舉足輕重,而到了現在,都是無關緊要——燕王、炤寧該知道的都知道了,該猜忌的都在猜忌著。

    太子最在意的,不過是昭華公主中毒之事被翻出來,而高文照隻是知道有祝江那麽個人而已。隻要祝江消失在這塵世,那件陳年舊事就會成為永遠的謎團。

    獨自用過晚膳,太子坐在廊下的竹椅上,望著被高牆圍成四方形的湛藍天空,輕搖著手裏的象牙骨折扇。

    這樣的時刻,炤寧應該是分外悠閑地坐在廊下,享受夜風的吹拂,或是享用瓜果——他記得,她自七歲之後,初夏的晚間都是這習慣。那時她特別愛吃西瓜,每個黃昏,江二夫人總是命人給她在井水裏浸著一個小西瓜,待到她想吃的時候,便給她切出半個,由著她自己用小勺舀著吃。

    他曾見過幾次。是在課業上遇到了難題,耐不住性子,踏著夜色去請教江式序。

    那時候的她,顯得小小的,單純的貓兒一般,唏哩呼嚕地埋頭吃瓜。江式序或是江二夫人總是寵溺地笑著坐在一旁,親自給愛女打扇。

    江家的炤寧,是真正的天之驕女,他幾個皇妹的日子都沒她過得舒坦。

    她的生涯照尋常路走的話,一世都是一派的安穩喜樂,固然有不可避免的缺憾,但始終都有人適時地陪伴在她身邊,淡化那些無可言說的殤痛。

    如果,她的意中人不是燕王。

    如果,他的身份不是太子。

    那麽,前世今生這所有的恩怨、算計都不會發生。

    然而世事多奇詭、意外。今生身邊一些人的苦果,是他前世記憶埋下的苦果;而有些事情,例如榮國公、桑嬈等等,則是他如何都料想不到的。

    一步一步,炤寧有意無意間,仍是把他推到了懸崖邊。

    誰能想到,當年那個美麗可愛絕倫的小女孩,會成為他兩世的夢魘。

    而在此刻,他想到她小時候的樣子,再想到她曾險些喪命在死士刀下,心裏竟有點兒不忍。

    隨後,他又因為那份不忍而惱火。

    那叫做婦人之仁,根本就不該有。

    誰稀罕他的不忍心?若他落魄,有誰會為他不忍、唏噓?

    不會有。

    儲君若是有朝一日被廢、落魄,便會成為當世與後世的笑柄。

    他要狠下心腸,並且,要將最殘酷的一麵留給自己。前世苟延殘喘的日子,他無論如何都不會再經曆。

    非生即死的處境,如此而已——近來他是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這一點了。亦是因此,他對何事都不再急躁,凡事隻要當即稍有疑慮,便放在一旁,緩一緩再做決定。

    破釜沉舟之前,還有什麽事是需要他心急的?

    他心緒慢慢趨於平靜,宛若無風吹拂的湖麵。

    一名侍衛上前來稟道:“燕王進宮,去了伍太妃那裏。”

    “哦?”太子問道,“是不是桑氏那邊——”桑嬈並沒對他隱瞞行蹤的打算,況且去的又是什刹海那樣惹人側目的地方,上午她剛到那裏,東宮便已獲悉。

    侍衛恭聲稱是,將今日桑嬈的種種行徑一一稟明。

    太子垂眸看著手裏的折扇,勾唇笑了笑。桑嬈前腳離開什刹海,伍太妃後腳就要見炤寧,看起來,那女人的分量的確不輕。

    侍衛遲疑地道:“桑氏這般行事,未免過於招搖了些。”

    太子輕輕搖了搖頭,“未必。”

    依他猜測,這是桑嬈故意為之,她想試探炤寧、太子妃的性情是急躁亦或沉穩。

    太子妃就不需說了,如今很是沉穩內斂,但是炤寧是風一陣雨一陣的極為複雜善變的性情,她每一刻的心緒、每一個決定,都取決於她看誰順不順眼。

    “得了閑去傳話給桑嬈,此路不通。”太子吩咐道。

    “是。”侍衛應道,“那麽,眼下之事呢?”

    “她出手太快也太重了些,全無益處。”太子語氣淡漠,“埋下苦果是必然。”

    但是,大抵不會有殺身之禍。

    桑嬈的用意就在於讓燕王府看清自己的斤兩。如此一來,燕王與炤寧即便被她激怒,也不會除之而後快——燕王對待居心叵測的人,正如淘氣的貓對待半死不活的老鼠一樣,玩兒得盡興之後才會給予致命一擊。尤其桑嬈這樣的人,他總要滿足好奇心把人查個底掉之後,才會除掉。

    隻是,燕王是這樣,炤寧卻未必。

    “不需理會。”太子唰一聲收起折扇,放到身側的茶幾上。若是剛來就要讓他暗中幫襯,那麽也隻是個繡花枕頭,理她作甚?

    他喝了一口茶,閑閑問道:“佟燁那邊可有消息傳來?”

    “還沒有。”侍衛有點兒沮喪地回道,“一直有人明裏暗裏盯著他,他恐怕連信件都傳不回京城。”

    “可知是誰的人?”

    侍衛隻確定一點:“不是錦衣衛。”又解釋道,“韓統領如今似是有意將錦衣衛慢慢交給夏泊濤。夏泊濤還需曆練,用人還需一段時日才能遊刃有餘。”

    這樣看來,便是燕王府或景林的人了。

    太子放下茶盞,“知道了,你下去吧。”

    不論監視佟燁是不是景林的安排,這個人都不能留。

    景林讓太子極為忌憚的不是現身之後的跋扈行徑,而是前世宛若一個隱形之人——他到死都不知道皇帝的心腹是這樣一個人。

    這說明,他的父皇一如任何帝王,對儲君有著戒心,駕崩之前都不曾將手裏一切盡數交給他。

    皇帝手裏有著那樣一個神出鬼沒的人,卻不給他用——意味的是什麽?

    皇帝今生叫景林跟隨炤寧遊轉在外,理由說起來是冠冕堂皇,其實不過是為了保住炤寧的性命找轍罷了——皇帝要讓他的愛將、寵臣的女兒活下來,要讓他的小兒子鍾愛的女孩活下來,更要讓江家依照他的心意遲早與皇室結親。

    這事情越細想越叫他心寒,亦叫他恐懼。

    他甚至諷刺地想著,皇帝的心思大抵是這樣:我這把龍椅,來日由你們兄弟兩個來坐,你頂著帝王的名頭就好,天下大事交給庭逸便可。

    他這尚武的父皇,自燕王出征之後,便開始懊悔小兒子為何不是長子了吧?

    這一點,至關重要,待得離宮消夏的時候,一定要尋機試探一番。

    太子又喝了一口茶,隻覺得茶的味道分外清苦。

    **

    桑嬈帶著一幹妙齡女子離開了什刹海。

    俞薇沒有隨行,她帶著隨從去了附近一所宅院。宅院是她請一位友人幫忙置辦的,為的不過是有生之年偶爾涉足京城的時候,可以在這裏或近或遠地看蕭錯一眼。

    她與桑嬈在進京途中偶然相遇,結伴而來。之所以如此,是因桑嬈一行人讓她莫名覺得詭異,繼而好奇,末了便沒拒絕桑嬈有意無意地接近。

    認真說起來,她與桑嬈都沒安好心——她純屬閑得慌找個事由解悶兒,自最初到今日,對桑嬈都是滿心戒備;桑嬈則應該是知曉她的身份在先,想從她嘴裏打探一些事,始終沒能如願罷了。

    常洛做事情,從來不是完成差事便算完,慣於在事後繼續留心,以防局麵忽生逆轉。因而,他對俞薇的動向一清二楚,及時告知了炤寧。

    “隨她去,不需幹涉她的行蹤。”炤寧是這樣吩咐常洛的。

    下午,她聽師庭逸說了俞薇傾心蕭錯的事。她想,俞薇終歸是出自將門,其父又是父親和師庭逸分外認可並看重的人,品行總不會差到哪兒去,與桑嬈一同來到什刹海,大抵另有原由。再者,俞薇也是早早的失了雙親的女孩,與她同病相憐,怎麽也不能刁難的。

    炤寧在室內坐了一陣子,覺得有些悶,隨手拿起師庭逸的折扇,走出廳堂,坐在廊間的竹椅上,看著在夏日夜風中輕輕搖曳的花樹。

    她開始琢磨桑嬈這個人,以及今日一番近似於胡鬧的行徑所為何來。

    桑嬈起碼是三四十歲的年紀了,又曾在風月場合打滾很久——隻要不是遇到天大的意外,都該是處世極為圓滑的做派。但今日偏要反著來。

    這就不對了。

    炤寧又開始回憶自己以前遇到這種事的態度。一定是要壓下又氣又笑的情緒,靜觀其變,看看對方到底還會怎樣。

    那麽桑嬈呢,是不是料定她會如此?

    既然如此——

    “紅蘺,”炤寧吩咐道,“把桑嬈給我拎回來,先在柴房關兩日。”(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