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收獲日
字數:4038 加入書籤
裝備名稱:黑百合。
裝備類型:步槍。
裝備等級:c1少校。理論級超導應用。
裝備性能:13700焦槍口動能,3200米精確射程,帥呆了;
2127毫米的****口徑;
3采用電磁彈射技術,四十發的彈容量,妥妥的皿煮範兒;
4采用奧蘭托‖型動能緩衝槍托,完美吸收90%的後坐力;
5微電腦瞄準輔助係統,多鍾瞄準方案可供選擇。
6附贈耳塞一副。
需要點數:9300點。
物品說明:扣動扳機前,請確保帶好耳塞。
哼哼哼。看著清單上的這款步槍,唐小輝大手一揮就買了下來。然後把小黑本上的第三條:給武器加裝瞄準器或買一把中遠距離步槍,給劃去了。
“黑百合”步槍造型頗為科幻。長長的槍管被兩條狹長的電磁加速軌道上下包圍,兩條電磁加速軌道與槍管被一個做了熏黑處理的電池外殼連接在一起。下方的電磁加速軌道比上方的略厚,看起來同時也起到了護手的作用。
一個呈長方形的透明瞄具趴在槍身的正上方,上麵有一個扁平的旋鈕可以調節五種瞄準方式,分別是:熱能探測、紅點瞄準、心跳感應、微光夜視和遠程狙擊高倍放大。槍身上有一個發射模式調節鈕,分別對應著單發狙擊、三連發點射以及全自動模式。彈夾與步槍握把融合為一體,與槍身和槍托的連接處相連,而扳機鉤就在握把的正前方。
整槍長12米,重量卻大約10公斤。
這對於一般人來說肯定是偏重的,想想一下背著一包20斤的大米回家時的心情就知道了,那可是20斤呢。但20斤的重量對於身體素質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的唐小輝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
“黑百合”的護手和握把手感相當舒適。也不知道是什麽原理,整個護手和握把好像有一點點輕微的吸力,讓人不需要時刻緊握就能牢牢將槍抓在手中。
唐小輝將在試用了步槍的五種瞄準方案和三種射擊模式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黑百合”是一支結合了狙擊槍的精度、20毫米機炮的威力、重機槍的射速的優秀步槍,沒有之一。
補充彈藥隻需要一秒時間和2點戰場點,這對還有五萬戰場點的唐小輝來說,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唯一的不足在於,由於彈丸的初速度打到了三倍音速,那爆鳴聲實在是震耳欲聾。
把步槍放到一邊,唐小輝就通過即時通訊器給蕭雨欣打了個電話。他想在租一間房子住,最好是離倉庫近一點。不然整天住在秘密基地裏,總感覺自己好像是在向躲在深山老林中,策劃者各種陰謀詭計的反派方向邁進似得。
租的房子肯定家用電器齊全,所以秘密基地的家用電器,暫時不用考慮了,劃掉。
已經和銀龍公司開始合作了,那麽產品的來源暫時也能糊弄過去了,劃掉。
公司已經成立了,倒買倒賣進行中,劃掉。
於是,小黑本上還剩下了這麽幾條未來要做的事情:
1喪屍定位係統;
2存儲類裝備;
5弄個能打發時間的東西;
7能調節溫度的防護裝備;
8尋找更多黃金、白銀、瓷器,以及“琥珀宮”;
9生產特種鋼材;
唉,唐小輝歎了口氣。一想到還有一個喪屍化的敵人在地球上,他的心裏總感覺有點不安。算了,還有30天呢,過幾天再說吧。
唐小輝帶著步槍,傳送回了秘密基地。看看時間,剩下的三架無人偵察機,應該差不多能發現點什麽了。
----------與此同時,在中國西南森林中------
“張隊!”一名挎著“八一杠”的戰士衝著張子顥大聲喊到:“我們你看下麵!”
張子顥已經在直升機上坐了塊一個小時了。在這一個小時裏,他深切體會到了什麽叫“通訊基本靠吼”。他盯著直升機渦輪發動機的巨大轟鳴聲,與坐在他身邊的戰士們達成了初步的情報共享。
今天淩晨,從南部戰區的海南島軍用機場起飛的兩架j-8戰鬥機,在“黃山”艦的雷達指引下,成功目視捕捉到了唐小輝的無人機。飛行員用目視確定了這四架飛機皆為無人機,機身上沒有任何塗裝,且沒有掛在武器。
調查組將這一情況匯報給了上級部門,並在征得上級部門之後,果斷命令一架殲-8戰鬥機,利用23毫米雙管機炮,在盡可能保存機體完整的情況下,迫使一架無人機降落再說。
之所以要先迫降一架而不是全部,純粹是因為他們已經確定這四架飛機都是從廈門市起飛的。有一名市民將這四架飛機的發動機噴口火焰當成了中國新型導彈的發射,並用手機記錄了下來傳到了互聯網上。先迫降一架看看情況,再決定後續調查。
畢竟在一個提倡法製的國家,民間突然出現了一個擁有自己製造大型無人機能力的力量,在明白這股力量的真實意圖之前,盡量不要打草驚蛇的好。
在j-8尾隨無人機半小時後,領受了這一任務的飛行員果斷抓住了無人機隨著地麵起伏而爬升的機會,輕輕打了七八發點射——沒辦法,j-8的機炮是全自動的,輕輕按動一下操縱杆上的機炮發射按鈕,一秒鍾就是三十多發發射出去,能隻打出七八發已經是很快的反應速度了。
那架被選為目標的倒黴無人機被擊中後,在空中踉踉蹌蹌繼續飛行了一會兒。但23毫米機炮的炮彈在厚實的316鋼板上打出了五六個拳頭那麽大的洞,這無疑使得無人機恢複飛行平衡的努力化為泡影。
在j-8飛行員的小心注視下,那架無人機在堅持飛行了幾公裏之後,終於控製不住飛行高度,慢慢下降,直到在地麵上拉出一條長長的迫降痕跡。
張子顥在戰士的幫助下,順著繩子從直升機上滑了下來。早已先一步完成繩降作業的另一名戰士則從下麵一把抱住下降明顯過快的張子顥。
繩降比電視中看到的要危險的多。直升機的氣流讓柔軟的繩子到處晃蕩,更別提那些被氣流吹到臉上的雜草了,好在繩降的過程有驚無險。
剛剛站穩的張子顥,根本沒有理會無人機那迫降時散落一地的破碎零部件。他快步跑向無人機最大的殘骸,隻見十米長的無人機兩側的機翼都被迫降時遇到的樹木折斷了,但機身和機尾都保存的較為完整。除了機身上被機炮打出的幾個向內爆開的大洞外,表麵上甚至沒有什麽刮擦過的劃痕。
當戰士們抱著幹冰滅火器對無人機進行預防性滅火措施時,張子顥已經將麵前的殘骸與七小時前見到的那架無人機做了一下簡單的對比。他撿起地上的一塊從機翼上崩落的不鏽鋼,用通話器對直升機駕駛員說到:
“就是那架從廈門來的無人機。另外請調查組查一下,022cr17ni12mo2是什麽意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