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荊州激戰 劉表托孤(一)

字數:5027   加入書籤

A+A-




    東漢建安元年,公元195年五月,曹操親率二十萬大軍,以許褚為先鋒,以雷霆之勢突襲荊州。劉表未曾防備,以至於荊州兵被打得措手不及,曹操一路上勢如破竹,連克荊州南陽、南鄉、江夏、襄陽四郡。劉表親率兵馬抵擋,靠著長江天險,兼之曹操士兵不善水性,水軍不足,勉強擋住曹操大軍的步伐。

    時至夏日,曹操部下士兵多水土不服,曹操焦躁不已,聽郭嘉之計,一邊招收荊州本土兵馬,一邊加緊打造水師,隨時準備渡江強攻。

    劉表靠著長江天險,抵擋住曹操大軍,但心知不是長久之計,一邊派人去朝廷請天子和劉備救援,一邊加緊招兵買馬;但還是有些慌神,是日召集手下文武兼膝下兩子劉琦和劉琮,商量對策。

    曹操親率大軍二十萬來犯,連克我荊州四郡,我們兵不過十二萬,將不足百員,很難抵擋。前幾日我連發數騎前往洛陽求救,至今未得消息;益州劉璋與漢中張魯互相攻伐,淮南袁術乃小人,孫策自顧不暇,我們現下又沒有外援,該如何是好啊!你們有和計策?”劉表一臉憂愁著對部下眾文武說道。

    主公,今曹操勢大,單憑我們荊州兵馬難以抵敵,不如舉城向曹操投降。曹操乃是困淵之龍,早晚會有龍騰九宵之時,我看天下各諸侯論實力,除了中興王劉備還可與曹操抗衡,其他人恐怕早晚要被曹操一一吞並。主公!俗語雲: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曹操現在勢力未盛,我們降於曹操,他必然會善待我們。我看我們不如降了罷!”蔡瑁見劉表發問,略微猶豫了一下,走出說道。

    大膽,吾乃漢室宗親,蒙先皇不棄,命我為荊州刺史,駐守荊州九郡,乃是漢室之土,怎能拱手讓與他人,如今四郡已失,你身為大將,不想退敵之策,反而說投降動搖軍心,該當何罪!來人,把蔡瑁給我拖下去斬了。”劉表聽言大怒,起身喝道。

    大人!大人息怒,末將隻是一時失言啊!大人饒命。”蔡瑁一聽說要斬自己,嚇得膽戰心驚,連連拜道。

    父親,如今兩軍激戰,敵軍勢大,萬不可輕易斬殺大將,還望父親念在蔡瑁將軍跟隨您多年的份上,且饒他一次吧!”劉琮出言勸道。

    劉琦與其他文武也連忙勸說劉表。

    好罷!看在眾文武替你求情的份上,且饒過你這一次,若還敢說投降之言,定斬不饒。”劉表也隻是一時之氣,要真是斬了蔡瑁,回去蔡夫人還不得鬧翻天?此時被眾將勸阻下來了,也就順坡下驢,說道。

    父親!曹軍兵強將廣,我荊州將領不可抵敵,我荊州眾將中,唯有文聘將軍武藝高強,可以和曹軍將領相抗,父親,不如派文聘將軍為先鋒,抵擋曹軍。”劉琦見劉表息怒了,連忙走出說道。

    文聘?”劉表頓了頓,說道:“文聘將軍,你可願帶兵抵擋曹操啊?”

    末將願意,末將肝腦塗地,定死命抵擋曹操大軍,不負主公和公子重托。”文聘聽言立刻走出說道。

    自上次博望坡文聘救了趙栩,與趙栩相識。事後趙栩便和劉備述說此事,言文聘武藝高強,可擔當大用,劉備聽了,修書一封與劉表,請他用文聘。劉表收到書信,即刻喚人尋文聘前來,一試之下,發現文聘果然武藝高強。但卻是劉備舉薦,心中不免生疑,不敢輕易用之,便草草的升了文聘官銜,命他輔佐劉琦。此時由劉琦舉薦,自思自己部下確實無武藝勝過文聘者,也隻得用他了。

    主公不可。抵抗曹軍關係到我荊州生死存亡,那文聘年紀尚輕,經驗不足,怎能當此大任,請主公三思啊!”蔡瑁一見劉表采用文聘,那文聘真的擊退了曹操,那事後劉表不得傳位與劉琦。急忙出言勸阻道。

    閉嘴!蔡瑁將軍,曹操勢大,前番襄陽多虧文聘將軍守住十日,才得以讓我調集兵馬,你鎮守前方,怎地不見你出兵救襄陽,反而猥瑣不出,我還沒問你罪過呢!”劉表素知蔡瑁膽小如鼠,心誌不堅,但無奈蔡瑁乃是蔡夫人之弟,礙於蔡夫人麵子,也隻得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此時蔡瑁屢屢出言不遜,實在讓人惱恨,當下嗬斥道。

    這…主公,不是末將不肯救援,實在是曹軍勢力太大,末將也是有心無力啊……”蔡瑁見劉表動怒,連忙解釋。

    蔡瑁話未說完,突然一斥候急匆匆的闖進來,報道:“啟稟主公,曹軍渡江而來。”

    什麽!領軍大將是誰?帶有多少兵馬?”劉表被嚇得不輕,慌忙問道。

    領軍大將不識,隻見那將旗上寫著一個“魏”字,兵馬也不多,隻有五六千餘人,現下正在架浮橋。”

    蔡瑁也嚇得不輕,說道:“主公!這定是曹賊的誘敵之計,我們隻宜堅守。”

    劉表正未回答,文聘起身怒道:“若隻宜堅守,何能退敵?若等曹軍架好了浮橋,大軍來攻,怎生抵擋?我看這不過是曹操的試探部隊,來試探我們的軍心,正如此,更不可堅守,豈不聞兵法雲:‘軍半渡可擊。’今曹軍不過幾千人馬,半渡長江,何不擊之?大勝一場,也好漲漲士氣,若等曹操兵臨城下,將至壕邊,急難抵擋啊?還請主公三思。”

    嗯,你說的有理,隻是尚不知敵將何人,聽聞曹操部下有一大將名喚許褚,威猛無比;如今雖不是許褚大旗,但曹操狡詐,其敵將倒地何人也不知,如今隻知道敵將姓魏,若是個硬手,不可輕易出戰。”劉表雖然頗有戰意,但經得在曹操手上連連吃虧,此時也不得不謹慎了起來,憂慮的說道。

    姓魏?”文聘突然想起了什麽,出言說道:“主公,敵將姓魏,說不定是末將認得之人。”

    是誰?”

    啟稟主公!末將識得一人,姓魏名延,此人雖武藝了得,但為人見利忘義,貪圖名利,末將極為藐視,前番與曹賊交戰之時,曾聞有許多將領投降了曹操,想必如今來的敵將正是那魏延。”

    哦!將軍你即識得,可有把握勝他?”劉琦出言問道。

    文聘自信滿滿,拍著胸脯說道:“有道是:水來土掩,將至兵迎?我軍以逸待勞,敵軍正在渡江,此時末將領兵出戰,自可取勝。”

    好!那便請文聘將軍你領兵六千,出城迎敵,我等去城頭上為你掠陣。”劉表聽得文聘如此言,也略微放心,命令道。

    諾!”

    當下文聘領命,點齊六千精兵,出城迎戰,劉表等都登上城頭觀看形勢。

    文聘領兵出得城門,見浮橋已然架好,那領軍大將正是魏延。原來魏延見曹操勢大,連克荊州四郡,心想去曹操那或可成就事業,曹操兵至時,魏延獻城投降,曹操見魏延武藝了得,雖見魏延輕易背主,有些不喜,但曹操愛才,也不忍棄之,當下命魏延為校尉。今日曹操訓練水軍,尋思派兵馬打探一下虛實,便命魏延引兵架橋來攻。雖知這是極為危險的差事,但魏延才剛剛投奔曹操,需要一場硬戰來證明自己實力,確保地位,也不好拒絕。

    見得魏延已過浮橋。文聘當即挺槍躍馬,大喝道:“魏延無名小卒,安敢賣主求榮,來此造亂!認得我大將文聘麽?”

    魏延聽言大怒,挺槍躍馬,便來與文聘交戰。這浮橋本來隻容兩人通過,魏延才剛走過浮橋,便與文聘戰到一塊,兩馬相交,堵住了浮橋出口,兩邊將士頓時前進不得,隻得戰到兩邊觀看。

    文聘挺著皂金火尖槍直奔魏延麵門刺來,魏延不緊不慢,舞動紅銅大刀,招架過來。

    鐺”的一聲,槍刀相交,直碰的火花四濺。兩人暗暗心驚,知道對手武藝未必在自己之下,當下二人不敢輕敵,全力以赴。

    雖知對手武藝高強,但氣勢還是要漲漲的,當下魏延大喝道:“文聘!量你有何武藝,敢來與我交戰?”

    文聘也回道:“魏延你這賣主求榮之徒,也敢在此放肆,廢話少說,我先取你首級。”文聘不慌不怒,隻見手中皂金槍直奔魏延,舞出一路出奇的槍勢。

    魏延大驚,見文聘槍法奇特快猛,當下舞動紅銅大刀,對準刺來槍尖一壓,一刀砍下,未及交鋒,文聘槍勢一轉,直朝魏延麵門刺來。此時收刀已然來不及了,但魏延畢竟不是易與之輩,借著刀勢,將刀杆一轉,蕩開文聘金槍。

    文聘不容魏延反擊,但凡使槍的,就是要以快取勝,若是讓敵人占了先機,便容易吃虧,當下文聘將座下黃驃馬一提,右手執槍,左手提住韁繩,在魏延身旁打了一個圈,手中的皂金槍隨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挺起,即刻便舞得隻見光影,不見槍形。

    魏延大驚,急忙使出自家刀法迎敵,文聘此刻槍急似雨,連續變了十八道槍法。

    這槍法正是單手十八挑,自古隻聞項羽善用,其實張飛也會,不過張飛不碰上對手不肯輕易使用,文聘的槍法與張飛相似,也會這單手十八挑槍法,但畢竟力氣不如張飛,更別說項羽了。因此槍法一使出來,卻與項羽和張飛那種霸氣四泄的陣勢不同,反而生出一種儒雅之風,其中帶著淩厲,更像是一種藝術。

    魏延當下抵死交鋒,似文聘這等槍速,趙雲未必能勝,更別說魏延了,文聘的速度比魏延至少要快一倍,因此逼得魏延凝神屏息,隻能全力以赴,上護身體,下護馬匹,但魏延武藝畢竟了得,勉強還招架得住。

    二人越鬥越凶,連戰八十回合,不分勝負,但魏延此時座下戰馬半身在浮橋,半身不能動,馬匹伸展不比文聘靈巧,倒底是吃虧。

    眼見得文聘金槍越舞越急,魏延漸漸落下風。本來按魏延武藝,和文聘死戰至少也能撐兩百回合以上,但此時地勢吃虧,武藝不能全力施展。魏延逐漸心急,心想:再這樣打下去性命難保,應該想個脫身之計才是。

    但此時身後有士兵,在浮橋之上,魏延又後退不得。魏延倒地是當世排得上名號的武將,當下振作精神,瞅準文聘刺來的金槍,拚足死命用紅銅大刀壓了上去,“當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