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 大家都被逼急了
字數:3937 加入書籤
隨後的日子裏,一切又恢複了平靜,沒有戰爭沒有死亡,李希整日裏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修養著自己的身體。這一次可謂是重傷而歸,繃帶這東西綁得到處都是。雖說傷疤是男人最好的標誌,可這也太多了點吧。無聊之下,李希整日裏就是胡思亂想腦洞大開,享受著難得的平靜時光。
軍隊的改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裝備的顏色統一為紅色,這也源於前世紅羅的感官,畢竟凱撒還是李希的偶像。隻是實際執行時才發現之前太過理想化了,剛剛丟失了一批裝備的李希根本無力籌措起1600人的換裝,畢竟鐵礦和獸皮的產能都達不到要求。無奈之下依舊保留了標槍民兵,不過隨身的武器全部更換成了正規的雙刃短劍,倒也增加了肉搏的能力。他們便成為了軍團的前序部隊,不著甲隻帶皮帽的他們行動可以更加的迅速,以便發揮機動力進行散兵作戰。
隨後的青年軍,盔甲依舊以皮甲為主,雙層縫製的皮甲輔以鐵片加固重要部位。其餘部分皆是銅盔、銅護手和護腿,再輔以鐵包的全木方盾,另配有60厘米的鐵質雙刃短劍和一輕一重的兩根標槍。就此一個標準的羅馬步兵出現了,同時武器和護甲也增強了不少,這得益於遠超同期羅馬的鍛造技術和煉鐵水平,可以理解為係統融合後的技術提升。不過武裝一個步兵的消耗相比之前也成倍的增長了,成本已達到15個銀幣。幸虧李希錢還有不少,暫時支持得起部隊的發展,其實這套裝備已經是成年軍的配備了,所以隻要實力達到要求,他們就會晉升,換言之他們現在就是成年軍(偽)。
弓箭手同樣配上了製式短劍,他們也會投入到近戰的格鬥中去,盔甲與標槍民兵一致,武器則統一使用軍士的裝備,所以兵團的戰力也相繼地增加了。另一麵兵員的訓練也需要持續加強,畢竟兩者的相輔相成才能發揮最大的實力。這也是李希第一次正式的編製成軍,從此走上了軍隊職業化、正規化、專業化的道路。
而且整編後的部隊都沒有計入上限,這就說明隻要是一級兵種,都不會計入總兵力中。而青年軍早已完爆了所有的民兵,如果之前就迎來變革的話,或許戰爭就不會失敗了。懊惱隻在腦中一閃而逝,李希並不是一蹶不振的廢物點心,失敗正在鞭策著他不斷的成長。
……
阿斯奇終於可以休息了,充血的眼白讓他看上去有些猙獰,多日沒有打理的形象更是邋遢無比,不過局勢總算是穩定了下來。雖然薩多隆的掌權人物大多都死在了混戰之中,但那些掌握軍隊的將軍們還留下了不少。在一邊混亂的商討中,根本沒有人聽從打退王庭的阿斯奇。而王庭撤離之時,也把阿斯奇的部隊拆散了,他隻剩下了1000多直屬的部隊,局麵曾經一度失控。
不過隨著各個附屬部落的到來,一切又發生了變化。雙方都在交易中達成了協議,每個勢力都想要獲得統治的權力。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部落,卻引起了更大的波瀾。凱多,一個人口不足1000的小部落,居然帶來了300名的重甲戰士。一時間各大勢力紛紛拋出了橄欖枝,以期獲得這股強大的助力。隻是油鹽不進的軍隊無視了所有人的招攬,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直接投靠了阿斯奇,匯合著其餘的部隊一舉摧毀了幾個老舊勢力。
一係列變化的結果,是人都已經明白了。這就是阿斯奇的後手,一直以來王庭的支援物資都給予了凱多部落,並且這個默默無聞的小部落一直都讓人毫不在意。他們居於薩多隆的最外圍,常年也是卑躬屈膝任人剝削。而現在,這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卻成了左右他們的最大力量。
阿斯奇,就是凱多部落的首領,之前所謂的部落歸附,也隻是他掩人耳目潛入內部的方法罷了。所以在多日的混戰和討伐下,他終於整合了薩多隆部落,成為了新一代的酋長。隻是獲得的成果實在有點寒磣,相比原先的部落,現在隻能說一片狼藉百廢待興啊。人口隻剩原本的一半15000人,附屬部落更是沒剩多少,總計也就10000多人。糧食早被洗劫一空,物資更是損失了大半。一個巨大的爛攤子擺在了他的麵前,要不是凱多還有些庫存,部落可能早就分崩離析了。
阿斯奇知道他不能在等了,他要侵略人類的領地,他需要糧食,需要奴隸,需要人類的一切!他要壯大!他要報複!他要成為新的王庭!讓戰爭來征服一切吧!
……
李希的身體算是好的差不多了,連續十幾天的風平浪靜,讓他很是享受。按照他以往的遊戲方式,那必須是深挖牆、廣積糧、緩稱王,俗稱的種田派達人或者強迫症患者,不把城市弄成最高級那絕筆是不會出征的。沒有一舉碾壓的實力,就情願呆在老窩裏慢慢地調教。可惜現實總是讓人失望的,細細想來除了剛落地的時候太平了會,在隨後的日子裏,完全就是戰爭的節奏。
我的種田派啊!我要悶發展啊!一吐槽起來的李希就停不下來了,好歹自己還是個主角,為什麽都是在被人幹呢!而且還被幹敗了一次,這很不符合爽文的設定啊!你看看,金手指有了!肯定是死命往外懟啊!來一個裝逼打一個臉!什麽獅鷲龍鷹飛滿天,騎士強弩占滿地,這才符合他偉大的人物設定嘛!誰知道墨跡了大半天,還在這破地方遛彎,這真的很虐人啊!
對於無聊李希的無聊言語,也沒人會搭理他,實在是沒事幹了,他隻能去檢閱下自己的部隊了,至少從那裏他能夠獲得安慰,可以滿足他裝逼打臉的得瑟情懷。
這十多天,外圍的巡邏一直沒有間斷,思考多日的眾人總覺得那場戰爭透著些古怪,好似一個圈套正等著他們自投羅網。所以越發警惕的李希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對方的動向,不說直接探查薩多隆,至少也要保證邊軍鎮的安全。同時為了應對防線空虛的情況,李希在邊境深入點的地方築造了烽火台,差不多隔了一公裏就搭建了一個,非常的簡陋也不夠結實,主要是時間不夠材料短缺,不過能傳遞信息就足夠了。一個台上5個士兵,除去密林和河流地帶,二十多個火台便足以覆蓋整個防線了,這也是為了保護領內的另兩座城鎮,方便接到消息可以直接救援。
新編的青年軍已有800人了,實力也早已不可同日而語了。同時由於兵力的下降,導致糧草的壓力也小了不少,讓李希即是心疼又是輕鬆。原本3600人的部隊已經徹底壓垮了自己的承受能力,大部分的糧食都給予了軍隊,居民已經低於溫飽的水平了,並且糧食依然極度不夠。差不多有9000多人口,少說也有2700多戶,一個月就是55多噸的消耗,而李希現在隻剩80多噸的儲備了,其實已經一直在削減居民的口糧了,要不是漁港的大力支持,領地真的就撐不到秋收了。現在雖說緩解了一些,但糧食依舊還是不夠的,李希隻能補貼居民一些金錢,讓大家咬咬牙撐過這一段,到時候一切就會好起來的。
另一麵李希已經做好了出戰的準備,同樣的他也不能再等了,不去搶別人的糧食,他就隻能餓死自己的國民了。況且血海深仇難溶水,戰死的勇士正等待著他的複仇。更何況憑借著現在的實力,他堅信勝利唾手可得。
又過了幾天,當一切準備就緒後,李希帶領著800名成年軍(偽)、40名將軍衛隊和300名標槍兵出發了。其餘的部隊以長矛軍士為首,繼續駐守在邊軍鎮。這是一次勢在必得的出擊,如果依舊潰敗而歸的話,李希或許真的隻能以死謝罪了。
斥候早已打探好附近的敵境,距離當初作戰的不遠處,就有一個鼠人的部落,規模並不是很大,差不多隻有500多人。在得到消息後,李希就把他當成了第一個目標。所以入夜時分,戰火便燃燒了。再有心算無心的行動下,本就孱弱的部落落陷了。前後夾擊而攻的大軍絲毫沒有受到抵抗,在緊密的軍陣前,幾乎沒有一招之敵。
一波標槍,一波衝鋒,屍骨橫飛,慘叫連天。
這場微不足道的戰爭隻持續了一個小時,整個部落在血海中盡數屠淨,李希不需要俘虜,也不需要占領,他隻是來打劫的。隨後標槍兵便成了掃蕩機,隻要是糧食和錢財全部都搜刮了出來運了回去。就算蚊子再小那也是肉,李希可不會放過眼前的一分一毫。
可惜這也是唯一一個離邊境較近的部落,隨後基本都是深入敵境的作戰,距離太遠難以運回繳獲的糧食。不過李希他們早已考慮到這些問題,所以他們決定分兵襲擊,先掃蕩外圍勢力的附屬部落,不打擊靠近中心地帶的大部落,把周圍都搜刮幹淨了再決定後續的目標。而且經過此戰,李希看到了戰力的巨大變化,讓他對計劃的成功更加地充滿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