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被迫宅鬥
字數:13446 加入書籤
雲芝和玉芝是柳俠和柳岸剛離開家沒多長時間就到的, 柳川接到柳岸回國的消息, 除了給柳魁和柳鈺打電話報信, 跟著就是雲芝和玉芝了。
雲芝和玉芝結婚後的兩三年,都是一個月左右就會相約著一起回娘家一趟,後來上班當老師了, 回來的就少一點;再後來有了孩子,回來的就更少了。
從榮澤到柳家嶺,一天走一個來回的話,體力一般點的男人都夠嗆, 更何況兩個女子。
上窯坡陡峭, 卻還不算太長, 走慣了,體力再好一點,兩個小時多點就能翻過去, 可雲芝和玉芝從外麵回家, 還要過一個千鶴山。
千鶴山大坡其實是好幾個無名的山包連續組合在一起的, 比上窯坡漫長的多, 千鶴山的路雖然經過幾次修路改建, 柏油路越來越寬,質量越來越好, 但總的坡度和長度卻是不變的, 這段路,自行車根本騎不了,上坡騎不動, 下坡太危險。
機動三輪車過千鶴山大坡,如果負重的話,靠近坡頂那一段也需要汽車或牲口的幫忙才能上去,千鶴山比上窯好點的就是能通汽車。
可公共汽車都是有時間的,前些年,雲芝和玉芳如果星期日搭早上的公交車到望寧,到柳家嶺後即便飯都不吃就馬上返回,也趕不上下午回去的車,她們必須住一晚上才能走,這樣,星期一勢必上不成班。
可是,在被戶口死死釘著的農村,人們沒有其他出路,一個民辦教師的名額也是很珍貴的,她們哪敢經常請假或遲到?
所以這麽多年,家裏老人對兩個姑娘的要求,就是清明和中元節的時候回娘家上個墳就好,其他時間,像春節,初二回娘家這種全中國通行的風俗,因為春節前後特別忙,雲芝和玉芝做為媳婦節前要勞作,節後要在婆家接待親戚串門,柳家長輩都讓他們不用回來。
現在好了一點,榮澤到望寧的車一天增加成了兩趟,下午趕緊點的話,是能當天返回的。
可是,兩個姑娘的年紀也慢慢大了,雲芝和玉芝同歲,一個生在年頭正月,一個生在年尾臘月,兩個人現在都已經四十多了,翻一次上窯破,她們一天都緩不過來。
今天,雲芝和玉芝也很累,雲芝的右腳踝內側現在腫得跟個饅頭一樣,可是,兩個姑娘聽到柳俠和柳岸的聲音,還是跑著出來迎接。
柳岸開心地叫著“大姑、二姑”,微笑著站在那裏,讓她們盡情地端詳,盡情地誇。
柳俠看著兩個姐姐也十分高興,說她們累了,拉著她們回家坐著說話。
回到家,發現隻有王二峰一起來了,雲芝家一個人都沒來,柳俠心裏一輕鬆,就跟大姐客套了一句:“咋沒叫小靜也來咧?”
雲芝的女兒常靜,今年十四歲,上初三。
常靜小時候特別嬌氣任性,每次到柳家嶺都嫌條件差,總是拉著張臉不高興,柳俠看見她就煩。
好在,柳俠長年不在家,和她輕易見不著,反正最近五、六年了,柳俠楞是一次也沒和她碰上過。
不過,他聽柳魁說,現在常靜已經好多了,現在來柳家嶺,除了會抱怨一下路太難走,休息過來後,就會跟萌萌他們一起玩,最好的一點,是她現在慢慢地和柳長春、柳茂親近了起每次來都會坐在柳長春身邊,陪他說話,看他編各種東西,還會主動幫忙幹點剝高粱葉之類的小活。
這次榮澤兩個店開業,常靜在榮澤呆了三天,期間跟著秀梅在婚紗店幫忙端茶倒水,還挺勤快,秀梅昨晚上說起她,還在誇她女大十八變,越來越討人喜歡了。
這其中的關竅,柳俠聽柳魁說起過。
當初看著常帥越來越自私,越來越任性妄為,雲芝就覺得自己不能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和常家人妥協了,原.色開始大範圍推行商品房後,雲芝可著勁和常誌傑鬧了一場,成功地打消了他想一大套房和父母同住的念頭,兩個人沒要家裏的錢,跟朋友借了一部分錢,在離原來的家比較遠的一個小區買了一套三居室。
而後,常靜大部分時間跟著雲芝在自己的小家,常帥則因為學校離原來的家更近,也因為常家父母重男輕女對他十分溺愛,沒有跟著過來住。
從那時候起,雲芝對常靜的管教便嚴格了起來。
但某些從小被灌輸的觀念,哪裏是靠嚴格的管教就改變的,搬出來一年後,常靜的生活習慣好了很多,價值觀卻一如既往,比如,無論雲芝怎麽跟她講姥姥家那邊的人都正直善良勤奮上進,是最值得尊重的人,常靜都覺得姥姥家是鄉下人很沒麵子。
五年前的暑假,雲芝帶著常靜回柳家嶺,常靜當著柳長春的麵對萌萌說:“農村人又土又窮又髒,你爸爸是商品糧,你為什麽不讓他帶著你離開這兒?要是以後別人知道你是在農村長大的,肯定看不起你。”
曉慧當時也在家裏過暑假,她目睹了事情的經過,並告訴了柳川。
柳川事後專程去了原.色一趟,找到雲芝,第一次聲色俱厲地和她講話,說如果雲芝改變不了常帥和常靜的觀念,不能讓他們對柳長春抱有最基本的親情和尊重,那以後雲芝回家時,就不要再帶他們了,柳長春再渴望天倫之樂,也不會想承受來自與自己親孫女的歧視。
雲芝當時無地自容。
那年寒假,雲芝提前和常誌傑打了個招呼,說要帶常靜出去旅行,在放假的第二天,就真的帶著常靜走了。
那次把常家人和柳家人都嚇壞了,因為雲芝她們走後就沒有了音訊,柳川找到玉芝,才知道雲芝是帶著常靜在尚武縣深山區一戶特別貧窮、並且有一群孩子的人家,那裏比柳家嶺還偏僻落後,連柳家嶺那樣的混合小學都沒有,雲芝要和常靜在那裏過一整個寒假。
那是雲芝讓她在原城進修時認識的一個尚武縣的老師幫忙介紹的,就是為了教訓常靜。
玉芝說,雲芝囑咐了她好幾遍,不準和常誌傑說她在哪裏,要不常誌傑肯定得追過去,她所有的努力就前功盡棄了。
玉芝早就覺得常帥和常靜該修理了,要不早晚出問題,就答應了雲芝。
那年,正月十九開學那天,雲芝和常靜才回來,兩個人穿著還基本正常,可人都瘦了一圈,手也都長了凍瘡,兩個人出去時帶了一大包衣服和洗漱用品,回來的時候包裏就兩小袋曬幹的野草,衣服和洗漱用品都留給了那家人,可原先動不動就發脾氣的常靜看起來卻一下懂事了很多。
常誌傑的父母和姐姐對雲芝發難的時候,常靜主動說,是她要求住到開學的,因為她要教那家的一個小姑娘把一年級的語文書學完。
最近這幾年,雲芝回柳家嶺都隻帶常靜,柳長春偶爾提起外孫女,也是高興多過擔心。
雲芝說:“她初三了,不好請假,等暑假再讓她回來。”
正拉著柳岸的手抹眼淚的玉芝忽然回頭說:“常靜想考幼師,這一段正加班加點準備咧。”
幼師?
柳俠看著正站在矮牆上把樹枝當馬鞭甩得劈裏啪啦的柳若虹,腦子裏又劃過祁含嫣和王海寧跳著腳發脾氣的模樣,很真誠地說了一句:“專業選擇關係到一輩子,叫妮兒再考慮考慮吧。”
雲芝點點頭:“中,我正好也不想叫她當老師。”
提起常家的事就難免想起常帥,然後就會聯想到小蕤,即便小蕤現在看起來很不錯,柳俠心裏的疙瘩一時半會兒也解不開。
雲芝也知道這一點,主動岔開了話題,問柳俠的生意。
柳俠說:“差不多,除了吃喝,一年還能落個百八十萬。”
百十萬啊!”雲芝和坐在一邊旁聽的王二峰同時震驚,“我覺得,我一輩子也掙不來恁多錢啊!”
柳俠看上謙虛實則有點小嘚瑟地說:“您聽著覺得可多,擱做生意哩人裏頭,我這啥都不算。”
王二峰問:“那,小俠,你那兒有俺能幹哩活沒?”
柳俠想了一下:“有,不過我不建議你幹。”
雲芝和王二峰同時問:“為啥?”
柳俠就跟他們講解了一番,王二峰家附近有很多小工廠,王二峰在一家模具廠上班,是手藝不錯的師傅,一個月工資五百,看著沒有在京都打工多,但他沒有路上來來回回的花銷,而且能夠照顧家,照顧家裏的莊稼,這點非常重要。
王二峰和雲芝聽了,都覺得有道理。
而事實是,柳俠看多了出去後被亂花迷眼的男人,也不離婚,自己在外麵找個女人鬼混,哄著妻子在家裏替他們照顧老人孩子,他可不想讓二姐冒這個險,雖然王二峰看著不像那種人,但萬一呢?老實人有時候更容易被誘惑。
柳鈺和小蕤一人端著一個小盆子過來,讓大家品嚐。
柳俠一看,一盆是配了很多辣椒角和花椒、八角的花生,一盆青燦燦的嫩豌豆。
這麽快可好了?”柳俠拿起一個花生看了看,問道,“還沒入味吧?”他出去時才跟柳鈺說想吃五香花生的,時間太短了。
貓兒,你抓一把孩兒。”柳鈺把盆伸到貓兒臉前,說,“不是我做哩,我做哩將泡上,這是永芳將送過來哩,牡丹弄哩。”
柳俠已經吃了好多次柳牡丹炒的花生和瓜子,味道確實不錯,他就抓了幾個:“永芳姐跟柳牡丹咋回來了咧?柳牡丹不擺攤了?”
柳鈺說:“哦,忘了跟你說了,柳淼他伯跟牛三妮兒都負傷了,跟柳淼他舅打架打哩。”
柳俠和柳岸同時仰起八卦臉:“咋回事兒?”
柳鈺幸災樂禍地跟他們說起了柳福來家的奇葩事。
柳淼五一那天回來送生活費,捎帶著給牛三妮兒買了一對銀耳環。
第二天,牛三妮兒她哥家的兩個孩子來他們家踅摸東西,牛三妮兒招待他們吃了一頓撈麵條,臨走又給了他們裝了一大兜白麵饃和一小袋柳牡丹炒的葵花子。
午睡起來後,牛三妮兒想出去跟人炫耀一下她的耳環,卻發現枕頭下空空如也,柳淼剛剛拿回來的五十塊錢和耳環都沒有了。
牛三妮兒活了大半輩子了才得著這麽一件奢侈品,還沒舍得戴呢就被偷了,她再怕她哥哥和嫂子們,也不能吃這個啞巴虧,可她又不敢和柳福來說,就自己跑回娘家要。
結果,娘家哥哥和嫂子死不承認,還罵她不是東西,連自己親侄兒都誣賴,於是,兩下就廝打起來。
結果可想而知,牛三妮兒一條腿不靈便,還隻有一個人,對麵有四個,牛三妮兒被打得鼻青臉腫披頭散發,哭著回來喊柳福來替她撐腰的時候,在小學校門口又摔了一下,那條好腿被摔骨折了。
她死活不肯去望寧醫院看,就讓吳玉妮給她用木板固定了一下,躺在家裏養。
柳福來被牛三妮兒的哭訴氣了個半死,拎著鐵鍁找到牛家,和丈哥丈嫂打了一架,自己挨了幾棍子,頭上起了個大包,腰上被打了個兩寸長的口子,而他也把牛家老大打得躺地上不會動,打得老二一臉血,還把牛家那個比豬圈還不如的家砸了個稀爛。
不過,他還是沒能要回五十塊錢和銀耳環。
柳福來和牛三妮兒都受傷了,還不肯去望寧看,柳淼為難的不行。
正好永芳又懷孕了,反應嚴重,加上在望寧住的地方熱,吃不好睡不好的,柳淼就把她和柳牡丹一起暫時送回了柳家嶺,讓兩個人一起照顧父母。
柳俠聽完,既幸災樂禍又遺憾:“牛三妮兒跟她娘家那一群,就給剁剁喂豬,她竟然能嫁給福來哥,能有柳淼恁好哩孩兒,老天爺瞎眼了。”
旁邊的柳茂笑:“幺兒,咱離這麽近,別叫人家聽見了。”
柳俠看看柳福來家的方向,毫不在乎地說:“聽見咋著?大不了她繼續扯著喉嚨厥,我接著過去打她。”他這輩子都不會跟牛三妮兒和解,也不可能生出半點同情。
柳魁和秀梅一人端著一個柳條筐過來了,裏麵是雲芝和玉芝剛帶來的香蕉和蘋果。
兩個人正好聽到柳俠的話,秀梅笑著指指柳俠:“牛三妮兒現在本事見長,不光厥了,還會撒潑訛人咧,你可別叫她訛上你。”
秀梅話音未落,就聽到柳福來家西邊傳來隱隱約約的哭喊聲,雖然斷斷續續,卻又大致能聽出是在喊冤叫屈:“……哎呦,我可是不能活啦……他伯……打死啦……七哥你……做主啊……孩兒呀……沒法兒活啦……”
柳俠垂眸,心裏眯了眯眼:這麽快就來了?這是老怕俺媽給衣裳給別人吧?
柳長發他老婆來了,被柳長安和柳長順的老婆攙扶著,一副快要哭斷氣的模樣,他們身後還跟著柳長安、柳長順、柳長運和一大群姓柳的遠房本家和很多姓牛的、姓張的、姓吳的。
柳俠百般好奇,在京都,他和朋友們都有手機或呼機,還經常彼此聯係不上呢,村子裏的人是怎麽在連個喇叭都沒有的情況下做到信息的光速傳播的呢?
柳長青家今兒比過年寫對聯的時候還熱鬧。
柳長發老婆癱在地上哭得死去活來,口口聲聲柳長發被親親的侄子給打得快不行了,現在在家裏躺著倒氣呢,她一個婦道人家啥也不懂,惹不起城裏回來哩大學生親侄子,隻好來找柳長青來給主持個公道。
望寧公社到目前也就柳長青家出了幾個正經的大學生,而現在在家的大學生就柳俠一個。
柳岸不算,他是留學生,如果是要告他的狀,柳長發的老婆估計嗓門得再高八度以上,因為她覺得柳長春家比柳長青家好惹。
小蕤聽得莫名其妙,問柳岸:“她哩意思是,咱小叔打柳長發了?咱小叔回來後除了將您倆去上墳,門都沒出過,啥時候打他了?”
柳魁和柳鈺迅速把柳俠拽進他的屋裏審訊,柳岸、小蕤和柳茂、玉芝也跟著進來了。
柳俠很無奈地一攤手,把自己偷聽到柳長發兩口子算計三太爺和柳家的事添油加醋給說了一遍,裏邊關於柳岸的部分全部省略,關於算計太爺和罵柳家人拎不清的部分略微進行潤色加工,適度留白,讓大家自行想象。
反正,柳俠今天是鐵了心要把柳長發這個帶著頭吸血還反咬一口的白眼狼給剔除出自己家的親戚名單,如果捎帶著再除掉兩個更好。
柳魁聽完,拍拍柳俠:“你先擱屋別出去,等咱伯回來再說,我跟您大嫂俺倆先去會會這幾個醃臢菜。”
玉芝氣得直想抖:“這都是啥人呐?大伯跟俺娘貼補了他們幾十年,這還給慣出仇來了?不中,我得出去看看,他們要是敢再胡說八道,咱大哥他是男哩不好動手,我跟大姐大嫂一起上,非撕了那個禍事精哩嘴不可。”
柳俠說:“二姐你別去,你出了門哩閨女,他們要是……”
玉芝一甩手:“我就是出了門哩閨女,打她照樣疼,我平常離咱家幾十裏,有本事叫她去俺婆家找我鬧,看您二峰哥不騸了她。”
小蕤也跟著她跑了出去:“我去看著,及時給您報信。”
他倆再一離開,屋子裏隻剩下柳俠、柳岸和柳茂。
柳岸盯著柳俠的眼睛:“小叔,她肯定不光厥俺大爺爺跟奶奶,還說我了吧?”
柳俠一本正經地搖頭:“沒,你現在離家十萬八千裏,她能說你啥?”
柳岸說:“說我跟你沒有血緣關係,卻跟著你享福,他們心裏不忿。”
柳俠剛想否認,柳岸攬住了他的肩:“小叔,我跟你說,我一點都不在乎有人說我,隻要你擱我跟前,他們隨便說,對我產生不了任何影響。”
柳俠笑了起來:“所以呀,要是他們真說你了,我為啥不承認?貓兒我跟你說吧,我就是想趁著這個機會,一腳給他們踢出去,不叫他們成天膈應您大爺爺跟奶奶。”
他看到柳茂一直看著他,滿眼都是愧疚,笑著過去擠在柳茂身邊:“二哥你又瞎尋思啥咧?”
柳茂的神情緩和下來:“沒有孩兒,我就是覺得,因為我,叫你做那麽多難。”
柳俠嘿嘿笑著看柳岸:“才沒咧,我這一輩子最美哩事,就是養貓兒,我都不想叫他長大,這樣他就不會跑恁遠,就能成天跟我擱一堆兒了。”
柳岸溫和地微笑著,摸摸柳俠的頭發,再摸摸他的臉:“唉,你呀孩兒……”
院子裏。
柳魁在眾人的注視下,走到最大的那個樹疙瘩上坐了下來。
秀梅用尊敬但卻明顯帶著不高興的語氣對柳長發老婆說:“嬸兒,俺伯俺媽都恁大歲數了,你不明不白哩跑到俺家哭成這樣,你覺著合適不合適?”
終於有人接話了,柳長發老婆一下就坐直不哭了,但說話時卻努力地帶著哭腔:“您叔都快叫您家幺兒打死了,我連哭兩下都不中?”
俺幺兒?”秀梅十分驚訝,“咦,嬸兒,你不會是胡說哩吧?咱大隊,不,咱望寧公社,誰不知俺幺兒是名牌大學畢業哩,是最懂事最講道理哩人,俺幺兒平常回來,見了人都是不笑不說話,他今兒跟俺貓兒就出去一會兒上了個墳,咋好好哩就跑您家去打俺叔了咧?”
柳長發老婆看著秀梅,一時不知道該怎麽說。
她隻要說柳俠沒有跑到他家打人,那秀梅接下來肯定要問‘柳俠在哪兒、為啥打的人’,她和柳長發說的那些話實在拿不到人前。
而且,現在的柳長春一家,她和柳長發也就是在背後嘀咕嘀咕,當著麵,她是絕對不敢惹的,所以她堅決不能把今天關於柳岸的那些話說出來。
盯著秀梅看了幾秒鍾,那女人忽然又拍著地哭天搶地嚎了起來:“哎呀,這還有天理沒了呀,當侄兒哩打他親叔,我這個當嬸兒哩還得叫侄媳婦當賊問啊——,俺家沒個大學生,沒個擱公安局當官兒哩,就得這樣叫人欺負呀……”
這是沒有理,開始倚老賣老耍無賴了。
秀梅冷笑一聲,變了臉:“張書英,我跟你說,柳長發跟俺家一點關係都沒,隻不過是俺太爺養了他恁些年,俺伯孝順太爺,為了叫老人高興,給柳長發個好臉,你現在卻拿著這,就給自己當成個正神,想端著輩分來拿捏俺家咧不是?”
張書英一下就停住了,愣怔地看著秀梅。她和柳長發仗著三太爺理所當然占了太多年便宜,早就忘了這一點。
秀梅斜睨著她,厭惡地說:“你再敢擱俺家嚎一聲,信不信我叫俺幾個兄弟抬著給你扔到鳳戲河裏頭喂鱉?”
你敢。”張書英一抹臉,不哭了,坐直了瞪著秀梅,“俺就不是您長輩,您家哩人打了俺,您也得賠。”
賠?”秀梅冷笑,“你隨便誣賴俺一下俺就得賠,法院是您家開哩?你說俺幺兒打柳長發了,誰是證人?你給我叫來,叫我問問他,俺幺兒恁好哩孩兒,為啥好好哩會去您家打人?”
別管為啥,他就是打俺了,就是打俺了,您叔……,長發心口上還有您家柳俠哩腳印咧。”張書英開始拿出潑婦們的絕技,不說證據,不說道理,就是撒潑鬧。
切!”秀梅一扭頭,衝著屋裏開始喊,“小鈺,小俠,貓兒,有人來咱家撒潑耍不要臉,想訛咱家哩錢咧,都出來,給她給我扔出去。”
柳鈺和柳俠、柳岸答應著分別從堂屋和自己的窯洞跑出來,可他們還沒跑到秋千那裏,雲芝和玉芝就卷著袖子走到了張書英身邊:“大嫂,打發這種醃臢菜,哪兒用得著他幾個動手,俺倆就妥了。”
兩個姑娘平日裏都不是潑辣的人,可遇到張書英這種不要臉的,還是盡量不要讓男人們動手,省得被潑一身髒水。
倆人說著就走過去拉張書英。
張書英擺著手禿嚕著往後退,邊退還邊嘴裏不幹不淨地吆喝著罵:“您倆嫁出去哩閨女,擱這兒算啥東西,小心我以後叫您進不了柳家嶺哩村口。”
雲芝和玉芝一人拉著她一條胳膊就往坡口拖:“你試試,看你有那本事沒。”
柳長安和柳長順的老婆過來拽住雲芝和玉芝:“哎呀,這是俺自個兒家哩事,您倆出了門哩閨女管啥咧?”
秀梅走了過來:“五娘,八嬸兒,你跟誰是自個兒家?柳長發跟張書英?”
兩個女人互相看了一眼:“秀梅呀,咱自個兒家這一點事,就別叫外人插手了,要不叫村裏人笑話。”
秀梅笑著說:“誰是外人?雲芝跟玉芝是俺妹子,從小就擱這兒長大哩,您一句話就給俺隔開了?柳長發跟張書英誣賴俺幺兒,我原想著,外人幫不幫俺,本家哩總會說句公道話,現在看來,嗬嗬……”
秀梅皮笑肉不笑地看著兩個女人:“您是跟柳長發一自己家,俺擱您跟前都是外人。”
兩個女人也變了臉色,同時端起了長輩架勢,看向柳魁:“柳魁,咱家是沒一點規矩了不是?你就看著她一個女人家擱這兒對著長輩說三道四?”
小蕤惱了,看著她倆說:“您倆不是女人?”
柳魁冷淡瞥了那倆人一眼,拍拍小蕤,讓他先讓開,然後看著張書英說:“五娘八嬸兒,您說哩規矩是啥?是隨便誰都能拉扯個長輩哩名頭來俺家訛一把,俺還得陪著笑臉認?
您給俺家當成啥了?隨便誰都能啃一口咬一口哩綿羊?”
兩個女人一看柳魁也不給他們臉,有點不知所措,可還得硬撐著:“你看你這孩兒說哩都是啥?咱不是一家麽,就算您十一嬸兒做哩有啥不妥當,您當晚輩哩……”
我沒這賤毛病,別人做事不妥當我賠禮認錯;”柳魁打斷了她們:“再說了,將秀梅說哩可清楚,柳長發跟俺家一點關係都沒,您要是跟他是一自己家,那肯定跟俺就不是。”
柳魁忽然扭頭,對著柳俠說:“幺兒,你不是說陪完貓兒回來就去給太爺送東西麽,快晌午了,還擱這兒楞啥咧?”
柳俠嘴裏“哦哦”著往堂屋跑:“忘了忘了,我馬上去。貓兒,來幫我收拾一下。”
一大袋子各色食品是孫嫦娥和秀梅提前準備好的,準備讓柳俠和柳川一起去看太爺的禮物,還有就是那些舊衣裳。
他們每年給太爺和六爺的,都是嶄新的,舊衣裳是讓老人打發下麵一群孩子的。
柳俠和柳岸交換了一個眼神,兩個人迅速把四個裝衣服的包的係扣拉鬆,然後,柳俠左手提著裝食物的大籃子,右肩背著一個包,右手還提著一個。
他慌裏慌張地往外跑,還沒到坡口,肩上和手裏的包同時鬆開,裏麵的衣裳散落了一地。
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盯著那一片花花綠綠。
和柳長青這一支早已出五服的柳老九站在人群邊上看熱鬧,一件羽絨服掉出來後彈開,蓋在了他的腳上。
柳俠急忙放下籃子,準備蹲下身揀衣裳,看到柳老九的眼神,他笑著說:“九爺,你想要這羽絨服?”
柳老九嗬嗬地笑著,有點不好意思。
柳俠拿起羽絨服塞到他懷裏:“給,你個兒高,這個穿上應該差不多,哎,正好還有兩件毛衣,冬天配羽絨服可得勁,你也拿著吧。”
秀梅和玉芝、雲芝都走了過來,秀梅把一件郭麗萍穿過的長款棗紅羽絨服塞進一個半大小子懷裏:“是不是想給您媽拿回去?給,看看還有啥您媽穿著合適哩,自個兒拿吧。”
這是吳玉妮的孫子,不愛學習,在柳家嶺小學畢業後,就開始跟著吳玉妮學點粗淺的醫學知識。
秀梅一下子給他拿了四五件,才又開始給旁邊的另一個女孩子找合適的。
兩大包衣服,轉眼間就沒了。
柳俠如釋重負地說:“正好,背著跑恁遠使的跟啥樣,最後還不落好,叫人家訛咱,幹脆以後俺回來都不帶這些東西了,就光給太爺買幾件新衣裳,再拿點好吃哩妥了。”
他說著拎起大籃子,高高興興地走了。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盡量有,否則,後天一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