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岔道(2)
字數:3185 加入書籤
我想了一下,就說,“老義,這岔道之所以能夠防盜,是因為存在九曲連環縱橫交錯的結構,我怎麽就覺得它非常象九宮八卦呢?”
姬行義前前後後又看了一圈,說,“從表麵上看確實有一點象,其實,它們之間還是存在很大的差別的……一年前,我曾經去過那諸葛八卦村,這地方就位於浙江省蘭溪市境內,似乎以鍾池為核心,裏麵的八條小巷縱橫交錯相互溝通,形成一個內八卦,村外還有八座小山也整整齊齊排列著,這就是‘奇門遁甲’中所謂的外八卦。內八卦與外八卦互為依存,互為連接,這樣,整個村子就迂迂回回、四通八達了,誰也摸不清其中的門道,外人如果冒然進入,就有可能永遠也無法走出。”
我指著身邊那些岔道,說,“這附近不是也有一些九宮八卦的痕跡嗎?”
姬行義斷然否定了我的意見,他說,“不,這與真正的九宮八卦還是有一些區別的,而且時間點也不對!”
我略微回憶了一下,便覺得他所言非虛,“老義,對於這一點,上回你也分析過了,從那個無名古屍身上的衣著打扮來看,這個墓主人應該是在漢武帝中後期才下葬的。”
姬行義肯定著我的意見,“最晚不會晚於元鼎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3年!”
我突然覺得有一點無聊,“古人想法也蠻奇怪的,既然怕人家盜墓,當初根本就不應該花重資修建陵墓。”
姬行義笑了起來,“少爺,你說得不對。中國古代一向就有事死如事生的說法,厚葬之風極為盛行,春秋時期,甚至很多小國在其君主駕崩之後,國運馬上就衰微了。原因無他,無非是因為他們為君主建墓花費太大,入不敷出,最終導致不攻而自滅!”
我心裏略微有一點不是滋味兒,就問,“除了防盜之外,這迷宮還有什麽其他作用麽?”
姬行義很快就伸出了第二個手指,“第二個作用就采石!”
我一時沒有反應過來,“采石?”
姬行義說,“對,就是采石……西南多石,涸川附近的石頭更是多得數不勝數,如果墓主人的遺體想在這裏下葬,那麽,工匠們要攻克的第一道難關,就是如何鑿開山體,修築出長長墓道。”
劉二這時就插了一句話,“這不是用容易嗎,用炸藥就行了。”
我被他的無知給逗樂了,“漢朝可沒有炸藥。”
姬行義點了一點頭,肯定著我的說法,“對,漢武帝時期非但沒有火藥,甚至連比較好的鋼材也非常緊缺,屬於專供軍隊控製使用的的戰略性物資。”
我迅速回想一番西漢曆史,就說,“這我明白,漢武帝時期由於常年對匈奴用兵,實行嚴格的鹽鐵專營製度,能向民間供應的鋼鐵數量是有限的,普通工匠很難獲得。”
姬行義朝旁邊的無限石影中瞅去了一眼,說,“而且就算有鋼鐵,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也難以對岩石進行加工處理。”
我心裏的不解就更強烈了,“那他們該怎麽辦?”
姬行義頓了一頓,就說,“在古代采石,一般是用火。先在岩石旁邊堆砌柴火,點火不斷進行炙燒,然後抽去燃料用冷水猛潑,岩石由於熱脹冷縮受熱不均,就會發生皴裂脫落。”
我敬服之極,就說,“嗯,由於生產工具落後,古代加工稍微堅硬一點的材料就非常困難!”
姬行義欣慰地點著頭,“對,少爺,正因為如此,所以就把加工‘玉石’之類的堅硬材料的事交給男的,相反,把加工‘磚瓦’之類的柔軟材料的事留給女方,後來,還幹脆把男人稱為‘弄玉’,把女人稱為‘弄瓦’!”
說到這裏,我不由得就皺起眉頭來,“那‘弄玉吹簫’這個詞為什麽專門用來形容女性做的事?”
“這已經是很晚才出現的了……”姬行義想了一會,就回答道,“話說在春秋戰國期間,秦穆公生下一個女兒叫弄女,擅長吹笙,一晚明月當空,夜涼如水,她在快活之下就欣然吹笙,這聲音悠揚美好,惹得一個少年如癡如醉,於是就吹簫加以唱和,這樣花好月圓琴瑟和鳴,他們在自己的心目中就滋生了私情,穆公無奈,隻得把這弄玉下嫁給少年,後來終有一天,這裏飛來了一隻彩鳳和一條龍,弄玉騎上了彩風,少年也登上了龍背,雙雙羽化成仙而去。這也就是現在人們常常說的‘乘龍快婿’一詞的由來。”
說到這裏,我不由得便豔羨不已,讚歎了很久,才回到原來的話題,“老義,看你說到哪兒去了,我們剛才在討論附近為什麽會出現這麽多甬道呢?”
姬行義尷尬地笑了一下,“人老了,常常就會羅嗦……其實漢代的工匠也不是一味埋頭苦幹,一遇到石頭也許就會退回來,所以,這裏才會出現大量的岔道。”
我馬上就提出了不同意見,“但是修建墓道也需要石料……從這個墓道的結構和形製來看,規模應該大得超乎想象,要想築出這樣一個超大規模的墓穴,磚瓦青膏泥白膏呢等建築材料耗費巨大,所需要的石料肯定也是非常多的。”
姬行義對我的觀點表示了讚同,“對,正因為這樣,這裏才會出現這麽多岔洞,據最近新聞報道,崇明縣有一個小島上因為出產珍石,地下大洞小洞就多得讓人難以想象,原因無他,全因為開采珍石所致。”
我突然就產生了一種好奇感,“哦,老義,當時開掘這盜道應該需要很多工匠?”
姬行義臉上又浮現出一絲悲憫之色,“起碼需要幾十萬……在古代,中國皇帝修建陵墓動輒需要幾十上百萬人,窮征暴斂,勞民傷財,曾經引發很多次農民大起義。”
秦末農民大起義?
我剛想再去質疑,突然側邊的石峁上晃過一道黑影,在我們還不及去細察之時,便已消失在這無邊石縫之中。
碧綠的苔蘚叢中,落在了幾根慘白色的東西,似鱗片,又似脫落的皮膚,晶瑩剔透,耀眼之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