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鬼摸身(16)
字數:3215 加入書籤
姬行義似是十分嫌棄,立刻從兜裏掏出一個方帕,替我和姬於嫣拭去這黑色的液體,他說,“少爺,這東西放置了幾百上千年,毒性可能非常大,下次如果還被沾到身上,應該盡快拭掉!”
我用手指在臉上沾了一下,然後又嗅了一下,“這東西是那骷髏人頭裏麵流出來的血液麽,怎麽過了這麽久,還沒有幹涸?”
姬行義朝洞壁上又瞅去了一眼,“是鮮血的可能不大,應該是顱腔裏麵的肉塊在腐爛之時所化成的屍水……這壁龕是封閉的,周邊還抹了蠟,外麵的空氣很難進入其中。”
我看著看著,愈加納悶了,“這一段甬道為啥要弄這麽多壁龕?又有什麽作用呢?”
姬行義苦笑了一聲,就搖起頭來,“這我也不清楚了,看這壁龕的形製和裝飾,也許是出現某一種宗教目的吧……”
我有一點不敢置信地說,“宗教目的?難道又與那‘卍’字符有關?”
姬行義歎息著說,“是呀,壁龕在中國本土的道教之中極為罕見,而在佛教、****和基督教之類的外來宗教中則比較盛行,其作用無非是用來盛放神像和佛像之類。”
我朝這壁龕上的“卍”字符又瞅去了一眼,說,“但是如你所說,這‘卍’字符是解開世界上一切神秘文化之奧秘的鑰匙,也就是說其他一切宗教都起源於中國,說不定,這壁龕也是五六千年前隨著這‘卍’字符傳到西方去的。”
姬行義馬上就陷入了沉思,他說,“嗯,少爺,你說得有一些道理……但是,這壁龕,‘卍’字符,宗教,三者又有何聯係呢?”
我無比苦惱地說,“這可能沒有人能知道,時間太過久遠,當事人統統都不在了,已經死去了幾千年,連相關痕跡,甚至也沒留下半點。”
這時許久沒有說話的姬於嫣突然插了一句,“爺爺,你們別說得那麽複雜好不好,看這骷髏人頭怪模怪樣的,也許墓主人並沒有其他目的,隻是單純為了嚇噓人呢?”
姬行義被她逗樂了,這時就“嗬嗬”笑了起來,“這也是有可能的……畢竟這個墓葬規模如此之大,各種防盜設施應該少不了的。”
我有一點不敢相信,於是又朝這上百個壁龕上瞅去了一眼,問,“不會吧,老義,你說這壁龕是為了防盜?”
姬行義點著頭說,“嗯,它剛剛擺在與人齊高的地方,我們腦袋就會碰到,如果不是防盜設施,哪還會這麽搞?”
姬於嫣嬌笑著道,“防盜嘛,當然越恐怖越好。”
她剛說到這裏,我就笑了起來,“這簡直是太有趣了,剛才我們剛剛碰到壁龕,那骷髏人頭就驀地彈了出來,尋常盜墓賊可能就會被嚇破了膽,有多遠就滾多遠!”
姬行義勾著手指說,“其實除了我們前麵已經講過的機關、毒箭、流沙和疑塚之外,恐嚇也是一種比較好的防盜手段。”
姬於嫣“咯咯”嬌笑道,“嚇得人人都不敢靠近,自然也就沒人敢來盜墓了。”
姬行義又那上麵的壁龕上瞅去了一眼,臉上又流露出幾絲擔憂,“何況這壁龕可能不僅僅起恐嚇作用,少爺,於嫣,剛才那骷髏人頭彈出來的時候,還順勢滴出很多黑紅色的汁液,當時我就覺得非常可疑,那上麵所鐫刻的神秘的符號也非常多。”
我喃喃自語道,“難道是一種神秘的詛咒,據說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的金字塔裏就鐫刻著這樣一句話,說是‘誰要是幹擾了法老的安寧死亡,災難就會降臨到他的頭上’,1922年,英國的一個考古隊不信邪,偏要闖入這個金字塔考古,結果所有的人統統都死光了。”
姬行義朝頂端又指了一下,便緩緩分析道,“這‘一’字符和‘卍’字符可能就是咒語,別忘了還有巴蜀圖語……”
說到這裏,我就更詭異了,“老義,你的意思是說這些彎彎扭扭的符號是巴蜀圖語?”
姬行義點了一下頭,說,“是呀,前一次我們到貴妃嶺的時候,曾經在一個大門上發現過很多這一類文字,沒想到此刻它又出現了。”
姬於嫣聽到這裏又驚呼了起來,“糟了,如果那文字真的是咒符的話,那麽,大家難道就這樣白白送死?”
我也有一點餘悸未消,“我們剛才還沾上了那黑色的汁液,這裏麵可能問題更大……”
“傻丫頭,沒事的……我們瀘上姬家是盜門內宗,難道連這一點點手段都沒有,眼睜睜地瞅著大家去死?”
說到這裏,他便停了下來,伸手在兜裏摸索了一陣,然後掏出了十來顆藥丸,遞到我們手裏,“少爺,給,這是我們姬家祖傳的怯邪正氣丸,對各類詛咒病毒卓有療效,僅僅一顆應該就能確保無虞了。”
我接了過來,反手就塞進自己嘴裏,咽了下去。
真還別說,這東西剛剛入肚就已經融化,隨即,腹下緩緩升起了一道溫熱之氣,所至之處令人渾身舒坦暈暈入睡。
我在自己大腿上掐了一把,看著那一個個壁龕,我突然又問,“老義,你說墓主人為啥要搞這麽多花樣,他們難道不累麽?”
姬行義伸出了一個手指,“這全都因為厚葬之風……”
我喃喃自語道,“厚葬之風?”
姬行義點著頭說,“對,前一段我們不是分析過嗎,古人講究事死如事生,所以厚葬之風盛行之極,尤其在東西兩漢,薄養厚葬甚至蔚為潮流,直接影響到國庫收入,有鑒於此,光武帝曾專門下詔說,‘世以厚葬為德,薄葬為鄙,至於富貴奢僭,貧者單(殫)財,法令不能禁,禮義不能正’,但是盡管如此,這種風俗仍然不能製止,說起來,漢朝滅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是為朝野治喪耗去了大量財貨。”
我笑了起來,“嗬嗬,他們埋得越多,曹操就笑得越開心,他甚至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專門主管這一類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