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甕棺葬(2)
字數:3715 加入書籤
劉二馬上向我豎起了大拇指,一臉興奮地問,“健少,它死了沒有?”
我又朝石梁之上瞅去了一眼,隻見岩洞裏非常幽暗,筍石相互聯結巍峨壯觀,這情形當真如樸刀長劍一般,淩厲已極。
另外,空氣裏還充斥著一股濃濃的火藥味,這味兒與血腥味和屍臭味相混和,聞起來令人非常難受。於是,我隻好歎了一口氣道,“打倒是打中了……不過沒打到要害,不知道它還有沒有死!”
姬行義手持著礦燈照了一圈,“是呀,這一個岩洞以石筍居多,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石縫,
,屍蟡躲閃起來極為方便。”
彭子羽悶哼了一聲,“那我們小心一點。”
說完,他便率先邁出了一步,麵色便變得凝重了起來。
我、姬行義和羅紫也跟了上去,不斷警戒著,說真的,經過這麽多波折,我們再也承受不起更多的損失了,所以每走一步都非常小心,生怕前方會有危險。
此刻,前麵的人剛剛邁過石梁,後麵的人便又跟了上來。他們都手勢著火把,把整個岩洞照得燈火通明如同白晝一般。
我又走了幾步,便又聽到了一陣“窸窸窣窣”的異響,前麵的那根石柱粗壯已極,光線剛射過來,便拖拽出一道粗黑的影子,在不斷壓抑著我們視覺神經。
而在石柱後麵,那些老外仍在持續忙碌著,汗流浹背,滿臉通紅。
此刻看我們走了過來,有一個黑人便走了出來,向彭子羽匯報道,“boss,道路已經清理出來了,你看……”
彭子羽瞪了他一眼,便很不耐煩地下起了命令,“嗯,既然這樣,那你們就負責開路吧,記得千萬要小心一點。”
黑人囁嚅了起來,“但是……”
話剛說到一半,他就打住了,雙眼滴溜溜一轉,便掃向了我們手中所持的鋼槍。
彭子羽回頭瞅了我和姬行義一眼,便說,“義爺,健少,你看……”
“讓她們交出一些,反正槍在她們手裏也等於被浪費,畢竟她們都不太會使……”我嘰咕著說,說完,我的目光便掃向了後麵那些人。
幾個女的非常識趣,很快就把手裏的m16和巴雷特巴雷特58a2扔下,而且,可能是見出口已經清理了出來,她們這時欣喜之極,很快湊到一堆,不斷地低聲議論著。
保護傘公司的這些老外這次倒也沒有猶豫,當即把槍械拾了起來,躡手躡腳地奔向前方。
直到這時,我們總算籲出了一口氣,趁空打量起周遭的情形,發現一道光線射了過來,岩洞兩側擺滿了大大小小的陶缸。
我在一個陶缸上拍了拍,其聲鏗鏘,悅耳之極,“這些人怎麽搞的,死後居然還倦縮在這陶缸裏?”
姬行義手持著礦燈朝前麵照了一下,視線便垂了下來,“他們可能是那屍蟡王的守護者,那青銅門被關上之後,就被哀牢王滅口了……”
我恨恨地咒罵著,“這哀牢王太殘忍了,居然把他們生生地製成了屍人。”
姬行義道,“古代的君王都很殘忍的,這沒有什麽好稀奇的。”
後麵的姬於嫣便扯著他爺爺的衣襟道,“爺爺,這屍人泡製起來很難麽,是不是和屍衛一樣?”
姬行義撫著她的頭發道,“這倒容易了很多。”
我饒有興趣地問,“哦,老義,你能講講麽?”
姬行義思索了一會兒便說,“屍衛製作起來非常繁複……首先屍甲和屍盔極難煉製,起碼需要十幾二十道工序,而且還需要用屍水淬火,用屍油拭抹,縱使甲盔煉成之後,灌頂儀式也相當繁複,稍有不慎披甲者就會當場死亡。”
我點著頭道,“嗯,這我知道……”
“但是屍人製作起來卻非常容易……”姬行義咧嘴笑了一下,便說,“隨隨便便找一個死人,然後把屍蟡灌入其體內,稍加處理就製成了。”
說完他又瞅向了腳下的陶缸。
我在這上麵拍了幾下又問,“那麽,這人為什麽被密封在陶缸裏?”
姬行義的視線垂了下來,“其實這叫作甕棺葬……起源於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文化時期,比如在仰韶文化遺址裏,就曾經有過發現,這事甚至在考古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我皺著眉問,“哦,那我們漢人舉行喪禮時,為什麽就沒有流行這個?”
姬行義道,“這是因為漢人在這幾千年間,與其他民族在進行持續融合,宗教文化也在不斷發展,葬製葬俗方麵變動很大……”
我點頭道,“這倒也是,這麽說,這種葬俗現在消失了?”
姬行義想了一會,才說,“不,它在福建漢人中還比較盛行,另外,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也常常能見到。”
我聽到這裏便笑了,“這是不是就能說明,百濮和炎黃是一脈相承的?”
姬行義點著頭道,“嗯,他們之間的關係,就相當於一對親兄弟,其中一個成家立業做出了一番大事業,另一個則被別人收養了。”
我閉目沉思著,“史書把沙壹和沈木的相遇說得那樣浪漫多情,老實講,我真還有一點不太相信。”
姬行義又朝前麵挪出了幾步,“中國史書多喜用曲筆……這裏行文看似溫情,也許就伴隨著刀光劍影,血流漂杵!”
“不過老義……”我在這陶缸拍了一下,便又說,“這陶缸為什麽一定要弄成圓的?”
姬行義手持著礦燈,不斷照著這陶缸說,“圓在中國文化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謂‘天圓地方’,‘圓則杌棿,方為吝嗇’,天地萬物隻有圓起來,才能不斷循環,無休無止!”
我不斷眨著眼睛,“所以國學中才會有圓渾、圓全、圓熟、圓融之說?”
姬行義點頭道,“對!”
這時,整個隊列停滯了下來,除了那幾個負責警戒的老外之外,所有人都伏在附近,不斷審視著這陶缸上的情形。
旁邊的姬於嫣驚呼道,“咦,這兒竟也有那些神秘的符號。”
我指著其中的一個符號,便說,“這仍是‘一’字符和‘卍’字符,沒什麽好奇怪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