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二 商業合作,正式開始
字數:5581 加入書籤
A+A-
一六二 商業合作,正式開始
可憐的大戶們要想辦法盡快平息後院戰火——於是很自然的,不少人打算花點錢,再去買一個這樣的銀鏡匣子來算了。 大多數人家裏鬧最凶的也無非一兩個悍婦,再多一個應該就可以擺平。
隻是當他們派出管家到府城店鋪中四處尋覓時,卻發現市麵上根本買不到這種鏡子。 有些人甚至連廣州都跑去看過,然而就算是廣州府那邊,海外奇珍最多的地方,也根本找不到。
這邊的詢問反而引起那邊商家的興趣,他們在聽了管家們轉述的要求之後紛紛表示:這麽銀亮清晰的玻璃鏡隻有西方夷人才會製作,而且那價格可不低,恐怕不是海南瓊州這種小地方的土財主能負擔得起。
事實上關於關於這些銀鏡的價值,那些大戶們一直在猜測,他們當然不會相信短毛在宴席上吹噓的十幾萬金之說,真要這麽貴重人家還會拿來送禮?而且一送就是十幾份?
不過當他們派出的家人從廣州見過世麵返回之後,帶回了那邊珠寶商人的評價——這種東西首先是沒得賣,即使真有賣的話,恐怕少說也要千把兩千兩銀子才能拿下。 一般地主家庭,還真不太可能買得起。
於是大戶們家裏的矛盾非但沒有平息,反而因此而大大升級了——本來對於爭奪失敗的一方,男主人另外送點金銀首飾,或是多塞兩個私房錢之類也還能糊弄過去。 可現在這東西的估價如此之高。 那原來地補償可就要大大增加啦——女人對於這種事情總是非常敏感的。
……總之,大明崇禎三年,從八月起直到年末,對於海南島瓊州府的那些大戶人家實在是個很不平靜的時間段:除了要應對攻占了府城的那些短毛老爺,要平息村裏莊戶佃農們的鬧騰,他們自家的後院也都燃起了熊熊戰火……當然,對於造成這一切地罪魁禍首們來說。 這種局麵卻正是他們所樂意看到的。
隨著越來越多管家仆役到城裏來打聽所謂“銀鏡匣子”地消息,當初約定好的幾家合作對象:許敬。 莫大鵬,以及相關的木器行,首飾行等老板,幾個人天天都要跑州府衙們來拜訪一趟,打聽打聽這邊什麽時候才能發貨,實現以前的許諾:允許他們代銷商品。
自從占領瓊州府那天起,解席等人一直用最為小心謹慎的態度來處理與當地民眾關係。 特別是在有關商戶方麵的問題,基本是本著現代政府招商引資的觀念來對待。
這種謹慎態度在幾個月之後終於顯現出效果——如果換了以前那個大明王朝地官府,那幫商人怎麽也不敢隨便踏入府衙大門的。 大明王朝對商人曆來秉持歧視政策,朱元璋時代甚至規定商人不許穿綢緞衣服,不許坐轎子,後來雖然漸漸鬆弛,但商人階層在社會上依然受到歧視,尤其是在官府眼中。 商人就是一個隨時可以敲詐的錢袋子。
以前隻要踏入那兩扇紅漆大門,十有**要被剝一層皮,這還算好的。 要是牽扯到打官司告狀之類,傾家蕩產甚至送命都有可能。 明代商人極其講究誠信,很大程度上也是被這種惡劣吏治逼出來的,他們可不敢打官司。
不過如今。 換了短毛當家作主,這座衙門卻變得可以放心出入了——短毛甚至專門布置有接待室,客人在這裏還能喝喝茶嚐嚐小點心什麽。 商人是個相當敏感的團體,他們很快就明顯感覺到這種平等態度,膽子自然也大了很多。
“……雖然也要錢,但是從不白要,給錢就辦事,或者幹脆先辦事後收錢……短毛做事情還是很上路子的。 雖然還是官老爺,行事卻頗有我輩同道中人之感……”
對於一些新近跟過來交涉的小商戶,許敬莫大鵬等人都擺出熟門熟路地樣子向他們吹噓。 仿佛與這邊已經合作了多少年似的……但其實在他們內心深處。 多多少少還是有點忐忑不安的——雖然先前請吃飯送禮物什麽對方都接受了,該走的程序似乎都走到位了。 但雙方之前畢竟沒有真正合作過,短毛們究竟會拿出什麽樣的東西來,他們心裏也沒底。
不過,所有的擔心,所有地疑惑,在這邊邀請他們去參觀碼頭倉庫之後就統統煙消雲散了——短毛的大首領,那位李老先生與解龐文林等諸位頭領親自陪同他們過去,光是這份榮耀就足夠讓那些商人們受寵若驚了。
而當他們來到白沙碼頭,走進那些新近加蓋的庫房時,這些商人更是完全忘記了之前的任何念頭,無論他們先前怎麽想,此刻都隻剩下一個表情——瞠目結舌。
“這……這些都是準備拿來賣的?”
就連行商多年,廣州江南北京等地都跑過,一向自詡為見多識廣的許敬許大官人,這時候也隻能大張著嘴巴,連口水流出來都覺察不到。 他從來是最看不起那些沒見過世麵的鄉下漢子,但此時的形象卻比那些人還要不如。
這個倉庫裏堆積的是棉布,而許家的經營項目裏很大一塊正是布莊。 中國絲綢雖然名氣極響,但在民間賣得最多地,還隻能是棉布。
當許敬許信安從最初地震驚中回過神來之後,馬上衝著一堆布料撲過去了,甚至沒問一下倉庫的主人。 不過這邊也沒人介意他這有些失禮地舉動——前兩天嚴文昌,王辛芝等人的反應也和現在差不多。
“果然是上好的棉布……怎麽會有這麽密的紗支?這是怎麽織出來的?”
許敬果然是內行,一眼就看出這些布料與本地土布之間的不同。 李教授以為他對於布料地質量不滿意。 有些抱歉的解釋道:
“這些都是機織布,連紗帶線都是用機器成批製出來,本身紗就比較粗,織出來的布也偏厚重,確實不如手織布輕薄透氣……”
卻不料許敬立即回頭,臉上滿是詫異:
“厚重好啊!這布料當然是越厚越結實的越好!要輕薄透氣的直接穿絲綢了,買布的都是希望越厚重越好呢。 ”
李老教授失笑。 他倒忘了古代人洗衣服時還習慣用淘米水浸潤布料使其更加厚重挺刮,所謂“漿洗”就是如此。 若真是不在乎保暖的有錢人家。 冬天穿皮夏天穿紗,也不用棉布。
“這布料好,咱們瓊州布本就是出名地,本地收進一錢五,運到廣州就能賣到兩錢銀子一匹。 你們這布又比瓊州布密實許多,我看至少能賣兩錢五到三錢……”
說到這裏許敬愣了一愣,這才想起自己好像還不是貨主。 當即抬頭堆起笑臉:
“這個……不知這些可是按諸位先生所說的‘分銷’模式?兩錢五一匹地話,我許家全包!”
龐雨和敖薩揚兩人在後麵咧了咧嘴角,剛才許大官人乍一看似乎是激動之下露了底,但這兩位最近一直在整理情報工作,對於廣州那邊的市場也不是全無概念了——那邊一匹布的官方價格是三錢白銀,多少年都沒變過了。 民間議價則更高,這種機織布的質量好,三錢五賣出去肯定沒問題——老家夥在這兒打個埋伏。 回頭一轉手就是30%的利潤,難怪這年頭商人容易發財呢。
不過他並沒有直說出來,隻是哈哈一笑:
“是打算分銷,不過許員外一家怕是吃不下。 ”
許敬臉上馬上擺出一副義憤填膺的樣子,顯然對龐雨小瞧他們家的實力大感不滿,隻是還沒等他開口分辨。 淩寧先朝後麵揮了揮手:
“這一庫是一千兩百多匹,後麵還有十庫,總共是一萬三千匹左右。 如果我們把這次收到地棉花都運回去,年底前這個數量還能翻倍……”
許大員外立即不說話了,一萬多匹棉布他若傾盡全力也能吃得下,可那要賣到哪天去?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大多數普通人家還是習慣自己紡紗織布做衣服的。 而且短毛明顯還有其它好東西要拿出來,他可不想把資金全給占用了。
之後,在鐵器工具倉庫裏,也出現了差不多的一幕。 不過這次的表演者是莫大鵬。 這家夥家裏本來就搗鼓金屬器皿走私的。 以前聽說還私鑄過銅錢,在金屬加工方麵算是個內行。
不過似乎越是內行。 失態起來就越是厲害——莫大鵬居然用手指頭去驗證一把鐮刀刀刃的鋒利程度,結果在旁邊人來得及阻止他以前,就被切下來一小塊肉。
但這個胖子卻毫不在意,反正他身上肉多,在旁邊人幫他包紮的時候,還伸出另外一隻手,翹起大拇指連連誇讚:
“好!好刀口……這分明不是百煉鋼啊,竟也能做得如此鋒利麽?”
——許敬不過想壓壓價錢,這家夥倒好,直接打聽起秘訣來了。 然而這邊卻是用一堆現代名詞作了解釋,什麽加入碳元素導致晶體重新排列之類……隻聽得莫某人隻翻白眼,卻也不好說短毛騙他。
好在經過這樣的鍛煉,當他們最後來到堆放玻璃器具地庫房時,一幫人總算是比較能自製了。 當他們看見那些巧奪天工,宛如藝術品般晶瑩剔透,卻又不乏實用價值的各種玻璃器皿,以及大塊無色透明玻璃和銀底玻璃鏡子時,隻是從眼睛裏放出些光芒,卻沒敢再靠上去。
參觀到現在,原本心思各異的商人們隻關心一個問題了——要怎樣才能同短毛合作?有些人原來還擔心被敲詐或是欺騙的,但此時他們都已經下定決心——隻要對方開出盤子,無論如何都要接下。
——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隻要能和短毛拉上關係,那一倉庫一倉庫裏的,可都是不折不扣金山銀山啊!
感動啊,好多月票。
非常感謝朋友們的鼎力支持!{飄天文學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