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四 曆史的慣xing?

字數:5145   加入書籤

A+A-


    

    

    二零四 曆史的慣xing?

    因為外出招兵,解席沒能趕上先前和鄭家使者的談判,他一直為此感到惋惜不已。在他看來,既然鄭家主動提出了合作,無論他們是真心還是假意,這邊都應該抓住機會,盡快把勢力拓展到島外去。

    “到時候花點錢向他們租船就是,船工和水手都用我們自己人,有瓊海號護航,根本不怕他們搗鬼的。隻要我們的陸軍上了島,那就誰都不怕!”

    ——解席這家夥平時總愛把謹慎掛嘴上,開口閉口就是“咱們以前做生意最講究風險意識……”,可實際上,相處那麽久下來,大家都已經看出:此人隻要一有機會就會不管不顧往前猛衝,屬於那種典型的激進派。先前主張進攻府城是這樣,現在考慮向島外發展也還是這樣。

    隻是和以前那次一樣,委員會裏很少有人讚同這種過於激進的想法,大家都覺得目前這種穩健發展的勢頭不錯,沒必要太著急去打破它。包括他的老搭檔龐雨也這麽想,解席一個人興頭十足喊了半天卻得不到旁人支持,隻好把這念頭暫時擱置。

    不過現在既然是荷蘭人主動找上門下戰書,這可就不能再說他老解輕率了。

    “怎麽樣,兄弟們,商量商量,咱.們來個先下手為強如何?——我可不想再窩在家裏等人家打上門啦!”

    吵吵嚷嚷的,在解老板強烈要求.下,大家一回到城裏就臨時召開了一次軍事會議,分析和應對新的敵情。在會議上,解席又一次提出他先前向鄭家借船出兵台灣的想法,但很悲劇的是——和以前一樣,依然沒什麽人讚同。

    “先解決了明朝問題,再來考慮.對付荷蘭人,這是總體戰略,沒有必要因為一份戰書而改變。”

    “不錯,以我為主,按部就班——我們的行事步驟不該受.外力影響。”

    龐雨和趙立德一人一句話,就否決了解席的構想。.說實在的,對於荷蘭人的威脅,他們還真沒怎麽放在心上:

    “根據安娜所提供的情報,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台.灣島上隻有大約四百到五百名白人士兵。這個數目連我們瓊州府一地的駐軍人數都及不上,況且他們還不可能傾巢出動,所以荷蘭人沒啥可怕。”

    相較於這兩人.毫不在意的態度,李明遠教授倒沒那麽樂觀:

    “我記得就是從這個普特曼斯開始,荷蘭人在台灣施行了一項很殘忍的‘血稅’製度:強迫當地原住民和他們一起去攻擊其他土著,如果拒絕則會被絞死……他們可能也會招募土著士兵來對付我們?”

    “關於這個您倒不用擔心。”台灣仔敖薩揚對於這方麵很熟悉,“荷蘭人招募土著,隻是拿來當炮灰用,從來不敢武裝他們的。沒有火槍,連鐵製兵器都不多的土著人用來對付更加原始的山地部民還湊合,真要把那些人裝上船派來跟我們打登陸戰,那隻是白白浪費他們自己的後勤給養和運輸噸位而已,對我軍毫無威脅。”

    頓了一頓,敖薩揚又皺眉道:

    “相較於土著士兵,我倒更擔心那些海盜團夥,例如劉香之流,這批人如果與他們配合起來,那還是比較麻煩的。本來鄭氏也是需要提防的對象之一,鄭芝龍與荷蘭人的關係也很密切,好在目前鄭家已經同我們確立了商業合作關係,應該不會再來攻擊我們了。”

    “他們會不會從巴達維亞調來援軍?”

    對於軍事並不擅長的林峰忽然插了一句嘴,這句話還真說在了點子上。巴達維亞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總部所在,即後世印尼首都雅加達,距離海南島並不太遠,如果從那裏派船過來,也足以對海南構成威脅。

    想了想,龐雨說道:

    “我記得以前淩寧曾介紹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全盛時期,有將近五萬名員工和一萬名雇傭兵,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一百五十艘商船和四十艘戰艦——不過那是在公元1670年前後的事情了,眼下這家企業還沒發展到那麽龐大。當前具體發展到什麽程度了,卻不太好說。”

    “安娜小姐不是曾在巴達維亞住過麽?她對於那裏應該有所了解吧。”

    林峰又提議道,不過旁邊阿德馬上笑笑:

    “我早就跟她談過,相信應該是沒什麽遺漏了——她在台灣待的時間比較長,在巴達維亞那邊僅僅是路過,連座船都沒下,了解情況很有限。”

    ——作為一個情報人員,象安娜這種主動投誠過來的消息源自然是要重點關照。阿德早就通過她把台灣那邊情況摸的清清楚楚,所以先前在和那個迪亞戈“閑聊”時,他對於荷蘭人的消息並不怎麽關心,而把重點放在西班牙人身上。

    “所以現在的核心問題在於:我們必須要弄清楚,荷蘭人能夠動員多大力量來攻擊我們?以及我們能否頂得住他們的攻擊?”

    對於敖薩揚的歸納總結,大家都表示同意。想了一想之後,龐雨提出他的看法:

    “我想我們可以用類比法來作出判斷——曆史上,荷蘭人在差不多時間段,發起的最大規模軍事行動,就是1633年對鄭家的作戰。當時他們出動了大約十一艘戰艦,後來又招募了中國海盜劉香的部屬參戰。現在改成向我們動手,應該差不多也就是這個規模了。至於能不能頂得住……老解,這就要問你啦。”

    解席哼了一聲,自打他的建議被否決後就一直無精打采的,這時候也隻是意興闌珊的揮揮手:

    “不是早說過麽,小意思……十一艘船,充其量才兩千來人,我倒希望他們能多來幾艘,多提供幾個‘船長的手提箱’過來,那可都是真金白銀呢。”

    於是這場額外的軍事會議就此結束,大家仍保持原來的判斷:荷蘭人不足為患。不過,在別人都離開了會場之後,李明遠教授卻單獨叫住龐雨和趙立德兩人,又問了他們幾句話:

    “小趙,小龐,你們有沒有考慮過最壞的情況?”

    “最壞的情況?您的意思是說……?”

    “東南亞一帶情況複雜,各方勢力犬牙交錯,不過其中有能力對我們構成威脅的隻有四家:大明王朝,鄭家,荷蘭人,還有西班牙人。另外,如果把其他雜七雜八的海盜勢力統統合在一起,也可以給我們造成一定麻煩……”

    老李教授來到大地圖前,手掌輕輕在東南亞區域拂過:

    “我知道在獲得了援兵和新式火炮之後,大家對於保障本島安全的信心都非常充足。這四家勢力如果單獨來犯,確實都不難應付。但是,如果他們聯手前來,你們可還有這樣必勝的把握麽?”

    龐雨和趙立德對望一眼,兩人臉上都顯出不以為然的表情,龐雨當即哈哈笑道:

    “教授,您恐怕多慮了,這幾家相互之間差不多都是敵對關係。大明王朝連鄭家都未必能驅使得動,更不用說荷蘭與西班牙了。”

    “在曆史上他們從來沒有聯手對敵的實例,您這擔心可實在沒必要。”

    阿德也在一旁笑道,老李教授搖搖頭:

    “我當然知道曆史——可是曆史書上也從來沒有記載過:大明王朝曾經接受荷蘭人的饋贈,以西洋人的火器武裝部隊,去剿滅某地的叛亂……而在我們這個時空,它卻發生了。”

    “那並沒有能對我們構成影響,一點都沒有。”

    阿德依然滿不在乎,但老教授卻麵現憂色:

    “沒有造成殺傷,隻是因為我們處理的妥當,沒給明軍任何機會去使用那些火器。如果當初不是北緯選擇了最佳的爆破時機,雙方對射的話,我們多少會有一些傷亡……”

    “所以您覺得這一次他們還會聯手?可是這麽大規模的改變……不合邏輯啊。”

    龐雨皺眉道,老李教授則淡淡一笑:

    “作為一個畢生研究曆史的人,我見過了太多不合邏輯的史實。多少匪夷所思的事情,按常理想來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卻偏偏都變成了事實……曆史是最不可預測的。”

    老爺子垂下頭去,似乎在喃喃自語:

    “一直以來,我們都很依賴曆史,用我們那個時空所發生過的事情,來判斷和預測這裏將要發生的一切……但是最近我卻常常想,這種預測真的可靠嗎?在我們那個世界發生過的一切,當真必定會在這裏重演?如果這就是所謂‘曆史的慣性’,那麽當這種慣性作用於我們自身時,會發生什麽情況呢?這種慣性會不會導致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集結在一起,從而達到最終將我們抹殺,以回歸曆史正道的結局呢?”

    龐雨看看阿德,後者也報之以同樣迷糊的眼神——這兩人都沒能聽懂老爺子的話。

    “請原諒,教授,如果您是想談混沌理論或蝴蝶效應之類,我們對此還真沒什麽概念。”

    李明遠教授終於回過神來,看著他們笑道:

    “哦,我隻是想說——作為一群在曆史上完全不存在的時空穿越者,所有與我們直接相關的事情,我們是沒有任何曆史先例可以遵循的。在這方麵,我們不能依賴從曆史書上得來的經驗……至少,不能完全依賴。”{飄天文學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