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1章
字數:5360 加入書籤
常宇並沒想一口就能吃掉鬆山堡,因為他自知以當下的實力不允許,這事關多方麵因素,首先就是天氣嚴寒戰鬥力以及士氣都打折,其次兵力不足。
攻城拚的就是儲備,想拿下一座城不是朝夕之間的事,有時候都要圍困數月之久,需要多倍與守軍的兵力以及糧草後勤儲備往裏邊砸!
常宇現在手頭上的兵力滿打滿算三萬,還有部分在敵後,再留部分守塔山,可鬆山堡就有兩萬多清軍且糧草充足,按照比例明軍得出動五六萬大軍圍攻才能占優勢,要打錦州那種大城得十萬以上!
這前提還得是鬆山堡是個孤立無援的孤城!
可鬆山堡和錦州近在咫尺,隨時都有清軍來援,這就讓明軍無法心無旁騖的進攻,還得防備陰溝翻船被前後夾擊。
手上的這點實力麵對如此局勢,想一口吃掉是幾無可能,隻能分而食之,先占高地扼製通道,圍困鬆山引錦州出援!
但祖大壽不這麽想,他有野心,這副野心完全是個人感情在作祟,他就想一口吃掉鬆山在去啃錦州,他很想,他想立刻馬上!
所以一動手就沒有什麽試探性進攻,直接開大!
可他有備而來,鼇拜也是有備而戰,早早做好做全了防禦準備,你想攻城可以,那你先到城牆下再說吧。
鬆山城西有河,清軍開渠引水為護城河,如今天氣嚴寒所謂護城河就是給擺設,但將水引走成壕,並布置障礙後則是一道堅固的防線。
可阻兵馬可阻攻城器械!
也就是說,你想攻城破門首先你的登城梯,撞門車等輜重先跨越這道壕溝再說吧,可這道壕溝哪有那麽好跨越的,上寬下窄又深又陡,人下去想翻上來都難,而戰車輜重等物啥的則如臨天塹。
更何況壕溝所處皆在火炮和弓箭的射程之內,清軍豈容你從容跨越,自是集中火力壓製讓你寸步難行。
麵對如此局麵,明軍隻有一個法子,填坑!
用什麽填?
當然是用命!
士兵的命!
一將功成萬骨枯說的就是這個場景,在冷兵器時代哪怕是在近代,麵對堅固的工事和惡劣的天然屏障隻能用人海戰術用人命去填!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用人命開路,用人命搭橋!
這就是為何說攻城的兵力和代價往往都是守城一方的數倍之多,因為人你少的話連城牆都摸不到!
這也是為何古往今來一旦破城都喜歡屠城掠劫!
釋放積壓的怒火和恨意
成百數千的明軍迎著城頭的炮彈和箭矢朝鬆山城衝去,他們或手持盾牌或推著撞門車或架著登城梯,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驚恐和焦急,腳下卻沒有一絲停歇,口中也在狂吼著殺喊聲,既壯聲威也為自己壯膽,
不停地有人中彈中箭倒下哀嚎慘叫,但隨即就有人接替他們的位置架著輜重繼續衝鋒,很快便來到了地獄的大門口。
幹涸的護城河,寬十餘米深四五米的壕溝!
頭上炮彈箭矢如暴雨般落下,明軍毅然跳入壕溝架梯子攀爬,上去後在把梯子拉上來……在這個過程中,數不清的人中箭中彈,畢竟這裏是清軍重要的火力點。
慘叫哭喊聲不絕,有人嚇破了膽躲在壕溝裏嘶聲哀嚎,有人則赤紅著眼,一邊怒罵一邊攀爬,更多的則是奮起刨土,要挖開一條斜坡讓部隊和輜重快速通往城下……
鬆山堡東西南三麵同時都在上演這慘烈的一幕。
明軍的攻城部隊在護城河處被清軍壓製的幾乎不能動彈,而城上清軍的處境其實也沒好到哪兒去。
這次打鬆山明軍也是做足了準備,上萬大軍,數千弓箭手,數百大小火炮,上百架拋石機……而鬆山城隻是一個小小的兵堡,火力點集中遭受的打擊也無比慘重。
三麵圍攻萬箭齊發炮彈如雨,亂石紛飛,小小的城頭幾乎被全部覆蓋,一波就能收割數百性命。
所以城下的明軍慘,城上的清軍更慘,因為他們的目標集中,地方又小沒法四散躲避!
此時的鼇拜根本無法上城觀戰,因為火力太猛,流彈亂箭四射,一個不慎就會被擊中飲恨當下,他隻能躲在藏兵洞裏陰著臉,時而露出陰森冷笑,他知道明軍想衝到城下就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想上城那就要付出多倍的代價,他們有那麽多代價付出麽?而且在上城的時候他們遠程火力為了避免誤傷友軍就會減小很多甚至停下,那個時候才是見真章的時候!
鬆山城雖小,但絕非你一口能吞的下的!
鼇拜怎麽想的怎麽做的,祖大壽不知道也沒興趣知道,此時的他舉著千裏鏡看著城下慘烈的場麵神色凝重,但目光堅定。
千裏鏡盯著城頭看了一會兒,嘴角勾起一絲冷笑,又轉向東邊鬆山方向,依稀可見高第的兵馬已攻到了山頂,神色漸舒。
報大人,馬總兵那邊已經貼城了!有親兵急急來報,祖大壽嘿了一聲臉上難得露出一絲喜色。
貼城就是跨過護城河抵達城下的意思。
這個在祖大壽的意料之中,清軍防禦雖是密不透風,但他們的主要防禦方向卻是在南城,因為這邊是明軍的主攻方向也是南大門所在,所以火力點都集中在南城。
馬科負責的是東城側攻,那邊火力相對小了些,可馬科的人又猛的一匹,所以他的人最先抵達城下開始上城!
去再叮囑一下馬總兵,別忘了正事,祖大壽隨口說了句,親兵縱馬狂奔而去。
馬科的正事是什麽?
西助攻,東側擊,北防禦!
簡單說能者多勞,馬科一邊幫著祖大壽攻打鬆山城,一邊要幫高第搖旗呐喊順手從鬆山西側登頂,這樣是為了預防鬆山和鬆山城的清軍互相幫扶,讓他們自顧不暇。
但他最重要的職責其實還是防禦清軍的援兵。
還是那句話,多爾袞豈能眼睜睜的看著鬆山城破,明軍一動手他必會來援,而馬科就是負責阻截清軍援兵的,特別是來援鬆山的清軍!
至於鬆山城那邊的則由王征南負責阻截。
說白了,就是馬科在防備清軍援兵的同時順手幫祖大壽和高第打掃一下衛生,所以在攻城戰打起來的後,他根本沒在兩城之間,而是在鬆山的西北角一處密林了,灑出的數十探子偵查方圓十裏,
至於他的人率先攻到城下也在他意料之中,畢竟東邊不是清軍的主要火力覆蓋點,但這也沒啥可值得高興的,僅僅是攻破第一道防線罷了,剛摸到城牆和攻上城牆完全是兩個概念,天差地別的那種。
而且馬科知道攻不下鬆山城的,至少第一波攻不下。
那麽完備的防禦工事以及充足的遠程火力和兵力,除非你數萬大軍四麵合圍還要有大炮輔助,同時還要保證無後顧之憂(敵無援兵)才能一舉拿下!
當然也不是說他們現在打不下來,而是一波進攻就拿下來是不可能的!
至於要幾波,則要看兵力和士氣以及戰術運用,局勢變化了!
鬆山是必須拿下,至於鬆山城一口是吃不下的,至於要吃幾口這件事馬科此時不操心,他此時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外圍,一旦發現清軍援兵便會毫不猶豫衝殺過去!
觀戰的祖大壽這個時候心裏其實也必任何人都清楚,確實一口吃不掉,無論攻城和守城的經驗,當世沒幾個勝過他的,所以深淺一眼便知。
一口吃不掉就多吃幾口唄,祖大壽內心平靜無波,他雖想著一口吃下,但實在吞不下來也不勉強,畢竟通常第一波進攻都是蹚路!
蹚路聽著就像和蹚水一樣隨意,實則就是用人命來打通到城下的路,將攻城器械送到城下,這樣第二次衝鋒就容易多了,隻需衝到城下就能抄家夥幹活了!
在得知馬科那邊已經衝到城下的半盞茶功夫後,主攻部隊也陸續摸到城下,慌慌張張的運送輜重架梯子往上衝。
城下是火炮和弓箭手的死角,但確實更危險的地方。
雖然炮彈和弓箭射不到但是守軍會砸石頭,木頭,金湯……
那玩意一旦碰到死狀更慘,造的罪更大!
但城頭的清軍既要阻攔明軍跨越護城河又要忙著腳底下要登城的明軍,同時明軍的遠程火力不減,炮彈流箭紛紛如雨墜下,令他們疲於應付,這樣一來衝鋒護城河的明軍壓力就削弱很多……
有些事情你不報太大希望的時候,往往會有意外之喜,眼見越來越多的部下衝過護城河壕溝朝城下湧去,祖大壽忍不住露出喜色,難不成還有意外之喜……
但轉念間神色又黑了下去,因為他想到一件很蹊蹺的事。
為什麽清軍的援兵沒來?
沒來也正常,不正常的是到現在都沒有發現清軍援兵的動向和影蹤!
難道他們不來?
多爾袞真的要眼睜睜的看著他們孤軍作戰?
那這樣的話,祖大壽保證今天必能破鬆山城!
多爾袞真的會看著鬆山城陷落而不救?
不可能!
那為什麽不來?
蹊蹺,太蹊蹺了,難不成他想趁明軍打鬆山的時候,迂回敵後打塔山或搞偷襲包抄?
這不可能,眼下雙方都開了天眼,誰都不可能偷偷摸摸再迂回身後,除非長翅膀飛過去!
那就有些不對勁了,祖大壽突然有些心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