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章 靈符顯字
字數:3323 加入書籤
第五百三章靈符顯字
原本山濤他們對神通一說也不是盡信,現在鬧出這一出,他唯恐道家所謂的神通也被人當場識破,那這佛道之爭不僅變成了一場鬧劇,更是連他們這兩個裁判恐怕也會被世人所恥笑了。 vw
如果說一般圍觀群眾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山濤隻是有所懷疑的話,那於祥則是十分清楚這事情絕對是劉諶一手策劃的結果。
果然,當於祥用崇拜的眼神看向劉諶的時候,卻見劉諶正在說些什麽,逗得崔鶯鶯顏麵嬌笑,全無半點母儀天下的皇後儀容。
無量天尊既然帛遠大師已經施法完畢,接下來由我來施法吧於祥在圍觀群眾的注視下,慢慢將目光投向了山濤與皇甫謐,一副泰然自若的模樣。
山濤與皇甫謐見於祥似乎沒有半點的忐忑不安,反而信心滿滿的模樣,心也是暗鬆了一口氣,點頭示意於祥可以隨時開始。
畢竟如果以於祥為首的道教所謂的神通也是騙人把戲的話,他們在看到同行被揭穿後,應該心有餘悸才是。既然沒有任何的不自然,最起碼也可以從某一點說明,於祥他們對自己所謂的神通還是很有信心的。
於祥朝著胡沃與王浮點了點頭,在兩人的開路下來到了自己即將要施展神通的場地。他這個場地也是同帛遠施展神通的情況相同,都是早已經布置好的。
這一回山濤與皇甫謐率先跟在了於祥他們的後麵,其餘百姓也是一個個興趣盎然的跟著,似乎想看看於祥這個名譽天下的道教之主,是不是也是假神通。
於祥絲毫不以為意,來到事先準備好的場地後。但見場外同樣用木柵欄相隔,場擺放著一張長桌,桌案有兩個香爐,香爐插著幾根正在緩緩燃燒的粗香。
除此之外,桌案放著一摞長約50公分,寬約25公分的黃色的後世道士專用符紙,以及一隻桃木劍和一盆清水。
在桌案後方木杆分別掛著兩條長約三四米高的布幌,麵畫寫著一些人們看不懂的字符與圖案,平添了幾分神秘之感。
於祥在胡沃的侍奉下,先是換了一襲特質的黃黑色長袍道衣,隨後還帶了一頂黑帽,在桌角的銅盆淨手之後,神色肅穆的站到神案前,手持桃木劍,一副要做法祈禱什麽的神棍模樣來。
在所有人睜大眼睛,看著於祥古怪的行為時,他卻是手持桃木劍卻並沒有開始施法。反而轉身對不遠處的山濤與皇甫謐道:二位,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解,還請兩位公證人,先行來檢驗我所準備的道具,然後我在施展神通吧
於祥信心滿滿的話語,當即博得了山濤與皇甫謐的讚賞,圍觀吃瓜群眾們更是在有心人的帶動下,紛紛大聲叫好起來。同時,又不忘大肆挖苦正在角落等著看於祥笑話的竺法護等佛家代表。
山濤與皇甫謐對視一眼後,各自前檢查起於祥事先準備好的這些道具。甚至最後,連於祥手的桃木劍也仔細觀察了一翻。在確認沒有檢查出任何異樣情況後,山濤這才朝著於祥拱手道:於教主請吧
於祥微微頷首,右手將桃木劍豎在麵前,左手握在一處,伸出食指與指,將兩隻橫放與桃木劍劍身之,閉目口念念有詞起來。
忽然,於祥雙眼猛然睜開,左手快速拿起桌案的一張符紙,右手手腕一翻,桃木劍正符紙。再看於祥,他身形轉動間,口不停的念著一些稀古怪,模糊到難以聽懂的咒語。
耍了半天劍舞之後,於祥身形一震,手桃木劍在桌案粗壯的檀香劃過,黃色符紙瞬間燃燒起來。
又是一陣劍舞與咒語過後,待得符紙燃盡即將掉落之際,於祥手桃木劍一指案角的一摞黃符紙,大喝一聲道:太老君急急如律令,顯聖
與此同時,於祥桃木劍前伸,刺一張黃符紙,豎立與空。另一隻手卻是快速往另一側的銅盆水按過,然後將手清水甩向黃符紙。
圍觀眾人一個個眼睛瞪的老大,甚至連大氣也不敢出一口,全部雙眼緊緊的盯著於祥看,唯恐一眨眼間便錯過了最精彩的神通顯現。
慢慢的,長約50公分的黃符紙顯現出兩豎排字體來,左豎排為老子化胡,右豎排為道家至尊。
果然是老神仙啊
道家法力無邊
佛教滾出洛陽,滾出漢地。
我等從此皈依道門,永不敢叛
片刻的寂靜之後,便是山呼海嘯般的喝彩聲。忽而在有心人煽動之下,場百姓不由自主的全部跪倒在地,口連呼不已。
此情此景之下,山濤與皇甫謐已經再也不需要宣判賽結果了。而竺法護與帛遠等人更是臉色難看的嚇人,至於那些個小和尚更是被嚇得一個個癱倒在地。
劉諶看著眼前的一切,不由笑了。在看向了被奉為神靈一般的於祥一眼後,帶著崔鶯鶯與何夔等人飄然離去。
於祥看著劉諶遠去的背影,腦不由閃過了三天去見劉諶,臨走時的那一刻。當時自己信誓旦旦的說要讓佛家以後再不敢與道家爭鋒的時候,劉諶讓自己施展神通給他看。
結果,自己精心準備的幾個自認為很牛叉的江湖騙術被劉諶一個個無情的揭破,然後以技術含量太低為由予以否決。
最後還是自己厚著臉皮請教之下,劉諶才交他如何裝神弄鬼,並親自傳授了這個靈符顯字的把戲,讓道教最終得以完勝佛教竺法護等人。
當然,其實所謂的靈符顯字,其實是劉諶在後世看過的一個小把戲。方法是事先用母乳在黃符紙寫好的字,然後晾幹。等到施法結束之後,在用清水淋濕黃符紙,也便會顯現出來了。
公元280年春,隨著道教教主於祥在洛陽白馬寺完敗佛教掌教人竺法護,道佛之爭以道家全勝收場。由於佛家在經典篡改道經,並被在施展神通時使詐被揭穿,以至於佛教聲名掃地。
一時之間,天下各州各地的世家與百姓自發掀起了不同程度的抵製佛教,甚至滅佛行動,使得佛教的發展在漢地舉步維艱起來,再也無力抗衡道教。
4242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