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牧月峰,解惑穀
字數:4266 加入書籤
天弦教,十八主峰之一,供奉二十四仙人中的牧月仙子的牧月峰,擅采天地精華,禦草木精靈。
整座牧月峰占地近千裏,巨大無比,峰頂更是直入雲霄,可直見混星與周天星辰,牧月峰居中向外方圓三千六百裏山林,皆為歸屬之地。
牧月峰下有個地方是專設給新弟子入道解惑的,名喚解惑穀。
解惑穀露天見陽,泉水涓涓自山壁流入清潭之中,花草亦是茂盛,又有陣師布下太清陣,聚一地明清之氣,身居其中如何不令人心情舒暢,心思通明。
解惑岩立於解惑穀中間,四周有六至二十五歲天弦教初問道的牧月峰弟子,圍著解惑岩盤坐在草地的石蒲團上,聆聽盤坐解惑岩上之人的解惑之言。
“上午,我與各位師弟師妹說的是水土木,現在便說火與金。在說之前,我想先聽聽你們對火的見解。”墨無生道。
“墨師兄,我來說!我來說!”出聲的是一個八歲孩童,名為蘇星,是牧月峰新弟子中比較活潑、好學的一個弟子。
見墨無生點頭,蘇星繼續說:“火者,生土克金,受水製得木長,心之屬,卦為離,日氣也,南方之行也,狂暴霸烈,無物不焚,滅絕生機,五行之災禍者也。”
“誰還有什麽不同的見解嗎?”墨無生道。
許多人是想發言,因為回答問題可以得到獎勵,但想想自己所要說的,好像都被蘇星一句涵蓋而盡了,答案雷同不僅沒有獎勵,還會被其他弟子嘲笑,自然是沒人出聲了。
將一枚裹著蜜蠟的清心丸彈到蘇星身邊後,墨無生道:“火者,光明,有形實虛,追溯本源,火為古賢啟迪智慧,尚在先天開智道紋圖之前。故古賢驅獸夜行、禦寒烹食、鑄物煉藥皆不離火者。故火為文明之鑰也,大智者謹持,無智者狂熱,人慧之重寶。故擁火德之人,知禮,善思,故具大智,行於人前之修士,古稱火賢者。”
現如今人族文明昌盛,連妖族都在學人族通言,習人族法職助道,又有多少人還知道人族文明之門,是以火為鑰所開啟的。
火是平日裏經常可以看見的,加上眾人幾日翻閱了些許典籍,火的特性都很了解,但墨無生一言,直道火於人之義,開闊了眾人眼界,令眾人深思。
水為生命之源,可利萬物。
土為生息之本,可載萬物。
木為生機之精,可養萬靈。
火為文明之鑰,可啟萬慧。
五行於人之義,皆不可輕視,眾人既知其四,又怎會不想知道最後其一呢?
“墨師兄對金的見解又是如何?”蘇星問道。
“金者(一切金屬),堅銳,巧變,天地所蘊之寶,文明之鑰開啟文明之門方知其妙用無窮。故古賢鑄利兵堅甲、祭器珍寶、錢幣通貨皆不離金者。故金為惑心之物也,擁權者不棄,謀權者必奪,人禍之首因。故擁金德之人,自強,善謀,故具大權,位於人首之帝王,古稱金尊皇。”墨無生道。
金為惑心之物,可引萬魔。
“墨無生不愧是墨族三長老之徒,知道的還真不少,我蒙檬妲把教導這些沒修煉過的新弟子的任務給他,真是聰明極了。”牧月峰的峰主,道號叫做玉檸子,俗名叫做蒙檬妲,她此時正隱藏在一旁,咬著檸檬,看著墨無生教導新弟子些什麽。
蒙檬妲對墨無生這個墨族高才生加入牧月峰,可是歡喜無比,但絕對不會承認自己和怒劍青儒一樣懶得教徒弟,也不會承認自己不知道五行中火與金於人之義。
墨無生因為在新弟子中修為最高,所以被所有新弟子稱為墨師兄。
現在這些需要墨無生教的師弟師妹,觀想先天開智道紋圖都沒滿一個月,連法力都沒有一丁點,墨無生教他們五行靈力的特性與運用毫無意義,還不如教一些牧月峰沒有,難得一見的知識,開闊開闊眼界,到觀想先天開智道紋圖的時候,開智境修為也會提升得更快些。
墨無生接連講述五行,揭生克之因,忽問:“法何計,勁何估?”
一個十二歲小女孩搶在蘇星前頭,道:“法以年計,勁以石估。”
“何為年,何為石?”墨無生又問。
“不眠不休,不吃不喝一直修煉一年光景,得之精純法力或武煞稱為一年法力。拉得動一石(一石等於九十四斤,這裏直接算一百斤)強弓稱為一石之勁。”小女孩又道。
“真人幾年法,開山幾石勁?”墨無生再問。
“真人三百年,開山三千石。”小女孩又道。
“成真人易,還是開山易?眾人思考一下,得出結論,再由木六娘來回答我。”墨無生說完,四周的師弟師妹便開始討論了起來。
“開山易,成真人難。”見墨無生不搭話,木六娘繼續說:“開山雖需三千石,千人外道即可成。真人雖僅三百年,天壽有盡難三百。”
“既有阻,何破障?”墨無生問。
“財侶法地。”木六娘道。
“何為財?誰為侶?何為法?那為地?”墨無生問。
“天地靈物、人道靈丹為財。師長同門、益友同修為侶。”蘇星道。
“餐霞聚靈、蛻凡真卷為法。造化玄奇、自然妙境為地。”木六娘道。
一場機鋒問答的最終結果,令墨無生滿意地點點頭,賜下清心丸,木六娘一瓶,蘇星四枚,餘下之人各一枚。
“既然已入天弦教,加入牧月峰,必不似散道獨武,缺財侶法地四者,當認真修行,早得長生身,路踏永生仙。”墨無生道。
“謹記師兄教誨。”眾人齊應。
“今日就到這裏吧。”一身青衣沐浴混陽溫光,墨無生腳步輕緩,離開了解惑穀。
離開解惑穀,墨無生沒有回到自己的小院中,而是去了別人的小院。
在小院門前,墨無生也不敲門,“頭戴問道冠,衣著牧青衣,萬卷解惑不足奇,尋仙路上得知己。林夕兄,墨無生無事,特來拜訪。”
木門開,迎接墨無生的,正是在天脈島意樹林與墨無生偶然相遇的周林夕,“方才聽聲,林夕就覺得耳熟,原來是無生兄到訪,快請進,我們院裏坐下聊。”
天弦教所供奉二十四仙人,皆是散修出身,逍遙自在慣了,不希望老是被宗派打擾,所以不會像正邪仙人一樣立教義來提高獲得願力的速度,隻要天弦教弟子偶念起他們一點好的純粹願力就夠了。
為此,天弦教隻要門中弟子永遠承認自己是天弦教之人,保護天弦教的利益,天弦教有難時回門中守護等幾個束縛不高的條件,不會在乎門中弟子在外境域的身份。
墨無生拜入天弦教,主要是為了墨溫交代的任務,而周林夕卻是與墨無生不一樣,他主要是為了一羅境域的機緣。
周林夕出自封眠國織夢族太師府周氏,到一羅境域闖蕩,一般都會臨時加入一羅天府才對,但周林夕卻和太師府其他周氏子弟發生了一些矛盾,沒有去一羅天府,又遇上六大宗派大開山門,所以周林夕就加入了沒有教義隻有歸屬的一中立天弦教。
周林夕將墨無生請入院子裏,落坐後,墨無生道:“先前在天弦宮聽到周林夕之名,無生還以為與林夕兄同名之人。想不到林夕兄真的也拜入了天弦教,還和無生一樣成為了牧月峰弟子。”
“林夕初到一羅境域,也沒有想到會加入天弦。”周林夕歎了口氣,“一些不愉快的事既然已經過去了,林夕就不與無生兄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