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明朝——破案遇險1

字數:4121   加入書籤

A+A-




    第二日,退朝後,尚風和安大人進了一家酒肆。這邊,一身男兒裝扮的雲娘向安大人行了禮。

    這,這位是?好生眼熟。”安大人看著雲娘。

    尚風趕緊說話:“安大人,我們今日請你來,是想詢問當年蒲氏造反一案?據說,蒲氏父子造反的證物是與一寶石有關,但蒲父拒不承認,請問朝廷最後到底查出了什麽?”

    你,你們怎麽知道此案與寶石有關?”安大人驚呼。當年刑部受理此案,其罪證正是寓有造反之意的“馬踏日月飛石”。因涉及朝廷大統,此案處理之事都是諱說。尤其證據知道人甚少,尚風又怎會知曉?除非是案情中人。一想到這,安大人吃驚不小。他連忙道:“此事真是打聽不得,你們既知證據乃是寶石,可見你們與此案之人很是熟悉。這可是會帶來殺身之禍。不可打聽,不可打聽啊。這京城布下錦衣衛眼線,勸你們也遠離是非。”說著,安大人欲要離開。

    雲娘立刻說道:“安大人,我素聞您為人正直。公正不阿,當年刑部如何處理此案,你定是知道內情。為何曹大人謀反與蒲氏父子有關?為何僅憑一個寶石就妄下論斷?如今蒲父屍身又在哪裏?安大人,蒲氏一案有冤,你既然知曉,就請你告訴我吧。或許,一切都無法改變,但是若能知道實情,也算是給生者一份安慰呀。”

    麵對雲娘的追問,安大人驚得汗如雨下。“你,你究竟是何人?為何執意打聽此案?不,不,本官不便多說。勸你們,還是不要打聽為好。”

    安大人,您且留步。我是雲大人的女兒雲娘。求你看在我父親大人麵上,告訴我實情吧。”雲娘“嘭”地一聲跪在了地上。

    什麽,你是雲大人的女兒,”安大人大吃一驚。

    安大人重新落座。他不明白眼前的兩個年輕人和當年圖謀造反的蒲氏父子究竟有何關聯。

    雲娘看出安大人的疑惑,說道:“安大人,您莫要疑慮。小女隻是為友人詢問此事。因素聞您為人耿直,明辨忠奸,這才敢前來詢問。友人與蒲氏有著親緣,當年一案親人慘死,友人蒙冤心結難解。所以,想請大人告知真相。若能還以公道,自當感激不盡。”

    安大人明白了幾分,說道,“雲娘啊,若不是看在你父親雲大人同朝為官的份上,今日老夫定是要捉你回刑部大牢,定你個通敵之名。”

    尚風一聽,連說,萬萬不可。

    安大人看了一眼尚風,歎了一口氣。他想起當年雲大人也曾連夜扣起他的宅門,乞求讓他與蒲氏見上一麵。這會,安大人再看看雲娘,他真不明白雲家與蒲氏究竟有何淵源?

    其實,當年他答應了雲大人的請求。隻是沒想到,校尉忽然將蒲氏從刑部大牢提走。因此雲大人沒能與蒲氏見上最後一麵。但安大人也因此對蒲氏一案疑竇叢生。不過,想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安大人就沒再探由。

    想不到,今日雲大人的女兒雲娘竟又來調查此案,安大人實在不明。於是,他試探地問道:“雲娘,你即來問本官,你父親大人是否知道?”

    實不相瞞,此事沒有告訴家父。”

    安大人似乎了然,他說道:“雲娘,那恕本官不便告知。此乃朝中之事,你們還是少問為妙。”

    安大人,難道看著百姓蒙受不白之冤,這是父母官的為官之道嗎?”雲娘怒聲道。雲娘這麽一說,一下子觸痛了安大人的心。他為人正直清廉,可是在朝廷此時這種局勢下,他想保護無辜的人保護不了,眼睜睜看著含冤的大臣們一個個下了詔獄蒙冤而死。這就是他這個刑部官員,一個大明朝刑部大臣的無能為力。

    雲娘啊,本官隻能告訴你。如今錦衣衛當道,他們不擇手段製造大量冤案假案,所審之事連刑部、大理寺、都察院都無權過問。此案究竟是否冤屈,也都隻能就此打住,莫要再問了。”說完,安大人連忙離去。

    一連多日,退朝之後,安大人見到尚風父子都是迅速作別。尚風看著急步而去的安大人,很是失望。

    尚風,安大人還是不願意說嗎?”錦繡莊內,雲娘一見尚風就急急地迎了過去。景軒看在眼中,若有所思了起來。

    尚風,我們一同出去說話。”景軒道。

    出去就出去。”尚風回。

    錦繡莊外,荊棘樹開的尖銳。兩個英氣逼人的男人瞪視著彼此。景軒說:“雲娘和你這些日子都在忙什麽?”

    嗬嗬,雲娘是我今後娘子。我們忙什麽與你有何幹係?”尚風不悅。

    若雲娘當真和你一起去賞花看月,我倒也不詢問。隻是,雲娘早早出門等在皇宮外,同你與朝中大臣見麵,這個我就不得不奇怪了。”

    好你個景軒,你居然跟蹤我和雲娘。”

    不是我想跟蹤,是雲娘和定情的你出門見麵,還得著男子裝扮,就令我不得不生疑。”景軒沉著臉問道:“告訴我,你和雲娘之間是不是有什麽事情瞞著我?”

    有也不關你的事。還有,你既然知道雲娘已經佩上我贈予的定情之物,你就不要與她再親近。還有,總之,以後雲娘和我的事,你最好別管。”尚風說完扭頭就走。景軒眯起雙眼冷冷地看著他。

    昨日又有兩位大臣在詔獄中死啦。說是遭了鐵水烙心,整個臉腫得不成人樣。他們家眷看到後哭得死去活來,真是慘啊。”

    皇上治政暴虐,錦衣衛這幫鷹犬無法無天非法淩虐犯人。這在朝為官日子真是膽戰心驚啊”。

    哎,如今朝中雖無奸相。但是,多少大臣遭到莫須有的罪名慘死詔獄。兔死狗烹,不知還會有很多功臣會被借胡黨一案殺害。日後,我們都得小心為妙了。”

    哎,是啊。是啊。”

    深夜,數位大臣在刑部大人宅中說著話。

    當今,太子朱標為人忠厚,若是太子能早日登基……”

    哎呀,此大逆不道之言,切莫說,切莫說。”大臣們三言五語的議論著。不久,門外親信來報四周已無錦衣衛。大臣們這才個個掩著麵從後門悄悄離去。

    待大臣們走後,安大人在宅中輾轉反側。想到朱元璋手段殘忍,以汙蔑之罪讓許多大臣死於非命。安大人感到不寒而栗,又想起雲娘詢問蒲氏冤案,不覺歎了一口氣。

    第二日,早朝。

    皇上。臣,臣有事啟奏”這邊,安大人顫顫巍巍地走了出來。

    說。”

    近來,老臣身子越來越不適,恐年老無法再做刑部之事。臣請求養老歸鄉。”安大人請求歸鄉,朝中大臣們聽了雖說意外,但為安大人感到慶幸,也算是能老有所終。

    尚風很失望,心想,雲娘是再也沒辦法知道蒲氏一案的真相了。

    朱元璋審視著安大人,他心想,若昔日那些開國元勳、列侯大將都能像安大人這樣自知告老還鄉,也不用他一個個的想辦法除去。半響後,朱元璋大笑起來,說,“安大人啊,你要告老歸鄉,朕實在是不忍心啊。不過,你既然決意如此,朕就答應吧。準你歸鄉,賞你大米五十千石,田地一處,回去好好安享晚年。”聽到朱元璋允許歸鄉的準許,安大人就像獲了一道免死令牌,他噓了口長氣。然而,朱元璋又覺得不放心,暗中又吩咐蔣瓛監視安大人。

    這邊,安大人出宮主動找到尚風。他說道:“尚風,本官即將離京。心中一案尚未放下。四日後亥時,你同雲娘來雞籠山破廟與老夫見麵,老夫會告訴她詳情。”見安大人願意告知,尚風感激地朝他作揖。之後,尚風趕緊將此事告訴了雲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