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處罰
字數:3439 加入書籤
次日,朱元璋沒有視朝,隻是讓朝臣將奏折交到乾清宮,翰林學士劉三吾等人先做批示,再交給皇上核準。
朝臣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就揪住傳旨的長福,問是怎麽回事,要麵見皇上。
長福苦笑道:“諸位大人,昨晚皇上一晚上都沒睡,就不要去打擾他老人家了。”
劉三吾走到長福麵前,道:“長總管,老夫聽說昨晚錦衣衛連夜出城,外城、內城的城門都打開過,皇太孫的步輦、車駕也已經回京,但今日為何不見皇太孫?”
長福定了定神,道:“劉老先生,事關重大,我不敢妄言。”
劉三吾打斷他道:“長總管,就因為事關重大,朝臣才必須知道事情的真相,難道你想做趙高嗎?”
長福嚇的一哆嗦,道:“列位大人,可不要亂說啊,這樣,我去稟報皇上,聽皇上的意思再做定奪,如何?”
“不行,皇上在哪裏?我們要麵君。”
長福無奈道:“皇上目前應該在端本宮,我去請示皇上,然後再回複各位大人,如何?”
“端本宮?”群臣大驚失色,:“不行,長總管必須和我們一起等待皇上召見。如果皇上不見我們,我們就要闖宮。”
長福無奈讓人去給朱元璋送信,隨後則閉目養神,緘口不言。朝臣恨的牙根癢癢,卻沒有辦法。
大約一刻鍾之後,傳信的太監傳來朱元璋的口諭,讓翰林學士、六部尚書、都察院左右都禦史、李景隆、齊泰、黃子澄一刻鍾後到乾清宮覲見。眾人領命往乾清宮走去。
朱元璋此時正坐在步輦上閉目養神,作為一個六十九歲的老人來說,徹夜不眠是非常致命的。但是他沒有選擇,這幾天的事情在他腦海裏一幕幕閃過:
當他聽說燕王在祖陵拜祭時,吐血昏迷,並做出驚人之語時,感到非常惶恐。作為一個遲暮老人,他對鬼神之事有一種本能的恐懼,另外燕王的話也捅破了他一直回避的問題,那就是在他身後,自己的孫子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兒子呢?如果說他之前還擔心孫子控製不了局麵的話,現在則完全相反了,他擔心兒子在孫子麵前毫無反抗之力。所以他遷怒於允炆,允炆知道消息後,主動要求去迎接幾位叔叔,隻是由於太匆忙,隻帶了不到一百個護衛,但他盛怒之下,打算給允炆一個教訓,沒有派錦衣衛保護。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差點讓他終身遺恨。
從長福的敘述中,允炆連夜行船到揚州,然後休息了不到兩個時辰,繼續北上。在揚州和高郵途中,遇上了諸王的船隊。隻是允炆的座駕卻被諸王的船隊焚毀,允炆險些喪命,隻是儀仗卻被毀掉了。但是允炆並沒有在意,見到諸王也沒有提起這件事情。
允炆帶去的太醫緩解了燕王的病情,體質慢慢好轉,但是在回來的路上,燕王卻忽然發瘋,亂劍砍人,如果不是元貞、元靜,恐怕後果不堪設想。更要命的是,代王府一個太監竟然推允炆下水,如果不是水師指揮使張榮搶救及時,恐怕允炆就要喪命江中了。
雖然燕王也落水了,但據燕王說,落水後他就清醒了,因為識水性,所以有驚無險的被救了起來。
錦衣衛的審訊也有了結果,燒毀允炆的座船的是兩個蒙古人,據他們說是無心之失,以為是官兵勒索。至於那個太監,還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如今,允炆還昏迷不醒,朱棣麵黃肌瘦,幾乎瘦成皮包骨頭,代王差點惹出大禍,朱元璋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如果朱允炆一病不起,大明朝就又要陷入一場動蕩了,而且這次燕王肯定無法入選,晉王身體又不好,自己恐怕也沒那麽多時間來培養第三個繼承人了......唉,朱元璋不由得發出了一聲長長的歎息。
等到了乾清宮,麵對眾位大臣,朱元璋讓長福、劉振、宋忠、張榮詳細的說了一遍這兩天發生的事情。眾人感覺在聽傳奇小說,燕王被祖先附體,重病不起;皇太孫北上迎接,在運河上被代王府的護衛焚船,險些喪命;燕王發瘋,差點殺死皇太孫;皇太孫被代王府的太監推下船,險些喪命,目前高燒,昏迷不醒。
眾大臣聽了,不由得出了一身冷汗,短短幾天,皇太孫兩次險些喪命,而且至今仍在昏迷,沒有蘇醒。還沒等眾大臣反應過來,黃子澄跪倒在地,道:“代王府兩次險些致太孫殿下死命,臣請削去代王王爵,留京讀書,以觀後效;燕王提劍欲刺殺皇太孫,臣也請削去王爵,交宗人府查問。”
齊泰跪倒:“臣附議。”
劉三吾等人:“臣等附議。”
朱元璋看了看跪了滿地的群臣,心道:我就知道是這種結果,允炆在文臣中的威望一直很高,如今連遭刺殺,發著高燒,難怪他們會如此憤怒。但是允炆沒有醒來,他不想這麽快處罰燕王、代王,不由的將目光轉向唯一站著的大臣,道:“九江,你有何話說?”
李景隆看到朱元璋的眼光看過來,立刻就明白了皇上的意思,趕緊跪倒道:“皇上,臣以為此時最重要的不是處罰燕王、代王,最重要的是皇太孫尚未醒來,需要趕緊診治,這才是最重要的。至於代王的處罰,臣認為有些重,因為代王隻能算禦下不嚴,所以臣建議處理代王的下屬即可,另外令代王閉門思過;至於燕王,因為其被祖先附體,導致神誌不清,並非其本意,而且其身體不佳,臣建議好生調養,待身體恢複再做定奪。”
朱元璋就喜歡李景隆這一點,經常能說到自己心裏去,趕緊接口道:“九江所言極是,朕也以為目前最重要的是允炆的身體,眾卿以為如何?”
群臣語塞,難道能說皇太孫的身體不重要?但還是有不信邪的,劉三吾站起來道:“皇上,皇太孫的身體當然重要,但是代王、燕王不能一點懲處都沒有,否則何以服眾?難道刺殺大明儲君的事情可以這麽一筆帶過?”
這次輪到李景隆不敢說話了,難道要他說刺殺儲君無所謂?
朱元璋也感覺左右為難,他不想這麽快做出決定,但看來今天不給群臣一個交代也不行,想了想道:“好吧,朕決定代王、燕王罰俸一年,各削奪一個護衛,留京讀書、不許返回封地,如何?”
劉三吾等人看了看,不得不道:“皇上聖明。”
群臣走後,朱元璋實在困的不行,就叮囑了一下,如果允炆是什麽變化,一定要告訴自己,就去睡覺了。
齊泰、黃子澄以及方孝孺等詹事府官員幾乎都扔下手頭的事情,跑到端本宮外等候消息,劉三吾也派人在端本宮外候著,有消息要第一時間通知他。
到了中午,太醫傳來好消息,皇太孫殿下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