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開平

字數:3947   加入書籤

A+A-




    閃電河畔,開平城。

    城頭站立著兩個人,一個是開平衛指揮使徐忠,一個是李景隆帶過來的太孫右衛指揮使張倫。兩人矗立在開平的北城牆上,極目看去,卻沒有任何人影的痕跡。時值隆冬,草原上寒風呼嘯,天色也越來越陰沉,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潮濕的味道。徐忠伸出手,雖然手上戴著手套,但仍然感到一絲涼意,回過頭來,道:“中序,你怎麽看?”

    張倫本是河北永清衛千戶,奉調入武學學習一年後,加入太孫護衛軍,吳升在調任金州衛指揮使時,推薦他繼任。朱允炆經過麵談之後,很是喜歡,張倫不僅勇悍異常,還以古今忠義之士為榜樣,可以背誦文天祥的《正氣歌》,所以當即決定任用他。此次派他隨李景隆前來,一個是保護李景隆的安全,另外也讓張倫近距離觀察一下,這個李景隆到底水平怎麽樣。李景隆這個人在後世是趙括式的人物,但戎馬半生、兵家奇才的朱元璋卻很看重他,這讓朱允炆很費解。

    朱允炆前世沒有讀過《明史》,所以並不了解張倫這個人,這個人雖然名聲不響,功績、勳位都比盛庸、平安相去甚遠,但氣節上要超出二人甚多,在南京城陷,建文帝失蹤後,武臣包括盛庸、平安等人都一一降附,但朱棣派人招降張倫時,張倫卻笑道:“張倫將自賣為丁公呼!”慨然而死。丁公是楚漢相爭時項羽的部下,私下放走了劉邦,但劉邦稱帝後卻處斬了丁公,理由是勿讓後人效仿丁公。

    建文朝的兵將戰死者甚多,不屈者也不少,但到了最後關頭,仍然不屈服的,隻有張倫一人。

    張倫和徐忠早年相識,隻是張倫的官位一直低於徐忠,所以對徐忠很恭謹,道:“徐將軍,您指的是寧王殿下?”

    “是啊,”徐忠呼出一口氣,在空氣中迅速化為一團白霧,道:“之前開平城外的蒙古騎兵不超過一千,寧王殿下帶了接近五萬的騎兵,出城超過三天了,卻一直沒有回轉,本將有些擔心啊。”

    張倫淡然道:“是啊,皇上的詔命是掃蕩開平周邊的蒙古軍,可是寧王卻調集了五萬騎兵,大寧兩萬、廣寧兩萬、北平一萬,五萬大軍足夠打到和林了,當年中山王出擊漠北也不過如此。”

    徐忠臉色有些不好看,道:“中序,中山王嶺北失敗,另有原因,不要總掛在嘴上。”

    張倫發現自己有些失言,在北平周邊,徐達的威望非常高,徐忠也是徐達多年的老部下,聽不得別人提起老上司的汙點,隻好一抱拳:“徐將軍,末將失言,不要往心裏去。”

    徐忠“嗯”了一聲,強笑道:“沒關係,中序,不是我說你,你這個人就是這點不好,嘴上沒有把門的,否則以你的能力,也不會這麽多年才做到指揮使。”

    張倫定了定神,沒有接話,過了一會兒道:“徐將軍,你說蒙古人會不會有奸計啊,以少數騎兵,引我軍深入,伺機伏擊我軍啊。”

    徐忠盤算了一會兒,搖頭道:“我覺得不會,這兩年草原逃回來的人不少,漢人、蒙古人都有,都說黃金家族已經無力控製局麵,漠北蒙古的部落間的仇殺此起彼伏,集合不起來可以圍殲我五萬騎兵的力量。”

    “那寧王為什麽還不回來,甚至我們派出的遊騎也有不少沒有回來。”

    這個,徐忠猶豫了一下,正要說話,身後響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將軍,朝廷緊急軍報。”

    二人趕緊回頭,徐忠道:“軍報?信使在哪裏?”

    “回稟將軍,是朝廷的六百裏加急,信使已經在將軍衙署等候了。”

    徐忠和張倫趕緊趕回指揮使衙署,信使是錦衣衛的一名小旗,二十多歲,個子不高,滿臉忠厚,等互相驗看過印信之後,徐忠接過軍報,先檢查了一下印泥是否完整,然後打開軍報,瞬間,臉色大變,道:“瓦剌出兵?十萬騎兵?怎麽可能?”

    信使卻沒有回答徐忠的問題,而是道:“將軍,小的隻管送信,軍報內容一概不知,另外有一封是給寧王的,請問寧王殿下現在何處?”

    徐忠看了一眼張倫,道:“信使,寧王三天前已經出城,軍報當時就送往京師了。此時寧王殿下在哪裏,本將確實不知。”

    信使有些為難,道:“朝廷嚴令,必須將朝廷的命令送到寧王手中,我得進入草原尋找寧王,將軍能否給我派個向導,再派些人護衛?小的隻帶了五名衛士,恐怕安全無法保證。”

    徐忠歎了口氣,道:“如今天色陰沉,很可能會下大雪,城外還有蒙古遊騎兵,本將派出去的遊騎有一些都沒有回來。信使出城,實在太危險了。”

    信使苦笑一聲,道:“那也沒辦法,即使天上下刀子,地上煮油鍋,我也要去。”

    就在這時,張倫道:“徐將軍,軍報能否讓我看一下?”

    “當然可以。”

    張倫看過之後,道:“朝廷的消息有些晚了,寧王三天前就出城了,目前情況不明,當務之急是盡快找到寧王,傳達朝廷詔命,讓其撤軍。穎國公、定遠侯兩位大人雖然兼程趕來,但恐怕來不及了。徐將軍,城內還有多少騎兵?”

    徐忠道:“隻有兩千人。”

    張倫想了想,道:“能夠撥給末將一千騎兵,我護送信使入草原尋找寧王,傳達朝廷詔命。徐將軍留守開平,負責接應寧王和等待兩位大人的到來。”

    徐忠聽了之後,略微盤算了一下,道:“中序,一千太多了,我隻能給你五百騎兵,給你配上雙馬,賢弟,不是哥哥不仗義,隻是騎兵大部分被曹國公帶走了,隻能給你這麽多了。”

    “也好,我要回去安排一下,”說著轉向信使,道:“半個時辰後,在北門門口聚齊。這樣可以嗎?徐將軍?”

    徐忠很痛快:“沒問題,半個時辰後,我給你抽調最精銳的五百騎兵。”

    信使連忙道:“謝謝二位將軍了,非常感謝。”

    半個時辰後,開平北門。

    城門口肅立著五百騎兵,每個騎兵攜帶一匹備用馬,配備一把弓、兩百支箭、一把長柄齊眉刀,除了偶爾隻能聽到馬兒響鼻的聲音外,整個馬隊悄然無聲。張倫仔細注視著這些騎兵,心道:護衛軍雖然裝備精良、訓練有素,但是卻沒有這種百萬軍中、縱橫無敵的殺氣,怪不得殿下要把護衛軍派到北疆來,不見血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啊。

    徐忠將一眾百戶、總旗介紹給張倫,張倫簡單聊了幾句,翻身上馬,長劍出鞘,指向北方,厲聲道:“諸位,如今城外就是蒙古的大軍,我,張倫,要率領你們深入草原,尋找寧王大軍,傳達朝廷軍令,你們怕嗎?”

    “不怕,不怕,不怕!”五百騎士揮舞著長刀,聲音如海潮般震撼著開平城。

    “好,好,大家都是好樣的,來,我敬大夥一杯。”說著,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把酒杯摔在地上,哈哈大笑。眾人也有樣學樣,結果地上鋪滿了酒杯的碎屑。

    張倫大聲道:“兄弟們,我們出發,等我們回來,我們再大醉一場。走。”說著,一馬當先,身後是護衛軍的五十個騎兵,再然後是開平的五百鐵騎和信使。

    天上已經飄下了雪花,在漫天大雪中,隻看到一群黑甲騎兵如洪流一般湧出開平城,奔向一片蒼茫的大草原,空氣中傳來張倫的雄壯的歌聲:“狼煙起,江山北望,龍起卷,馬長嘶,劍氣如霜........”

    徐忠看著張倫等人的背影,不由得熱血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