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夜遁
字數:3918 加入書籤
寧王最後決定不出擊,派出偵騎到四周偵查,範圍擴大到兩百裏,另外派人去通知後軍,小心埋伏,迅速來和前鋒會和。
但是在之後的軍議中,出現了不同的觀點,李景隆力主馬上撤軍;卜萬主張進攻蒙古大營,試試蒙古人的成色,再決定下一步;郭英老成持重,主張立刻後撤,和後軍會和,再決定行止;;吳傑主張也主張撤退,但又建議派人到對岸偵查一下,看看蒙古大汗到底什麽情況;陳亨則表示遵從寧王的意見。
眾說紛紜,讓寧王不勝其煩,但是年輕的他還不明白,在麵臨危局時,人的想法是最難統一的,這時候隻能靠他來決斷,但是他卻下不了決心。他,決定等待,等偵騎回來,等後軍來會和再做決定。
這遭到了郭英的激烈反對,作為征戰一生的老將軍,對危險有一種敏銳的直覺,可惜此次領軍,雖然他是總兵,但卻和尋常將領無異。寧王遇事多和李景隆商量,然後就發布命令,這讓他很無奈,隻能閉口不言。但這次他實在忍不住了,搶到寧王跟前,跪倒大聲道:“殿下,用兵之害,猶豫最大,三軍之災,生於狐疑。殿下要麽立刻進攻敵營,要麽立刻撤退,怎能坐在這裏等死?我五萬將士飲冰臥雪,難道就是為了埋骨草原嗎?”
看著老將軍聲淚俱下的跪在自己麵前,寧王有些不知所措,過了一會兒,吳傑也跪在郭英的後麵,再後來卜萬、陳亨也跟著跪了下來。
卜萬是寧王的心腹,所以也敢說話:“王爺,郭老將軍說的對,要麽進攻,要麽撤退,在這裏等後軍來救援,實在不是良策。”
寧王趕緊道:“老將軍,快起來,什麽我們都可以商量,但何必如此,大家都起來吧。來,九江,把老將軍扶起來。”
李景隆連忙過來扶著郭英,低聲道:“殿下一時下不來台,老將軍還是緩緩吧,我去勸說殿下。”
郭英看了一眼李景隆,一絲厭惡在眼底閃過,卻沒有表現出來,隻是道:“那辛苦九江了。”
待眾將站起來,寧王也穩定了情緒,道:“大家說的本王都明白,不過馬上天就要黑了,不適合撤退,反而不如固守,等到明天,看看情況,再議,如何?”轉身就要離開。
“王爺......”郭英還要說話,卻被吳傑拉住,待郭英回頭,吳傑輕輕的搖了搖頭,再轉過頭來,寧王卻已經走出了大帳。
可是寧王不知道的是,在他眺望蒙古大營時,也有人在眺望著明軍的大營。王行年紀大了,眼睛不好,而且也沒有望遠鏡的設備,不過烏哈齊、哈爾古楚克卻視力頗佳,在他們的形容和比劃下,王行確定對麵出現了寧王的旗幟,不由得大喜,烏哈齊、哈爾古楚克明白後也非常高興,烏哈齊立刻命令後方的太平、把禿孛羅、阿拉克從上遊、下遊渡河,準備圍殲寧王的前鋒軍。
入夜,郭英仍然沒有休息,一直站在瞭望台上望著對麵的軍營。對麵的軍營雖然燈火點點,卻鴉雀無聲,明顯是精兵;回頭看看自己的軍營,將士們精神都不太好,最近想要快速追上蒙古大汗的弟弟,大家都累壞了,就讓大家休息一晚吧。
就在這時,眺望台的梯子響動,回頭一看,是安陸侯吳傑,郭英點了點頭,卻沒有說話。吳傑知道郭英在生氣,低聲解釋道:“郭老將軍,當時王爺已經生氣了,不適合進諫,否則收不了場怎麽辦?”
郭英回頭瞪了吳傑一眼,欲言又止,最後道:“安陸侯,你認為我軍應該在這裏待著嗎?”
“這個,我也說不好,但是如果見到蒙古大汗就在眼前,卻不戰而撤走,恐怕皇上也會見怪吧。寧王此次出征,本來就違背了詔命,如果這樣灰溜溜的回去,如何向皇上交代?”
“可是,敵人明顯有陰謀,皇上會理解的。”
“是啊,皇上會理解,但寧王恐怕再也不會有出征的機會了。”
“......”郭英語塞,是啊,這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
郭英是洪武十七年才封的候,但一直得朱元璋信任,這和他性格有關。待明白了寧王的難處,他也就不再說話了。
就在這時,吳傑推了一下郭英,指了指南邊,郭英轉過去一看,十多個騎兵從南邊趕來,很快到了營門外。郭英、吳傑趕緊下了眺望台,趕到營門。領頭的軍官看到郭英趕緊下拜:“總兵大人!”
“怎麽了?誰派你來的?”
“回大人,劉都督和定遠侯王大人聯名信函,要急送寧王!”
定遠侯?王弼?郭英不由得打了一個趔趄,立刻道:“帶著書信,跟本將去見寧王,吳傑,快去叫醒各位將軍,到寧王大帳聚齊,快!”
吳傑轉身要走,卻被郭英一把拉住,低聲道:“動作輕點,不要驚動其他人。還有,通知卜萬的時候,讓他把親信騎兵叫起來,要隨時可以出動。”
吳傑有些不解,但隨之麵色大變:“要,要......”
郭英輕輕的點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吳傑完全明白了,轉身往營中跑去,腳步卻有些踉蹌......
不到一炷香的時間,除卜萬外,大家齊聚寧王的大帳。因為大家最多是和衣而睡,所以吳傑一叫就趕緊過來了。
而此時,寧王和郭英已經看完了書信,正在詢問來送信的劉真的親兵隊長劉學通。
待眾人將信件傳看了一遍,卻沒有大呼小叫,可能是心中早已有了預感吧。
最後,所有人的眼睛不由得看向了郭英,包括寧王。看著寧王的眼神,郭英心中苦笑,表麵上卻異常鎮靜,他首先向寧王施禮道:“王爺,我軍落入了敵人的圈套,如今隻能考慮撤退的事情了,為安全計,末將已經令卜萬將軍準備精騎,寧王殿下立刻動身,和後軍匯和,然後調頭和穎國公匯和,末將願意在此打著王爺旗號,拖延時間,為王爺斷後。”
寧王掃視了一眼帳中眾人,站起來,深施一禮,眾人連忙閃開。寧王道:“各位將軍,此次出征是本王輕敵了,如今深陷重圍,是本王對不起大家,本王不能走,本王願意給大家斷後。”
眾人對視一眼,齊聲跪倒:“王爺不可,臣等願為殿下斷後,萬死不辭。”
就在這時,卜萬走了進來,看到帳中的形勢不禁有些愕然。郭英看到卜萬,立刻道:“卜將軍,我軍已經陷入重圍,你立刻帶領少量騎兵,護送王爺回到後軍劉都督和定遠侯處,切記,不能有任何閃失。”
重圍?卜萬有些摸不著頭腦,郭英厲聲道:“卜將軍,本侯以總兵官的身份發布命令,立刻護送王爺回後軍,不從者立斬。”
卜萬立刻道:“末將遵令。”
寧王雖然不願意,卻還是被卜萬架著出去了,不過寧王臨走前,保證會照顧眾人的家人。
過了一炷香的時間,郭英的衛士回來報信,說寧王一行已經離開了,卜萬隻帶了一百騎兵。
郭英點了點頭,揮揮手讓他下去了。然後郭英看著哭喪著臉的眾人,道:“寧王安全了,我們的家人也就保住了,那麽剩下的是看我們自己能不能活下來了,來,我們商議一下......”
大營五裏外,寧王回頭眺望著仍然燈火通明的大營,暗暗發誓:“我,還要回來的。”
夜,依然寂靜,但,卻,無人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