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弄險

字數:5892   加入書籤

A+A-




    解除了心理障礙的燕王似乎變了一個人,對北方戰事更加關注,甚至冒著病體巡視長城,召見晉王世子朱濟熺和遼王朱植,商討防禦布防策略;上報朝廷征調物資到北平、開平、大寧,接應大軍返回;甚至建議大軍出擊眺河,搗毀兀良哈三衛的營地。

    這些措施都得到了朝廷的嘉獎,朝廷同意了他調撥物資的請求,但沒有允許大軍出擊兀良哈,因為大明如今的戰爭潛力已經到了極限,當然這是朝廷文官的看法,朱棣並不這麽覺得,所以有些憤憤不平,要不是他身體不佳,恐怕都會主動請纓遠征兀良哈了。

    王度組織的四輪馬車、兩輪馬車的實地校驗之後,已經有了初步結果,四輪馬車在載重上具有明顯優勢,大約在兩輪馬車的1.5倍以上,所以同樣重量運輸所需要的馬車數量、牲畜數量都大大下降;但是四輪馬車也存在缺點,首先它對路況要求較高,因為載重量的提升,如果陷到淤泥裏比較麻煩,山路上的穩定性也要差一些;其次就是造價太高,其前輪的轉向裝置非常精巧,需要經過水力鍛造和手工處理,產量不高;最後就是容易損壞,使用壽命不夠長。

    上麵的種種缺點朱元璋壓根就不關心,載重量的顯著提升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趣,他專門召集了工部、五軍都督府、兵部的官員討論,大家一致意見是希望能夠使用四輪車,隻要它能夠便宜一點、結實一點就好。最後這件事情還是交給朱允炆負責,工學院負責實施。至此,四輪馬車的爭論算劃上了一個句號。

    四輪馬車最大的問題是轉向裝置,因此朱允炆為它申請了專利,在工學院設置了一個轉向裝置研究室,趙權有任主任,專門負責提高轉向裝置的質量。同時朱允炆召集京城乃至江南的富商,與他們合作生產四輪馬車,他們可以有償使用工學院的轉向裝置的技術。最後,朱允炆沒有忘記將四輪馬車的商稅設置為30%。

    漠北,傅友德大軍營地。

    傅友德發現先鋒軍已經過了約定時間還沒有回來,不由得有些著急,心中暗罵:這些龍子龍孫真不讓人省心,寧王如此,高陽郡王也是如此,如今天色已黑,大軍不可能夤夜行軍,但這個高陽郡王怎麽辦呢?如果等一個晚上,說不定這位高傲的高陽郡王的屍體都被狼吃了吧。

    傅友德陰沉著臉,回到大帳,先請穀王上座,然後看了看眾將,沉聲道:“如今高陽郡王逾期未歸,諸位認為應當如何處置?”

    唐雲是燕山右護衛指揮使,是燕王朱棣的心腹,他二話沒說就站了起來,抱拳道:“大將軍,末將以為高陽郡王必然是遇上了兀良哈三部,我軍應該即刻救援,否則郡王危矣。”

    “救援?”太孫右衛指揮同知曹雲帆道:“如今天色已晚,我軍對蒙古草原地理又不熟悉,如果晚上遭遇埋伏怎麽辦?而且,我們也不知道高陽郡王去了哪裏?怎麽救援?”

    唐雲也是一員老將了,年近六十,才做到指揮使,平日裏就對二十多歲的曹雲帆不滿意,此時更加生氣,“啪”的拍了一下桌子:“當然是我們燕山右衛去救,你們這些步兵,就在營地裏等著吧,一群膽小鬼!”

    “你說什麽?”曹雲帆也是大怒:“你再說一遍,誰是膽小鬼?大晚上出去,地理不熟,郡王也不知道在哪裏?我看你是老糊塗了,想找死啊。”

    這句話更讓唐雲火冒三丈,老頭站起來,就要衝到對麵去揍曹雲帆一頓,不過被旁邊薊州衛指揮使方長先拉住:“老唐,不要衝動,現在在討論大事呢。”

    傅友德看著這些將領肆無忌憚的樣子,不由的大怒,“啪”,重重的拍在桌案上:“這裏是軍帳重地,怎容的你們大聲喧嘩,來人,把這兩個人拖出去,重責四十大板。”衛兵衝進來後,隨著傅友德的手勢就要上來抓唐雲和曹雲帆。眾人大驚,趕緊跪下求情,說馬上就要大戰了,如果大將受傷,恐怕會影響大軍戰力。穀王也站出來勸說傅友德,但傅友德卻道:“大軍出征,首重軍紀,軍紀不嚴,如何能克敵製勝,拖下去,重責四十大板。我告訴你們,”傅友德抬手指了指唐雲和曹雲帆,道:“如果你們哪個身板不好,被打死了,那就扔到草原上喂狼吧!”

    “不,大將軍,”唐雲掙脫了衛士,跪倒在地,淚流滿麵:“大將軍,末將錯了,末將情願領罰,但是能否容末將救出高陽郡王再行刑,那時候就算打死末將,末將也認了。這時候死了,末將死不瞑目啊!”說著,連連磕頭,隻聽得“梆梆”作響,額頭上很快冒出了血跡。

    曹雲帆也掙脫衛士,跪地道:“末將知錯,自該領罰,隻是能否求大將軍開恩,待此戰結束後,再行處置如何?末將和唐老將軍一樣,如果此時死去,死不瞑目啊。”

    眾人連忙幫著說話,穀王也站出來幫著說話,傅友德想了想,道:“你們兩個給本將軍記住,再在軍帳中喧嘩,定斬不饒。此事有穀王求情,你們的懲罰改為每人十鞭,其他的等戰後再根據你們的表現懲治。”

    這下子兩個人心服口服,趕緊跪謝:“謝大將軍!”

    兩個人被拉到大帳門口,脫去上衣,綁在柱子上,劈頭蓋臉的抽了十鞭。營帳中的眾將聽了,一個個皮膚發緊,趕緊正襟危坐,再不敢隨意喧嘩了。

    就在這時,賬外衛士報告:“大將軍,高陽郡王的信使在賬外求見。”

    嗯?帳中所有人都站了起來,看向帳門,傅友德也激動的道:“快,快讓信使進來。”

    過了不長時間,賬外走進來一個軍官,風塵仆仆,盔甲上有刀砍箭射的痕跡,右臉上還被劃了一刀,血肉外翻的有些嚇人。方長先認得他,剛要打招呼,手伸出去了,卻連忙收回來,唯恐被傅友德發現。

    這個軍官到了帳中之後,對著傅友德跪倒,道:“大將軍,穀王殿下,末將是高陽郡王的貼身衛士葉丁元,如今高陽郡王陷敵重圍,請大將軍立刻發病營救。”

    傅友德仔細觀察了一下這個葉丁元,聽完了他的話,沉聲道:“高陽郡王在哪裏遇上敵人了?敵人有多少人?目前高陽郡王情況如何?”

    葉丁元定了定神,將下午的事情講了一遍。

    原來,朱高煦帶著張玉的燕山左護衛,下午遇上了小股的蒙古哨探。他馬術嫻熟,極為勇悍,就追上去砍殺了幾個,然後命令大軍追擊。大軍追出了五十裏,待發現天快黑了,敵人也逃進了一個山坳裏,朱高煦感覺不對勁,看看天色,已經過了預定回營的時間了,朱高煦遂下令返回大營。

    可是山坳裏卻衝出了大批蒙古軍,朱高煦立刻命令還擊。當兩軍戰鬥正酣時,南方又來了大量的蒙古軍。朱高煦命令全軍向北衝殺,不惜任何代價,在兩軍合圍前要逃出去。燕山左護衛確實精銳,以五千人對付蒙古的八千人,卻硬生生殺出一條血路,往北狂奔。

    待略微安定下來,朱高煦命令葉丁元帶兩個衛士迂回向大營報告,一個是提醒大營小心,另外一個就是請求支援。

    傅友德詳細的詢問了朱高煦遇敵的細節,葉丁元對答如流,毫不遲疑。最後傅友德消化了一下,道:“葉丁元,蒙古軍有多少人?郡王現在情況怎麽樣?”

    葉丁元道:“蒙古軍從山坳出來的大約八千多,從南邊合圍的大約兩萬多,這些都是郡王估計的。郡王身邊大約還有三千人,不過我們也砍了敵人三千多,還是賺了。”

    “嗯,郡王是否打出了自己的王旗?”

    “是的。”

    傅友德想了一下,道:“葉丁元,你下去吧,本將軍要議事了。”

    “是,小的告退。”

    傅友德掃視了一下眾將,還看了看剛吃了十鞭子的唐雲和曹雲帆,嚇的二人都有些哆嗦。發現大家的反應都不錯,傅友德也很滿意,道:“大家來談談下一步我軍的行止吧。”

    這下子反而沒有人建議去救高陽郡王了,畢竟郡王已經安全突出重圍了,連最熱衷的唐雲也不堅持了。

    隻是傅友德卻搖了搖頭,道:“如果我們不救援,郡王就會很危險,目前郡王沒有攜帶什麽給養,而敵人是不會襲擊我們的大營的,他們很可能會轉身去圍剿郡王,那時候,恐怕我們想救就來不及了。”

    眾人聽了,覺得也對,如果自己這邊不出兵,恐怕高陽郡王會繼續被往北趕,他們人數太少,一旦被纏住就危險了。

    可是深夜出兵,也太危險了。

    不過傅友德卻胸有成竹,道:“所以本將軍打算率一萬五千騎兵北上尋找郡王,留下一萬人在大營固守。”

    “本將估計敵人一定在我們的大營附近盯著我們,隻要大軍離開大營,到了無法及時返回的程度,他們就會來襲擊大營。大營裏有三千輛武剛車,是非常好的屏障,另外我們還有火繩槍、虎蹲炮和炸藥包,防守住大營應該沒有問題。”

    “待敵人攻擊大營筋疲力竭時,大軍再從後方襲擊,很可能一舉殲滅敵軍,那麽我軍北上和寧王匯合的障礙就沒有了。”

    “可是如何避免大軍夜裏被偷襲?”唐雲問道。

    “這個容易,我軍分成三部分,手擎火把,速度放慢,敵人隻有不到三萬人,是不可能吃掉我們的。”

    “所以如果他們在附近,必然會放棄我們的大軍,來襲擊營地。”

    “可是,如果敵人在追擊郡王,不在此地,怎麽辦?”方長信道。

    傅友德想了想,道:“這個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隻能指望郡王能有機會和寧王的大軍會和了。”

    “可是,”薊州衛指揮使方長先道:“大營隻留下一萬人,是不是有些冒險?”

    “確實是冒險,但是如果不冒險的話,敵人怎麽會趁夜進攻呢?”

    眾人想了想,發現也沒什麽好辦法,起碼傅友德的這個辦法有可能會重創敵人。

    傅友德看了看大家的神情,笑道:“既然如此,本將軍就分配任務,唐雲、方長先、李俊,你們三人帶領本部騎兵跟本將軍出營;穀王、曹雲帆帶領剩餘的一萬人把守大營,曹雲帆,你的任務很重啊,這一萬人基本都是步兵,分別是太孫右衛和金州衛的軍隊,你最熟悉,並且火繩槍、虎蹲炮、炸藥包這些武器的戰法,你都比我們熟悉,所以隻能讓你留守大營了。”

    “曹雲帆,你要向本將軍保證,如果敵軍來襲,你要堅持到天亮,本將軍會記你大功一件,如果做不到,二罪並罰,本將軍要你的項上人頭。”

    曹雲帆站出來,抱拳道:“大將軍,如果守不住,也不用你處置,我肯定已經戰死了。”

    “好,好,好漢子,但是死了也要守住,明白嗎?”傅友德走下來,拍了拍曹雲帆的肩膀道。

    “末將明白。”

    傅友德轉向穀王,道:“穀王殿下,末將的布置是否有欠妥之處?”

    穀王神色有些不自然,心說:你隻顧著高陽郡王,難道就不顧我這個親王了呢?不過作為長輩也說不出來,不救侄子的話,隻好含笑點頭:“大將軍,你的安排非常妥當,本王沒有意見。”

    “好,”傅友德環視諸將:“那眾將聽令,速速整頓兵馬,隨我出征。”

    “是,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