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對策
字數:4867 加入書籤
“朝鮮權知國事,我大明的使者現在何處?”
“這個,”李芳遠驚詫道:“這個,將軍莫驚,李議政,”,他轉向旁邊的李舒道:“大明使者到哪裏了?”
“稟知事,大明使者三月五日到達威化島,當地駐軍本打算護送,卻被使者拒絕。可是接下來的地區多為女真人控製,我國也無法深入,所以不知道具體情況。”
“什麽?”水師指揮僉事李夢得勃然大怒,指著李芳遠道:“朝廷使者入朝,你們竟然敢不派兵護送?一旦出事,你們擔當得起嗎?”
看著李夢得如此跋扈囂張,李芳遠心中暗惱,卻不敢發作,而旁邊的李舒卻麵色如常,柔聲道:“李將軍,切莫驚慌。朝廷使者洪福齊天,一路平安無事,三天前已經到達安州,卻被女真圍困,可惜我過在安州駐軍很少,無力解救使者前行。所以現在使者應該還在那裏,我國知事聞聽此事後,立刻調集精兵一萬人前往護送,算來,現在差不多要到了吧。”
“三天?當時使者在哪裏?”
“在安州對麵的清川江。”
“很好,本將軍這就去清川江。我警告你們,如果我國使者有事情,你們都等著陪葬吧。”
說著,李夢得拂袖而去。
李舒連忙跑下來,拉住李夢得的衣袖,連連保證,不會出任何問題,請李將軍不要掛懷等等,李夢得卻毫不理睬,徑直走出殿門。李舒歎了口氣,派人跟出去了,自己回來複命。
李舒剛要說話,卻聽“咣當”一聲,李芳遠推倒了書案,大叫道:“小小一個僉事也敢如此輕視本王,氣煞本王了,是可忍孰不可忍!是可忍孰不可忍!”
看著憤怒如雄獅般的李芳遠,李舒帶頭跪下,其他人也稀稀拉拉跪了一地:“大王息怒,大王息怒,大王不要和這武夫一般見識,要保重身體。”
久之,李芳遠停止了咆哮,讓人把桌案收拾好,讓所有人退下,隻留下了李舒。
李舒跪在地上,不敢起來,也不敢抬頭。
許久之後,才聽到李芳遠的聲音悠悠傳來:“李舒,你說,朱允炆這是想幹什麽?”
“什麽?”李舒大驚:“大王,不可啊,不可直呼皇上的名諱啊。”
“皇上?”李芳遠歎了口氣道:“算了,不說這個了,你說,他到底想幹什麽?”
“臣說不好。”
“說不好也要說。”李芳遠“啪啪”拍著桌子,沉聲道。
李舒微微歎了口氣,俯首道:“大王,請恕臣之言,現在朝鮮已經到了危急存亡的時刻了。”
“嗯,繼續說。”
“皇上非常年輕,才二十出頭,正是血氣方剛的年紀,不喑世事艱難,平定了燕王之亂後,恐怕激起了其開疆拓土之心。臣揣摩此次使者的來意,無外乎三件事:一是上王退位之事,這件事我們去年向朝廷稟報過,但是朝廷沒有任何表示,似乎一點也不在意,但是也沒有賜下國王封號,導致大王現在也隻能自稱:“朝鮮權知國事”;二是大王和燕王的秘密聯絡的事情,臣怕燕王府中會有對大王不利的證據;三則是重建鐵嶺衛,恢複漢四郡之事。”
“嗯,繼續說。”
“第一件事倒好說,實在不行讓上王出來作證即可,上王不會看不清眼前的形勢的,一定會力證大王的清白。”
“第二件事比較麻煩,如果罪名坐實,明軍必然會攻伐朝鮮,朝鮮很可能會有滅頂之災,恐怕大王也要下台。”
“第三件事雖然不會影響王位,但為禍更深,一旦朝廷食髓知味,再次討要更多的土地,我們該怎麽辦?”
“嗯,和本王想的差不多,那本王應該如何應對呢?”
“要麽委曲求全,要麽奮起反抗?”
“委曲求全,本王能理解,至於反抗,”李芳遠苦笑:“難道要本王與大明開戰不成?”
“臣以為,也未嚐不可。”
殿內沉默了許久,李芳遠才道:“我們可是大明洪武皇帝所定的不征之國啊,他建文敢不顧祖製?”
李舒苦笑一聲:“大王,他不會直接攻打我們的,而是討要祖先的土地,洪武帝時也曾經要建立鐵嶺衛,隻不過沒有成功而已,現在他舊事重提,如果我們拒絕,那麽他即使來打我們,也不能算違背祖製吧。”
“靠,這個朱允炆,太他娘的不是東西了,命那麽好,還不知足,占有那麽富強的國家,卻還來覬覦我們這一點點土地。”
李舒擦了擦額頭上的冷汗,沉聲道:“大王,還請慎言,無論將來如何發展,我們還是要對大明稱臣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過大明雖然強大,但是其國土遼闊,能夠用於朝鮮的軍隊恐怕不會太多,而我國自先王以來,兵精糧足,帶甲之士不下十萬,而且我朝鮮地形狹窄,山脈眾多,河流縱橫,當年蒙元何等強大,屢次攻朝,屢次無功而返,所以說,真要打起來,大明未必能占到我們的便宜。”
“另外,我們應該學昔日的西夏,以戰促和,隻要朝廷答應放棄漢四郡,以鴨綠江為界,那我們就立刻上表臣服,將責任推到使者或者遼東軍身上,給朝廷一個麵子,說不定此事就過去了。”
“剛才說了,皇上血氣方剛,不識世事艱難,隻有迎頭痛擊,才有可能獲得其尊重,否則以皇上的脾氣,將來必然會提出更多的要求。”
李芳遠想了一會兒,搖了搖頭,道:“不行,不行,朝廷從遼東進攻當然困難,但如果他們動用水師呢?不要忘了,當年李唐滅百濟時,可是跨海而來的,沒花什麽力氣就滅掉了百濟,不可不防啊。”
“這個,”李舒想了一會兒,道:“不是這樣的,當年有新羅作為內應,為唐軍供應糧草和向導,所以百濟才會被輕易攻破,如今則不同,我朝鮮已經大一統,不存在第二個政權掣肘,所以即使朝廷跨海而來,我軍也可以迎頭痛擊之。跨海作戰,自古都為難事,強大如蒙元,攻打倭國還不是失敗了嗎?另外,臣聽說朝廷多年禁海,水師恐已大不如前了吧。”
“去年不是已經開海了嗎?”
“時間這麽短,恐怕不會有太大的變化。”
“嗯,也是。”李芳遠低聲道。
“而且,”李舒突然提高了聲音,道:“而且我們可以請求外援。”
“外援?哪有外援?”
“有啊,陸地上,我們與北元結盟,拖住明軍;海上與倭國結盟,供給明朝的水師。”
“這樣啊。”李芳遠不由得眼前一亮:“不錯,好主意。”說著不由得撫掌讚歎,大殿裏的氣氛,立刻溫暖起來了。
到了這時,李芳遠才發現大殿裏沒有點燈,立刻命人掌燈傳膳,和李舒繼續商議。
......
遼東水師旗艦“定遠”號,江華灣。
“蹬蹬蹬”,李夢得快步走上頂艙,向羅克寧施禮道:“大人,我回來了。”
“怎麽樣?見到卓大人了嗎?”
“沒有,卓大人尚未到達。”
“怎麽會?可是路上耽擱了?”
“據朝鮮人說,是在安州被女真人包圍了,朝鮮的軍隊正趕過去解救。”
“扯淡,朝鮮人幹什麽吃的,連自己地盤上的女真人都管不住,非得卓大人被困了才知道派兵,娘的,如果卓大人有什麽事情,老子要他們全部陪葬。”
“行了,行了,大人,別吹牛了,我們水師又開不到岸上去,我們還是趕緊去清川江看看吧,別真出什麽事情。”
“嗯,別急,容本將軍想想。”羅克寧想了想,道:“你帶領五艘千料福船、十艘海滄船去清川江,一定要把卓大人救出來;本將軍在這裏盯著,另外我會派人去稟報毅國公,請求支援。朝鮮這幫王八羔子好像要搞事情。”
“嗯,好吧,不過給末將配一千隻最先進的燧發槍吧。”
“滾你娘的蛋,隻有一百隻,不要就算了。”
“要,要,嗬嗬,將軍真小氣,別,別,多謝將軍了。”
看著李夢得蹦蹦跳跳的背影,羅克寧不由得歎息道:“真可惜啊,水師僉事的皮膚還這麽白,看來得好好訓練一下才行啊。”說著搖搖頭,摸了摸自己黝黑的臉頰:“像我這樣子的,才像水師的人啊,不行,不行,得練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