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黃金家族之殤

字數:4350   加入書籤

A+A-




    額勒伯克很快就醒了過來,卻並沒有因為之前的事情遷怒於這三個女人,而是顏色如常,若無其事的和他們相處。但三個女人為了自保,卻結成了同盟,時刻盯著額勒伯克的動向,因為她們在害怕徐增壽,這個舉手之間就處死了蒙古大妃的男人。

    徐達這個人,事業心比較強,三十一歲時才有了第一個女兒,就是徐儀華。又過了六年,也就是他三十七歲時,才有了第一個兒子徐輝祖(最開始起的名字叫徐允恭,後來因為避朱允炆的諱而改名徐輝祖),徐輝祖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徐達任征虜大將軍,帶領二十五萬大軍征討北元。可以說,除了長女徐儀華,徐達的子女都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

    但是就如同後世的大齡男女一樣,當徐達五十四歲時過世時,其子徐輝祖才十七歲。十七歲的徐輝祖承了父親的爵位後,就變成了徐家的頂梁柱。沉重的壓力,讓徐輝祖很快變的老成持重。由於是徐達的長子,朱元璋對他很是重用,給了他不少鍛煉機會,常常出京,這樣他的弟弟妹妹就無人管教,一個個都變的無法無天,徐增壽就是其中的典型。

    所以徐增壽本質上是一個做事莽撞,不顧後果的人。就如同在另一個時空,他為朱棣傳遞消息被發現,最後被朱允炆在朝堂上手刃。這種事情實在不像一個正一品高官做出來的事情,當時給朱棣傳遞消息的人很多,但像他這麽猖獗,這麽肆無忌憚的畢竟是少數,否則以朱允炆的性情來說,很難想象會做出這種事情來。當然徐增壽的冒險也是有成就的,朱棣追封其為定國公,子孫承襲到明末,死在李自成手中。

    如果換了一個人處在徐增壽的位置上,絕對不敢處死蒙古大妃,大妃等同於皇後,豈是區區一個台灣都指揮使能夠處置的?但徐增壽不僅做了,還做的幹淨利落,毫不拖泥帶水。

    徐增壽雖然莽撞,但也不傻,他知道大哥不會來,這麽大的一場火,大哥徐輝祖肯定跑遠了;迆都山距離這裏至少千餘裏,快馬奔馳也得四五天。而這場大火不僅燒死了千餘名手下,軍糧更是損失了大半,弓箭能用的也不多,更要命的是手雷快沒了,加起來隻有百餘顆。如果不是還有一絲理智在,徐增壽會連額勒伯克一塊做了。

    徐增壽站在高台上,看著下麵的四千將士,還有那個蒙古大汗額勒伯克。他踱了幾步,沉痛的道:“弟兄們,我們現在麵臨絕境,我們的糧草、弓箭,甚至甲胄都不足,更重要的是我們缺少戰馬,如果沒有戰馬,我們就沒法返回迆都山,沒法回到我們的家鄉!”

    “但是,”徐增壽抽出馬刀,高高舉起:“我們是戰士,我們手裏有刀,我們可以去搶,我們可以去殺,誰要是擋了我們的路,那就是我們的敵人,對於敵人,我們要怎麽做?”

    “殺!殺!殺!”將士們都被徐增壽帶動起來,紛紛舉起刀槍,大聲叫道:“殺!殺!殺!”

    “對,統統殺死!”徐增壽舉起馬刀,繼續道:“現在,我命令你們,用你們手中的馬刀,去尋找糧食、戰馬、飲水,如今大火過後,必然有許多部落在遷移,他們就是你們的目標。”

    “記住,此次出擊,你們要忘記你們是軍人,你們要記得,你們是強盜,你們要做的就是搶,殺!明白嗎?”

    “明白!”“明白!”

    “很好,那你們還等什麽?”

    “聽我命令,上馬,出擊!”

    “是!”“是!”“是!”

    在如山呼海嘯的應聲中,黑甲騎兵轉身呼嘯而去,他們要用馬刀為全軍獲取生路。

    ……

    徐家兄弟給漠北草原帶來了慘重的災難,徐輝祖攻克和林,縱火焚燒,並屠殺了近三萬的蒙古人,同時草原的大火借助風勢,將草原南部的部民拖入一片火海;這片火海,讓徐增壽的精兵都損失了兩成,更不用說正在遷移,尋找過冬場所的部落了;他們往往隻能逃出來一些精壯,馬匹、羊群、勒勒車所餘無幾。

    但是饑寒交迫的他們很快就迎來了另一場洗劫,徐增壽手下的騎兵如同餓狼一般,血洗草原,搶走了牧民們僅存的牛馬和羊群,掠奪精壯去照顧明軍傷員;至於老弱婦孺往往順手一刀,任其自生自滅罷了。失去了帳篷和男人的保護,這些老弱會很快在凜冽的寒風中凍餓而死。

    經過掠奪之後,徐增壽的部下大都有了馬匹,不需要像以前兩個人騎乘一匹了。見此情景,徐增壽命令全速前進,快速返回迆都山。

    出乎徐增壽意料的是,其身後並沒有部族追來,也就是說沒有人來營救額勒伯克,這讓他萬分疑惑,不明白什麽原因,但越是不解,他越要快速前進。

    但是五天之後,在離迆都山兩百餘裏的地方,徐增壽一行人被萬餘騎兵包圍,領頭的是紮特部的首領察哈台,他糾集了十餘個小部落,才湊出了這些人馬。

    紮特部人數不少,足足有五千多人,但好在蒙古全民皆兵,壯男壯女加起來足足有兩千餘人,所以在明軍打草穀時,紮特部不僅擊敗了明軍,甚至還抓了幾個俘虜。

    撬開了俘虜的嘴之後,察哈台得知了大汗被俘的消息,一時間驚喜交加。他作為一個有誌氣的蒙古人,一直仰慕大汗的天威,衷心希望有機會為大汗效命。

    所以他以大汗使者的身份,傳檄草原,號召草原部落齊心合力,救回大汗。大汗一旦獲救,重重有賞。聽到大汗被明軍俘虜的消息後,附近的部落大多放下成見,應召前來。隨著察哈台一路跟蹤明軍,其身邊匯集的蒙古人也越來越多,很快就突破萬人,但質量良莠不齊,而察哈台以大汗使者的身份擔任聯軍統帥。

    待聽說明軍隻有三千多人時,部下紛紛請戰,覺得自己的萬餘大軍足夠擊破明軍,救回大汗。

    看著積極請戰的部落首領,察哈台有些頭疼,這些小部落都沒見過世麵,以為打仗就是群毆,人多就能贏。但明軍是那麽容易對付的嗎?不說別的,就說他們能抓住大汗,就足以說明其能力了。

    當然也有些老成的部落主張再等等,等聚集的部落再多一些,再動手。可是這種意見不是主流,因為有人指出,前段時間明軍已經占領了迆都山,這是一些牧民親眼看見的;如今離迆都山隻有不到百裏的路程,如果再不動手,就來不及了。

    察哈台思前想後,決定動手,但是卻要求蒙古騎兵盡可能在遠處用弓箭攻擊,不要和明軍正麵作戰,這一點也贏得了大家的讚同,遠程攻擊是好事情,能不死人最好。

    被三倍的敵人包圍後,徐增壽並不慌張,他能看出對麵都是些烏合之眾,但是當他派出騎兵驅趕蒙古人時,卻發現蒙古人立刻退卻,絕不留戀;但是當明軍退回來時,蒙古人卻如牛皮糖一般,繼續貼近明軍,用弓箭攻擊。

    見此情景,徐增壽立刻將額勒伯克提過來,用鋼刀架在他脖子上,然後迎向蒙古人,高聲道:“都他娘的給老子讓開,滾的遠遠的,否則別怪老子手一哆嗦,宰了這個老小子。”

    察哈台等人立刻傻了眼,自己是來救大汗的,但大汗卻被當做人質,這該怎麽辦呢?而且這個額勒伯克還高聲命令道:“都讓開,讓開,別放箭!我是額勒伯克,是你們的大汗,你們都要聽我的命令!”

    察哈台等人麵麵相覷,但也不能這麽算了,最後察哈台獨排眾議,派出一個使者,要求明軍放了額勒伯克,否則蒙古人絕對不會讓路,寧可讓大汗死掉,也不能讓大汗到明國受到侮辱。

    這次輪到徐增壽傻眼了,他是不可能殺掉額勒伯克的,這是草原出行最大的戰利品。所以他帶著額勒伯克向前走,威脅蒙古人讓路,卻遭到察哈台的拒絕。

    就在徐增壽打算一不做二不休,先幹掉額勒伯克,再和蒙古軍決戰的時候。察哈台等人的後麵傳來了雷鳴般的馬蹄聲……

    建文六年九月十三日,近衛第十騎兵軍出迆都山,接應徐增壽,擊潰紮特等十部聯軍,斬殺紮特部首領察哈台,成功將蒙古大汗額勒伯克帶回迆都山,送往北京。

    張輔接應了徐增壽後,並沒有停留,而是一路向北,尋找魏國公徐輝祖。

    而此時,草原上卻流傳著一個消息:蒙古大將騰格爾與明軍勾結,調走和林守軍,明軍趁機攻克和林,掠走大汗,火燒和林,屠殺和林百姓;大汗親子本雅失裏僥幸逃出,卻被騰格爾斬殺,瓦剌大首領烏格齊親自起兵勤王,斬殺騰格爾,收服叛軍。

    烏格齊自任監國,傳檄草原,號召草原各部齊心合力,圍剿明軍,為大汗報仇;同時號召各部明年春天,南下攻明,接回大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