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慈寧宮的旨意
字數:6262 加入書籤
“叔王,文奎給你見禮了!”
朱允熥愣了一下,下意識的躬身施禮:“允熥見過皇後娘娘,見過太子殿下!”
“允熥,免禮!”皇後馬慧微笑著抬手示意道。
“叔王是要給皇奶奶請安嗎?”
“是啊!”朱允熥下意識的彎腰,打算撫摸朱文奎的腦袋,卻猛地醒悟過來,躬身施禮道:“回太子殿下,臣要給太後娘娘請安!”
“叔王去吧,奶奶已經起身了!”
“是啊,允熥,本宮和太子剛剛給太後請過安了,你進去吧!”
“是,允熥去了!”
朱允熥定了定神,退到一旁,待皇後馬慧和太子朱文奎過去後,才轉身往太後寢宮走去。
聽著身後的腳步聲,想著台王異常的舉止,皇後馬慧心中一動,招了招手,低聲吩咐道:“秋菊,派人在附近留意,一有情況立刻向本宮稟報!”
“是,娘娘!”
……
此刻的朱允熥,壓根就沒有想皇後和太子的事情,他一門心思的想要趕緊見到太後,但見到太後說什麽,他卻沒有想好。朱允熥的臨時住所在皇城西邊,離調查司的衙門不遠,所以在調查司被包圍時,他立刻就知道了消息,可是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卻被近衛軍擋了回來。最後,朱允熥沒有繼續打探,而是選擇關閉府門,回去睡覺,等天亮了再說。
早上,幾乎徹夜未眠的朱允熥得到消息,調查司被近衛軍查封了,如今調查司四周哨卡林立,隻讓進不讓出,所以誰也不知道具體情況。可還沒等朱允熥想好對策,周新就帶著聖旨來到了門前……
接完聖旨後,朱允熥回府換了身衣服,略微吃了點東西,立刻進宮求見太後。
太後呂氏今年四十六歲,卻並不顯老,除了眼角的一點魚尾紋外,幾乎沒有皺紋,而且其身材勻稱,並沒有發福的跡象。她身穿紅黃相間的太後常服,手裏拿著一根樹枝,正在逗弄著一隻綠嘴鸚鵡。隨著她的逗弄,鸚鵡蹦蹦跳跳,嘴裏不停的叫著:“太後吉祥,太後吉祥!”逗得呂氏哈哈大笑。
正在這時候,宮女綠萼走了進來,在呂氏耳邊嘀咕了幾句,呂氏聽後笑了笑道:“讓他進來吧,這個孩子真是孝順,每天都來這麽早!”
呂氏剛剛坐定,朱允熥就衝了進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太後,兒臣向您請安!”
“嗬嗬,允熥,起來吧,坐下陪娘聊聊天!”
“謝太後!”
待朱允熥坐定,太後皺了皺眉,道:“允熥,你怎麽眼圈這麽重?昨晚沒有睡好?”
“嗯,昨晚調查司出事了,吵吵鬧鬧折騰了一宿,兒臣也就沒睡著。”
“哦,調查司出什麽事了?”
“具體兒臣也不清楚,不過早上的時候,聽府裏的下人說,曹玉書的近衛軍包圍了調查司,將調查司上下全部抓獲,其他的兒臣就不知道了。”
“調查司?”呂氏思索了一會兒,道:“看來不是小事,否則允炆不會動用近衛軍,難道還有人要謀反?”
“這個,”朱允熥斟酌了一下詞語,道:“兒臣也不知道。”
呂氏招了招手,低聲對貼身宮女綠萼交代了幾句,綠萼點點頭,轉身離去。
……
“稟太後,奴婢打聽到的事情是這樣的,因為調查司辦事不力,甚至有謀反之嫌,皇上震怒,派監察禦史周新回京,近衛軍曹玉書部奉命協助周新查封調查司,同時,同時,”綠萼猶豫了一下,眼角掃了掃旁邊的朱允熥,然後道:“周新還帶來了皇上的旨意,令台王、吉王趕赴開封麵聖!”
“什麽?”呂氏愣了一下,回頭看了看朱允熥:“允炆讓你去開封?”
“是的,兒臣今天來也是向娘親辭行的,皇命不可違!”
“這個啊,”呂氏撫了撫額頭,皺眉道:“綠萼,最近皇上有信過來嗎?”
“稟太後,皇上前天有信過來,不過太後已經看過了啊!”
“哦,對,哀家想起來了,唉,人老了,記性不如以前了啊!”
“太後說笑了,太後一點都不老!”
“是啊,太後一點都不老。”
看著朱允熥強顏歡笑的樣子,呂氏有些詫異,問道:“允熥,你怎麽了?出什麽事情了嗎?”
“太後,皇上懷疑兒臣,求太後救命!”說話間,朱允熥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磕頭如搗蒜。
“允熥,別這樣,快起來,萬事都有為娘替你做主!”呂氏趕緊起身,扶住朱允熥。
朱允熥卻不肯起來,泣聲道:“太後,朝中有奸臣,要加害孩兒。”
“嗯?”聽到這句話,呂氏反而愣住了,她猶豫了一下,道:“你說的奸臣是誰?”
“回太後,雖然燕逆已經伏誅,但是朝中有許多大臣仍然對我朱家藩王虎視眈眈,極力挑唆皇上,意圖除我們而後快。皇上受他們影響,改變了太祖的國策,將藩王分封到邊地,如此國內膏腴之地再無骨肉宗親鎮守。而且他們還不罷休,極力挑唆皇上將宗室遷往苦寒、酷熱之地,兒臣和四弟就是明證。代王遷往台灣,是因為他有過錯,兒臣何錯之有?竟然與代王同封?四弟更是居於荒蠻苦寒之地,長此下去,皇室就失去了宗室的護翼,一旦有變,我朱家的天下,太祖皇帝一手締造的大明天下說不定就會毀於一旦。”
“兒臣雖有心護翼皇上,但皇上戒心太重,兒臣有心無力,此去開封,兒臣已經有不歸之懼,所以今天特來向太後請辭,還望太後保重。”
呂氏歎了口氣,沒有繼續攙扶,而是起身坐在椅子上,揮手道:“綠萼,把台王扶起來。”
“是!”
“你下去吧,哀家要和台王說兩句話。”
“是!”
待綠萼退下,慈寧宮就隻剩下了呂太後和台王朱允熥,呂氏看著朱允熥紅腫的眼睛,又歎了一口氣,道:“允熥,為娘是婦道人家,見識不多。但是娘可以肯定,你皇兄並沒有薄待宗室的意思,他隻是覺得大明國力有限,無法供養這麽多的宗室藩王。其實你和允熞分封時,為娘都問過皇上,他召來戶部的官員給為娘算了一筆賬,為娘覺得很有道理,百年後,藩王的俸祿就要達到一千多萬石,占大明歲入的一半以上。這樣一旦有個水旱兵災,大明如何應對?”
“太後,您被騙了。太祖皇帝驅除援兵,拯救華夏百姓,這些百姓難道不應該供養我們這些太祖皇帝的血裔嗎?而且親王歲俸糧食一萬石,折合銀兩不過一萬兩而已,現在京師裏的商人,比如白家、劉家、譚家、賈家等等,哪一個不是年入數十萬兩?抄了這些商人的家,能供養多少藩王?商人本是卑賤之輩,卻過著紙迷金醉的日子,而我們這些宗親,太祖皇帝的子孫,年俸一萬兩,過得清苦無比,卻被說成國之大患。太後,你覺得,天底下,有這樣的道理嗎?”
“這個?”呂氏愣了一下:“這些商人那麽富有?那個白家,可是淑妃的家人?”
“是的,太後聖明!”
“這樣啊,”太後呂氏抬頭望了望窗外,想了一會兒,回頭道:“這個事情先不說了,為娘要想一下。”
“不過,孩子,你不用擔心,允炆那邊娘會去說的,你雖然不是為娘親生的,但為娘一直當你如親生一般,絕對不會讓你受委屈的!”
“嗯,”朱允熥跪地泣聲道:“在允熥心中,也一直當自己是太後的親生兒子。”
“唉,孩子,你起來。”呂氏慈愛的摸著朱允熥的頭頂,想了一會兒道:“娘會知會兵部,讓呂本派兵護送你和允熞一起去開封,另外你也帶上你的一千護衛軍,應該不會出什麽問題的。”
“嗯,這樣就太好了,多謝娘親!”
……
“對了,綠萼,允熞怎麽還不過來請安?”
“回太後,吉王殿下剛才來過了,隻不過當時太後和台王在說話,奴婢就沒讓他進來。吉王殿下等了一會兒,可能等不及了,就出去了,看方向應該去皇後那邊去了。”
“嗬嗬,”呂氏搖頭苦笑:“和允熥相比,允熞似乎永遠長不大啊!”
……
為保護兩位親王的安全,呂氏派人去見鬱新和徐凱等人,要求派自己的遠房侄子、金吾衛僉事呂本率軍擔任護衛工作,鬱新和徐凱商量了一下,就同意了,反正親王北上肯定要派兵保護的,讓誰去其實無所謂,沒有必要惹太後不高興。
次日早晨,台王朱允熥和吉王朱允熞在五千精兵的護衛下,從金川門出發,北上開封麵聖。
“唉!”
“怎麽了?周大人?歎什麽氣啊?”
“劉大人,”周新苦笑一聲:“下官在想,台王已經貴為親王,為何還不知足呢?”
“哦?”劉鐵突然來了興趣:“難道周大人找到了證據?是封行健還是喬洪?”
“這個還沒法確定,因為喬洪等人眾口一詞,將責任都推到了封行健身上,說都是封行健的命令;而封行健則不承認這些,說是受到喬洪的蒙騙,都是喬洪搞的鬼。”
“所謂大刑之下,必有真言!周大人是不是沒有用刑啊?”
“用了,但沒什麽效果!”
“哦,那大人剛才的話是什麽意思?”
“嗬嗬,讓劉大人見笑了。”周新用手推了推帽簷,望著遠去的大軍背影,淡然道:“隻不過是一點審案的心得而已。昨天宣旨後,下官能感覺到台王非常緊張,甚至恐懼;他回府之後再出來,精神就好了許多;等見了太後,從宮中出來時,卻變的信心十足,神采奕奕!所以據下官推測,台王背後有高人指點啊!”
“怎麽知道的?”
“台王接旨後回府,再出來時,就已經判若兩人,而後他去了慈寧宮,太後下午就照會徐大人,要求指定呂本護送台王、吉王,這一招非常高明,因為這代表了太後的態度,任何人都不敢動什麽手腳。”
“但這也暴露了台王心中的恐懼,親王出行,朝廷都會派重兵保護,何必多此一舉?他在害怕什麽?”
“嗬嗬,周大人真是神斷啊,怪不得皇上派大人擔任欽差,真是慧眼識人啊!”
“下官微末之才,都是皇上隆恩看重,豈敢不鞠躬盡瘁?”
“嗬嗬,周大人太謙虛了!”
……
太陽從東方升起,照在巍峨的京師城牆上,曬在身上暖洋洋的。而城牆上周新和劉鐵也停止了談話,默默的盯著愈行愈遠的大軍,各有所思……(www.101novel.com)